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長安震動傳密旨

利州府的大清查,可謂是從上到下。

不管是利州城內的府衙,還是所轄的幾個縣城,基本都在清查之中。

鍾文這一手,真要是傳至長安,他的這個縣侯身份,也不知道會不會被給革了去。

至於鄭之他們,到是喜得樂見。

反正此事他們基本都是尊從鍾文的意思行事的,而且,還是不聽不行的那種。

整個利州的動盪,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才慢慢的消了下去。

而在這一個月內,各種消息,往着長安城傳去。

鄭之他們,到現在也還沒有空出時間出來寫奏章,一直忙得腳不沾地的。

反到是一些世家店鋪的掌櫃,通過各種手段,傳出消息去了。

而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安城,可謂是熱鬧的很。

上到宮城中的李世民,下到長安城各大世家的人,基本都在私底下議論這件事情。

此時,長安城某裡坊的一處宅院當中,好一些人聚在一塊,正在說着這利州之事。

“你們說,那鄭之一個小小的別駕,有這麼大的膽子?這背後到底是誰的手段?是那宮城中的那位嗎?”某世家的一位長安主事人,向着在場的諸位說道。

“據我所知,利州那邊所發生的事情,應該不是宮裡那位的意思,那何正,怎麼說也是一位刺史,想來,那位鄭別駕,肯定有着某位大人物。”

“不是宮中的那位,難道那鄭之還有這個膽子?刺史都敢打,還被抓起來示衆,這是要以下犯上不成嗎?”

“諸位,利州現在如何,崔家現在估計是那熱鍋上的螞蟻了,哈哈。”

“那到是,崔家這門生遍佈天下,如今,又是少了一個刺史,想來,接下來可就有得熱鬧看了。”

這宅院中的各世家中人,也只不過在猜測着這些傳回來的消息,根本也不知道,利州爲何引起了官場的動盪。

而此時,長安城某裡坊的一座府邸中,四大士族中人,也在聚集着,議論着關於利州的事情來。

“崔員外郎,此事,你們可有派人前往利州查探?利州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估計都快一個月了,那邊可有上奏?”王家主事人,開口向着坐在他對面的崔員外郎問道。

這位王家在長安的主事人,乃太原王氏族長的二孫子。而他對面的那位崔員外郎,雖不是崔家主事人,但人家可是尚書省吏部的考功司員外郎,怎麼的也是一個從六品上的官員。

官雖不大,但這所掌的職權,可謂是大的很,吏部考功司員外郎,那可是統籌着這天下各官吏的功績的。

這要是隨便在上面添上一句,或刪減一句的,那這官職的升遷,也就不好說了。

“宮中暫無動靜,靜待接下來如可看吧。”那位崔員外郎,此時的心裡,也是憋着一股火。

以他對何正的能力,他相信,完全是可以掌控這利州的,而如今,卻是被一位別駕給抓了,而且還示了衆,這就足以說明,利州的事情,已然不是他們崔家所能掌控的了。

所以,那位崔員外郎,打知道此事之後,心中就覺得他們崔家賣力的把這位何正送上刺史一職,覺得崔家是打了水漂了。

“我說你們也不要多想了,說不定只是那鄭之有反心,要不然,一個小小的別駕,就敢以下犯上。當然,如是那李二授的意,那說明李二這是要對我等動手了。”

“你說的並不道理,那李二早已有了對我等動手的心,但天下之事,哪裡是他李二能控制得了的,要是沒有我等各家,這天下估計早就要亂成一盤散沙了吧。”

四人四句話。

從這四人的話中,就可以聽出,這是天下的四大士族了。

四大士族,崔王盧鄭。

李氏想進這四大士族,基本也是排在這四家之外去了。

而且,曾在北魏時期,孝文帝在位之時,擬定四姓之時,因李氏遠在隴西,趕往洛陽之時,晚了一步,無緣四姓,被戲諷爲‘駝李’。

而到了隋時期之時,又因隋文帝楊堅開創科舉之法,開始對士族進行打擊,一直到了李世民的手上之後,各種政令通行。

可是,依然無法剔除以及瓦解這四大士族,而且,就連李世民的政令再如何,他手底下的官員,如魏徵,房玄齡等這些勳貴官臣們,依然熱衷於嫁娶這些士族望族。

什麼五姓七望,那隻不過是後世之人所編排的罷了,四大姓,四大士族,怎麼可能會看得上李家呢?

更何況,他們這四大士族,以及山東各名門望族,可謂是複雜交錯,人脈廣博,更是掌控着天下讀書人,同樣,也掌控着天下的錢糧商賈。

哪怕李氏幾經無數次的打壓,依然屹立不倒。

還是那句話,利益,在各朝各代,均是至高無上的。

什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在這些士族宗望身上,唱的比說的好聽,哭的比唱的更好聽。

話說此時的宮城之內,李世民早已是得到了利州的消息。

只不過,他李世民也在等,等着鍾文給他寫封信過來,同樣,也在等着鄭之的奏章。

打利州動盪開始,隱在利州府的百騎司人員,早已是把利州的事情,飛鴿傳書至長安了。

雖說,到現在已是過了一個月了,對於利州的局勢,也是清清楚楚的了。

不過,雖說是清楚,但對於鍾文插手於政事之事,還是有些不喜的,可是,再不喜,他李世民此時,到也是喜聞樂見了。

這一個月裡,每隔數日,就會傳回來一些消息。

每當李世民看到這些消息之時,都在思量着利州的事情,而且,他也開始調兵遣將,往着利州那邊行動了。

對於利州爛成這樣,他李世民以前不知,可當下,卻是不能不知道了,哪怕他那統軍府中,現在雖暫時未動過,但他明白,長期駐紮於利州,那必然是被腐蝕了的。

所以,李世民從巴州,興州,隆州等幾州,分派了一些將士過去,好應對利州統軍府的問題。

不管如何,各種準備,還是要做的,畢竟,那是他李世民的天下,哪怕統軍府爛的沒邊了,他也得收拾乾淨,要不然,這統軍府都爛了,又何來應對邊境的衝突呢?可別到時候無兵可用。

