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

最近身體一直不好,更新和質量都不正常,很抱歉。

王玄策曾經在歷史上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戰績”。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朝有友好關係的印度瑪卡達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

王玄策好不容易來到印度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爾裘那所篡奪。同時,不光是瑪卡達國,當時全印度幾乎均陷入戰亂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還受到阿爾裘那派兵襲擊,身陷牢獄之中。幸好後來王玄策安然脫困,逃離瑪卡達。

王玄策沒有就這樣逃回大唐,而是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爲目標,一路來到尼泊爾王國。

在此他與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唐太宗養女文成公主而與唐朝具有友好關係的吐蕃(即今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借兵。借用七千尼泊爾騎兵,再度帶兵回到瑪卡達國向篡奪者阿爾裘那挑戰。

在激戰之後,王玄策終於獲得勝利。於甘地斯河畔的決戰中,包含象部隊在內的阿爾裘那軍戰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斃的則有一萬之數,被俘虜者至少一萬一千人,大大地慘敗。據推斷,其總兵力至少有三萬,王玄策以少數之兵獲得大勝,而且還是在異國、並以異國之兵得勝,實屬不易。

王玄策在俘虜阿爾裘那、恢復瑪卡達國的和平之後,就率領尼泊爾軍回到其母國。當然,這時也救出其他留在牢獄中的部下,在俘虜提拉布陣提王阿爾裘那後,於648年將之獻予唐太宗,回到大唐。

李世民因爲王玄策的功績,給他連升兩級,提拔爲朝散大夫。

今年年初,29歲的王玄策正在融州(柳州)黃水縣擔任縣令,接到了太子李愔的旨意,前往征討林邑國的遠征軍司令部,覲見了太子殿下。

王玄策不知道爲什麼,太子殿下會注意到他一個小小的縣令,莫名其妙地就來到了外交部報到。這次,他被派往新羅和百濟。

新羅和百濟常年受到高句麗的威脅,對於征討高句麗自然是支持的。他們唯一擔心的是唐朝打不下來高句麗,擔心會受到高句麗的報復。

王玄策很靈活,他與新羅王和百濟王約定,等唐軍打過了鴨綠江,他們再起兵策應。

飛虎軍奪回高句麗京觀遺骸的行動,堅定了新羅王和百濟王的信心,他們開始備戰,等候唐軍的消息。

高句麗最近10年發展迅速,國力強大,主要是因爲出了一個強勢人物,他就是宰相泉蓋蘇文。泉蓋蘇文是皇族子弟,皇室闇弱,高句麗的實權掌握在泉蓋蘇文的手中。他在高句麗的地位相當於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

在攻打扶余的時候,泉蓋蘇文就已經做好了對大唐可能干預的準備,他有信心戰勝大唐的進攻。

東北和朝鮮半島,地形複雜,從軍事上來講,作戰的氣候條件分爲冰凍和化凍兩種。在化凍時期,江河湖汊縱橫,對於古代缺乏渡河工具的軍隊的行動十分不利。

相比較而言,冰凍時期作戰比較有利。可是嚴寒氣候又是一個極大的障礙,氣候經常會出現零下20度甚至40度的情況。

泉蓋蘇文對付唐軍的辦法,主要就是避免野戰,利用堅城消耗唐軍的實力。他們的辦法是,利用東北地區豐富的木材資源,修築高大的城堡。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城堡外牆上潑水,結成堅固光滑的冰面,唐軍很難攻破這樣的堡壘。

在這種情況下,進攻者在野外攻堅,不僅僅要面對堅固的堡壘,還要面對嚴寒的打擊。

隋朝和唐朝初年對高句麗的戰爭,基本上都是這樣失敗的。

11月27日,23萬唐軍和6萬扶余軍隊越過了遼河冰面,攻入了高句麗,戰爭正式開始了。

12月1日,遼城(本溪)城。

李世民站在城西的一個山坡上,在李靖等人的陪同下觀察遼城的情況。

李靖向他彙報到:“皇上,遼城裡面大約有人口4萬,高句麗守軍2萬,我軍已經將該城四面包圍了,由薛仁貴負責指揮,攻城的準備已經完成了,隨時可以開始進攻。

李世民說道:“開始吧。”

