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潼關事定(4)

看着陶應迫切的目光,司馬懿淡淡的說道:“挑撥離間”陶應心裡早有所料,道:“現在荀彧也被我軍抓住了,曹丕除了可以依仗王朗之外,再也沒什麼其他人可用了。離間他們兩個,恐怕有點難度啊。”司馬懿笑道:“當然有點難了,不過在下也不是說非要用這個方法啊。只是王朗執掌關中多年,真可謂是一言九鼎。要是能夠離間他和曹丕,關中本來連在一片的人心,也非散了不可。”

陶應笑道:“這我知道,算了,以後再想辦法吧。時間也差不多了,我要離開了,這邊也就拜託你了。”司馬懿單膝跪下說道:“主公放心,在下必然保的黎陽萬無一失。”陶應點點頭,伸手扶起司馬懿,道:“你我還是信得過的,不過曹昂也並非泛泛之輩,你還是一切小心爲上。”司馬懿恭敬的點點頭,陪着陶應來到外面。

此時馬超已經點齊了兵馬,陶應翻身上了自己的戰馬,司馬懿恭敬的說道:“恭送主公。”陶應點點頭,揚鞭而去。這一次陶應帶來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算長途奔襲也絲毫不覺得勞累。大約傍晚時分,他們就來到了潼關前面不遠處。陶應下令士兵放慢腳步,反正戰事已定,欣賞下夕陽的光輝也是好的。

馬超打馬來到陶應身邊問道:“主公,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呢?”陶應笑着反問道:“你覺得呢?”馬超不好意思的笑笑,道:“你就不要來取笑我了,末將怎麼知道你們這些腦海裡的想法。不過既然只剩下長安一座孤城,那當然要乘勝追擊,徹底平定關中才是啊。”陶應搖了搖頭,道:“現在還不急,先讓士兵們休息一陣。攻打長安之前,還有點小事要處理。”

馬超不解的問道:“什麼小事?”聽說他們此次抓獲了曹軍中那麼多大人物,總要先把這些人交代一下啊。還有潼關拖了這麼久,我軍的傷亡也要有人去統計啊。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有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現在卻已經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地步。要是還是置之不理的話,恐怕真的後患無窮啊。。”看陶應說得這麼嚴重,馬超連忙問道:“是什麼?”陶應卻只是微微搖了搖頭,看着天邊將要下落的夕陽,搖頭不語。

這些士兵大約走了一刻鐘,終於來到了潼關關下。此時閆行已經率領衆人前來迎接。唯有賈詡和徐庶因爲後方還有數目沒清理,所以沒來迎接。陶應下馬和衆人打了招呼,快步走到一邊站着的蔡琰和呂綺玲面前,眼光在這兩位夫人臉上掃來掃去。沉默了半響,陶應用手一指關門,說道:“還是先進城吧,邊走邊說。”

三人並肩往關內走去,或許是看出來陶應面色有點不悅,一向活潑的呂綺玲,沒敢上前答話。就這樣和蔡琰一起,一左一右地陪在陶應身邊。而身後的閆行等人自和馬超交談,在陶應他們身後遠遠的跟着。三人向前走了一會兒,陶應開口說道:“文姬,綺玲不懂事我可以理解,爲什麼連你也不懂事,那種冒險的事以後能做的嗎?”

一旁的呂綺玲聞言叫起來,說道:“怎麼叫我不懂事啊,你這人就這麼偏心啊。”陶應回過頭來颳了一下呂綺玲的鼻子,說道:“我還沒來得及說你,你倒先指責起我來了。明明知那麼危險,幹嘛不勸住你姐姐?還要跑去送死?”呂綺玲衝着陶應做了個鬼臉,道:“誰跑去送死了?我對我的武藝自信的很,就算曹軍真要怎麼樣,我也能夠全身而退。”

陶應聞言微怒,正要開口訓斥。一旁的蔡琰拉着他道:“好了,夫君不要生氣了。此次是我們不好,先向你賠罪了。沒有向你通報就跑去和叔父見面,害你擔心了。”陶應無奈的嘆了口氣,道:“你啊你啊,明知道我會生氣,還是要去,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蔡琰狡黠的一笑,道:“他畢竟是我叔父啊,怎麼可能來和我爲難呢?不過我還是想你保證,絕對沒有下一次呢。”

既然蔡琰都這麼說了,陶應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三人好不容易來到關下的住所,蔡琰兩人知道陶應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處理,也就下去了。閆行快步上前說道:“主公,此次元直他們那邊抓住了曹真和荀彧,您要不要先看看?”陶應擡頭看了閆行一眼,笑道:“還是你瞭解我,知道我要說這件事。不過荀彧那老頭子頑固的很,先曬他一兩天。至於曹真嘛,也不用審了,直接把他送回中原去給曹昂。”

