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降

俞宗虎要比想象中年輕得多,白面無鬚,身材高大,看相貌都不足五旬,卻有道丹境中期的強悍修爲,這在道丹境地榜人物裡,要算相當年輕的了,要知道河西那麼多風華絕豔的人物,也就武威神侯董良,是在四十多歲時修成道丹。

俞宗虎跨下的座騎是一頭黑鱗狡獸,差不多有近一丈高,渾身密覆黑鱗,彷彿黑鐵鑄就,載着俞宗虎緩緩行到陣前,與趙忠跨下的那頭黑虎並立,透漏出兇悍的氣息。

俞宗虎自然是能驗證陳海攜帶過來的兩封信,確是黃雙、樂毅親筆所書,但他不信黃雙、樂毅投降的誠意:“黃、樂二人慾降,不過是拖延時機,讓更多的流賊逃入鬆都山,趙大人切莫中了黃、樂等人的奸計。”

“黃雙、樂毅欲降,條件就是要請俞將軍放黑燕軍北撤潰卒一條生路,”陳海走近過來,施施然說道,“而黃雙、樂毅冒死率部襲燒果子嶺大倉,即便還是要讓在甘泉山的黑燕軍有機會北撤,但俞將軍也應該要承情啊。”

“陳海,你爲什麼說俞將軍也要承情?”趙忠哈哈笑問道。

“要是果子嶺大倉不被摧毀,英王殿下率西園軍主力成功圍殲在甘泉嶺的黑燕軍,建立赫赫武功,這時候雖說俞將軍是趙大人招降之將,但英王殿下命令俞將軍所部解降武裝,就地接受整編,俞將軍能拒否?”陳海目光炯炯的盯住俞宗虎。

趙忠繞過西園軍、虎賁軍,直接招降俞宗虎所部,燕然宮宦臣勢力與京郡宗閥之間的矛盾也算是半公開化了,英王贏述與文勃源等人之間的蜜月期不再。

燕然宮宦臣勢力,最大的依仗還是帝君益天帝的信任以及益天帝對京郡八族的嚴重不信任,但宦臣勢力手僅掌握不足十萬人規模的宿衛軍,武力不足以爲恃。

一旦讓英王贏述在西線戰場斬獲大捷,建立赫赫武功,聲望上升到頂點,朝堂之上所有京郡八族出身的王公大臣以及西園軍上上下下的將卒,都擁立英王贏述爲儲君,此時代表京郡宗閥利益的英王贏述,自然就有足夠的資本,也必然會出手壓制住燕然宮一系的崛起。

到時候英王贏述命令俞宗虎所部在嘉源解除武裝,接受整編,並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情;他甚至都有可能做到太子贏丹之前所沒能做到的事情,就是迫使益天帝提前退位。

黃雙、樂毅率部突襲果子嶺,是爲了救更多的黑燕軍將卒能逃脫劫難,但實際上也是替燕然宮宦臣勢力、替俞宗虎無形中化解掉一次大危機。

在確知果子嶺大倉被燒燬之前,俞宗虎都不敢率部出嘉源城,甚至趙忠都不敢直接露面,道理就在這裡。

趙忠忍不住苦笑搖頭,大家都是絕頂聰明之人,情勢發展到這一步,很多事都是一目瞭然,都沒有辯駁的必要。

俞宗虎臉色陰沉下來,眼神陰柔盯着近年來燕州崛起最具爭議的人物,他也不能辯駁陳海所說謬誤,他跟趙忠說道:“我說不過陳少侯,但黃雙、樂毅要降,是爲赤眉教能苟喘延息而降,立心異志,絕難談有什麼忠心。我想趙大人應該不會爲黃雙、樂毅三四萬殘軍,而放棄眼前建立赫赫戰功的良機吧!”

俞宗虎自然知道黃雙、樂毅投降燕然宮,對他會有多不利,但不想跟陳海呈口舌之利去爭論什麼,他只要需要說服趙忠相信黃雙、樂毅的投降並不可靠就行了。

“趙大人招攬才俊,是依賴於空妄縹緲的忠心嗎?”

