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宏圖大業

士族中的人也是有憂患意識的。

現如今,新君登基,崔詧等人,有從龍之功,關隴門閥,必定藉此受益。

再加上皇后韋氏,乃是萬年豪族,關隴門閥,此番又可趁勢崛起。

反觀關東士族,雖然早年也有許多擁李的行動,只是可惜,卻被武則天直接敲斷了骨頭,爬都沒有爬起來,此後的種種行動,都與他們無關。

士族和門閥之間之所以會有爭奪,既不是爭搶土地和人口,而是官位。朝廷的官只有這麼多,而絕大多數都要花落於高門,在這一點上,關隴門閥有先天的優勢,關東士族雖然也有自己的自留地,多少總能分到一杯羹,可是向來是居於下風。

所以本質上來說,他們與秦少游並無本質的衝突,卻和萬年縣的那些人卻有利益的矛盾。

一些人心裡清楚,單憑關東士族,是絕難撼動那些關隴人的,還不如尋個外援,就算不能東風壓倒西風,至少也可分庭抗禮。

這些熱心人四處活動,遊說勸說,有人已趕去了洛陽,有人去了長安,倒是真正費了不少勁。

真正等到大家達成了一致,那已過了半月之後。

楊炯被人公推出來,親自前去王家別院拜謁秦少游。

秦少游聽說楊炯到了,忙是迎到中門,這是他們第三次會面,第一次會面是試探,結果不歡而散,第二次都帶着戒備,難免會有心防,而這第三次,顯然輕鬆愉快的多。

王琛乃是地主,自該盡一盡地主之誼。衆人入了正堂,分賓主而座。

楊炯笑了笑,道:“殿下,老夫慚愧,竟是耽擱了這麼多時候,不過總算僥倖。不辱使命,弘農諸家,願從神策府差遣。”

他刻意說的是弘農,而沒有說關東。

顯然除了弘農郡的士族之外,其餘人還在觀望。

這倒是可以理解,他們並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所以也不急着去表明什麼立場,不過關東士族,弘農郡就佔了近半。對於眼下的秦少游來說,已經算是一支強大的力量了。

秦少游笑了,道:“能如此,實在再好不過,從此以後,咱們同舟共濟,你們的事,就是本王的事了。”

楊炯也跟着笑。道:“不過萬事開頭難,議事堂可有什麼章程嗎?”

他最關心的還是這個。

秦少游對士族的一些經濟扶助他反而並不太關心。畢竟只要姓秦的不搗亂,也就不怕了,家業總是能維持下去。而議事堂纔是根本,因爲議事堂關係到的利益的分配,絕對馬虎不得,許多細綱還沒有出來。誰曉得秦少游會不會佈下什麼陷阱。

秦少游朝王琚看了一眼,王琚會意,笑吟吟的起身,取了一份手札送到楊炯面前:“神策府那兒,萬事俱備。這是章程,一切按着上頭的去就是了。”

楊炯不客氣,直接拿起來看,這對他來說是極爲重大的事,也沒什麼好客氣的。

裡頭洋洋萬言,大致的綱要,秦少游其實都已經說了,比如人數的配給,比如議長的人選,比如秦少游的否決權,至於細節,則是凡薦入議事堂的議員,都有一些特權,比如可自由出入弘農郡所有公門,有監督之責,若是犯罪,地方縣治不得拘問,需報知神策府明察。議員五年一任,而議長亦五年推舉一次,議員的推舉,比如士族的議員,則由各家自行分配,必定需才德俱佳者,爲嚴防有宵小混入,神策府將對議員進行一定的考察,若是有壞了德行的事,則可以將其拒之門外。

除此之外,議員可以風聞言事,這倒是和御史的權利有些相像了。神策府的政令,都要報請議事堂進行決議,議事堂通過,則可以實施,當然,若是秦少游非要強行通過,亦無不可。

這裡頭的東西,有好有壞。

在權利方面,秦少游確實是很夠意思,原本以爲只有議事之權,想不到居然還有檢劾之責,這可是個好東西,風聞奏事,誰不喜歡,畢竟是超然的東西,此外,還有一些個人的特權,似乎也不壞,可見秦少游還是誠意滿滿的。

唯獨讓楊炯皺眉的是,神策府有將推舉的議員擋在門外的權利。

也就是說,士族們推舉出來的人,還需要神策府覈准,假若神策府不覈准呢?

楊炯不禁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他就怕神策府搞什麼小動作,若是到時候,許多人都不準,豈不是白歡喜一場。

秦少游正色道:“這也是爲了怕任用私人,楊公既是議長,當然也不希望一羣宵小之徒,把持公器吧,將其攔在門外的,終究是平時行跡惡劣之徒,楊公放心,神策府這也是爲了大家着想,絕沒有一己之私。”

楊炯只得點頭,總體上來說,他是頗爲滿意的,他笑呵呵的道:“這麼說,現在開始,就要準備舉薦人才了?”

秦少游道:“這議事堂,怕是要下月月底開議,到時只怕要麻煩楊公來主持大局,不過雖是開議,暫時也不能立即議事,我們可以先試議三個月,畢竟這是破天荒的事,許多人尚且不懂章程,也沒有了解神策府的許多實情,總需要學習三月,這三個月呢,神策府和各縣的政令也照例都送議事堂,大家議一議,不過嘛,只是熟悉一下情況,做不得準,從即日起,大家各自遴選出議員,神策府也會進行覈准,等大家正式赴任,除了議事之外,還要讓人帶着他們到孟津和各縣都走一走,三個月之後,等一切熟稔,就可正式開始,如何?”

