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饒有興趣的在武家偷師學藝。
他站在一邊,看着武懷玉特意挑來一盆小土豆,清洗乾淨後也不用去皮,鍋中燒水加入了適量的鹽,然後把小土豆整個整個的放進去煮。
“這鹽挺好,是你在鄣縣帶回來的吧?”李世民問。
“回陛下,這確實是鄣縣鹽井寨恢復後所產鄣鹽。”
“寶井汲玉,原來這就是寶玉號鹽坊的火鹽磚,聽說現在長安挺有名的,”皇帝微笑着道,武懷玉卻聽出來皇帝話裡透出來的意思,他武懷玉在鄣縣搞的那點私產,皇帝早掌握的一清二楚了。
“陛下,這火鹽磚還是比不得鹽州烏白鹽池的青鹽。”
小土豆在鍋裡煮到能用牙籤輕鬆扎透,便可撈出瀝乾水份,趁這功夫將鮮嫩的小蔥切成蔥花。
鍋裡倒入胡麻油,把小土豆放入,小火慢煎,煎到表面金黃起褶,依次撒入細鹽、孜然粉、胡椒粉、花椒粉和粗辣椒麪。
略微翻炒一會,最後撒上粗孜然和白芝麻、小蔥花,出鍋裝盤。
唐人也不是不懂的用肥,只是這年代,肥太少,根本不夠。
“酸甜苦辣,不都是滋味嘛。”懷玉笑笑,倒是很享受這久違的味道,或者說是享受這種痛覺。
“陛下,臣以今年收的這玉米預計,大田裡畝產當起碼有一百八十斤一畝,一畝當比小麥能多收三四十斤,但比高粱和穀子可能要少三四十斤。
一口一個。
一邊吃着玉米麪鵝油蒸餅,一邊討論着武家這些新奇的胡蕃糧蔬,司農寺主管農業,對這塊還算是比較專業的,他們向武懷玉提的問題,也很專業。
在中原平原地帶,尤其是水澆地,這些新作物沒太大優勢,有成熟的灌溉體系和平原良田,種麥稻更有優勢,但在邊地,或是內地山區,那些地方地廣人稀,水利設施落後。
許洛仁先替皇帝試吃小土豆。
“跟土豆玉米番薯一樣都是你師傅收集的番菜種子?”
長安諸衙門裡,太僕寺權力不算大,但官吏們活的很滋潤,最關鍵就是太僕寺養有很多馬,他們有很多馬糞,每年這些馬糞賣出去,都是一大筆收益,靠着這馬糞的福利,太僕寺就過的比別的衙門滋潤。
如武懷玉這般直接撒上大把辣椒麪,對許洛仁這從沒吃過辣的人來說,太過沖擊。
可哪怕山裡、旱地只有三分之一產量,那豈不也能畝產百斤紅薯粉?
“一畝紅薯能產一千五百斤,出紅薯粉三百斤?”李世民對這個產量很驚訝,那不是相當於兩倍於麥子,比穀子都能多出七八十斤來一畝。
武士棱帶着司農寺的一衆官員過來,這位或許是因爲懷玉之前獻了土豆玉米紅薯幾樣祥瑞,剛好司農卿出缺,武士棱這少卿就升上去了。
“水!”
武懷玉的這些新糧蔬裡,對朝廷來說真正最有價值的還是玉米、土豆和紅薯這三樣,可以充做主糧。
“土豆紅薯做主糧是差了點,但比起一般的瓜菜強的多,裡面含澱粉,也是能充主糧的。”
同樣的地,水肥不同,產量肯定也不同的,大田種植肯定跟試驗種植不同。
初次吃辣椒的許洛仁有點難受,唐人的辣,一般也就是指姜蒜這些辣,你看唐人怎麼說的,蔥辣口,蒜辣心,韭菜辣斷脖子筋。
“那是啥?”
紅薯、土豆,畝產更能達到五六千斤。
懷玉說的這些是麥地谷地的種植產量,要是放到乾旱缺水的塬上、山區,產量肯定也相應的會降低。
甚至最後臉騰騰的變紅,最後還變紫脹。
但在大唐不行,最好的水澆良田,精耕細作,還要補足肥,產量也很難超過三石一畝的單季。
高粱這玩意雖產量高,但不太適合直接吃,除非是災荒時,否則一般要麼釀酒,要麼喂牲口做飼料的。
李世民上次吃了懷玉做的土豆泥,大爲滿意,今天這香煎孜然小土豆又不一樣,尤其是撒的那幾種面面,特別是那紅紅的那種,特別的不一般。
“陛下,喝杯酪漿,”
這小小個的土豆,最適合香煎了,外面香脆,裡面粉糯,那些調料讓味覺豐富無比。
武士棱這位司農卿也拿出他們司農寺所屬的幾塊地的數據來,“陛下,去年司農寺種的幾塊地,小麥平均畝產146斤,大麥152斤,高粱204斤,大豆177斤,穀子223斤。”
小小的土豆子煎的金黃焦脆。
許洛仁大口的喝着酪漿,卻是已經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居然還有人會把這種東西當成調味香料?圖啥?”
