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朝堂爭議斥鍾文

隨着扶桑國的使團被帶離之後,朝堂裡到是更安靜了一些。

不管是李世民也好,還是長孫皇后也罷,靜靜的看着鍾文,什麼話也不說,就這麼靜靜看着。

如此詭異的畫面,着實有些讓鍾文顯得尷尬的很。

再者,朝堂中的文臣武將們,也都集體看向鍾文,好似在問,剛纔那扶桑女人問爲要謝你?難道你們之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成嗎?

反觀鍾文,也不再看任何人,直接把眼一閉,愛咋咋的吧。

而此刻,長孫皇后到是欣喜的笑了笑說道:“聖上,剛纔那扶桑女子說願嫁於我唐國皇子,諸位可有什麼好的建議啊?”

長孫皇后的話一開,到是把這大殿中的尷尬給破了去了。

至少,鍾文不再尷尬了。

不過,鍾文不再尷尬,但李世民以及衆朝臣卻是開始尷尬了。

畢竟,這裡是太極殿,主事者應該屬李世民的,而如今,卻是換成了李世民的妻子,這是什麼個情況呢?

總之,衆朝臣就是不回話,也不應答,冒似集體在抵制什麼一樣。

女子不參與政事,這是天下人皆知之事。

而今天,長孫皇后卻是第一次前來朝堂之上,而且,還過問起扶桑使團所說之事。

或許,男子的骨子裡就存在着男權至上的概念吧,要不然,也不會集體不說話了,甚至於,李世民也都不說話。

場面,再一次的開始陷入安靜當中,再一次的開始顯得詭異了起來。

而長孫皇后此時已是知曉了自己不該多言,更是知道曉了自己不該過問朝政。

隨即站起了身說道:“是妾身的不是,朝堂政事,確實不該我一個婦道人介入,妾身這就離去。”

當長孫皇這話一落,衆朝臣卻是開始向着長孫皇后躬身行起禮來。

這足以表明,大殿中的衆朝臣確實不願意見到長孫皇后過問朝堂政事。

長孫皇后瞧着朝堂中的衆文臣武將們,隨即帶着幾個女官離去。

誰也不說話,就此靜靜的瞧着長孫皇后的離開。

而鍾文心中雖想說什麼,但也知道,這是李世民的事情,他也不好多言,只得站在那兒,閉目養身。

……

好半天之後,朝堂裡到是恢復原來的景像。

李世民也坐回到他的寶座上,靜靜的看着大殿中的衆人,想問話,卻也不知道向誰問了,只得轉向鉅鹿郡公魏徵問道:“魏愛卿,你來說說看,這扶桑使團之事該如何定論?”

李世民的話,打破了大殿的安靜。

隨着李世民的話一落,衆朝臣開始輕聲細語的交頭接耳了起來。

魏徵思慮了一會兒後站了出來回道:“回聖上,臣認爲,這扶桑使團之事,還需從長計議。扶桑國離着我唐國甚遠,又相隔波濤洶涌的大海,真要如扶桑使團那般請求,需要派兵前往,那必然會使得我唐國國力漸弱。”

“更何況,我唐國還需要面對吐蕃國,以及土谷渾,兵力更是需要分散應對,再加之我唐國旱情日趨嚴重,想來,今年我唐國的糧食將會面臨一個大問題,如此時再派兵援救扶桑國,到時必然會使得我唐國國力更加低迷,此事,需從長計議。”

魏徵的話,說的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建設性的話語。

但是,也表明了,他魏徵也不是很想同意那扶桑國的事情,至於他嘴中的從長計議是什麼,那可就不好說了。

“啓稟聖上,我唐國與扶桑國曆來交好,如果此時拒絕了扶桑國,最終,扶桑國必然會因我唐國救援不及時,導致兩國交惡,聖上,就此事之上,臣建議可以派上一些兵馬前往。”此時,邢國公房玄齡卻是站了出來,向着李世民諫言道。

“是啊,聖上,扶桑國與我唐國早有淵源,如此事不應下的話,到時必然會讓各國心寒啊。”

“聖上,臣也同意房相之意。”

“聖上,臣……”

此時,文官這一側的人員,大多數是同意房玄齡的建議的。

“老程我反對,你們這些酸腐,打戰你們懂嗎?不懂就別在這裡瞎嘰嘰。”此刻,程咬金卻是蹦了出來,直接反對道。

“臣也不同意。”

“要打戰,你們去打吧,反正我尉遲不願去什麼扶桑國。”

“就是,要打你們去打吧,我也不去什麼扶桑國。”