楊炯覺得秦少游料想的周密,他笑了笑:“若如此,那就再好不過了,老夫盡力將這弘農的議員遴選出來,總要和各家商議一二,先讓他們推舉,弘農各家,再推舉出幾個德高望重之人,最後再從中擇選出賢良,至於神策軍和其他諸縣的議員,就勞煩殿下了。”

大家商議定了,楊炯心滿意足的回去。

……………………………………………………………

裴家的老宅並不在弘農郡,這弘農郡的事和裴家也沒關係,不過河東士族,素來同氣連枝,便是打斷了骨頭也連着筋,本來這裴家的裴鬆跑來,頗有些打算和弘農士族同舟共濟的意思,結果事情的發展,卻是遠超他的意料之外。

既然危機已經解除,可是裴鬆卻並沒有急着回去,而是一直冷眼的旁觀着這一切。

弘農士族的屈服,在他的情理之中,那秦少游是個瘋子,玩的是玉石俱焚的把戲,士族是絕對玩不起的,這年頭,你想拼命,那也得找個敢跟你拼命的不是。而如今這個妥協的方案,似乎得到了不少人的讚許。

尤其是這議事堂,裴鬆覺得不可思議,他決心再看一看,此番弘農士族與神策府地聯合,是否會順利,將來又能爆發出什麼樣的能量。

至於裴家等不在弘農的關東士族,現在要下什麼結論或者做什麼決定自然是還早,可是心裡得有個數。

他參加了許多宴會,宴會上的諸人,對神策府的敵意已經減輕,反而是大家開始孜孜不倦的議論着議員的事。

很明顯,議員雖不是官,可是權利卻很大,可以左右政令,這就相當於御史了,況且犯了罪也只有神策府可以過問,也算得上是體面,所以對於這個舉薦,大家尤爲上心。

大家都有舉薦的權利,只是到時候能不能通過,是另一回事,不過一些小竅門大家卻是已有腹稿了,首先,這個人必須得討人喜歡,否則人報上去,一些年長且負責遴選的人首先就把你刷下來,也就是說,這種人不能像王琚那樣的惹人討厭,最好有長袖善舞的本事。

而其次,則是不能有道德的瑕疵,否則神策府可能找到藉口,直接打回。

若是有名氣是最好,才德兼備嘛,各家都有許多這樣的人,畢竟是士族,自幼就要飽受詩書的薰陶,豈是一般人可比,所以大家的熱情很高,只四五天,就有四五百個人選報了上去,與此同時,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已經忙開了,所謂的德高望重,不過是年紀大而已,反正都要行將就木了,不過卻都是人精,將這些人選,一個個的拿出來討論,躲在一個地方,閉門不出,足足過了半月,才張貼出了名冊。

………………………………

第六百二十九章:三軍奮勇第四百零二章:盛況空前第一百八十一章:欺人太甚第四百七十八章:時不待我第二百六十七章: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第四百二十一章:箭在弦上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豐收第四百五十一章:胸懷萬里第八十六章:人爲螻蟻第七十九章:欺君罔上第六百二十七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五百零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四十二章:經營第二百七十六章:宮變第二百八十四章:大難臨頭第四百三十八章:老奸巨猾第四百八十五章:殺人第一章:有姑娘看上你了第四百二十一章:箭在弦上第五百七十章:我要揭發第三百六十八章:走着瞧是嗎第四百三十五章:走狗烹第二百五十七章:天命在我不在你第四十八章:一錢不值第一百四十二章:人中龍鳳第四百一十七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百六十七章:殺第一百四十五章:大丈夫當如是也第九十四章:升官進爵第四百零二章:盛況空前第二百八十六章:勝券在握第四百零六章:凱子是嗎第一百二十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六十七章:殺第三十四章:敕命第五百七十六章:聖旨到第六百一十章:死路一條第四百八十七章:拼了第二百三十一章:無罪第五百零一章:決戰之前第一百四十章:最厚道的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人至察則無徒第七十七章:帝心難測第四百二十四章:手段如何第四百八十三章:虎狼第四百八十六章:無路可走第六百零八章:自古聖賢多寂寞第三百二十六章:好大喜功第二百零四章:新君第六百二十七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七十六章:生殺予奪 皆在帝心第四百二十五章:草芥第九十九章:迎駕第四百二十九章:無所遁形第三百九十三章:大展宏第三百九十二章:盡心用命第一百三十七章:一戰而勝第二百二十三章:二桃殺三士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豐收第三百一十五章:我非善類第二百一十八章:真龍天子第五百九十八章:佈局第二百三十二章:皇孫又如何第二百六十八章:掃清障礙第四百四十八章: 除之而後快第二百三十七章:君臣對話第二百八十四章:無路可逃第四百三十章:人證物證第四百八十二章:放馬過來第四百零四章:兩虎相爭第是百二十章:性命攸關第二百八十三章:完敗第二百二十三章:二桃殺三士第三百三十七章:禍水東引第四百九十章:十拿九穩第三百八十一章:訛上你了第二百六十五章:大功告成五百六十四章:諸侯之主第三百六十五章:仗義執言第四百一十五章: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四十七章:奪門之變第二百八十六章:勝券在握第一百二十八章:一本萬利第二百七十八章;陛下何所念第四百四十六章:別惹我第十九章:拼了第一百七十八章:走着瞧第四十四章:絕地大反擊第四百九十一章:決心五百六十四章:諸侯之主第四百三十四章:燙手山芋第四十九章:送佛送到西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庭抗禮第一百八十三章:格殺勿論第二百五十九章:禍之將至第二百八十六章:勝券在握第一百五十五章:精兵第三百四十三章:生與死第一百八十七章:聖恩第一百一十七章:驚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