李靖發出了命令,傳令兵立即吹響了號角。薛仁貴聽到了號聲,揮動令旗,指揮部隊發動了進攻。

高句麗人對於唐軍也是有研究的,他們知道唐軍的弓弩厲害,爲了防備唐軍的弓弩,他們在城牆上加蓋了木圍子,上面帶着頂蓋,可以有效地防止唐軍用拋射攻擊。

木圍子十分堅固,上面留着射擊孔和槍刺口,唐軍使用雲梯攻城,要從木圍子頂部越過,他們的身體就會暴露在守軍的刀槍和弓弩下。以前的進攻者吃盡了苦頭。

高句麗的官兵們做好了準備,等着與唐軍廝殺。

唐軍的進攻部隊上來了,唐軍以班爲單位,在前面是三人操作的木盾,掩護着全班的士兵。

眼看着唐軍一步步逼近,高句麗的弓弩手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唐軍接近。

唐軍到了距離城牆50米的時候,不再前進。他們將木盾連接起來,城牆上的高句麗人看不到後面的唐軍的動作。不久,木盾閃開了一道縫隙,裡面伸出來了粗大的牀弩箭桿。

但是唐軍仍然不進攻,在木盾的掩護下,一架架拋石機也推進到了城牆附近。

高句麗人也有牀弩和拋石機,但是數量不多,給唐軍造成的損失並不太大。

終於,唐軍開始攻擊了。

唐軍的拋石機,拋射出來的不是石彈,而是一個個瓦罐,瓦罐上帶着一條着火的布條。

高句麗人知道這是火攻,他們並不太畏懼。當時的油料就是菜籽油,一來產量少,二來火勢不大。高句麗人在城牆上架着大鍋,一來可以用開水澆敵,二來可以用來滅火。

凡是唐軍可能使用的戰術,高句麗人都有充分的準備。

可是當瓦罐落下的時候,出乎高句麗人的意料,火勢竟然出奇的兇猛。高句麗人試着用鍋裡的開水滅火,卻發現根本不管用。

隨着大批的瓦罐落下,城頭已經是一片火海了,高句麗人一片混亂。

第三百七十九章 沉默的力量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軍和海軍研究所第五百四十八章 玉虛洞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爲本第七十三章 生產過剩也有風險,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第一百三十四章 帶皮沒毛的豬肉第五百一十八章 條件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誰是真正的公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突襲第二百九十二章 舉薦第三百二十七章 禍害倭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武器的差距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國戰略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漠淘寶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戰龍德城第四百三十章 倭奴人的陰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展開第三百八十章 羣情激奮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唐國土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風易俗第五十九章 恐怖暴利第八十九章 不靠譜的李承乾第七章 發財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武瞾的重任第一百九十九章 掏心戰術第四百七十五章 亂套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奪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契苾烏雲到長安第四百二十七章 毒酒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兒子第五十八章 物理實驗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八十章 作死的節奏第二百二十章 風向標第四百五十七章 長安三雄第七十三章 生產過剩也有風險第一百八十六章大唐華爾茲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慘烈攻堅第四百一十三章 誰是真正的公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品酒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開第二百五十六章 其中有鬼第一百九十章 遠征軍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強大的敵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晚餐第五百零五章 海軍俱樂部第五百四十一章 風暴前夕第四百一十五章 朕要爲國獻身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針第四百七十七章 策反第一百二十九章 太厲害了第二百九十章 絕殺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四百三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四十九章 殘酷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如願以償第三百八十六章 制衡第三百零五章 穩定後方第二百三十五章 毒瘤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場黑科技一第二百零二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風暴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三百章 幸福時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外飛仙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害的風頭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二百零一章 紅旗報捷第四百七十五章 亂套了第五百零三章 李工程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子們求親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五十六章 丹藥第二百九十五章 玻璃與經濟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李旦出事第一百零二章 戰爭陰雲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的結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來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五百一十三章 李旦泡妞二第一百五十章 圍攻第三百零四章 豪華的唐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八仙過海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的結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明確的戰略目標第四百七十六章 唱大戲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場黑科技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火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耍賴第一百六十八章 營救趙大山第四百七十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緊急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