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叛逃事件

長孫太后是一位了不起的偉大女性,她爲大唐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做出的犧牲也是巨大的。

李世民和李泰的死,讓她同時遭遇了喪夫和喪子的巨大悲痛,但是她依舊保持了超越正常女性的堅強和寬容,並沒有因此而記恨李愔,從而做出對朝廷不利的事情。

儘管李世民和李泰的死,事出有因,但是李愔仍然在心中感到歉疚,在李世民過世以後,他拒絕了李恪和幾位大臣的提議,沒有將楊妃娘娘扶正爲皇太后,而是繼續保持了長孫皇后的地位,尊奉她爲皇太后。

李愔這次提議長孫太后主持泰山封禪大典,是圓了李世民的一個夢想,也就是圓了長孫皇后的一個夢想。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原先掌握的暗影組織,現在已經改組爲皇家內政調查局,由李愔直接掌握。

馬宣良被調到皇家軍事學院,擔任武術教研室副主任。原暗影組織的副總管周攀,擔任了皇家內政調查局局長。

太極殿,李愔的辦公室。

周攀說道:“皇上,褚遂良被貶斥到了崇州以後,安分守己,和朝中大員沒有任何私人來往,工作認真,政績顯著。”

褚遂良是個幹臣,他只是不該捲入皇子之間的爭鬥。李愔並沒有因爲李泰的事件,將褚遂良一棍子打死,而是將他貶斥到了崇州擔任司馬。

褚遂良有宰相之才,李愔將來還有啓用他的意思,現在的發配,只是對他進行磨練,同時對他的品行進一步考察。

在不久的將來,大唐將發動擴張戰爭,新打下來的土地,需要得力的人員管理,褚遂良就是備選的官員之一。

聽完周攀的彙報,李愔點點頭說道:“很好,他能夠這樣,就給我和他都留下了機會。適當的時候,派他去吐蕃或者東南亞,管理新佔領的地區。”

周攀說道:“皇上,臣現在已經基本上掌握了那些人的動向,什麼時候動手?”

李愔說道:“不急,你繼續密切監視他們的動向,隨時向我報告。”

周攀說道:“臣,遵旨。”

李愔說道:“你退下吧,順便把大將軍請來。”

不久,李靖來了。

“大將軍,吐谷渾併入大唐以後,是不是可以考慮對吐蕃用兵了?”李愔說道。

“皇上,臣早已做了這方面的準備。就等着朝廷決定何時開戰呢。”李靖說道。

李愔說道:“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簽訂的協議,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吐蕃是大唐進軍東南亞和南亞的絆腳石,必須要將其除掉。

不過,吐蕃窮山惡水,就是一塊雞肋,打下來以後,還得增加朝廷的負擔。說心裡話,我真是懶得理他。

可是,這個吐蕃不打還真不行,這個絆腳石必須搬開。

松贊干布是個英雄,也是個梟雄,用外交手段解決基本上沒有可能,還是要立足於打才行。”

李靖說道:“臣現在已經有了相當的把握,駐紮吐谷渾的軍隊,這幾年來經過輪換,已經培養了很多適應高原地區環境作戰的部隊。隴右道和安西都護府,也有不少部隊進行了適應性訓練。

臣建議,由蘇定方做統帥,從隴右道、安西都護府和波斯抽調50萬大軍,組成三路大軍,同時攻入吐蕃,讓他首尾不能相顧。”

李愔決定從現在開始,就對吐蕃進行經濟封鎖,同時專門把王玄策從日本列島抽調回來,讓他以外交部副部長的身份出使印度,阻止吐蕃從印度獲得援助。

李靖回到總參謀部,具體開始進行具體的戰爭準備,預定在明年春夏交接之時,發動對吐蕃的進攻。

大年初五,李愔接到報告,說蜀王側妃吐蕃明珠公主失蹤了。

不久,李恪求見李愔。

東宮。

李恪見到李愔,鬱悶地說道:“皇上,我可能惹禍了。”

李愔問道:“什麼事情這麼嚴重?”

