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

在上官庭芝和李元祥行走“實習”的同時,武二娘子的“實習期”也正式結束。

“媚娘,怎地又想參與實務了?”

“做個埋首案牘的文書,沒甚意思。”武二娘子和別的女郎不同,也穿着一身武漢男裝,只是外面罩着紗袍,戴上撲頭之後,賣相更是英氣勃發。旁的有些年少文書,竟是還不如她挺拔自信。

老張對她從來不約束,便依了她:“原先你在長安主持武氏家務,工商也是瞭然,如今紡織行大興,你若是願意,除了府內聘用之外,有個絲綢廠,也交由你打理。”

“你便由得我胡鬧?”

“胡鬧甚麼?年少不胡鬧,等到老了再胡鬧不成?”

張德笑了笑,“你又不是你阿姊那般的家中女子,英氣勃發不讓鬚眉,合該有個事業。”

“哼。”武二娘子瞪了他一眼,“我若辦砸了差事,再拿核桃砸你腦袋!”

言罷,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老張也只是笑了笑,回想起來當年自己跟她說要跟徐惠訂婚時,她就是拿核桃砸了自己的腦袋。

“既然答應了,就得做事啊。”

感慨了一聲,老張開始簽發江漢觀察使府的公文,正式把武媚娘錄入在籍吏員。武漢的官和吏,區分度已經不是那麼明顯。用吏如狗或者用吏如虎的狀況,很難讓智商在線的官僚在這個大醬缸裡生存。

官僚一旦對實務失去基本認知,在武漢官場就徹底玩不轉,被架空還是小事,就怕被下面的人玩死,揹着黑鍋不說,還要除職入罪。

高速發展期固然能掩蓋很多問題,但同樣的,高速發展期中,競爭也遠比一潭死水更加激烈。

好不容易發現武漢這麼一個大池子有“前途”,要是有個笨蛋佔了茅坑不拉屎,那些個在武漢折騰的“吏員”,怎可能不動腦筋掀翻那個“官員”?

畢竟,武漢諸縣的一縣之長,其“百里侯”的屬性,已經被降低了太多。

核心人口就在眼皮子底下,就在城外的工坊城內的市民,全盤的規劃,導致郊區別說吸納人口,沒有絕戶就已經是一種“福利”。

過了幾日,代表觀察使府視察地區“桑蠶”情況的武媚娘,正式開始了她的調研。

“噢?聽諸君之意,北山東山,產桑甚好?”

“回武文書,這二處的桑葉,雖說比不上揚州桑,可也不差多少。舊年組織民力修路,木蘭村的人就駐紮在東山,當時順手壘砌了二百畝坡地。原本是爲了種菜,後來移植桑樹,多了一些細葉桑,就種在了這裡。”有個負責桑葉收集的白役躬身抱拳,說完之後,又指了指地圖,“這是東山的等高線,細長測繪過的,這一片坡地,壘砌梯田倒是不難,就是路不好走。”

“今年蜀絲的價錢,被打下來多少?”

“下跌一成總是有的,如今黃陂絲質地不差,價錢還便宜,最要緊的,還是量大,這才能擠開蜀絲。”

不少底層吏員,都以爲這是純粹的經濟活動,卻哪裡知道,武漢爲了幹掉蜀錦蜀絲,那是連宰輔級的天王都出動了兩個。

蜀錦背後可不是什麼菜雞,而是皇家,而是皇后。蜀錦這種純粹的現金奶牛,一般勢力又哪裡敢去碰。

不過武媚娘也沒打算跟吏員白役們講這些高層博弈,武漢本地的官商集團,尤其是絲綢業的新興巨頭,其野心還不止要擠開蜀絲,還想進入西南,連把持蜀錦的冉氏地頭蛇,也徹底擠掉。

“我們本地桑林養蠶成本低,鮮繭產量高,若是增產一畝,比得上蜀地十畝二十畝都不止。”

武媚娘盤算了一番,覺得要是新闢一萬畝桑林地,蜀地要是不能增加十萬畝,就只能乾瞪眼。

然而蜀地增加桑林地是那麼好增加的嗎?

