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6節 關中大旱災

蕭瑀上前:“聖人,關中五十四縣。五十縣報了災,其中北十三縣,西十七縣重災。已經發現蝗災的苗頭,估計會顆粒無收。”

“還有四縣!”李世民心說這總算是壞消息之中的一個好消息。

蕭瑀再說道:“聖人,這四縣分別是,華原、三原、涇陽、高陵四縣。全是柳駙馬管理的縣,水道縱橫無數,水井無數,水車無數。只要渭水、涇水沒斷流他就不怕大旱。雖說今年可能不會豐收,但減產也會有限。”

“行文,將這四位縣令升任州官,依舊在關中任職。”李世民下令。

房玄齡上前:“聖人,暫時不可。可等今年考評之後,明年初再升不晚。眼下關中大旱,至少還有四縣沒有因災而減產,總是一件好事。”

崔君肅也上前說道:“聖人,這四縣之地種的糧食都未必夠四縣使用。”

“官倉?”李世民問到了關鍵的問題。

崔君肅回答:“聖人,幷州大倉不能動,那是北防的重倉。可以說北邊其他地方的屯田還沒有效果之前,北邊重鎮全靠幷州大倉提供糧食。一但北防不穩,長安定是雪上加霜。”

“長安大倉……”崔君肅沒說下去,他不知道如何開口。

“講!”李世民催問道。

“在旱情上報的時候,蕭公與臣已經在山南道調糧,可卻沒想到這次會是顆粒無收。而且夏種無望,秋收也指望不上。這需要的糧食臣無能。”

李世民重重的拍着御案:“差多少?”

“長安大倉不能鬥糧不留……”

“朕問你,差多少?”李世民火大了。

“差兩百萬石,至少。”崔君肅終於給了李世民一個數字。而且補充道:“這是長安大倉寸糧不留的情況下,差兩百萬石。”

李世民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兩百萬石。幷州大倉有多少存糧。”

“聖人,幷州大倉不能動,那是北防的根據。”房玄齡上前阻止。

李世民再嘆了一口氣,將一份自己已經寫好的文書示意遞給房玄齡看。

房玄齡看到後嚇了一跳,李世民連罪已詔都已經寫好。

新君登基元年就下罪已詔,這可以說史無前例。

這時,刑部尚書劉政會。與禮部尚書唐儉請求面聖,在得到允許之後兩人入內。

“聖人,長安城中有謠言,唐滅佛失德而引發天災。臣相信這樣的謠言在受災的幾個縣更加的嚴重,臣請聖人如何處置。”

李世民心頭一揪,難道真的是因爲滅佛而得到的報應。

蕭瑀是信佛的,此時站了出來:“聖人,這就是謠言。當初滅佛的推動者是柳駙馬,大唐不知道有多少銅佛像被拉到三原融了重新鑄成錢,要真有天罰也是柳駙馬所管理的四縣受罰,可關中大旱,偏偏這四縣無事?”

那怕蕭瑀是信佛的,此時都有些恨這傳流言的人。

而且此時,他需要讓大唐皇帝堅定信心,不能一絲動搖。

李世民這才點點頭,心中稍稍平靜了一些。

姚思廉上前:“聖人,臣要彙報的怕不是一個好消息。”

“講!”

派去洛陽運糧的人回來了,臣正好遇到。他們告訴臣,總舶司提前了一步,在他們沒到之前就運走了洛陽留下的前隋陳糧,至少一百萬石以上。

“這個……”李世民想罵柳木,除了柳木的手令總舶司還有誰能調走洛陽的陳糧。

可話到嘴邊李世民停下了。

柳木絕對不會如此不智,而且袁天罡揹着自己給柳木寫信的事情秦瓊告訴了自己,連信的內容都告之了。

柳木在知道關中會有大旱的情況下,爲什麼調走洛陽的糧食呢。

“報,臣請面聖。”門外有人高喊。

杜伏威被迎了進來,一進來杜伏威就推開太監將一份次日準備印發的報紙直接遞到了李世民面前,而且後喊道:“臣請聖令,讓臣去殺盡這些奸佞。”

李世民拿起這份報紙的稿樣一看,愣了,整個人都呆在那裡。

蕭瑀等人急急就上前:“聖人,請臣一觀。”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起來:“你們一觀,修飾這些詞句。這寫的是什麼,粗俗不堪。”

只見報紙上寫道:

我柳木燒了佛骨,融了不知道多少佛像,誰聽說長安北四縣受大旱影響了。天罰,真他孃的胡扯,天就是天,聖人是天子,代天牧天下。有天罰也是聖人之罰。

我柳木要當爹了,這是上天的賜福。

關中一帶有大修水道的聖令,水道卻不能防止旱災,那麼就不由的讓人懷疑是不是作工的人從中作鬼,二十萬服勞役的禿驢們有沒有認真的修水渠呢?

