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封賞

李愔此時,心中對太子李承乾有些不滿,對那些太子黨的人,也是心中不忿。

這時,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站了出來,他說道:“皇上,臣以爲,樑王殿下所言,十分有道理……”

長孫無忌列舉了研究所的一件件功勞,最後表示支持樑王李愔的提議。

長孫無忌是太子李承乾的舅舅,他是李承乾的堅定支持者,他一出頭,太子的人,覺得這應該就是太子的態度,他們也紛紛出來支持。

蜀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人繼續反對,雙方在朝堂上爭論不休。

李愔聽着朝堂上的爭論,忽然想看看被後世稱爲天下第一諍臣的魏徵,到底是個什麼態度。此時的魏徵已經升官了,他現在是御史臺首席長官——監察御史了。

李愔說道:“魏大人,你不出來說句話嗎?”

歷史上的魏徵一生中向李世民提出過200多條建議,基本上都被李世民採納了。他在朝堂上的威信極高,他站出來後,朝堂上立馬安靜下來。

魏徵說道:“皇上,臣認爲,樑王殿下的提議不是不妥當,而是很不妥當!”

他的話音一落,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和他們手下的人都十分振奮。

李愔和研究所的人腦袋都耷拉下來了。李愔腦袋開始發矇。

李世民也有些頭疼了,魏徵反對,這件事就要大費周章了。

魏徵站在那裡,好像在想什麼。

蜀王李恪說道:“魏大人,請您接着說呀。”

魏徵說道:“臣要彈劾樑王李愔。”

李世民不滿地說道:“魏徵,你要彈劾他什麼?”他心中怒氣聚集,快要發飆了。

魏徵說道:“自從武德元年,大唐至今立國已經16年了,幾乎所有的年份,全國都處在糧食緊張的狀況下,每年都有人餓死。遇到荒年,百姓們沒有糧食,要麼餓死,要麼逃荒。

大家還記着去年吧,遭遇大旱,赤地千里,相當一部分地區顆粒無收,百姓們拖家帶口,四處逃荒。僅僅關中地區,就餓死了26萬百姓!全國有多少?更是無法統計!

就是朝廷重點保護的軍隊裡,也餓死了2000多人!這是多麼慘痛的情景,大家都忘了嗎?”

魏徵語氣低沉地講了這樣一番話,朝堂上一片沉默。去年僅僅長安城就涌來了十幾萬災民,災民們衣裳襤褸,面容枯槁,遍地都是病餓而死的屍體。這一幕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大臣們的腦海中。

魏徵接着說道:“樑王李愔帶領着研究所,研究出了新品種小麥,高產土豆,還有高粱、玉米等等高產作物,可以說,今後大唐再也不會爲糧食發愁了。

這是多麼大的功勞?這可是千百年來,人類的第一大功績!是前無古人的第一大功績!”

魏徵說得激動了,有些說不下去了。他平靜了一下情緒,接着說道:“臣要彈劾樑王殿下,他提出的獎勵要求太低了。他不應該埋沒研究所那些功臣的功績。

臣建議,在樑王殿下提出的嘉獎要求上,再提高一下封賞的等級!”

“好,魏大人說的好!臣附議!”“臣附議!”

大部分大臣們都是正直的、有良心的。大家都紛紛表示支持。

李世民也激動了,他說道:“魏徵說的對。提高糧食產量,這的確是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大功績,比起當年打敗竭利的20萬鐵騎,功勞還要大。

朕已經決定了,同意樑王李愔的提議。黃琪、李旦、杜荷、程處默、李凝兒聽封!”

黃琪、李旦、杜荷、程處默和李凝兒走到前面,跪下聽封。

李世民說道:“封黃琪爲一等伯爵,李旦爲二等伯爵,杜荷爲一等子爵,程處默爲一等子爵,李凝兒賞封地200畝。具體的事項,由中書省草擬方案上報。”

黃琪、李旦、杜荷、程處默和李凝兒一起跪謝:“臣等謝皇上隆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下來,唐太宗李世民問李愔:“你說說,想要什麼封賞啊?”

