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0節 莫輕視古人的智慧

柳木坐下之後,崔君肅代表其他人說道:“這裡應該是你的地盤,兩邊的四個包廂安排的也是我等的家人,二樓也有三個包廂坐的也是我等晚輩。”

“您老想的周全。”柳木微微一抱拳。

裴矩,作爲河東裴氏的族長將手中的牌扔在桌上後,將籌碼全部推了下去:“這一把憑運氣,想來柳駙馬是有些話要講。”

“您老稱呼晚輩小木就好。晚輩來幫您發配。”

柳木拿過牌飛快的將牌發好,衆長者都是將面前的兩張牌翻開。

些許小小的賭注只是他們在這裡等候浪費時間的一種玩樂罷了,誰輸誰贏並不重要。

中間橢圓形桌留了一張空位給柳木,這裡沒有茶,全部都是白水。

柳木坐下之後從自己的小羊皮單肩揹包之中拿出厚厚的一個本子放在桌上。

“各位長者,我柳木有一件算不得太大,但也不小的生意。眼下我沒有足夠的錢幣,也沒有足夠的材料,更沒有足夠的人手。但我還想把這個生意作成,作好,作大。”

柳木將那厚厚的本子翻開,屋內卻是無一人說話,都是安靜的聽着。

“首先,我向聖人請旨已經得到了允許。其次,所有產出聖人只要一小份,我呢也只要一小份。但這工坊的產出有一條規矩是絕對禁止的,那就是黑名單上的客人無數出多少錢幣也一點不賣。”

此時,屋內依然沒有人開口。

那怕眼下還沒有人知道這個工坊是什麼。

柳木將那厚厚的本子翻開,從上面抽出兩頁紙來輕輕的推到了崔君肅面前,眼下這裡和柳木熟的人不少,其中還有本家的族長柳沖沖。

但柳木選擇崔君肅卻是有道理的,這是清河崔氏的代表,縱然不是族長在這裡也有足夠的公正力。

“一座鋼坊,年產生鐵最少要達到五百萬石的標準,粗鋼百萬石,精鋼十萬石。當然,如果錢、料、人都能有無限的保證,那麼這個數字可以往上翻,再翻,再再翻。一句話,我要錢、料、人。”

柳木給的那張紙,就是鋼坊的詳細介紹。

邢州鋼坊。

崔君肅看完之後第一個遞給的是鄭元璹,而後說道:“此時我聽說了,柳木在邢州的時候就與邢州守將韓元愕與青州大總管李道彥提及過,當時我族叔崔淼就在座。大唐去年的鐵產量,約不足二百六十萬斤。”

“二百六十萬斤?那八百丁的裝備是多少斤精鋼?”裴矩笑問。

“華原有多少精鋼、多少生鐵,這個數字不在工部、戶部上報。甚至於有多少隻鐵鍋運到幽州換成羊、羊毛、羊奶、牛馬等物回來,這個數字還沒有到年底,所以戶部也沒有接到公文,去年的有聖令,不查。”

崔君肅給了衆人一個解釋。

“華原的事情,依然保密。”柳木在旁補充了一句。

邢州鋼坊生鐵產量就是大唐全國的一年的二百倍,這還不算粗鋼與精鋼。

衆人將柳木對邢州鋼坊的介紹,要佔礦區的範圍等都讀過之後,相互開始低聲討論,因爲那份介紹上說的明白,這會有正式的聖令,以及御賜的金牌,還有派駐的一位正六品文官爲首的六人文官組。

除此之外,還允許再派十二人的管事組,以及若干管工。

不過禁令卻不止柳木剛纔說過那限制銷售對象的那一條,還加上一條,必須寫下文書字據,工坊的工藝外傳者,誅殺。

然後粗鋼坊與精鋼坊,沒有御賜腰牌的,靠近着斬。

“這縱然看到了,其工藝傳出去又有何用。在前隋就有律法規定,任何人私開礦產抄家之罪,到了大唐也是一樣。家中倒是有小銅礦兩處,其中一處還好,另一處開採困難所交礦稅遠高於出銅量。”

來自蕭氏的一位族老自嘲的笑着。

鄭元璹接口說道:“自新錢出現,誰家的銅礦還有利?”

