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甄生誣告朝堂風波

有詩云:本是草叢莽兒郎,奈何入了血軍帳,生死一線百戰傷,終得站在青天上。

徐真自有潑天大的功勞,這等功勞斷是無法抹殺,然連升六七級之事,無論何朝何代都極爲少有,可謂一步登了天。

雖說在這勳貴多如狗,勳貴滿地走的長安城中,四品翊衛中郎將只不過是芝麻大的帽子,也沒甚指揮千軍萬馬的實權,然這三衛(注1)品秩雖低,卻是皇家內侍,身份很高,且可由此升遷,爲時人所重也。

徐真得了這翊一府的翊衛中郎將,也就意味着聖上寄託了厚望,今後前途自是不可限量,而徐思兒到底是何人,大家也都已經心知肚明。

早先召見之時,李世民就說要徐真幫着做件事,沒想到卻是認了這帝女李明達做妹子,思兒自有思念女兒之意,又暗合李明達“兕(si)兒”之乳名,想來李世民是要這掌上金珠得以再次名正言順地行走於宮禁之中,長隨左右相伴矣。

對於徐真身邊的弟兄,李世民也並未排斥,周滄等一十四名弟兄得福於那套紅甲,紛紛成爲了翊一府的校尉和旅帥,而秦廣和薛大義等人則被擢爲果毅都尉,撥付到了營州都督張儉的麾下,高賀術與胤宗也得到了封賞,帶着自家弟兄,同樣進入到營州都督府聽用。

徐真推算過時間,過得年就是李世民第一次徵高句麗的時間,這營州(今遼寧朝陽)直面高句麗,想來要做些戰前勘探之事,使得諸人到營州,也就意味着徐真免不了要隨駕親征了。

當今聖主想要征討高句麗已經不是甚麼秘密,眼下既平定了吐谷渾,自是要趁勢而爲,待得年後天暖,估摸着征伐高句麗就要提上議程來了。

不過眼下卻不是考慮這等大事之時,李世民自知如此提拔已然超越常規,然年紀越是長大,對兒女就越是貪戀,漫說李明達受了這等屈辱,自己被矇蔽鼓裡,心傷了這許多時日,單說這魏王李泰,他都恨不得讓他搬到武德殿來住,要領了諸州都尉,卻不予之官,每每多受言官進諫。

想到此處,李世民也是暗自嘆息,自從魏徵死了之後,這些個官兒裡頭,但敢冒死說話的,已經越來越少了,若果魏徵還在,肯定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如此提拔徐真了。

望着此時安安靜靜的朝堂,李世民竟是生出一種錯覺來,只覺着這朝堂亦非以往的朝堂,他這天子也不似以往的天子了。

正失望着,卻見得駙馬都尉杜荷與長廣公主之子趙節聯袂而出,彈劾徐真勾結異族,爲了個人私慾放走了慕容部五千人馬!

李世民初始還有些興趣,但聽得二人越說越是放肆,只想着通過徐真,將老人李靖給牽扯進去,頓時心中發涼。

這朝堂之中從來不乏爭鬥,然而近幾年來,這種爭鬥卻慢慢從幕後涌現到了檯面上來,這也讓李世民感到極爲不安,而這些個文官武將兀自爭鋒也就罷了,卻偏偏將太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給牽扯進來(注2),實在讓李世民心頭憤怒。

李明達已經將所知曉的情況都與他說了個明白,當時徐真爲了拯救李明達,孤身一人入了慕容寒竹的圈套來,可謂孤膽豪壯之舉,卻偏偏被人抓住了這個由頭,既有人提出來,朝堂的爭議就此被拉開。

先是薛萬徹彈劾李靖消極守城,不思反攻,以致於甘州差點陷落,守城過程當中死傷甚重,丟了國威。

再有高甄生誣告李靖以區區數千殘兵,卻最終擊潰了阿史那厲爾近三萬的強將精兵,其中必是以徐真爲關節,驅使了麾下薩勒與柔然人溝通賊虜,暗中做了交易,又說契苾何力收納異族,定是與李靖一同圖謀不軌,並列舉人證物證若干,說得煞有介事。

這些人也是不長眼,見得聖上犒賞三軍,獨不封李靖,皆以爲聖上對李靖心懷不滿,正是彈劾李靖的好機會,卻不知在李世民心中,任何封賞都已經無法匹配老軍神李靖的功勞。

這位軍神百戰百勝,引得諸軍將士心懷嫉妒,這麼多年來誣賴陷害從未缺少過,然李靖心性豁達,不作辯爭,更潔身自好,從不參與朝廷的文武爭鬥,在李世民心中,他李靖纔是真正的百官典範。

再說契苾何力這位異族將領,當初他被族中內奸造事,綁至薛延陀,李世民不惜用下嫁公主的代價,也要將這位死忠給贖回來,他最見不得別人說契苾何力有異心!

