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酒名白酒

終還是沒能睡到尉遲紅房間裡,鼻孔裡『插』了倆長布條子,像是『插』了兩棵大蔥似的,人家不嫌疑,我自己還寒磣呢。

錯過了這麼好一個機會,一下子又不好意思再開口了,這事兒就這麼又耽誤下來了。

幾天之後,程福之和尉遲寶琳先後給我訂做的,釀酒的工具運了過來,一些小的不重要的部件,也已經城裡匠人那裡做好送過來了,莊子上的釀酒作坊亦搭建完畢,一切準備就緒,專門看了黃曆,挑了八月二十五這個好日子,咱的小李莊酒坊開始頭一次運作。

採用的技術是天然的生料免蒸釀酒技術,其核心就是直接將生料(大米、玉米、高梁、稻穀、小麥等)加複合增香型高產酒麴(我做的『藥』曲就屬於這種酒麴),發酵6~8天然後燒製出優質白酒。

這種釀酒技術共有五道程序:

一、原料處理釀酒的原料要求經過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細度要超過80目(現沒有這麼先進的粉碎機,所以採用傳統的細磨磨粉處理,頭次磨完後用紗幔網做的篩網來篩料,然後再磨,再篩,三遍下來,基本就能達到要求。)。這樣做的好處是讓被磨碎磨細的穀物顆粒,被水充分浸泡,如此才能使黴菌廣泛的與澱粉接觸、酶解,使澱粉的糖化率達到95%以上。

二、配料配料順序上,採用先水後糧再加曲的方法,糧水比應控制1:3,酒麴用量爲原料總量的06%~07%。(爲了量化控制,採用了簡單有效的傻方法,做了一個黑線刻度的瓷碗當量碗,每一百滿碗原料裡放六分至七分滿碗的酒麴。)先按之前說的1:3比例把40左右的水倒入缸中,(溫度控制採用手溫法,即取水點手腕上,感覺溫度的方法。現給嬰兒喂『奶』瓶控制『奶』溫也是用的這種方法。)然後把粉碎好的糧食逐漸的倒入缸內(三碗水一碗糧)邊倒邊攪拌,再加入酒麴。

三、發酵釀酒的關鍵於發酵,發酵搞好了,酒的質量、產量都會得到提高。生料釀酒的發酵溫度應控制20以上和40以下,高於40者易產酸,甚至曲種死亡,低於20者,生料難以發酵。佳發酵溫度是25~35。聽着難,其實也簡單,春末秋初,是釀酒的佳時節,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溫度正合適。若冬季和初春釀酒,則可採用碳火法,以每二十平米一個碳盆的比例安放炭盆,炭盆離酒缸的距離保持五米左右,這樣溫度基本上也能達到要求。發酵時,酒缸用三層浸泡過糯米汁的綢布加蓋拴牢,採用密封式方法發酵。發酵開始時,每天要充分攪拌一次,以保證原料發酵完全、徹底。一般來說,發酵溫度20~25時,發酵期爲15~20天;發酵溫度25~30時,發酵期爲12左右;發酵溫度30~38時,發酵期7天左右。(攪拌酒料時可觀察發酵情況,判斷髮酵期。)檢驗是否發酵或發酵是否完畢,可用手水面攪一攪,上面是水,下面是穀物,水清、顏『色』爲深棕『色』,即爲發酵好了。也可把用竹籤點火後,放入缸內靠近水面,火一下熄了或是火光變大,就是發酵好了,若火光不變基本上就是發酵失敗的表現。(這裡的原理太簡單了,不解釋。)

四、燒酒以每100斤酒料放壓鍋水50斤的比例,先用風箱大火把水燒開,然後先將發酵缸內發酵『液』上層較清較稀的部分投入鍋內,攪拌一次,然後燒至水面開始晃動,再攪一次,等水面開始起泡並將要開鍋時,再將發酵缸內下層較濃較稠的發酵『液』倒入鍋中,並第三次攪拌。要求每次攪拌都要攪拌徹底,重點是使沉入鍋底的固態物質懸浮滾動。

