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燃眉之急

李愔平時不用上朝,這是他用功勞換來的恩典。他聽到喊聲,就知道朝廷上發生了緊急事件,不然,不會叫他這個未成年的王爺的。他鑽出了馬車。

來人是中書省(辦公廳)的一位給事中(5品文官),他說道:“殿下,皇上宣您馬上參加朝會。”

李愔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給事中說道:“朝廷沒有糧食了。”

李愔不解地問道:“夏糧不是剛剛下來嗎?怎麼就沒有了糧食?”

給事中說道:“去年糧食欠收,關中一帶糧食緊缺,今年的糧食下來了,要補充當地各縣的基本儲備,收上來的糧食很少,戶部庫房裡存糧基本上要從河東和揚州調運。

十六衛軍、禁軍等京城駐軍的糧食已經發放下去了。戶部的倉庫空了。

隴右道、關內道駐軍已經派人來到了長安,等着運糧。偏偏這個時候,永通渠大面積崩塌,水位上不來,糧食運不過來。陸路運輸至少15天運不過來。

皇上召集五品以上官員商量對策,特地提到要您參加。”

李愔問道:“一共缺多少糧食?”

給事中說道:“50萬石(擔)。”

李愔問道:“好吧,你先回去,我一會兒就到。”

李愔叫上楊康,回到府裡,從他臥室裡面取出了一些東西,裝在一共箱子裡,讓楊康抱着,來到了馬車旁邊。他說道:“你們先散了吧,什麼時候出發,本王再通知你們。”

說完,上了馬車離開了。

李凝兒十分掃興,撅着小嘴也回家去了。

太倉(戶部糧倉)門口,一羣頂盔摜甲的邊防軍運糧官兵,圍着太倉的倉曹吵吵嚷嚷的,聞訊趕來的戶部侍郎方斌一輛無奈,低聲下氣地陪着笑臉。

一個將軍說道:“他孃的,你們在後方吃香的喝辣的,老子們在前線拼死拼活的,飯都不讓吃飽。知不知道,大通軍已經餓死了上百人了。告訴你,今天再不給我們糧食,老子就砸了你們這狗窩!”

“對,砸了它!”一羣官兵們鼓譟着。

戶部侍郎方斌一面繼續陪着笑臉應付,一面示意手下趕緊去報信。

太極殿朝堂上。

軍方將領們吵吵嚷嚷的,文官們議論紛紛,亂作一團。李世民皺着眉頭在想辦法。

李世民很頭疼,他是將軍出身,能夠體諒軍方的苦處。尤其是北方邊境不穩,軍心穩定是第一位的。儘管今年糧食豐收了,新品種糧食也開始推廣了,可是,這些都是遠水,解不了眼前的近渴!

其實,長安附近並不是沒有糧食,商人巨賈手裡有,長安附近有封地的勳貴們手裡有。問題是,那是人家的,你不能硬搶吧?

李世民已經下令戶部,高價購買糧食,然而,這些傢伙大部分都是爲富不仁的貨色,看到市面上糧食緊缺,就更不向外拋售了,等着賣個更高的價錢。

戶部目前資金倒是不緊張,可是購買糧食的價格,也不能提得很高,那樣的話,長安城百萬百姓也得按照這個價格購買,那就天下大亂了。

李世民已經私下裡做了工作,希望勳貴們帶頭低價售糧,可是沒有人願意響應。

這是件得罪人的事情,誰先帶頭捐糧,或者低價售糧,都會得罪其他的大戶。沒有人傻到了去做既賠錢,又得罪人的事情。

李世民望着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希望他們能夠爲他分憂,結果,這三個傢伙,眼觀鼻鼻觀心,沒人出頭。

魏徵是個不怕死的,他說道:“朝廷面臨危局,豪強、商賈手中有糧,他們平時受到朝廷庇護,現在朝廷有難,他們卻不思報效國家。臣建議,強行攤派。”

李世民不能這麼幹,這些豪強商賈,和大殿上這些大臣們,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很多人,就站在這個大殿上。

