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應以疑兵之計,將兵馬全數撤往了陽平關。不過這樣一來,南鄭也就完全落入了劉備的手裡。而南鄭乃是漢中治所所在,南鄭一失,標誌着漢中大部已經落入了劉備之手。陶應現在,還有漢中最後疑道關隘陽平關。如果陽平關也失守了,那這漢中之戰也就真正的結束了。不過陽平關乃是漢中最險要的一道屏障,也是入蜀第一道關隘。別說劉備的兵馬還沒有到碾壓陶應的地步,就算真的到了那個地步,也未必就輕易拿的下來。不過陶應也在不敢大意了,畢竟南鄭的丟失是絕對出人意料的事。
陶應連夜退到了陽平關,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叛徒。楊松貪婪的性格暴露了他的本質,很快便被陶應所發現。對於導致這次南鄭失守的最大元兇,陶應當然不會手軟。將他家全部收入充公之外,他也難逃被殺的命運。果斷處理了楊松之後,陶應接下來要商討怎麼面對劉備的問題了。而在衆人之中,大多數人還是和陶應保持統一意見的,要和劉備一決雌雄。而這其中,只有司馬懿一人持反對態度。馬超的好戰情緒最高,說道:“張飛那廝屢屢從我手下逃脫,此次必當要手刃此賊。”
陶應眼看司馬懿不說話,於是問道:“仲達,你的意見呢?”司馬懿聞言緩緩地站起來說道:“主公,自打我軍進入漢中和劉備爭鋒開始,在下就一直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而我軍進入漢中之後,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也證實了我的預感是正確的。我軍中原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而這漢中卻已經丟失了大半。雖然陽平關天下險要,不過漢中也是小路頗多。要是劉備從某個方向神不知鬼不覺的偷渡陽平,那我軍可就真的有累卵之危了。”
陶應聽得有點發懵,問道:“那你的意思呢?”司馬懿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衝着陶應行了一禮,說道:“在下愚見,漢中已然不可久守,不如全軍退出漢中。先回頭收拾中原的爛攤子,日後再來和劉備決一雌雄。”陶應聞言道:“萬一劉備貪心不足,還要繼續北上,奪我關中之地又如何呢?”司馬懿卻堅定的搖了搖頭,道:“絕對不會,蜀道千里運糧極爲困難,而且劉備後方也還有一個大的隱患,他絕不敢冒險繼續深入。”陶應聞言一愣,道:“你是說東吳孫權?”
司馬懿點點頭,道:“正是,孫劉兩家雖是聯盟,不過是利益組合而已。如果讓劉備全據了漢中,他的實力就將凌駕於東吳之上。到時候孫權還會不會和劉備聯盟,就說不定了。而且我軍也可以做一點措施,先穩住孫權。等到我軍中原之地完全平復之後,再回過頭來解決掉劉備。”陶應聞言笑道:“就算劉備實力壯大,孫權也不會傻到來和我們合作吧。”司馬懿低頭不語,徐庶在一旁插話道:“辦法總是有的,我也認可仲達的意見。這漢中之戰,確實沒必要再打下去了。”
陶應笑道:“連你這麼說,也罷,我也不想當一個獨裁者。明天全軍出動,在這陽平關外和劉備打一場。要是打贏了,那就一鼓作氣,把劉備趕出漢中。要是打不贏,那還是就聽你們的好了。只不過這穩定孫權的辦法,也要你們來想了。”司馬懿徐庶兩人對視一眼,都是無奈的苦笑。卻不想這時旁邊的孫禮突然說道:“主公,末將這些年在您身邊收集天下情報,對於江東孫權的消息也沒有少過。末將這裡有一個消息,或許對主公穩定孫權會有所幫助。”
陶應聞言眼前一亮,問道:“是什麼?”“吳候孫權有一同父異母的妹妹,名叫孫尚香。年齡剛滿十八,孫權前些日子爲了她的生辰,曾經大宴羣臣。”陶應聞言心中明瞭,再看徐庶兩人,兩人也是頗有默契的對着陶應一笑。笑過之後兩人齊聲說道:“請主公向孫家求親,迎取孫尚香。”陶應假意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我都三十多了,人家才十八,娶她有點不合適吧?”說罷環視了衆將一眼,衆將知其意,齊聲說道:“主公不需推辭,成全這樁大好良緣。”
