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格物致知

徐鉉一本正經地跟蘇宸談起了道法術器,認爲蘇宸現在“格物”,只是“重術”和“利器”,追求是具體的東西,是小道爾,從而忽視了真正的“大道”。

如果“道”不對,規律和方向錯了, 施政者不改變,光有這些具體的技術和設備,也是沒有用的。

“徐大人,我這格物,也是出自儒家經學啊,在漢代的《禮記·大學》中有這樣記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我這也是先研究格物,然後再昇華道理, 格物致知!“蘇宸這樣回答。

其實這也是宋代程朱理學,一個重要思維“格物致知”,尤其是被理學大師朱熹發揚光大。

不過這裡的格物,就是對事物觀察以明悟該事物中所蘊含的道理,這個道理應該於最終的大道相通的,這種積累各種事物的道理,最終就明悟了“天理”,反過來在從天理迴歸各個事物,自然“理一分殊”,各事物也就被看透澈了,屬於哲學上的歸納和演繹,本身是一種科學的方法論。

徐鉉聽到“格物致知”四個字,頓時間愣住了。

四個字好像一道閃電, 讓這位儒家傳統的讀書人,彷彿看到了一絲光,照入了他的哲學思想中!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徐鉉口中輕輕叨叨着。

這徐鉉本就是一個大儒,學富五車,精通各種經學文章和註解,可以說文解字,文學素養極高,被蘇宸這樣一提,好像看到了儒學的一個新的思想般,可以具象化。

縱觀儒家思想流派,可以看出,儒學初創於春秋時代,但當時孔子、孟子的儒學思想,本來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吃香,因爲那是一個動盪的爭霸年代,我們也能看到孔子周遊列國後的結局,就能知道他碰了多少壁。

其實儒學真正發展壯大起來,是從漢朝漢武帝時期。那個時候漢武帝急切地想要集權於一身,於是大儒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幫助漢武帝集權於中央,這時候儒學不過就是“外儒內法”而已,儒家成爲了法家的外衣了, 不是漢武帝多麼推崇儒學,而是儒學便於他統治, 洗腦讀書人,能安定太平時的天下。

自此儒學發揚光大,可以說一直到唐朝爲止,儒學都是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學派。無數讀書人都是以學習儒學作爲立身之本。

可是任何事物包括思想,發展到了一定時間,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漏洞,也會有尾大不掉的情況。在唐朝後期,儒學基本走進了死衚衕,當時盛唐推行的是儒釋道三家合流的思想,已經沒有純正的儒學。

唐朝最後一個大儒韓愈曾經挖空心思想要拯救儒學,可惜勢單力薄,並沒有什麼成效。加上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的亂世,儒家那一套思想更是被許多諸侯國君主、將軍輕視,篡權頻出,攻伐不斷,仁義禮智信的喪失。

蘇宸的一句“格物致知”讓大儒徐鉉都感到了一種衝擊,思想上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你的話雖然有些新見解,格物爲了致知,格物只是途徑,不是目的,最後再回歸到道法上來,提升道的認識,這個,你確信自己正在朝這個方向在做嗎?”徐鉉問向蘇宸。

蘇宸聞言,搖了搖頭,他格物,是在搞科研,真正的推動技術和利器層面,不是在總結“虛無的道”。

他並非要搞學說思潮,不會真的去研究儒學,或是理學、心學這些。

“我是這樣想的,儒學的經典需要像徐大人這樣的文壇巨匠去研究就夠了,將文學素養與哲學思想結合在一起,成爲真正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被寫入青史留名!“

先是誇讚幾句,倒是讓徐鉉很是受用,面帶微笑,繼續傾聽新科狀元郎的想法。

“而我呢,除了有些靈感寫點詩文外,其實對研究學術興趣不大,我反而對格物、實驗、研究發明等,更感興趣一些,這一領域可能會被大多數讀書人看不起。但正因爲如此,更需要一個人去歸納、演繹格物的道法和規律,知行合一,提高生產力和技術,改造世界,影響朝政和國運,真正做到富國民強!”