魏徵的建議是個應急之法,然而於理不合。人家有糧,是人家自己的,憑什麼要捐獻或者低價出售呢?朝廷要是這麼幹,今後就沒有人跟你玩兒了。這些人要是有意見,鬧將起來,比起邊防軍還要厲害。

李世民想了想,只好又玩老一套,自己大出血,然後,讓羣臣感動,共度難關。

他說道:“邊防軍的將士們很苦,朕即使吃糠咽菜,也不能讓他們餓肚子,這樣吧,內務府把皇宮的糧食捐出一半,送到太倉,讓邊關的將士們運走。”

“皇上。”大殿上跪倒了一大片,大家又被感動哭了。

可是,大家感動歸感動,卻沒有人帶頭認捐。這也怪不得大家,這件事不是別的軍國大事,讓他們上陣拼命,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這件事不同,這可是從別人的腰包裡往外掏錢!誰先帶頭支持李世民,固然可以得到皇上的賞識,但是卻會得罪大部分人。皇上不可能天天照拂着你,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就在這時,戶部派人來了。倉曹哭喊着說道:“皇上,隴右道和關內道的邊軍將領們,因爲領不到糧食,正在太倉鬧事兒呢!他們說,邊防軍已經餓死了上百人了,再領不到糧食,他們就把太倉給拆了!”

右衛大將軍侯君集喝道:“還反了他們了,這些兔崽子!皇上,讓臣去太倉吧,看我不抽死他們。”他說這話,表面上看來是在斥責鬧事官兵,實際上是在保全他們。在太倉鬧事,朝廷追究起來,罪過就大了。

長孫無忌急忙說道:“侯將軍,不可。此時不宜將矛盾激化。”

太子李承乾腦子一熱,站了出來。

蜀王李恪、魏王李泰等人心裡一陣高興,他們都是人精,絕不會和太子李承乾搶這個功勞。他們知道,李承乾能夠解決糧食的事情,可是,他會把勳貴大員們得罪光了的。

李承乾看到父皇難受,心中不忍,要出頭剛要說話。就聽到殿前值班太監喊道:“樑王殿下到!”

李世民聽到李愔來了,不知怎的,他好像看到了一束陽光,心裡立刻亮堂起來。

他說道:“樑王,朕不是早就派人宣你上朝了嗎,怎麼現在纔來?”

李愔說道:“父皇,兒臣奉太子哥哥之命,給太倉運糧去了。”

“什麼?”大殿上一陣騷動。

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血唐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聽證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閉關第五百零七章 舞林交鋒 一第三百五十章 陰謀第五百一十一章 離開造船廠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第三百章 幸福時光第二百一十三章 邂逅少年武則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宣撫使第五章 淘寶第一百一十六章 展開第四百三十八章 暗示第一百九十六章 樑王的手段第二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貿與經濟掠奪第三百二十章 女奴隸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始作死第五十一章 套話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唐體育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天噩耗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三百零八章 文工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媳婦妹妹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二百零四章 灞橋殺機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突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獨到的眼光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血唐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玻璃與經濟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管吏部第五十八章 物理實驗第三百七十九章 沉默的力量第四百零一章 瘋狂的李世民第三百五十二章 怒火第四八百十八章 三等國民論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軍 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陰狠的一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來世界這麼大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國一齣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玻璃與經濟戰第八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變故第三百八十六章 制衡第十八章 康樂坊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敵部隊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頭金第四百五十章 心靈港灣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爲本第五百四十二章 各方動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七十六章 做你的兄弟真好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風暴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太子第二百二十章 風向標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來世界這麼大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二章 集體發難第五百二十三章 系統迴歸第二百八十章 邊報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質爭奪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五十五章 工業城第五十一章 套話第二百四十九章 殘酷第二百四十五章 惡性案件背後第四十章 大唐的敵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休閒時刻第二百四十六章 威逼與利誘第三百六十三章 淫威也是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應變第二十二章 奪寶第二百三十章 皇上要幹什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漠甘露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殺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晚餐第七十一章 燃眉之急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奮的孔穎達第四百五十一章 身負重任的王子第一百章 幸福的旅途第二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五十六章 工業學校第六十九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三百三十二章 生死攸關的戰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八十三章 杜荷的婚事第四百零七章 長安風尚第八十七章 新狼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