李愔說道:“父皇,兒臣不過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有什麼功勞,即使研究所取得了一些成績,也都是在太子殿下的領導下取得的,應該受到獎勵的是太子殿下。”

李世民說道:“太子李承乾有功,朕自然會有賞賜,你具體負責研究所,也是有功勞的,你就說說,想要什麼獎勵?”

李愔說道:“如果父皇要給臣獎勵,那就把長安城西北角上的那片河灘地(漢城湖邊)賞給兒臣吧。”

李世民好奇地問道:“你要那片荒灘做什麼?”

李愔說道:“正是因爲是荒灘,兒臣打算進行改造,使它成爲有用之地。”

李世民說道:“高靜明。”

戶部尚書高靜明出來說道:“臣在。”

“那片荒灘有沒有其他人家呀?”李世民問道。他必須弄清楚,那裡有沒有貴族主人,別弄出糾紛來。

高靜明說道:“沒有。那裡只有20幾戶漁民。”

李世民說道:“好吧,就把那塊荒灘地賞賜給樑王李愔,那些漁民你要妥善安置。”

李愔上前謝恩。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倍受打擊。李泰不甘心,他雖然不知道李愔要那片荒灘地幹什麼,可是他本能地就要反對。於是他又摸摸右耳朵,發出了反對信號。

李泰的死黨禮部左侍郎(第一副尚書,正二品)王珪出來說道:“皇上,樑王殿下有功,是該賞賜,可是他在襄城(李愔兼任襄州刺史,他的封地也在那裡)的封地已經有8000畝,現在的這塊土地也有3000畝。這樣,樑王殿下的封地已經達到11000畝,超過了太子殿下封地的規格(太子封地10000畝),這有違體制。”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心道:“你這不是給朕上眼藥嗎?”可是,人家說的還真有道理,樑王的封地,規格不能超過太子的數目啊。

李泰十分滿意,心道“王珪不愧是我的老師,一出手就抓住了要點。”

李愔說道:“父皇,兒臣不能讓父皇爲難,兒臣願意用襄城的3000畝封地,和這裡的封地交換!”

他的話一出,大家都議論紛紛,都覺得樑王有病。他用3000畝好地,交換同等數量的荒灘地,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傻了吧?!”

第二百一十七章 妖孽級狐狸精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機與鐵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舉薦主審官第三百五十六章 丹藥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出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阿史那晴第三百三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選擇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七十九章 唐家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那一騎白馬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困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淮河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利王庭開發第三百八十四章 吊死鬼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一百七十七章 送給太子的大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網第七十四章 戰略物資第一百六十章 又要去草原第三百二十六章 突圍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殺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害出手第四十一章 雷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應變第五百零一章 出售軍火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突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唐華爾茲 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考驗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場黑科技二第六十五章 這夥陰人第二百三十章 皇上要幹什麼第四百七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勾結第三百七十七章 態度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外飛仙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尉遲寶琪第三百八十一章 爭吵第四百一十五章 朕要爲國獻身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唐號火車頭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器的差距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九章 尉遲寶琪第三百七十九章 沉默的力量第七十九章 唐家莊第三百九十八章 掌控局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失控第六十九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唐礦業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尉遲寶琪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蹟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六十六章 豐收時刻第二百二十二章 聽證會第七十四章 戰略物資第一百四十一章 背後捅刀子 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倭奴女人第二百三十章 皇上要幹什麼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隊第三百三十章 腰不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隊第一百三十二章 霸道老爹第三百四十章 醫仙孫思邈第四百五十四章 葛路鎮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軍和海軍研究所第二百八十三章 樑王死了第二十四章 險些誤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閱兵式 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眼第三百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隊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死攸關的戰爭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方動態第三百章 幸福時光第九十章 朝堂混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遠征軍一第二十三章 西海寶珠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能只算經濟帳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霸之路第三十章 風暴前夕 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三百四十四章 武瞾的威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風暴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解的危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風暴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能只算經濟帳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妖孽級狐狸精第十三章 朝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淺削第三百六十一章 下毒第四百七十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一十六章 希娜的招數第四百九十六章 難纏的哈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