隨着文臣們的贊同,武將們大多也都跳了出來反對。

總之,這文臣與武將們,大部分之時,意見都是相背的,誰也不會同意對方的意思,就如此時一樣。

這樣的場面,李世民早就見怪不怪了。

文官同意的,武將必然反對,武將同意的,文官們也同樣會反對。

很少有達成同一戰線的,更別說齊心協力的場面了。

隨着大殿中的文官武將們的爭吵一起,場面極度都快要失控了。

這要是有個裁判吹一哨之後,必然會打起來的。

不過,鍾文卻是依然閉着眼睛,在那兒養神呢。

大殿中的朝臣所議之事,他不想過問,更是不想開口說什麼話。

剛纔扶桑使團的人在之時,鍾文的話都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自己堅決反對出兵去幫助什麼扶桑國。

不管於情於理,鍾文都覺得此事不可以。

誰的人命不是命?

用唐國將士的命去換山背大兄的皇位?

划不來,絕對的划不來。

用鍾文的話來說,唐國百姓,任何一人,都比扶桑國人要尊貴的很,怎麼可能會用唐國將士的性命,去幫助什麼一個並無多大用處的扶桑國呢?

可是,鍾文的反對,並沒有影響朝臣的爭論。

或許,在他們的眼中,鍾文已是一個可以忽略的人,因爲,李世民沒有說話,那就說明這場架,是可以吵下去的。

此時,坐在寶座上的李世民,心裡也在打着鼓,想着該如何行事,又能幫助扶桑國,又能把那扶桑國的皇女納入自己的後宮,而且,還能不用浪費唐國的財力物力和人力。

可是,想來想去,他也沒個好頭緒。

可這朝堂中的爭吵依然,這更是讓他頭大的不行。

“好了。”李世民大喝一聲後,再一次的說道:“扶桑國之事,確如魏愛卿所言,需要從長計議,房相所說的,同樣也不無道理,扶桑國曆來與我唐國淵源不淺,如不援助,確實有些過了,況且,我唐國乃天朝上國,如拒絕的話,必然會讓其他番國有所詬病的。”

李世民的話,到像是給此事定了一個方向了,那就是援助。

但這援助,卻又如魏徵所說,需要從長計議,但這個從長計議,真就那麼好計議的嗎?

而此時,一直站在那兒閉目養神的鐘文,卻是睜開眼來,看向寶座上的李世民說道:“聖上,我反對。”

當李世民見鍾文突然喊着反對之聲後,心中不喜。

而這股不喜,除了鍾文的反對聲之外,同樣也是不喜鍾文示意李山把長孫皇后給招來了。

就長孫皇后突然來到朝堂之事,李世民早已是猜到是鍾文向着李山所示的意。

着實,一個不聽令的臣子,真要是反對一個帝王的話,除了不喜之外,真要是換一個人,說不定李世民早就讓此人回家養老去了。

可是,李世民對鍾文的不喜,也只能是不喜,但卻是不會表現出什麼來。

“鍾常侍,此事還未定論,待衆人商議後再來定奪如何?”李世民瞧向鍾文說道。

鍾文再一次的拱手言道:“聖上,扶桑國使團來我唐國求援是因爲其國內皇權爭端,而扶桑國的皇權爭端,那是屬於他國內政,更何況,蘇我一族對山背大兄打壓,這與我唐國有何關係呢?扶桑國的皇權更迭,本就是他國之事。”

“如,爲了一個扶桑國的山背大兄,就要徵召我唐國將士前去救援,那如果其他番國也都如此,敢問聖上,我唐國又有多少將士可以征戰呢?”

“好,就算是聖上真要派兵前往扶桑國,就那千里之距的大海,依照我唐國的戰船,可橫渡嗎?想來不是那麼容易的吧?難道真要我唐國將士葬身於魚腹不成嗎?那我唐國的將士也太不值錢了吧?”

“再者,扶桑國乃一島國,四面環海,其民衆屬於未開化之民。我唐國的子民都還處在飢寒交迫之中,爲何要爲他國征戰?就因爲聖上所說我唐國是天朝上國嗎?”