蘇宸這樣誠摯地說出了自己想法。

“知行合一!”徐鉉身子一動,彷彿聽到了打破他思維界壁的一句話,能讓他突破原因的思維侷限和認知。

“對,知行合一,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不光停留在講道的層面,還要實踐,從根本上來分析這件事背後的道理、原理,比如果子熟透爲何落地,而不是落向天空?木船爲何能浮在水面,如果換成鐵船,是否會沉下水?到底是月球大,還是太陽大,我們生活的陸地,是否只有中原這一塊?海洋的對面,是什麼國度和人種?這些,都需要知行合一,去認知,卻實踐……”

蘇宸說完這些,徐鉉直接沉默了,他深深看了蘇宸一眼,然後轉身回自己辦公的房間去閉關思考了。

這次徐鉉不但沒有說服蘇宸,反而被他的一些理論,給弄懵了。

蘇宸上午在翰林院翻閱了一些新的公文和法令檔案後,下午則去了吏部衙門。

韓熙載看到蘇宸來到,直接把他喊進了辦公的廳堂內,屏蔽了身邊人後,跟蘇宸說起了他那獻策的官家回覆。

“官家已經被說動,只要不在朝廷大動干戈,不需要國庫撥錢,我們能夠給朝廷帶來好處,給國庫和百姓帶來實惠,官家願意支持這個新政策略,建立一些工坊,先由戶部侍郎高越負責牽頭,具體實施,你還需要多操心,尤其是一些製造秘方,如果交給朝廷的話,官家是很高興的。”

韓熙載停頓一下,繼續說道:“至於天工院和秘諜司的事,官家也同意了,交給老夫來做,人選可由老夫來挑選任命,天工院的第一任院長,暫時由工部郎中高遠擔任,一旦建立起來,有了政績,便可提升爲工部侍郎。秘諜司牽扯監察百官和敵國情報,由老夫親自掌控,擔任司主,你來擔任提司,暗中負責策劃規制和建制等,隱藏在幕後。”

蘇宸聞言,露出會心的笑容,接下來,他可以大展拳腳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針對糧道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六百五十四章 掌控自己的命運第二十六章 武林軼事第三十六章 關乎命運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第十六章 起衝突第一百一十六章 和解(第三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招賢納士第二百六十七章 馭下之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聚首金陵渡!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一百八十章 才女登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報復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衙內克紈絝第五百七十章 刮目相看第五百一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意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四百一十二章 交換籌碼第五百章 北固山莊園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道偷襲第七章 生財之道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命官司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跡象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第二百七十七章 殺出重圍第九十六章 葉探花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七十七章 無債一身輕第四百六十一章 丟了膽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才名遠播第三十六章 關乎命運第五百五十八章 城外點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黑火藥的研製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鎮守東城門第四百二十三章 放榜,中解元!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家的困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研讀兵書第八十五章 挺過一關第二百九十七章 皇后有救了第七十八章 考教一番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五百二十五章 爲國爲民的蘇郎第三百六十章 飲酒作樂第四百六十六章 蜀道難,難嗎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跡象第三百一十八章 死無對證第二百七十六章 途中遇伏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禍上身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一百八十章 才女登門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越對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備妥當第五百章 北固山莊園第一百章 桃花詩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運使到來第六百零七章 倔強的性格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十四章 話本合作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五百四十七章 再次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震動第三百六十九章 高光時刻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跡象第六百七十三章 無法接受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軍猛如虎第一百七十六章 略懂略懂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三百零四章 大有來頭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毒跡象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唐對策第三百九十章 幕後線索第五百六十四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四百四十四章 搜查罪證第十二章 新的財路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八十八章 挑選侍郎位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一百八十四章 文壇的另類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實策第三百一十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暗藏鋒芒第四百八十七章 除夕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