柳木寫了手書,將用快馬先一步送回來。

這長安報的管事一字沒改,甚至連柳木的錯詞,錯字,以及無義之中寫的簡體字都照樣搬到稿樣上。

蕭瑀讀完後對李世民說道:“聖人,臣以爲要麼留下最後一句,全篇重寫。要麼一字不改。”

“爲何?”

“一字不改,可以說這是柳木駙馬在回京的路上顛簸之中的手書,柳駙馬在長安百姓心中是有足夠感信的。畢竟是在顛簸之中所寫,有些許錯誤更顯真實。特別是最後一句,貞觀盛世,存糧千萬石。”

次日,長安報出現在市集的時候,因爲旱災而充滿着低落情緒的長安城出現了一股熱流。

突然,有人高喊:“船隊,船隊。從運河逆流而上的大船船隊。”

長安東邊各縣已經派出兵丁守在運河兩邊,函谷那邊已經有船開始將糧食往下搬。每個臨時的糧食上都有寫有大唐總舶司的大旗,長安以東受災不算重,這裡的饑民還不算多,但許多家裡存糧已經很少的百姓連同饑民一起開始往縣城的方向涌。

有總舶司的旗在,百姓們沒有亂。

有糧堆在那裡,百姓心中的慌亂已經消減不少。

縱然是最東、最西的兩個縣的百姓都已經聽說,關中大旱,但柳駙馬管轄的四個縣卻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船到在了廣運潭碼頭,大唐皇帝李世民都親自前來迎接。

第0673節 柳木的殖民論第0879節 歡呼第0117節 魏徵的算計第0978節 華原七絕密第0405節 大唐的假想敵第1015節 衆將回歸第0562節 飛鳥閣第0250節 西鳳與酒神酒第0392節 道門的底蘊第0451節 入場卷第0394節 柳木的武俠第0349節 演戲很有趣第0370節 莫輕視古人的智慧第0629節 扶靈回長安第0911節 又一個新城第0572節 要人第0357節 雪下如翠玉的冰第0908節 怪味第0252節 長平錢第0403節 淡定的鄉野小民第0921節 奴隸兵第0935節 回家第0840節 說服第0978節 華原七絕密第0469節 入廣州第0779節 預購?第0467節 柳木的秘密部隊(五更)第0428節 軍械神器第0089節 這是被雷劈了?第0957節 國威決定地位第0153節 狠辣的老生薑第0058節 李世民的親情第0443節 長安報業第0298節 給齊王府送冬賞第0313節 莫輕視第1025節 假道伐虢第0542節 神秘的客人第0903節 柳木的紅毯秀第0455節 李建成的上表第0225節 柳木瘋了第0400節 那‘妖女’第0512節 突厥前鋒近在眼前第0592節 老秦人的袍澤之情第0861節 柳木的船坊第0517節 血洗突厥牙帳第0717節 狂奔的大船第0176節 柳木的窮鬼論(三更)第0520節 劈頭蓋臉狠揍第0178節 大秘密被發現 下第0724節 鐵牛與鐵驢第0548節 聖令、絕戶計可行第0054節 一句話貴爲上賓第0192節 幫手緊跟着就到(第三更)第0515節 罐頭筒炮第0944節 瘋狂的石頭第1014節 動員的意義第0454節 讓柳木先辯解第0451節 入場卷第0314節 絕對瞞住秦王第0692節 青山綠水藍天(五更)第0634節 私密海盜王計劃第0216節 夜襲第0551節 小風波第0703節 舊衣服第0420節 強國之民第0447節 那一套茶具第0439節 奇毒第0115節 地下世界第0581節 大喜事第0508節 有陰謀第0639節 強襲力量棒第0841節 來了不少客人第0793節 東方見聞錄第0185節 恐怖的髒箭第0980節 棄第1015節 衆將回歸第0697節 天上沒餡餅第0858節 退休綜合症第0823節 一份待籤手令第0734節 椰子、蕉麻、棕第0137節 這就是緣份第0985節 誘一葉第0023節 預料之中的小搶購第0079節 杜伏威第0044節 威武大將軍第0741節 夜襲第0730節 好多田契第0762節 長孫狐狸的妙計第0743節 戰略調整第0628節 準安王病逝第0998節 秘密訓練營第0612節 抱琴的私房錢第0910節 那華麗的箭雨第0681節 又見雙簧第0590節 千年難見黃河清第0920節 重賞第0476節 梟雄的智慧第0769節 高句麗奸第0381節 深夜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