其中玉米雖產量不算高,但主糧性好,也更好儲藏,與高粱穀子糜子黍有一定相似性。
“臣以爲,玉米土豆紅薯可以幫助在邊疆或是內地山區拓荒,”武士棱地主出身,連長安的宅子都能打造成農家樂莊園,是個真正懂莊稼農業的。
“剛纔忘記放點蒜蓉薑末和香菜了,要不味道更好。”
那股子香辣味撲鼻而來。
李世民很勇敢,能夠勇於嘗試新鮮事務,堅持吃了三個小土豆,最後喝了兩大杯酪漿。
相比起辣椒麪香煎小土豆,玉米麪鵝油蒸餅就更受衆人喜歡。
缺肥,地力不足,且灌溉不足。
“土豆的畝產要比紅薯的低,大約畝產千斤左右。”
李世民見狀也不再猶豫,拿起牙籤也紮起一個放嘴裡。
要是放後世,水稻畝產千斤稀鬆平常的事,一些高產稻田甚至能畝產近兩千斤雜交稻,就算是麥子,畝產六七百斤,甚至八九百斤也都很正常。
“辣椒麪,辣椒曬乾放在竈火灰裡烤一下,拍乾淨碾成粗碎,香辣的很。”
“辣椒有辣啊。”
看着十分誘人,可當他將一個小土豆放入嘴裡,剛嚼了幾口,臉色就變的凝重起來。
三石一畝基本上成了天花頂,絕大多數是畝產一石左右。
“武家這院裡溫室,伱們司農寺派官吏等過來守着,好好幫武懷玉照顧伺弄,也好好記錄、學習種植之法。”李世民當場做出指示。
而種紅薯,一畝則當能產一千五百斤左右,不過紅薯水份大,要是曬乾就沒多少了,如果加工成紅薯粉,一千斤大約能出二百斤粉,一千五百斤則能出三百斤粉左右。”
要是搭配着養點豬羊雞鴨,無疑能讓大家在條件更艱苦貧瘠的山區安家落戶下來。
“玉米、土豆、紅薯呢,畝產能達到多少,就正常情況下種?”
嗯,就是那個味。
甚至這田還得經常是輪作、休耕。
在平原水澆地,麥子產量高,但在缺水塬上、山區,粟谷和高粱的產量反而比麥子高,平均畝產一石左右。”
周紹範見狀,立馬問武懷玉,“武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吸溜吸溜,慢慢的居然也回味過來,這辣過之後,居然感覺挺暢快的,雖然口舌發麻,辣的滿頭出汗,但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許多大唐自耕農,一家人要種上百畝地,這放在後世,沒機械是不敢想象的,但放這時代,不多種點,收成根本不夠維持生活,廣種薄收,粗耕粗種。
種麥種稻就面臨缺水乾旱的問題,而種穀子糜子高粱這些,其實也是產量偏低,但現在玉米跟土豆紅薯搭配起來種,既不需要肥沃良田,也不需要良好灌溉設施的水澆地,廣種薄收也還是能有不錯的收成的。
李世民對這個東荒很感興趣,可惜武懷玉並不多透露,只說自己也不清楚。
可惜忘記放點香菜了,要是有折耳根拌點在裡面,也非常棒啊。
他感覺自己脖子筋都要辣斷了,甚至懷疑自己中毒了。
“還有朕的御苑溫室,還有你們司農寺的園圃,也都趕緊種上這些玉米土豆紅薯,好好培育種子,也多教導一些農夫把頭,等明春,要種上更多。”
李世民問起這些作物的產量情況。
“嗯,據說是從海商手裡得來的,那海商說這辣椒和玉米等,原產之地都在東荒,在東海盡頭彼岸,相距我們數萬裡之遙······”
同樣的地,產量最高的是粟谷,然後是高粱,再是大豆,小麥反而是產量最低的,不過同樣的糧食,如今小麥和小米是食用最多的。
胡椒花椒李世民知道,辣椒還是頭次見。
武懷玉面對他那質疑的眼神,直接牙籤紮起一個放入嘴裡。
他們連韭菜都覺得能辣斷脖子筋,說蔥和蒜辣口辣心,可知道他們是吃不了什麼辣的,茱萸、扶留藤這些更只是在做些燉肉的時候放點調味。
一口氣炫了五六個,武懷玉一點事也沒有,倒是一臉陶醉的樣子。
“陛下,以關中種麥粟爲例,平原水澆地種麥產量更高,最好的水澆地畝產能達到三石,而在山區缺少乾旱,或是塬上、坡上,只能種耐旱的穀子糜子等,畝產則一石都不到,畝產約只有七八十斤。
大唐的糧食畝產都不高,一是水利設施不足,其次就是缺肥,甚至缺牛少馬耕地不深。
結果,他的反應比許洛仁好不到哪去,辣的直吸溜。
熟悉的味道。
“這個辣椒麪,還真辣啊。”
“陛下,這個一點不辣啊,只能算是微辣吧,真正辣的辣椒可比這辣多了。”
李世民都幻想起以後大唐的貧苦百姓,都能天天有紅薯土豆玉米餅子窩頭吃,再不用捱餓的盛世景象了。
“到時天下溫飽,不再饑荒,鬥米二三錢,也是有可能的!”李世民興奮的揮舞着手臂,讓天下人都溫飽,那不就是太平盛世嗎?
“武士棱、武懷玉,你們帶人在朕的麗正殿院裡也建一個小溫室,種上這些玉米土豆紅薯,還有那些什麼西紅杮豆角這些,朕想以後空閒之時,也能伺弄伺弄這些寶貝!”
轉眼上架一個月了,也更新了一百多章。每天都會看大家的評論,認真的思考如何能夠寫出更好的內容來,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