“這話沒錯。”

聽這些老傢伙們說銅礦,柳木立即就說道:“別,別跑題。銅礦賠不賠,別說與我有關。這和釣魚的罵用魚網捕魚沒兩樣,不能說用魚網的就有錯了。”

“先說銅的事,你收不收銅?”鄭元璹已經白扔給柳木一萬貫了,此時他也要看到柳木是否有和解的誠意。

柳木舉起一隻手:“收,擊掌爲約。”

蕭氏的人又問道:“那麼,江南的銅運來可不比河南道,成本要高很多……”

“您老莫這樣說,我收銅已經是誠意,有多少收多少。而且我還負責換錢,舊錢換新錢。想要我制錢的法子這個沒得商量,眼下也不可能在江南那邊再建一個制錢坊,所以這事差不多就行了。”

蕭氏老者哈哈一笑,此時揭過不提。

“那麼這鋼坊?”崔君肅將那兩頁紙放回到了柳木面前。

柳木將厚厚的冊子推到了崔君肅面前:“您眼下是戶部高官,博陵崔氏的崔叔(敦禮)雖然現在吏部,以前也在戶部作過。這份東西也就是小几萬字,您先看着,不明白我給您解釋。”

崔君肅沒有念,而是將裝訂線小心拆開,然後在每頁上標註頁碼。

崔君肅看過一頁就往下傳,最後一人看過後翻過來放在桌上,然後依次這樣整齊的一頁一頁的傳,一頁一頁的擺整齊。

柳木從揹包裡拿出一本平裝版的三國演義頭一冊,坐在角落裡也不出聲。

這厚厚的一本子讓這些人看完,理解,柳木相信最快也要兩三個時辰,甚至於今天晚上停止,明天再繼續,甚至到後天。

很顯然,柳木小看了古代的理解能力。

僅僅一個時辰,那厚厚的冊子每個人都看過一遍了,而且並沒有要柳木特別解釋什麼。

全是白話文寫的東西,對於惜字如金的唐朝文人來說,很容易看懂。

其中內容看似複雜,但經幾位真正厲害的人物一總結,也就是那麼十幾條。

總共一個半時辰之後,崔君肅向柳木招了招手:“請木郎君坐在這裡,我代表大夥和你談一談此事。”

第0796節 滅倭狂風起第0036節 啊!小黑屋第0002節 一筆寫了五個慘字第0143節 夜會李靖第0703節 舊衣服第0856節 白送的軍械第0958節 傳播中的僧道儒第0653節 虯髯客第0239節 柳木的反擊第0755節 重賞之下第0219節 草原梟雄第0622節 簡單直接降?第0677節 柳木的新爵位第0105節 羊絨梳出來了第0138節 竇世寬的牌第0663節 柳木的兒子第1006節 見識一下第0629節 扶靈回長安第0598節 人倫五常第0801節 殺領主、分田地第0401節 新羅來了幾百人第0015節 裝,繼續裝第0895節 戲言引發的出戰第0106節 武德七年的上元節第0871節 一羣賊第1011節 歸化者第0628節 準安王病逝第0393節 關於零與零度第0194節 長安城中關於柳木的段子第0657節 新羅廟堂大爭之始第0459節 必死的十人!第0664節 銀礦能挖不第0340節 小奴兵戰功了得第0521節 打完回家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797節 淡笑間殺戮起第0451節 入場卷第0191節 惡客上門第0320節 八百丁的初戰第0419節 番僧第0977節 運河與鐵路第0784節 揮刀的少女第0294節 下血本助秦王第0663節 柳木的兒子第0684節 原來不是殺氣第0478節 李淵到嶺南第0137節 這就是緣份第0879節 歡呼第0740節 圍點打援之策第0586節 關中大旱災第0517節 血洗突厥牙帳第0264節 忽悠 (四更)第0534節 看不懂的學問第0251節 小家第0172節 鑄錢權是什麼(第四更)第0230節 來認親的第0768節 小人物的進言第0272節 信任無價第0088節 秦王自找的杖責第0861節 柳木的船坊第1009節 大戰略第0384節 柳木的小心思第0436節 攻打靺鞨第0172節 鑄錢權是什麼(第四更)第0175節 謀士?第0512節 突厥前鋒近在眼前第0135節 柳家二孃到雲州第0902節 羅密歐男爵第0855節 一份投資設想第0695節 如此傷神第0425節 進門看內務(九更)第0764節 錢幣雨第0544節 東港舶司籌備會第0249節 關於泡饃的傳說第0278節 柳木的絕密山谷(四更)第0407節 不賣貨的店鋪第0536節 精明的唐長安小婦人們第0983節 六詔開戰第0793節 東方見聞錄第0593節 柳木的樣品庫第0433節 裴寂告老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380節 去三原看寶貝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663節 柳木的兒子第0610節 意外的客人第0271節 柳木的小霸氣第0920節 重賞第0384節 柳木的小心思第0462節 驚天陰謀第0481節 珍珠蚌第0384節 柳木的小心思第0776節 左右爲難第0822節 鎮元五莊觀第0429節 取經之心第0483節 嶺南大棒第0581節 大喜事第0798節 筑紫島的血第0618節 誰更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