陶應笑道:“那我就不推辭了,反正我也不吃虧。”說罷一指徐庶兩人,說道:“你們倆商量一下誰來向劉備下戰書,誰來替我向孫權求親?不管怎麼樣,明天的戰鬥也不可鬆懈。”兩人躬身應諾,道:“敬遵主公號令。”幾人又商談了幾句,最終決定司馬懿負責向劉備下戰書,徐庶負責替陶應求親。做好了這一切之後,孫禮派人將兩份分別送往了劉備孫權處。當天夜裡劉備便收到了陶應的戰書。他自然也沒有絲毫猶豫,當記批次明日來和陶應決戰。
時間很快又是一個夕陽西下,陶劉雙方在陽平關下布好陣勢。這一次雙方也沒有再多話了,見面就是直接開打。而這一打,就是整整一天一夜。當破曉的陽光再次灑在大地上之時,陶劉雙方還沒有分出勝負。不過戰場雖說還是焦灼狀態,強弱卻也逐漸明瞭了。陶軍雖然戰鬥力強悍,人數畢竟不足。而劉備那邊雖說人馬死傷無數,後面卻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上來。而鬥將方面,馬超閆行等人雖然勇冠三軍,對面的張飛趙雲也是毫不遜色。再加上一大批川中將領爲了討好劉備,更是奮力搏殺。這樣一來,陶軍的逆勢就更加明顯了。
陶應站在後方目不轉睛地看着場間的戰鬥,征戰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次戰鬥完全沒有取勝的機會了。可是他或許有一股子牛勁,不到最後關頭決不罷休。可惜很多時候都是天不遂人願,陶應最後的希望也將要破滅。老將黃忠領着劉軍生力軍,從上庸趕來加入了戰場。這樣一來,陶軍的逆勢就更加明顯了。陶應再是不捨,也知道現在終究沒有逆天只能。只得下令鳴金收兵。陶軍後方的金聲響起,場中激斗的雙方都是暗鬆了一口氣。
陶應駕馬從後面緩緩上前,對着遠處臉上笑容依稀可見的劉備拱手說道:“玄德公,這次漢中之爭,終究還你贏了。不過你要想光復漢室,光憑這西蜀半壁江山,恐怕還遠遠不夠吧。”劉備強自忍住心裡的笑意,說道:“不勞賢仔費心,這些事備自有分寸。備相信終有一天,備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匡扶漢室。”陶應笑道:“那就祝你好運了,陶某這裡還有點事,就失陪了。”劉備笑道:“賢仔慢走,備甲冑在身,也久恕不遠送了。”陶應緩緩地掃了劉備身邊張飛趙雲等人一眼,駕馬領着大軍退出了陽平關。
而陶應這一走,標誌着漢中徹底的改朝換代,落入了劉備的手裡。而在這西北的戰事趨於平靜的時候,東吳的孫權也收到了陶應求親的書信。東吳孫權雖然年幼,不過心智卻非一般人可比。收到陶應的書信之後,他絲毫不敢怠慢,連忙召來魯肅張昭二人商量。兩人分前後而至,張昭接過書信一看,臉上頓時神色大變。而魯肅接過來一看,臉上卻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意味。不過孫權也沒空去理會兩人心裡的小心思,直截了當地問道:“兩位,陶應向吾妹求親,其意如何?”
下首張昭還未置答,旁邊的魯肅從袖子抽出一封書信,說道:“主公,這是在下剛剛收到的西蜀諸葛亮寫給在下的書信,信中言道,若陶應沒有向主公求親,則請主公等候劉備日後親筆書信。若陶應有向主公求親,則請主公先覽此信。”孫權聞言疑惑地問道:“諸葛亮早就知道陶應會向孤求親?”說罷接過魯肅手裡的書信,這一看之下,饒是孫權少年老成,老謀深算,也不由得吃了一驚。原來信中諸葛亮早就料到了陶應下一步的措施,並建議孫權不要答應陶應的求親。末了也爲劉備長子劉封,向孫權提親。
孫權一字一句的看完諸葛亮這份書信,擡起頭來和魯肅對視一眼。一旁的張昭不解的問道:“主公,這諸葛孔明到底說什麼?”孫權沒有理會張昭的問話,擡手將手裡的書信遞給了他。張昭接過一看,臉色也是大變。三人沉默良久,孫權方纔緩緩地說道:“這諸葛孔明事事料於陶應之先,真乃其生平之勁敵啊。”下面的兩人也是對視一眼,對孫權的話深以爲然。魯肅更是苦笑着說道:“何止是陶應啊,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在,對於我東吳也是巨大的威脅啊。”
一個人要做到讓自己的敵人害怕自己,這已經是難事。要做到讓自己的盟友也害怕自己,那更是難上加難。而料事如神的孔明先生,顯然現在已經到了這種最高境界,做到了不管是敵人還是朋友,都懼他三分的狀態。
;.易.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