五、出酒燒鍋內的酒水全部燒開後,再按比例加溫水並封閉燒鍋,火勢降爲小火,然後出酒,由於我採用的是大燒鍋,所以第一次出的約三到五斤左右的酒必須倒掉,這個不能喝,基本是渾水。封鍋,之後再燒約一刻鐘(三分之一炷香時間),再出酒,這次出酒五斤至八左右時(是酒了,但雜質較多,比較渾,度數很低,一般也是倒掉的。),再封鍋,然後用人力鼓風機緩緩鼓風,用穩火(中等火勢)燒,約一刻鐘(三分之一炷香的時間),當再出的酒稍微有點渾時,大力鼓風,用大火燒酒,直到出酒變的清澈事,可停止鼓風,然後持續接酒,中間可用木條測試鍋內酒深,當酒深只有三至五公分高度時,換第二個桶接尾酒,同時全力鼓風,大火燒鍋,直到酒出完。(尾酒的酒精度基本只有10°左右,是做果酒的好原料。)整個燒酒過程完成。

燒製完成的酒先存入木桶讓其自己緩緩冷卻,然後用白綢過濾後就可以入罈子封裝了。(採用上述比例和方法燒製的酒,基本度數50°——60°左右。只要適當調整比例,高可燒製出70°左右的高度酒。)

採用生料免蒸釀酒技術,可比傳統工藝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按照配料不同,一般百斤小麥可產優質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產優質白酒60~70斤(均以酒精度50°計)。將小麥、玉米、高粱等五穀按比例混合搭配,釀造出來的,呵呵,就是赫赫有名的那個啥酒(大家都知道,咱就不說了,呵呵)採用這種釀造方法,釀出的白酒味美純正,香醇可口,酒糟除可作爲精飼料外,並可變廢爲寶,生產優質香醋、醬油、食用菌。呵呵,這些可都是能做爲我小李莊農業深加工產品使用的哦。醬油和醋釀造方法太簡單了,反正夫人給修的這個酒坊地方不小,分隔出一個單獨的院子,順帶着就弄弄算了。食用菌就比較煩了,等有功夫再整吧。

由於頭一次造酒,所以小心了一點兒,只發揮了酒坊五分之一的生產力(五口燒鍋,只用了一口。)

全程帶着雙兒邊做邊教學,九月初五,第一批近五十斤酒終於生產完畢,等待檢閱了。(其實我之前偷嘗過了,味道純正,回味悠長,絕對好酒!而且度數比現的酒高多了,憑我多年酒齡判斷,怎麼着也得五十度朝上了。)找來尉遲紅、雙兒、玲兒、老關叔、鐵牛幾個匯聚一堂,給一罈封裝好的美酒拆了封,一時間酒香瀰漫了真個屋子。不虧了我調配的『藥』曲,果然是香,看看不斷猛吸氣的幾個人,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直接用酒壺抄罈子裡灌了一壺酒,然後分了六小杯,每人分一杯:“都嚐嚐,咱小李莊自己的酒,然後回答我的問題。話先說好,慢慢喝,這酒可烈,嗆了我可不管啊。”

尉遲紅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個舉起酒杯,先湊鼻子邊兒上聞聞,然後慢慢嘬了一口,眉『毛』先是一皺,然後舒緩開來,閉了眼品了品,後緩緩呼出一口酒氣。沒看出來,也是喝酒的行家啊!

雖然只喝了一口,尉遲紅臉上還是泛起一絲『潮』紅,她看看我衝我一笑,點點頭,然後衝其他幾個人說道:“你們也嚐嚐我夫君秘法所制的美酒吧。”

雙兒悄悄衝我吐吐舌頭,其實上次偷着嘗酒的時候,她是我同犯。

尉遲紅髮話,幾個人才規規矩矩端了酒杯品嚐。雙兒是淺嘗即止,玲兒少女心『性』,一口喝了半杯,然後臉一下子皺的堆了一塊兒,半晌才吐了舌頭扇風,叫道:“好辣的酒!”

老關叔和鐵牛兩個乾脆,一口悶,老關叔先是“噝”的吸了一口氣,然後閉了眼不肯鬆氣兒,半天才舒口氣,兩個眼睛開始閃光。

鐵牛直接牛眼一鼓,大叫一聲:“好酒!像是一股熱氣兒一路順着喉嚨鑽了肚子裡,這心裡都暖洋洋的。”

滿意的看看衆人的表情,我說道:“每個人都給個評價,順便說說感覺,鐵牛,你先來!然後老關叔、玲兒、雙兒、夫人!”

“這個,好酒!”鐵牛撓了半天腦袋,吭哧道:“跟東家釀的這個酒比,我之前喝過的那些,只能算是水!”

