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前去宛城

?新婚之夜過後,陶應決定召開一次會議。對高順張遼等人進行任命,還有就是商討以後的事情。陶應知道,用不了多久,袁術就會稱帝了。自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擊敗袁術,因爲徐州和淮南毗鄰,如果袁術稱帝,首要進攻的就是徐州。

大家坐定之後,陶應開口了:“今天把大家集合在一起,是有幾件事要說。第一,前日破去呂布,多虧臧霸前去泰山聯合昌豨。所以我決定赦免昌豨之罪,並且任命其爲泰山太守,由臧霸將軍任泰山駐軍都尉,總覽泰山軍權,諸位以爲如何?”

陶應掃了衆人一眼,見大家沒有不同意見,繼續說道:“第二件事就是徐州官員的任免。任王朗爲巡撫,主要負責和我一起處理徐州政務,主管徐州內事。任賈詡爲徐州牧左參軍,主要負責商討軍事任務。”

王朗賈詡踏步而出,道:“多謝主公。”

陶應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接下來就是武官的任命。前些時日我等徹底平定徐州,現在徐州士兵有差不多十萬左右。所以我在思考如何安排爲最佳,現在有了一絲想法,不過還要聽聽諸位的意思。”

沒有任何猶豫,所有人齊聲道:“願聽主公安排。”

陶應點點頭,道:“那好,任命草包爲裨將軍,掌管建章營三萬軍馬,主管徐州城防。”

“諾。”

“任太史慈爲奮武校尉,掌管尖刀營,並且在各營挑選合格士兵,擴充尖刀營爲兩萬人。”

“諾。”

“任高順爲橫野校尉,重置陷陣營。除陷陣營所需八百人外,另調九千士兵作爲陷陣營替補,權歸你統領。”

“諾,末將高順,拜謝主公。”陶應倒是沒有管他那一套,繼續道:

“任張遼爲胡軍校尉,統領徐州所有騎兵,合計二萬五千人。

重現幷州狼騎之風。任命這隻騎兵爲颶風騎兵。”

“諾,末將張遼多謝主公信任,末將一定爲主公打造一支令天下膽寒的颶風騎兵。”

陶應擺了擺手,道:“任命秦宜祿,宋憲,魏續,曹性(侯成,郝萌,成廉三人願跟隨呂布去塞外,故不在此列。)四人爲都尉,掌管我身邊親衛盾牌營一萬五千人,由我親自統領。”

四人齊聲答道:“諾,我等必爲主公鞍前馬後,萬死相報。”

“張將軍爲宛城太守,繼續鎮守宛城,爲我徐州保境安民。”

張繡道:“多謝主公,末將即刻出發。”

陶應道:“張將軍不必着急,現在徐州所有生產都進入了一個平靜的狀態,我在徐州暫時也無事可做,不如就隨將軍前去宛城走一遭。而且上一次糜貞嫁給我,因爲家父身故,所以沒有帶她出去。正好趁着這一次與綺玲成婚,我們一家三口準備出遊一番。思來想去,只有張將軍所在的宛城最合適了。”

聽了陶應的話,張繡趕忙道:“主公願去宛城,實乃宛城百姓之福。末將這就去準備,一定讓主公此次出行身心愉悅。”說罷也不管陶應還說不說什麼,起身出去了。

其實去宛城陶應是沒有辦法,因爲現在自己手下可用之人雖比原來多了很多,不過還是有些不足。宛城屬於荊州,而荊州有着可以抗衡潁川書院的鹿門山書院,現在還小的諸葛亮等人也會在那裡。

雖然自己去不了襄陽,不過說不定宛城還是有一些智謀之士。所以陶應決定通過這次出行,碰碰運氣。本來陶應想去中原,找到那位亂世梟雄司馬懿。不過現在曹操還沒有和袁紹撕破臉,中州還沒有大的戰火,所以陶應不敢去。

第二日,陶應和糜貞,呂綺玲三人在秦宜祿四人的保衛下,帶着五百盾牌營精銳,在張繡的帶領下,向着宛城出發。

路上,呂綺玲問道:“夫君,爲啥我們要去宛城?”

陶應颳了刮呂綺玲的鼻子,道:“我和你姐姐在一起這麼久,還從來沒有帶她出來玩過。雖然你姐姐看似表面上一點事也沒有,其實心裡生氣的很,所以趁着這次和你成婚,一起帶你兩個出來玩玩。”

呂綺玲疑惑的道:“是嗎?我怎麼覺得姐姐不是那麼小氣的人呢?”

糜貞在一旁終於忍不住了,開口道:“妹妹,,這種鬼話也只有你還會相信。明明就是他自己想出來玩,還非要說是爲了我們兩個。”

呂綺玲聞言,在車裡差點一腳把陶應給踢了個跟頭。陶應揉着自己的腿,道:“好啊,現在你們倆合起來欺負我了。”

糜貞一把拉過呂綺玲,道:“就是欺負你,又怎麼樣?”陶應心裡暗歎,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現在還只有兩個,以後的如果多了該怎麼辦啊?