這些人見得聖上不開腔,心中自洋洋得意起來,覺着李靖此番必是晚節不保矣,然而陛下沉默了良久,這才睜開微閉雙目來,朝李靖說道:“藥師(李靖表字)公可有自辯之詞?”

李靖見得聖主如此問話,不由心寒,顫巍巍站了起來,重重嘆了口氣,一輩子從未替自己辯解過的這位老軍神,嘴脣翕動了好幾次,終於是咬牙說道。

“陛下,臣服侍皇朝十數年,自詡只是個軍人,縱然死了,也要馬革裹屍,落個有始有終,也從不理會這些個明爭暗鬥,難道用了半輩子的出生入死,還證明不得自家清白與忠貞?”

李靖短短數語,卻充滿了蒼涼,道盡了這些年來的辛酸,看着老軍神佝僂的身軀,不耐久站而發顫的雙腿,李世民雙眼頓時溼潤起來。

“朕又豈會不知藥師之忠誠?只是老弟兄一個個走了,很久未得有人與朕說些真心話兒,朕只覺着,這朝堂越發不似朝堂,似乎都在等着朕死呢。”

李世民向來以仁義之君而著稱,國民齊心,他也是寬仁大度,愛民如子,此番道出如此兇狠的言語來,朝堂之上頓時轟隆隆全數跪倒了下來!

李靖仍舊站着,與李世民相視着,似乎又回到了當初隋亂征戰的日子,這位老軍神朝當今聖上笑了笑,躬身請道:“臣李靖老矣,不復當年力氣,本就是入了土的人,今番能退了吐谷渾的兵,全仗着中郎將徐真的八門神炮,聖上英明,這些個兒郎就是今後我大**隊的新柱,臣有不肖,即請歸以養老,還望陛下恩准!”

李世民聞言,悵然若失,其分明知曉內情,高甄生延誤軍事,幾使甘州陷落,然李靖擔憂寒了軍心,並未將其解回京城問罪,反而使高甄生得了封賞,然而那高甄生卻倒打一耙,急欲污了李靖名聲,想到這裡,李世民不由憤怒起來。

“高甄生,爾豎子當真以爲朕老來無爲也?朕寬懷以對,若爾不曾誣告李靖,朕也就放過了你,沒想到你卻接連使朕失望,征伐之時,爾坐違李靖節度,今日又反誣李卿,朕豈能再容你,念你勞苦,免了死罪,流放千里罷!”

話音剛落,羣臣震撼,本以爲聖上失了當年銳氣,不曾想仍舊如此雷厲風行,說封就封,說流放也就流放了!

文武百官可不想於聖上發怒之際提出異議,然而侯君集卻出列勸諫道:“甄生乃舊時秦王府功臣,還請陛下寬其罪過...”

此番侯君集孤軍深入,端了吐谷渾老巢,功勞也算是實至名歸,李世民已經寒了李靖之心,不想再打擊老臣子,然而高甄生罔顧尊威,他又豈能再有所容忍,當即回覆曰。

“雖是藩邸舊勞,誠不可忘,然理國守法,事須畫一,若甄生獲免,誰不覬覦?我必不赦者,正爲此也,君集勿需多勸!”

高甄生聞言,頓時癱坐於殿上,生怕累及妻兒,卻是不敢多做抗爭,隨即被金吾衛帶下了殿堂而去。

李世民見得人人心驚,也是暗自搖頭,撫了額頭輕嘆一聲,這才慍怒道:“都起來吧,難不成爾等都如那甄生豎子一般,對朕有所欺瞞,這才愧疚而跪?”

諸人聞言,不敢再跪,紛紛起身來,哪個還敢多嘴半句?

心情煩躁之餘,李世民也是頭疼不已,自是要恩威並施,故而朝李靖說道:“藥師鞠躬盡瘁,朕知你素來忠心爲國,卻是甚麼封賞都抵不過的,就讓你家兒郎傳承個世襲罔替罷。”

李靖年事已高,確實無慾無求,但想起李德騫和李德獎,心頭感激,也是誠意謝恩則個,朝會鬧了這一番,才草草收了場。

百官退去之後,自有一番議論,徐真之名也算是傳播開來,既升了官職,又成了李明達的兄長,儼然成爲了朝中新貴,可謂風光一時無兩。

然有心之士亦能敏銳嗅出諸多不諧之意味,太子李承乾雖仍舊御下聽政,然從頭至尾未得表現,似乎也體現了聖上的一番心意,加上長孫無忌等一干文官居然毫無作爲,就不得不讓人深思熟慮了。

按說徐真該歡喜至極纔是,然而他心頭卻沒有任何的喜感,腦海之中就只有李世民的嘆息,還有李靖離開之時,那落寞的背影。

不過這樣的負面情緒很快就消失無影,因爲他有着強烈的預感,那件大事說不得就要來臨了!