我呵呵笑笑:“行,算你過關!老關叔,您老經驗足,給說說這酒咋樣?”

“好酒!”老關叔衝我豎個拇指:“我這輩子都沒喝過這麼好的酒。酒勁兒大,酒味兒足,喝完渾身熱乎!”

我點點頭,老實人說老實話,老關叔不會那些文鄒鄒的華麗辭藻,說的樸實。

“玲兒,該你了!”我指指玲兒。

“這個酒太霸道,我喝不來,但是很香,很醇!”玲兒已經嗆得連耳朵都紅了。小手不斷給自己扇風,熱得不行的樣子。

“瞧你嗆得,都說了慢慢喝,不聽話就是這個下場。”我遞個茶杯子過去:“喝口茶,等酒勁兒過去就好了!”

“謝謝姑爺!”玲兒雙手接過茶杯,衝我甜甜笑笑。

“雙兒,你說說!”我又指指雙兒。

雙兒兩個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我說不來,反正少爺釀的酒,肯定是好酒!”

“傻丫頭,是你酒麴做的好!這裡面有你一半功勞。”我『揉』『揉』她的頭。

“沒有,沒有。”雙兒小臉一紅:“是少爺教的好!雙兒不過照着做罷了!”

笑笑,沒再爲難她,直接看看尉遲紅:“夫人,你見多識廣的,說說這酒咋樣?”

尉遲紅笑了:“關叔說的不錯,這酒的確是我所見所嘗過的好的酒。其『色』如冰玉,其香氣如蘭芝,味道醇正,回味悠長,而且喝了有股讓人溫暖的感覺,比之鄭公做釀醽醁、翠濤兩種名品,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差點兒忘了,魏徵魏老頭不僅是個史上有名的諫臣,而且本身是個酒中君子,而且還是個釀酒專家,他的釀酒技術,是向西域人學的,號稱什麼“大宛之法”。其代表作就是兩種名酒,一叫醽醁,一叫翠濤,據說這兩種名酒,貯盛小口大肚的瓶子裡,味道是世間少有。李大帝也對這兩種酒十分賞識,特地寫了一首詩加以讚美。詩似乎是這麼寫的:“醽醁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

雖有誇大,但也是對老魏所釀好酒的肯定。

不知道要是給我這酒送了李大帝,他會不會也寫首詩了啥的讚美一下?嘿嘿,到時候想不出名都難啊!

一個人yy的想的開心,順口就問道:“那夫人你說說,這酒訂個什麼價錢合適?”

尉遲紅眉頭皺了皺,想了想說道:“若這酒產量有限,供應不多的話,那到時價格之高,肯定超乎夫君想象。若這酒能大量生產,供應充足的話,價格估計翻現那些名酒的一番也就是個頭了。”

搖搖頭,我嘆口氣:“咱莊子肯定不可能大量生產的,一來沒那麼多糧食,二來沒那麼大產量。就算酒坊全力開工,一口鍋50來斤,五口鍋250斤,去了損耗,能一次產200來斤酒,就算是個頭了。這樣算,一個月多也就生產500來斤。按了莊子的情況,我估『摸』着等過幾年,糧食充足了,到是能考慮擴大生產,現嘛,不可能。”

“如此說,夫君造酒,是打算做這酒水生意?”尉遲紅看看我。

“是啊!”我點點頭。

“不行!”一屋子人,包括鐵牛都異口同聲的反對。

“爲哈?”我愣住了。

“商爲賤業,夫君絕對不能親自掛了名頭去做。”尉遲紅嚴肅的說道。

“那咋掙錢?”我問道:“這麼多酒,不拿去賣多可惜啊?”

“夫君又糊塗了。”尉遲紅衝我搖搖頭:“去賣可以,但不能由您直接出面。否則那些御史言官的煩都能煩死你!”

其他人跟了點頭。

重農輕商,自漢朝獨尊儒術之後,這種思想就每一個當政者心理生根發芽,就連號稱風氣開放的唐朝亦不免俗。

自漢代晁錯第一個提出“農本商末”的理論起,至東漢的王符其《潛夫論浮侈第十二》中曾說:“今舉世舍農桑,趨商賈,牛馬車輿,填塞道路,遊手爲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衆。商邑翼翼,四方是極。今察洛陽,浮末者什於農夫,虛僞遊手者什於浮末。是則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農與商的關係,就被所有統治階級認定爲本與末的關係。農爲本,商爲末,成爲了一種理所當然,管沒有哪個朝代真正離開過商業,但這觀念就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那夫人你說咋辦?”我看看尉遲紅:“讓雙兒出面?剛好雙兒也已經掌握了全套造酒技術!”