李恪就說明了事情的原委。

當年,松贊干布帶着妹妹明珠公主前來長安,李愔顧忌王妃們的感受,沒有迎娶明珠公主。李世民指婚,將明珠公主許配給了蜀王李恪,成爲了蜀王側妃。

不久前,李恪迎娶了白雲,並且將她冊封爲側妃,引起了他的妻妾們的不滿。

明珠公主本身就對李恪迎娶白雲有意見,現在,白雲以一個商人之女的身份,竟然成爲了和她這個公主平起平坐的側妃!她自然心中更加不忿。

自從李恪迎娶白雲以後,對她十分寵幸,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白雲房中過夜。

有一天,白雲因爲來了例假,李恪無奈之下,就來到了明珠公主的房間。

明珠公主有氣,就和李恪嘮叨了起來,於是兩人發生了口角,當明珠公主提起自己公主的身份,來數落白雲的時候,李恪上火了。

李恪隨口說道:“你一個蠻荒之地的吐蕃,算得了什麼?我堂堂大唐的秦王,迎娶你是給你面子。

實話告訴你吧,大唐用不了多久,就會出兵滅掉你們吐蕃,你好自爲之吧。”說完,她氣鼓鼓的離開了。

李恪雖然不是大唐的最高決策層成員,但是他主管農業,從糧食調撥的渠道,得到了大唐即將向吐蕃用兵的消息。這回兩口子吵架,他無意中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明珠公主。

五天前,明珠公主提出要到感業寺做法事,要在那裡停留三天。

因爲明珠公主是藏傳佛教的信徒,做法事是很正常的,加上兩人剛剛吵了架,他正好也懶得看見她,沒有多想,就同意了她的請求。

大前天早上,李恪才發現,明珠公主不僅沒有回來,而且感業寺也沒有了她的蹤影。據感業寺的僧人說,明珠公主在當天就中斷了法事,離開了感業寺。

李恪以爲明珠公主在和他賭氣,要出去躲幾天,可是後來想到,她是外地人,在長安也沒有親戚,無處可去。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就派人尋找。

直到今天上午,仍然沒有消息,李恪才覺得事情不對勁,感覺到明珠公主可能回吐蕃了。

明珠公主的身份,是吐蕃的公主,她要是回去探親,是要得到太后的批准的,並且還要知會外交部。

李恪想起了他那天和明珠公主的談話,意識到可能是自己走漏了朝廷要對吐蕃用兵的消息,她跑回去報信兒了。

第四百四十六章 奪關第二十三章 西海寶珠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功制度改革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明確的戰略目標第三百七十一章 造勢第四百三十章 倭奴人的陰謀第二百九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七十七章 態度第二百五十章 最危險的人物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晚餐第四百七十七章 策反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五百二十章 失靈的系統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世民讓步第四十二章 孔穎達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露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門關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晚餐第四百二十五章 噴火怪獸第三百六十二章 斷案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開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血唐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其中有鬼第四百三十七章 變故第五十章 車展第三百三十四章 態度第五百二十二章 奇異的天象第四十三章 課堂風波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器的差距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造反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來世界這麼大第十八章 康樂坊第九十七章 窺視第二百八十八章 絕殺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難纏的哈羅德第一百零九章 情況突變第一百章 幸福的旅途第三百九十四章 應變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暗示第四百二十九章 明確的戰略目標第二百八十章 邊報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二十四章 險些誤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兒子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軍 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連山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太子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鋒二第四十一章 雷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火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身負重任的王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遠征軍一第四百零六章 正能量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害的風頭第三百八十九章 罷朝第三百六十二章 斷案第三十章 風暴前夕 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連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漠淘寶第四百八十三章 變數第八十章 作死的節奏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耍賴第六十七章 忠厚的太子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四百六十八章 緊急淘寶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軍和海軍研究所第三百一十九章 屠城三百九十章 決不讓步第四百四十六章 奪關第四百一十章 哈里發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隊第二百六十三章 作死升級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動第九十八章 遇襲第二百三十九章 薛仁貴還鄉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將爭功 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動第五百一十一章 離開造船廠第三百四十三章 狄仁傑第一百六十一章 爲美女療傷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豔長安的婚禮第二百七十六章 做你的兄弟真好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探狄仁傑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宣撫使第三百九十四章 應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四百零四章 開懷時刻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敢開炮第一百二十七章 緊急磋商第二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風暴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