第五百八十九章 投降

幾名弟子將魏子牙支離破碎的殘骸歸攏到一起,釋出烈焰焚爲灰燼。

陳海將虛靈塔及魏子牙隨身攜帶的儲物戒收了過來。

將魏子牙附在儲物式之中的神魂氣息煉除之後,陳海將神識探入儲物戒之中,發現儲物戒之中,除了數十件乾元玄極大陣的陣器外,還有數十瓶裝得滿滿當當的靈藥,以及大量的中低級道符,只是在剛纔的激戰中,魏子牙都沒能派上用場。

此外,除了一面靈盾、一件靈劍之外,並沒有更多的法寶了。

畢竟燕州的儲物法寶,並不能將裝入其中的物品重量完全消去,最多也只能減重六成而已,裝太多的法寶陣器,魏子牙他根本就不要想能跑路了。

陳海搖了搖頭,將儲物戒先交給蒼遺收着,與陳烈、鶴真人,在諸多劍修、戰禽的簇擁下,返回南面的戰場。

雖說這一場惡戰,必然會驚動六閥在薊陽郡的強者,但自始至終,六閥都沒有人露頭。

這番追擊費了一番周折,陳海再回到原化塞,這邊的戰鬥也已經結束了。

這時候天光大亮,在鮮紅朝陽的照射下,原化、寧平二塞一片狼藉。

近十萬戰俘已經被趕到一座小山坳裡看押起來,數十隊龍驤軍將卒正在收拾戰場,他們將同僚屍首挑揀出來,運到後方妥善安葬。

在神陵山北麓,陳海特地將原宿衛軍的駐營劃出來建造英靈殿,用於安放戰時犧牲的英靈骸骨,享受世人的祭祀;而宿衛軍殘部戰死的將卒屍首,則堆聚到山谷裡,等收拾完之後,一把烈焰燒了了事。

陳海站在寧平塞城頭,往北遙望,俞宗虎率殘部已經逃入之前由西園軍駐守的大陽塞,看大陽塞的城牆,沒有激戰留下來的痕跡,想來倉皇不安的西園軍,這時候也不可能再跟俞宗虎殘部惡戰了。

陳海皺了皺眉,吩咐身旁的樂毅說道:“派人繞過大陽塞,將勸降書投入固城塞。固城塞守將趙無泰,跟我有些舊情,只要趙無泰能守住固城塞,封堵住大陽塞敵軍的退路,以往種種一切,都可以概不追究。”

樂毅知道陳海早年在伏蛟嶺編訓新軍,以及率部進入秦潼山作戰,與屠子驥、屠重錦、屠重政、趙無泰、樊春等西園軍將領,交情不菲,要有一線可能,也不會大開殺戒。

樂毅下去安排後續的戰事,陳烈這時候也跟陳海辭行:

“董寧返回黑山,一方面要防備血魔不斷的殺出,一方面安排精絕都護府上百萬軍民,要跨越上萬裡的茫茫大漠,才能撤到河西境內,兼之還不知道西羌國那邊什麼反應,那邊需要的人手不會少。而此時諸閥聯軍還在雁蕩原集結,想要往北突圍,榆城嶺一線防禦壓力陡增,一時間也抽不出更多的人手進入黑山輔助董寧——這邊不會再有什麼大的反覆,我就不能在這裡久留,現在就先去潼口,看神侯那邊有什麼需要差遣的。”

諸閥聯軍大亂,青龍裕、秦潼山幾線都不存在什麼防禦壓力,龍驤軍在武勝關集結四十多萬兵馬,有必要還能從其他方向抽調更多兵馬過來。

而從武勝關殺出,六閥留守薊陽郡的二十萬西園軍以及部分滯留在薊陽郡境界的聯軍輜重兵,此時已經不算是什麼麻煩了。

即便東翼的聯軍正往北移動,但鐵狼軍這時候也已經做好了南下的準備。

只是想到陳烈再次見面,始終沒有時間好好說上幾句話,現在就又要分開,陳海心裡多少有些不捨,但提及董寧,陳海更是心存愧疚,當初在臥龍城才短短相聚小半天,董寧就匆忙返回黑山,更是聚少離多。

陳海想了片晌,這次決定將乾元玄極陣、天罡雷獄陣都叫陳烈帶去潼口,交給董良。

乾元玄極陣要部署在榆城嶺,而天罡雷獄陣還要讓河西派人送去黑山。

眼下還是要儘可能在黑山殂擊血魔,延緩大劫的來臨,還是要儘可能爲西羌國、藏羌國以及妖神殿的軍民東撤爭取更多的時間,將來也能在河西、天水一線聚集更多的御魔力量。

等這邊的事情安定之後,說不定陳海也要親自率一部精銳,趕到黑山跟董寧會合。

陳烈走沒有兩步,轉身跟陳海說道:“董寧和你兩情相悅,大家也都看在眼裡。雖說血魔大劫在即,但這場大劫也不知道要持續多久才能平息,我看等黑山軍民撤回來,你們就擇日完婚,不要再拖了。我想神侯也應該是這個意思……”