“如此甚好,可是就怕雙兒不願意。”尉遲紅看看雙兒。

“雙兒願意!”雙兒看看我,看看尉遲紅,說道:“反正雙兒無牽無掛的,本來也沒啥身份,少爺、夫人對雙兒恩高義重,雙兒粉身碎骨也不能報答,只要少爺和夫人信得過雙兒,雙兒願意做任何事。”

“別說啥無牽無掛的話,你不牽掛我,我還牽掛你呢!”我拍了雙兒腦袋一下。

“是!”雙兒看着我點點頭,眼底有着一絲喜悅。

“行了,就這麼說了!”我做了決定。

掩耳盜鈴也好,自欺欺人也好,這面子上的事兒總是要過得去的。就像老妖精家,店鋪幾十間,商隊滿天下跑,但只要不是老妖精和程福之直接掛了名去做,誰敢說半句閒話?而且這滿長安的王公貴族,要說沒有自己產業財路的,不能說沒有,但恐怕還找不出幾家?這個就是潛規則,誰違反誰就被踢出局,既然無力改變,那咱只能慢慢適應不是。

“其實不用你拋頭『露』面的去賣酒,就想夫人上次說的那樣,只要我給這酒的名聲打出去,只怕那些商家得搶來來跟你拉生意呢。而且有夫人和我給你罩着,到時候,沒人敢低看你一眼。”我看看雙兒說道:“我都想好了,咱這個月多造些酒,等福之大婚的時候,我就給這個酒當了賀禮送去,到時候讓滿場的王公大臣達官貴人都嚐嚐,嘿嘿,到時候,我再透『露』咱莊子上這個酒坊的事兒,還怕那些人不來買?”

“夫君到是計劃的周詳。”尉遲紅點點頭:“到時候咱們每個月定量買,剩下就存起來,想要貨,就讓他們預訂,到時候人人都想搶了買的時候,價格還不是隨了咱們自己訂。”

“就是這麼個說法!”我點點頭,笑着刮刮雙兒的鼻子:“到時候雙兒你就是咱莊子上的財神爺!”

“少爺!”雙兒小臉通紅,躲了尉遲紅背後。

“老關叔,酒坊裡當工的,通通有賞,賞多少,夫人說了算!”我大笑道:“還有,讓莊子上的人都給酒坊給我看護好了,這個可是咱莊子發展的錢袋袋!”

“是!”老關叔點點頭,用力應道。

“夫人,你說這酒取個什麼名字呢?”我轉頭問尉遲紅。

尉遲紅白我一眼:“你這個大才子還會想不出個好名字?”

撓半天頭,這段時間太平日子過的,真忘了自己還掛了個才子名頭呢。

抓耳撓腮想半天,叫個什麼好呢?茅臺?否定!五糧『液』?否定!劍南春?否定!統統不符合唐朝人的審美觀點,你看人魏徵魏老頭的酒,一個叫醽醁,一叫翠濤,雖然沒見過,但按名想象,這酒應該是綠『色』的,想想打個寒顫,綠『色』的,該不是“竹葉青”的祖宗吧?

想半天,腦袋疼,擺擺手說道:“算了,不想了,就叫白酒吧!”

“白酒!”尉遲紅想了想:“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果然好名字!”

“哈?!”我眨眨眼,這個我沒盜版誰吧?

開後門,一口氣給自己燒了五十個一斤裝左右的白瓷小酒罈,壇身彩繪一枝盛開臘梅,點綴三五片落花花瓣,旁邊小注一句:“梅須輸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然後做了五十個紅綢木塞。這酒瓶子就算是做成了。

嘿嘿,好酒配好瓶,喝的起的那是面子,喝不起的,光看着就得肉疼半天。

咱走的是精品路線,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不是!