其實宛城離徐州並不是太遠,快馬加鞭只要大約半天左右就到了。不過因爲陶應他們人比較多,而且也不趕時間,所以走了大約有一天。第二天清晨,宛城的輪廓就基本出現在陶應等人的眼中了。

來到了城下,守城士兵看到張繡,急忙上來行禮。張繡因爲陶應的示意,沒有張揚陶應前來的事,一衆人就這樣進了宛城。宛城在這個時代,並算不上是很高大。爲什麼可以歷史留名全是因爲宛城的地理位置。就整個荊州來說,宛城厄住了荊州咽喉。如果誰得了宛城,就可長驅大兵直下襄陽。這也就是歷史上爲什麼曹操和張繡有着殺子之仇,還是赦免了張繡的原因。

宛城街道兩旁全是一些小攤販,街上人也還是不少。在這個亂世,張繡可以把宛城治理成這樣,還是有點能力的。一衆人直接去了太守府,府中之人早就知道陶應會來,所以一應設備都已經準備妥當,所以陶應並沒有覺得有任何不適。

在太守府休整了一天,陶應決定帶着糜貞和呂綺玲出去轉轉。

陶應並非喜歡張揚的人,所以只帶了秦宜祿他們四人。一衆人來到了街上,雖說宛城和徐州並無本質上的不一樣,但畢竟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所以陶應他們還是一路上還是見識了不少新鮮事物。

一衆七個人來到了一家酒館,陶應糜貞呂綺玲三人進去,點了一些酒菜,找了一個高處的地方,三人坐下一邊喝着一邊看着街上的人來人往。陶應對着秦宜祿四人道:“你們也坐那裡吧,現在在外面,不必顧忌那麼多。”說罷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桌子。

秦宜祿急忙道:“我等保護主公安危,豈敢坐下吃喝。萬一遇到敵情,豈不誤事。我等還是站着好了。”其他三人也是點頭附和。

陶應笑道:“沒事的,坐下吧,現在宛城是張繡將軍的地盤,哪有那麼多敵情。”

秦宜祿四人還是不敢移步,陶應道:“和你們說話真是費勁,現在我命令你四人坐下,自己點菜吃。”秦宜祿四人只得在陶應旁邊那桌坐下,不過眼光還是不敢離開陶應半步。

陶應轉頭問道:“兩位夫人,覺得這宛城怎麼樣?”

呂綺玲行伍出身,對於這些事並不是太瞭解,沒有說話。倒是糜貞出生商業大家,很快就注意到這宛城的商業價值。開口道:“夫君,宛城居民還是一副安居樂業的樣子,想來戰火對他們的襲擾不算嚴重。如果可能,我想讓家兄在此處開些門鋪,增加宛城的繁榮。”

呂綺玲聞言羨慕的看了糜貞一眼,道:“姐姐真是眼光獨到,相比之下,妹妹真是萬萬不及啊。”

糜貞趕忙說道:“妹妹客氣了,妹妹只是不善此道而已。”

陶應剛想在調侃幾句,樓下一個人映入了陶應的眼簾。此人一身長袍,手握寶劍,牽着一匹馬走在路上,顯得有點鶴立雞羣。年紀和陶應相仿,滿臉無須。不過這個人卻給陶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陶應無法確認此人該是什麼身份。說他是俠客吧,偏偏全身透出一種文人的氣度,給人一種世外高人的感覺。如果說他是文人吧,偏偏又是寶劍隨身,戰馬在側。而且看他的身形步法,劍術之高,比之史阿也差不了多少。

這人將馬放在下面,自己走上樓來,在陶應旁邊的不遠處坐下,自顧自的喝酒吃肉,雖然形態放浪那個,不過卻依然掩飾不了那股文人的氣質。不過或許是天意,今天此人註定不得安寧。還沒有坐下多久,就聽到下面傳來一陣馬的嘶叫。

白衣俠客聽到聲音之後,趕忙下去。原來是幾個**看上了那匹寶馬,硬要將它牽走。白衣俠客皺了皺眉,上前喝到:“你們幾個,爲何牽走我的寶馬?”

那批爲首的人看了看此人幾眼,道:“你的寶馬?你憑什麼說是你的寶馬?這上面有你的名字嗎?”

此人有些動怒,不過還是說道:“這是我剛纔放在這裡的,你若不信,可以喚店小二過來問問。”

可是店小二已經被嚇破了膽,怎麼會出來。那**道:“這馬明明是我放在這裡的,你這人卻要來認領,看你斯斯文文的,卻如何會做這等事啊。”說完所有的**都在一旁起鬨。

不過這一下,那白衣文士真的生氣了。

第161章 諸葛出山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75章 定計烏巢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73章 黑山到了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89章 漢室終結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92章 暗手現身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46章 賢妻悍婦第44章 實力大增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54章 魏延來了第32章 袁術稱帝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53章 兩件大事第21章 戰亂再起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87章 劉備南逃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55章 昌豨叛亂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177章 馬騰身死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72章 司馬定計第3章 會見曹操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101章 離間計第10章 劉備離去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102章 漠北佳人第35章 妙法破敵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11章 赴宴陳家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74章 甘當人質第92章 北上青州第166章 拉鋸戰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4章 陶應大婚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5章 聯合世家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