陳海肅然問趙忠,

“我擔保黃雙、樂毅降後絕不會出爾反爾,不是妄自揣測他人心裡想什麼,而是我知道從今往後,燕京乃至整個燕州的大局,都不會脫離趙大人、文大人的掌控。黑燕軍崩潰已經是大勢所趨,趙大人、俞將軍完全沒有必要再雙手染血,而帝旨出燕然宮,繼續着令西園軍、虎賁軍繼續追剿黑燕軍、迫使其投降或解散即可,這也能爲趙大人、文大人在燕京爭得更多的轉寰時機。此外,黃雙、樂毅等人以後不在趙大人、文大人帳前效力,難不成還會去投效英王、太子不成?而放黑燕軍殘匪北逃,一是展示趙大人的仁慈之念,二是黑燕軍殘卒得以大規模北逃,乃英王殿下之過。趙大人難道是想俞將領出兵,幫英王殿下將此前的過失挽救回來嗎?”

陳海也不想去跟俞宗虎爭辯什麼,此時俞宗虎根基不穩,絕對不會違擰趙忠、文勃源等人的意志,他也只需要說服趙忠即可。

“我就想問天機學宮會站在哪一邊?”趙忠目光炯炯的盯住陳海問道。

黃雙、樂毅三四萬殘卒,還不足以讓趙忠改變主意,但加上天機學宮這枚籌碼,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不是擔心黑燕軍分崩離析之後,京郡宗閥能騰出來收拾我,我何苦費這麼番心思、冒這樣的兇險?趙大人還不願信陳海的心意?”陳海苦苦問道。

趙忠絕不會相信陳海無謂的忠心,但有一點讓陳海說中了他的心思,便是他們接受他人的投誠,所看重的不是空妄縹緲的忠心,而是對形勢的絕對掌控。

趙忠也很清楚,陳海之所以能在秦潼山搞出瀝泉、搞出天機學宮這麼一個怪胎來,就是利用黑燕軍威脅燕京、京郡八族無暇西顧而已。

黑燕軍分崩離析,即便有三四十萬殘卒北逃,也不再爲患,三十萬西園軍精銳戰力,在建立赫赫武功之中,班師回朝,除了將會壓制宿衛軍勢力外,也絕對不會再願意看到瀝泉這麼一個怪胎在燕京的側腹、在秦潼山深處繼續安然無恙的存在下去。

不要說妄談什麼忠心,就憑着眼前的形勢,趙忠也相信此刻的陳海對燕然宮而言,是友非敵。

何況陳海與黑燕軍勾結,燒果子嶺大營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英王及京郡八族往後更是恨他入骨,這也註定陳海沒有其他的選擇。

“你可願入朝爲帝君、爲燕然宮效力?”趙忠盯着陳海的眼瞳問道,天機學宮與京郡八族水火不融,還不足以讓他放心,他要陳海再度入朝爲將,徹底成爲燕然宮一系的將領,斷絕掉他與京郡八族勾結的可能。

“陳海但憑趙大人差遣!”陳海長揖拜道。

“好,我便隨你往甘泉山西邊走一趟,”趙忠毅然下定決心,又朝俞宗虎說道,“俞將軍,你暫且守住此地,莫令黑燕軍有逆襲之機便可……”

“以後還要請俞將軍多加照顧。”陳海見趙忠做出決定,便朝俞宗虎拱手一拜,笑道。

“好說,好說……”俞宗虎臉色陰鬱的說道,他雖然不願,卻也無法違擰趙忠代表燕然宮的意志。

燕然宮雖然這麼年突然冒出一大批修爲有成的強者,但與京郡八族經營千百年的深厚勢力比起來,燕然宮的宦臣勢力還是有極大的不足,根基還是太薄弱了。

宿衛軍在擴編到七八萬人規模的時候,合格的中低層武官就嚴重缺乏,而京畿附近的宗閥,每五年能通過學宮闈選的闢靈境精英弟子,就有將近千人之多;而擴大到燕州百郡,這一人數更是多達三千有餘。