日子過得本來挺順心,但貞觀十五年九月十二,一個消息震驚了全長安。

李大帝居然下旨,令魏王返回封地,不得留居京城。

從太子李承乾被廢至今,不過幾個月的時間,登上太子位置呼聲高的魏王李泰,也隨着李大帝的的一紙文書,而斷絕了希望。連帶着,一大批大小官員或升或降,或流或遷,程福之被封了駙馬都尉、左衛中郎將,尉遲寶琳居然也被封爲右威衛中郎將。

魏徵由於眼疾,請辭特進之職,李大帝不準,只讓他安心府中養病。

李世績被提拔爲同中書門下三品,被李大帝視爲左膀右臂,算是接替了魏徵的宰相位置。

一場交替下來,長安城內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躲了莊子上暗自樂,李泰李胖子走了好,這下我安心了,呵呵,省的老提心吊膽怕被他惦記着。現李泰自顧不暇,估計沒功夫理我了,至少短時間內沒功夫理我了。哈哈,太好了。

魏徵的眼疾真的沒辦法,估計是白內障了啥的,咱沒本事治,這年代估計也沒人能治。

李世績升官了好,對我來說不是壞事,但把一個武將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這樣的宰相位置,這中間的道道到時意味深長。難道李大帝心裡又開始活泛了?

至於對誰活泛,呵呵,按了歷史應該先是吐谷渾之『亂』、再是百濟不那兒的高麗棒子不太平,後是李世績對付薛延陀。但這都已經九月底了,該發生的也沒發生,所以,這會兒到還真吃不準李大帝又惦記誰了。

算了,管他惦記誰,都不管我的事,只要躲了長安城,嘿嘿,現還真沒誰能威脅到這裡不是?

盤算着給李世績送點兒什麼禮物,給魏徵送點兒什麼補品,還要爲程福之十月的大婚做好準備,就算送的禮品已經準備了白酒,但這其他的也不能落下,怎麼說都是自己好的兄弟,這面子一定要給他撐足撐好!

莊子的規劃定了,那後一步咋發展也要開始仔細考慮了,趁了今年農閒的好功夫,這還真的好好盤算盤算。

千頭萬緒,咱還是得一步一步來啊!

第80章 自作孽第134章 奇案(三)第46章 月下美人第176章 綁票(三)第121章 清修(一)第22章 誰家素手巧弄弦第215章 道第111章 自挖自埋(六)第110章 自挖自埋(五)第129章 零食(三)第49章 意外之舉第77章 心思第206章 找茬兒(三)第3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15章 道第204章 找茬兒第117章 戰遼東(五)第173章 好大一坑(三)第72章 二過玉門關第144章 謀糧第163 女中豪傑(一)第225章 閒趣第172章 好大一坑(二)第207章 找茬兒(四)第207章 找茬兒(四)第87章 演陣(二)第136章 奇案(五)第102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216章 迴歸第169章 奇想第88章 演陣(三)第173章 好大一坑(三)第48章 不點不亮第172章 好大一坑(二)第15章 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第23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119章 與我無關第211章 無賴第59章 何人解惑第176章 綁票(三)第191章 紫芝(三)第208章 找茬兒(五)第116章 戰遼東(四)第100章 沸騰(二)第153章 暗示第140章 夜鼓(三)第27章 卻因何事笑開顏第212章 奏摺第71章 功成身退(二)第190章 紫芝(二)第45章 漫談第137章 破案第78章 如意第73章 又一筆大生意第141章 夜鼓(四)第213章 茫然第33章 春寒料峭第223章 謀國(四)第169章 奇想第23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128章 零食(二)第154章 心驚第84章 推心置腹(三)第65章 失算第141章 夜鼓(四)第75章 回家(三)第78章 如意第110章 自挖自埋(五)第21章 我爲財狂第34章 家有禍精第220章 謀國(一)第18章 如此考試?第122章 清修(二)第206章 找茬兒(三)第106章 自坑自埋(一)第九十究章 沸騰一第10章 無他,但手熟爾第68章 突如其來的終焉第1章 回到唐朝第135章 奇案(四)第64章 響馬第141章 夜鼓(四)第153章 暗示第22章 誰家素手巧弄弦第140章 夜鼓(三)第33章 春寒料峭第153章 暗示第59章 何人解惑第170章 喜臨門第157章 和稀泥(三)第91章 演陣(六)第124章 清修(四)第32章 笨笨起死回生 福之路見不平第19章 用與不用第164章 女中豪傑(二)第173章 好大一坑(三)第145章 大婚第138章 夜鼓(一)第61章 放長線 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