鍾文的話,基本都屬於反問,而且,反問的人,還是當今皇帝李世民。

隨着鍾文的反問之言一落,到是把李世民給逼得落入了牆角的尷尬之地了,使得李世民都無話可說了。

可是,無話可說,並不是不說,而是李世民覺得鍾文這個常侍,是不是過問朝政有些太過了。

本來,李世民把鍾文叫過來,只是應對一下扶桑使團中的兩名先天高手的。

可是誰也沒想到,扶桑使團的人一入朝堂之後,那扶桑使團的使君原來是一位極美的女子。

而且,人家一來說直接把來說道了出來,以人換自己父親的皇權,而李世民又是一眼就看中了那位扶桑使團的天野櫻子。

可誰會想到,這堂朝堂之議,到是成了鍾文的個人的秀了,而且,這場秀,一直是反對之聲,而且,還打了李世民的臉。

不喜,不高興,非常的不高興。

是的,李世民此時確實如此,一臉的不高興。

非常不高興的李世民,怒視着鍾文,“鍾常侍,此事暫時作罷,如鍾常侍累了,就早些回府去休息吧,散朝。”

說完話的李世民,直接帶着親衛們離開了。

又一次的朝堂爭議到此結束了。

有人高興,有人不高興,更有人幸災樂禍,樂見其成。

高興的人居多,不高興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第九百二十七章    那蘭被滅得寶回第二百四十一章 高手之分第五百五十一章 終南三門再入京第八百三十三章 曼清重傷求上門第八百三十六章   殺意壓制保九兒第六百二十四章 受傷傳信急求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尋找陳豐第四百四十九章 偶遇郭琳小花樂第六百五十章 暗生情愫嬌羞怯第五百五十七章 抵達利州探蹤跡第六百二十五章 影子消息鍾文離第六百零九章 對話靈武傳劍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閉府回鄉言辭別第六百八十八章 仇人見面眼分紅第三十五章 淚與幸福第三十九章 豆腐豆醬醬油第四百章 影子返回百事通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權奪利謀利州第八百五十一章   二荒墨家路相遇第一百六十四章 殺上門去第一百零四章 槍無好槍第七百五十四章 鍾文攜美出密林第七百三十一章 憂心忡忡信鴿現第五百二十四章 對峙之時拋誘餌第七百一十四章 獨戰水妖驚現魂第二百零一章 肉第六百一十七章 再至西域踐諾言第三百五十章 九首返觀聞客來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有名史無命第六百二十七章 坐鎮銀山囚先天第三百三十二章 利州商團初始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哪裡跑!第五十八章 師徒談話第二百五十五章 力拼兩位先天第七百四十六章 亂象一起兩大派第七百九十五章 墨幽傳信墨離苦第八百六十六章   高手過招勝負難第五十一章 讀書識字第七百九十四章 飯廳話事言大陸第七百七十一章 老駝重傷遠遁走第五百八十八章 密議之下見分歧第三百零七章 刺史參軍逼縣侯第七百零三章 太一之名響江湖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識唐朝城鎮第七百九十四章 飯廳話事言大陸第七百九十八章 年節之禮不可廢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滿城謠言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聖上旨意至玉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皇帝聞由大徹查第五百二十七章 建設大起王室至第五百四十三章 康帝突現言警告第五百五十章 武道三荒世界顛第一百三十四章 事畢第四百九十四章 途經老家至嶺南第七百零一章 作鳥獸散大會止第八百八十章   太乙出山沒江湖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見女子風突變第八百六十一章   墨羅嘆息墨離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聞事急奔至扶桑第三百四十九章 終南三門僅餘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冷箭三出鍾大傷第三百八十一章 攔下長孫阻文武第五百四十六章 道中悲悟鍾文傷第八百六十章   前往墨門斗墨羅第五百九十六章 認祖歸宗喜開顏第四十四章 報仇第八百一十三章 無因無果夢難圓第八百六十二章   診治事畢留一線第六十六章 藥浴第一百一十章 野豬下山第六百八十五章 潛水入島待遇差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告而別回龍泉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兒遊玩見識多第一百九十三章 道長收我爲徒吧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壓世家懲文官第七百四十章 追蹤信鴿咸陽見第六百零三章 李山聞信送寶來第五十三章 天下第六百零九章 對話靈武傳劍法第四十七章 道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陷無路待門開第二百二十九章 三觀之事第九百三十五章   時間已到再臨門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將三年匆匆過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子嘴中探先天第八百零二章 天折退卻百家樓第八百五十九章    曼清言話終點頭第五百零七章 半夜動靜兄妹現第二百五十章 大亂第七百三十四章 兩大宗門半夜至第二十九章 蘑菇第四百四十七章 勳貴封路小花怒第六十二章 道書成堆第四百六十章 心悸北山見石屋第八百二十六章    長安消息鍾文穩第二百六十七章 離京第四百一十一章 拒絕原於心中因第一百四十章 黑店中的夜客 [爲所有打賞讀者加更一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論道講武談醫術第九十九章 太極劍法 [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