這意味着京郡八族即便是受到再慘重的打擊,只要根基不毀,每過五年就能培養出十數萬最精銳的戰力出來,在這點上,燕然宮宦臣勢力是絕對不能跟京郡八族相比的。

而到後期,英王贏述完全被陳玄真、屠缺等京郡八族的代表拉攏過去,根本原因也就在這裡。

燕然宮宦臣勢力想要對抗京郡宗閥,除了益天帝的信任外,依靠自身造血是遠遠不夠的,但燕州滿眼望去,除了宗閥還是宗閥,在宗閥之外,唯數不多與宗閥有別的怪胎,就是黑燕軍或陳海在聚泉嶺成立的天機學宮。

也是因此,趙忠、文勃源等人才會想着招降俞宗虎,但雖然早就有接觸,俞宗虎還是在確認大天師鞏清辭世、黑燕軍大勢已去,才決定易幟叛變。

*************************

“散騎常侍、少府監丞趙忠攜帝旨前往松林崗招降了?”

董壽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就明白他們從頭到尾都是中了陳海的緩兵之計,他恨不得將眼前通傳消息的小校剁成肉醬,更是恨不能將陳海這雜碎抓過來剁成肉醬。

陳玄真、屠子驥、屠重錦心裡只是悲嘆,十萬精銳騎兵都將黃雙、樂毅四萬圍困在沒有什麼防禦的松林崗,隨時都能將四五萬弱卒撕成粉碎,誰能想象陳海最後竟然是將散騎常侍、少府監丞趙忠搬出來受降,令他們心裡即便是有萬丈怒焰,也發泄不出去。

“我去見英王殿下請罪,你們暫且留在董侯這裡。”陳玄真意興闌珊的說道。

他不敢帶屠重錦一起去見英王,就怕英王盛怒之下,將屠重錦推出去斬了。

第八百五十五章 安排第一百零二章 戰功第九章 氣脈第二百一十三章 插一腳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六百二十八章 血煉(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三百九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轉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魏子牙第六百一十七章 役魔(三)第五十八章 血煉上位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魔獒戰旗第六百九十三章 謀劃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戰將至(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似煙雲第九百五十四章 東援第二百四十四章 突破闢靈第五十七章 有意的誤會第七百六十三章 合藥第三十五章 少主陳彰第三百四十章 樂毅第三十五章 少主陳彰第四百七十五章 堯山大捷第九十八章 維持慌言第九百一十三章 伏兵(一)第六十五章 賭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機關戰車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起第十三章 妖蠻第三百零一章 戰車第九百五十章 劫第九百零六章 太上天尊第七百七十八章 血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新雁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真身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冬季初戰(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徵田分封第六百七十七章 邪煞第七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八章第八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732章 守塞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營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怒攻第七百章 北進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反攻(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北陵谷(三)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戰將至(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局第九十章 靈鵠傳訊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去第三百二十八章 分割第三百一十四章 挑戰第一千零六章 秘約(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出關第九百八十二章 往北突圍第八百七十章 秉公第七百八十五章 綠海大陣第八百九十章 守城(一)第二百零七章 說客第九百四十六章 惡戰(三)第四百零四章 遺蹟第六百二十章 借兵之議(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役魔(十)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習會第九百八十章 戰車集羣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降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一章 機關傀儡第一百八十五章 鉤鐮槍第九百七十三章 輓歌第八百七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五百零八章 相遇第七十四章 弟子法寶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河魔幡第二百零三章 安置餓俘第三十五章 少主陳彰第三百七十七章 誘敵(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殺魔(二)第九百零九章 血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真君謀算第五章 迷一樣的少女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七十一章 收徒不成第九百一十三章 伏兵(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謝覺源第七百六十五章 九郡形勢第九百五十六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九章 軟禁第九百八十二章 往北突圍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罡雷獄第三百三十四章 奪舍之秘第五百零六章 接駕第八百四十章 出戰(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官(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更名改姓第四百六十七章 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