(注1:三衛是指親衛、勳衛、翊衛,都是皇帝親信重臣的子孫來擔任,負責宮廷保安工作。)

(注2:這三人與李明達皆爲長孫皇后所生,李承乾爲長,李泰次之,李治乃三子。)

第39章 喜得聖法苦心修煉第136章 徐真拜會幽州受制第77章 夜訪國公張亮用計第157章 假扮祭司混入圖壤第50章 降服勇武兼修聖法第28章 徐真踏河收服人心第62章 密道被破徐真受疑第202章 元朗見駕天罡歸來第232章 遭人陷害寺廟大火第243章 祆教神子浴火重生第68章 神火新營首當其衝第25章 晉陽追兇遭遇陷害第118章 吐蕃棄城初見仁貴第80章 甄生誣告朝堂風波第221章 異族忠臣雙雙求殉第272章 御史彈劾徐真辭官第259章 李治幡然再用徐真第270章 仙姑受挫武媚出招第223章 感業寺外李治受挫第8章 廟堂暗流小兵亂入第85章 徐真反擊夜探杜府第234章 捲入吐蕃朝堂爭鬥第232章 遭人陷害寺廟大火第20章 柔然不服石中拔刀第103章 爲保承乾徐真挺身第100章 羣獠密謀張亮受驚第94章 張家老宅故人現身第73章 順利脫離偶識弄贊第202章 元朗見駕天罡歸來第222章 徐上柱國帶刀入殿第93章 徐真施救反遭背棄第141章 刺史圖謀壯士斷腕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71章 戰局已定公主危急第200章 蘇打佳飲夜光四杯第159章 圖壤安定使團迴歸第161章 浪子卑鄙徐真得福第218章 徐真遠離君臣危難第65章 甄生設計安廷探獄第151章 衙門做戲徐真募兵第89章 無雙上門教坊挑人第60章 水道奇兵突降甘城第260章 聖上賜婚各方異動第4章 老少合智妙計退敵第130章 魏王李泰決意反擊第274章 婚禮劇變慕容身死第101章 承乾謀反帝君決斷第15章 墓葬得刀齊呼主公第73章 順利脫離偶識弄贊第107章 拜會諸友準備出征第46章 徐真率部後路突襲第250章 崔氏翹楚惡計頓生第266章 慕容敲打房家遺愛第210章 帝王之心如海似天第10章 軍奴營中再見凱薩第149章 逆轉乾坤氣壞張儉第89章 無雙上門教坊挑人第171章 靺鞨叛變李勣遇刺第148章 兩虎相鬥周滄建功第263章 萍水相逢碩真驚豔第29章 熱血沸騰薩勒草場第212章 徐真接駕濮王拒歸第225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146章 殘兵歸心幽州新策第227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象第34章 草原深處歡歌煮鹽第214章 假冒徐真行刺李靖第33章 段瓚遊騎直逼薩勒第82章 密見太子徐真射覆第15章 墓葬得刀齊呼主公第80章 甄生誣告朝堂風波第213章 李泰書畫聖上夜哭第156章 金姝謝恩徐真籌謀第115章 夜訪行本韓威受難第21章 誠服柔然唐軍來迎第1章 東市異人偷樑換柱第195章 抵達吐蕃再遇舊人第238章 梭羅拿人大論力爭第60章 水道奇兵突降甘城第197章 受命於皇位極人臣第42章 鞭笞軍士直面監軍第218章 徐真遠離君臣危難第64章 杜荷樹藝論謀中帳第151章 衙門做戲徐真募兵第189章 遠離朝堂出使天竺第111章 牛進達大戰莽周滄第218章 徐真遠離君臣危難第240章 弄贊被害吐蕃易主第138章 軍師測字大膽入府第80章 甄生誣告朝堂風波第8章 廟堂暗流小兵亂入第228章 死忠周滄千里尋主第158章 血色之夜大火沖天第181章 左黯失蹤徐真爲使第105章 一掌拍懵程家庶子第118章 吐蕃棄城初見仁貴第48章 鹽澤大軍抵達刪丹第135章 即將徵遼徐真先鋒第158章 血色之夜大火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