“一切都聽舅父吩咐。”陳海說道。

陳烈這時候才帶着河西戰營禽以及陳海簽署的令函,到南面去接管天罡雷獄陣、乾元玄極大陣,然而再飛越秦潼山,去潼口跟董良匯合。

歸寧元年十一月初七,趙無泰率部在固城塞易幟,投附新朝,堵住俞宗虎北逃的通道,俞宗虎在大陽塞抵死不降,最終被龍驤軍以破竹之勢碾壓過去。

虎嘯大營七萬殘卒背靠着大陽塞城牆進行了最後的抵抗,最終被潮水一般的龍驤軍第四鎮師將卒淹沒,俞宗虎戰死,趙忠、高望等人逃離大陽塞時,被俘,在大陽塞被陳海下令處死。

除趙無泰率部投降外,西園軍十數萬將卒,棄臨和、延北等城塞,逃離燕山,往東撤離,與從河陽進入薊陽郡東部地區的東翼聯軍,在玉柱山西坡會師,意圖往西進逼,接應此時正計劃從榆城嶺突圍的西翼聯軍主力。

這時候苗氏在派人實地看過黑山地裂的實際情形後,從涼雍盡起精兵,殺入薊陽軍,將東翼聯軍死死地釘在玉柱山西坡進退不得。

隨後,陳海率龍驤軍第三鎮師、第四鎮師,以及趙無泰所部、宿衛軍殘部降卒,共計百萬兵馬,從薊陽郡借道,穿過麋鹿原,進入薊陽、涼雍之交的斬馬嶺。

而此時,黃雙出兵,奪下華陽守防守的秦潼山西隘口,與負責防守瀝泉、潼北的閻淵所部,兵鋒直接秦潼山以西地區……

如此一來,就算是聯軍能奮力將潼口、榆城嶺一線的防禦缺口撕開,但固若金湯的斬馬嶺也會讓數百萬聯軍主力無處可逃。

若是不投降,編入武威軍、龍驤軍、鐵狼軍,聯軍的唯一退路,就是一路向北,繞過茫茫瀚海,從遼陽郡重新回返燕州。

然而,即便他們能逃過諸蠻戰兵的擾襲,數百萬缺衣少食的聯軍,在繞過茫茫瀚海,長達三四萬裡的長程跋涉之後,還能有多少人能成功活下來?

雖然已經陷入了絕境之中,但是由於各閥閥主都算得上人傑,就算硬着頭皮,也還算維持這聯軍的完整性,只是普通士卒這邊開始軍心惶惶,隨着糧草的告罄,小規模的騷亂不時發生。

最終在萬般無奈之下,于歸寧二年元月初九,在精絕都護府第一批十萬軍民撤入河西境內之時,屠缺、屠粟、容衍、吳恩、華勃等人進潼口城投降。

2017-05-1215:22:54

第五百一十三章 刺客第二百六十四章 馳援第六百八十四章 分神御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匯合(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血煉大陣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操訓第六百九十七章 魔獐嶺第二百零八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誤入歧途第三百六十二章 奪山第六百七十章 焰湖第八百五十四章 應對第二十章 第二擊第五十一章 更名改姓第四百五十七章 冰凝丹第七百六十四章 電芒雷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異人(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一)第八百零六章 往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黑風寇第八百二十四章 後會有期第一百四十二章 巡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甲第四十七章 境界通玄第一百七十三章 殘丹詭秘(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戰後(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五百零一章 帝子贏累第五百七十三章 謝覺源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新雁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章 老卒第九百二十四章 任命第六百一十六章 役魔(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一十八章 媚魔魂種第八百八十章 殿後第八百九十章 守城(一)第七百九十五章 伏殺(四)第九百三十二章 謊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龍驤都尉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九百八十一章 萬魔枯骨大陣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九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七百一十七章 入甕第九十五章 歸順第九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五十七章 有意的誤會第八十四章 選兵第四章 殘碎的記憶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疑第八百七十章 秉公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威逼(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六十二章 地底世界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異人(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一千零六章 秘約(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殘丹詭秘(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逃亡第一百四十八章 異變第五十四章 真意初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潼口血戰(三)第六百九十章 再回萬仙山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武臺(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血煉(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真君謀算第九百七十七章 近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回程(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合藥第九百三十九章 龍鼎之秘第九百五十七章 誅族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鷹第一百零三章 擇木而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習會第九百三十九章 龍鼎之秘第五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五百六十四章 徵田分封第七百一十六章 誰是漁翁第六十九章 蛇鱗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絞殺(四)第九百二十八章 相持(一)第五百三十章 解圍第四百零一章 衝突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機學宮第四百四十三章 妖獸第五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攻寨第九百九十八章 伏殺(四)第九百一十四章 伏兵(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海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