“武文書所言極是,和別處養蠶不同,我們武漢一畝地能養五六張蠶,蜀地桑農,連紙都不會用,何況還有消毒流程?黃陂絲能夠產量大,就是因爲黃陂蠶種死的少。舊年一畝地能產鮮繭三四十斤五十斤,如今都是奔着一石去的。”

“若如此,東山北山開闢桑林就很重要。”

“只是人手不濟,眼下武漢在野壯丁已經很少,多是出脫了田畝,尋了本地差事。再一個,二山雖小,到底也是山地,道路崎嶇,運輸不易啊。”

“先去二山實地看看。”

“是。”

路上武媚娘又重新梳理了一下狀況,便問一個主持收購生絲的同行商人:“蜀地如今鮮繭能出多少幹繭?”

“回武文書,五斤鮮繭出一斤幹繭,一石幹繭能出熟絲二十五斤光景。這幾年蜀地可能學了黃陂絲,如今大戶也是用了紙,也從武漢這裡請了專人消毒,不過也只是提了鮮繭產量。”

“噢?這是爲什麼?”

武媚娘直接問話,卻沒有顧忌商家機密不機密。能跟她同行去調研“桑蠶”,連一點點機密都不願意說出來,那也沒有重用的必要。

顯然這個商人是明白裡面道理的,直接道:“蜀地缺人,生絲要去膠才能成熟絲。不管去蠶蛹還是脫膠,都要用人的手。蜀地沒有恁多女工。”

繅絲女工的技術要求有多高,武媚娘主持武氏家務這麼些年,也是門清。全天下爲什麼只有蘇絲產量最高質量最好?明明各處都有“名絲”,但最終提到絲綢,必定首推蘇絲?

原本武媚娘是不太明白的,但“實習期”一過,她已經有了個囫圇概念。蘇常地理平坦不說,氣候也極爲適宜,田畝產稻可能口感不是最好的,然而產量卻是又高又穩定,於是能夠養活大量的人口。

而又地處江海入口,水路極爲便當,運力自然是冠絕天下。產量高不算什麼,能把高產量迅速鋪到市場,這同樣是要緊的地方。

有地理優勢、氣候優勢、交通優勢、人口優勢,久而久之不斷累加優勢,自然是一馬當先。

武媚娘心中還是有數的,她沒有琢磨跟蘇絲一較高下。一如蘇絲之於整個中原絲綢,她想的,便是讓黃陂絲武漢絲,成爲整個荊楚巴蜀的“蘇絲”。

到了二山,現場看過之後,武媚娘心中更是有了計較,於是對隨行的吏員、白役、商人道:“修路缺人,僱傭成本高,那就不僱傭了。”

“武文書的意思是……”

“本地絲綢,可有出口東海南海的?”

“回武文書,下走便是專門做扶桑西國出口的。”

“那就好,我們就同扶桑之流說,從明年開始,可以提量。想要拿量大訂單,先付定金,定金不要現款,拿人抵現。如此一來,修路修田的勞力就有了,還不用勞煩府內調撥人力耗費金錢。”

衆人一愣,顯然沒想到還有這種操作。

換做別的地方,自然是沒可能,但扶桑現在內鬥的厲害,本就是上百小國組成的“聯邦”,人命更加不值錢。拿“俘虜”換“絲綢”,這買賣別說扶桑人,除了中國腹心,邊疆區哪裡不願意做?

“這些勞力修路壘田之後,原本技藝生疏,一個工程下來,也能熟練。到時候轉手土木行,也不能比照生番價錢,到時候土木行營造行是拿去修路還是鋪橋,就與我們無關了。”

一番話說完,同行一干人等都是呆了好一會兒,這才暗暗道:原本只以爲使君諸室人也就崔娘子厲害,沒曾想這新來的一個,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推薦票搞起,走着!

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六十五章 修路的心第七章 靠山第四章 靈前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八十九章 女子當自強第三十五章 不簡單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七十三章 調查第七十三章 看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二十二章 勤奮做事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七十八章 極品飛馬2(三更)第九十六章 產業興盛第八十八章 快上車!(第二更)第一章 放手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三十二章 餿主意第七十六章 狂第十二章 亂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六十八章 熱鬧非凡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三十九章 神威如嶽第十一章 看透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六章 癡女第九十章 前瞻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三章 灑脫第四章 靈前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八章 變動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十二章 衝突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八十一章 張德贈書第四章 腦洞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八十一章 秋戰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十一章 看透第十五章 碰瓷第九十二章 事態第十八章 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