閆行聞言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道:“主公,這是爲何啊?元直說曹真頗有良將之姿,這一方回去,無異於放虎歸山啊。”陶應搖了搖頭,“這頭虎確實是放了,卻也不是放回給曹丕。而是曹昂。他們兄弟之間本來就有問題,說不定,放他回去還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閆行聞言還是有點猶豫,陶應笑道:“不用再猶豫了,就算曹真真的是天縱之才,我軍既然可以抓他一次,難道就不能抓他第二次?快去吧,切記派人安全的把他送到許昌。”

閆行雖說還是不太理解,不過陶應既然已經說了,他也不好再問什麼了。剛要轉身出去,陶應突然想起什麼,叫道:“先別急,你等等。我這裡在書信一封,你派人一併交給曹昂。”說罷找來文房四寶,給曹昂寫了一封信過去。信中很簡單的說出了陶應的目的,就是爲了幫助曹昂清楚曹氏叛逆。

雖說陶應知道,曹昂就是真的豬頭,也決計不會信他的鬼話。不過面子上總要過得去一點。好不容易做好這些,陶應獨身一人來到潼關關上。此時滿天的星斗照耀着大地,陶應才明白,潼關除了作爲天下雄關之外,這關上的景色也算是獨一無二的。剛纔賈詡已經來向陶應稟報了一些基本的傷亡情況,陶應只是點頭,卻並不多說什麼。

殊不知賈詡心裡也在不住的點頭,現在陶應和當初的在徐州的模樣已經判若兩人。當初的陶應多愁善感,每次聽到士兵的傷亡都是眉頭緊皺。而現在的陶應,已經有了一副標準的梟雄氣質。這對於賈詡這種明哲保身的人來說,乃是最高興的一件事。雖說換主公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不過是個人都有臉皮,要不是迫不得已,他也不想背上這個毒士的罵名啊。

好不容易賈詡說完,陶應只是淡淡的問道:“完了?”賈詡大眼望四周看了一眼,道:“還有一件小事,不過這件事還是主公自己處理好了,老朽有點無能爲力了。”陶應心中也大概猜到了他想說什麼,笑道:“算了,都已經過去了。你先下去吧,我自己在關上站會兒。”賈詡聞言退了下去,陶應看似在欣賞潼關的景色,實則卻是在考慮一個讓他頭痛不已的問題。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夜晚的涼風吹了起來,陶應突然打了個噴嚏。此時後面傳來一道聲音,道:“主公,小心着涼啊。”陶應回過頭一看,徐庶正向着這邊走來。陶應笑着問道:“你怎麼來了?”說罷又看了徐庶一眼,道:“不過還是要恭喜你了,此次我軍能夠成功拿下潼關,最主要的功勞還是你啊。”

徐庶微微一笑,主公在這關上站了這麼久,而今天我軍諸人都來和主公見過面了。唯有在下一直忙於瑣事,還未來得及和主公見面。”陶應笑道:“唉,不愧是我的兄弟啊,連我的心思都莫得這麼清楚啊。”陶應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沒有一點喜悅之色,反而是滿臉的惆悵。徐庶臉上彷彿察覺到了什麼,說道:“庶本來就是荊襄一小小學子,身蒙主公厚恩,庶百死莫報。”

陶應搖了搖頭,不置可否。徐庶繼續說道:“至於這次攻克潼關,要不是兩位夫人成功使用反間計,把鍾繇調離了黃河岸邊,我軍絕不可能繞到潼關後面。所以說起來,這大功還是要算在兩位夫人頭上。”陶應笑着搖了搖頭,:“過去的事不說也罷,不過這邊的事一直都是你在負責。就你看來,我軍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徐庶聞言愣了片刻,說道:“主公,請恕在下冒犯。要是主公此次真的平定長安,一統關中之地。而且……而且天子也被我軍所擒,主公會如何對待天子呢?”陶應搖了搖頭,道:“這點我還真麼想過,不過聽說荀彧也被我軍生擒了,你什麼時候有空,和我先去見見他?”徐庶笑道:“主公什麼時候有空,在下自當陪您同去?”

陶應點頭說道:“我決定再這潼關修養三天,就第三天傍晚去見他好了。”徐庶點頭稱是。兩人並肩下了潼關,陶應心裡只是無奈的很,還是想和徐庶說點什麼。至於陶應到底要說什麼呢?請看下回分解。

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89章 閒談劉備第4章 血戰廣陵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5章 悲喜交集第41章 劉備歸許都第102章 漠北佳人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1章 夢迴三國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71章 文鬥武鬥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61 南鄭議事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59章 荀諶出招第55章 昌豨叛亂第49章 有人襲營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171章 退軍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58章 再上戰場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74章 許昌瑣事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170章 會見曹操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47章 陶氏兄弟第91章 戰前準備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54章 魏延來了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274章 許昌瑣事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3章 會見曹操第70章 陶應比劍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6章 陶謙殞命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68章 酒館瑣事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62章 交戰琅玡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14章 陶應大婚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2章 活捉高順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48章 宛城戰亂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50章 對敵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