此刻的李世民,心中也一直在思索着利州的事情,他猜不透鍾文要幹嘛,也不知道接下來,鍾文會如何行事。

不過,對於眼下的利州來說,能清除掉這些駐蟲,他李世民還是喜歡的,也算是還了利州的一片清明瞭。

“聖上,五天前利州所傳來的消息,你請過目。”此時,正當李世民還在思量之時,李山拿着幾張紙條過來,向着李世民稟報道。

“來過來。”李世民只要一聽到利州的消息,心中就如打了雞血似的,本來還有些睏乏的他,頓時來了精神。

李山隨既走了過去,遞上手中的幾張紙條。

接過紙條的李世民,一張一張的開始查看了起來。

紙條不多,也就五張,紙條上面,所寫的字數也不多,了了數十個字而已,但每一張紙條之上,都寫着關於利州這幾天裡的變化。

“好,好,好,就該如此,看來,九首可爲一州刺史了,有着如此狠辣的手段,又能嚴以律己。”李世民看完紙條之後,大聲的喊了三聲好之後,心中暢快。

“聖上,小道長這樣做,會不會太過於得罪人了,這天下的州府如此之多,以後要是聖上讓小道長去某州任職的話,到時候可就要束手束腳了。”

李山站在一邊,聽着李世民所說的三個好字,心中還在思量着關於利州的事情。

對於李山而言,鍾文這樣的做法,確實太過狠辣了一些,以後真要是去哪個州做了刺史的話,那必然會引起大亂的,所以,這纔出聲向着李世民說道。

“爲官者,要是不爲民做主,做這官又有何用?九首算來這一手也不算太過狠辣,他也知道,自己不便過於插手地方政務,所以,也只是坐鎮利州城,所有的事情,均由着鄭之以及那位叫張治的縣令去行事,這一切,也說明了,九首不想插手政務。”

李世民知道李山的意思,雖有不同意見,但也只是說鍾文怎麼如何,所以,索性向李山解釋着他的見解。

至於是不是,不好說。

反正此時的鐘文,確實如李世民所言,坐鎮利州城中,震攝一些心懷異心之人。

又是時過半月後,李世民終於是接到了利州傳來的奏報了。

“真是好狗膽,如此官吏,就該就地正法,氣死我了,真是氣死我了。”此時的李世民,拿着一份厚厚的奏報,正在一處大殿之中,大聲叫罵着。

而就近的一些親衛,早已是領教過了李世民的這副模樣了,對於李世民的狀態,他們無動於衷,依然靜靜的守衛着。

不過,李世民跟前不遠處的李山,卻是有些擔心鍾文起來了。

畢竟,這奏報走的不是百騎司,走的是正常的官驛,就怕這份奏報被有心人看了去了。

況且,這奏報之中,多次提及了鍾文這個縣侯,真要是這一路上,被有心人查看的話,那這後果,可就不敢想像了。

“聖上,奏報走的是官驛,小道長之事,看來得派人去清查了,要是被那太乙門的人所知曉了,可就不好了。”李山對於李世民發火之事,到也見怪不怪了,所以,正當李世民發火之時,趕緊了聲提醒道。

“嗯,這事是一件大事,你稍待,我擬一份旨順道傳去利州。”李世民在聽了李山的話後,思索了一會兒後,明白這其中之意,隨既,迴轉至案桌,開始擬旨了。

小半個時辰之後,李山拿着李世民的聖旨,開始交由百騎司的人員,快馬加鞭,往着利州而去。

至於這奏報之事,同樣派出上百人,開始一路清查。

有着李山他們這一手的安排,也算是給鍾文隱去了一些麻煩,至少,可以增長這太乙門查到鍾文的時間吧。

而且,那太乙門的人,依着鍾文的猜測,估計此時肯定滿江南的尋找太一門的吧。

至於往着利州去,想來應該不會,畢竟,當時的他,與着陳豐所乘坐的船隻,是通往谷城的,而谷城順江而下,那就是江南所在之地了。

更何況,還是這長安城各衙中的官員,這可不是那麼好插手的。而且,李山還派人隨時監控着,至少,每一條,都在做着防備。

第八百三十二章   驅逐離殿九兒奪第三百一十章 長安震動傳密旨第五百九十二章 利州見聞欲遷家第八百九十七章    九兒遊玩見識多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見土霸王第七百九十八章 年節之禮不可廢第六百七十章 尋寶之能至庫房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地二荒忙商事第六十七章 下鍋第二百七十四章 妙應一語勸九首第五百二十三章 羌人夜襲擾清夢第四百二十章 扶桑高手半夜現第二百四十二章 擺喜宴第六百九十四章 心生怨恨雙聯手第三百二十章 林有猛虎突下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悲第三百三十五章 刺史之職暫移交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劍襲來保珊蠻第八十七章 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不要女人,我要珠寶第九十一章 生與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利州安來迎新官第五十六章 李道陵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史上最小保鏢第二百七十八章 相師一現驚九首第七百零五章 雲羅寺人紛紛斃第二百七十一章 巧遇神醫被相救第二百一十七章 都是歷史名人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惠來酒樓響長安第七百七十三章 二女對戰獨自傷第九百一十二章   未逼商謀開城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悔跪君救祖父第四百三十三章 衆師罷手奔相走第一百四十三章 邀請與掛念第二章 金手指呢?第三百八十八章 菜價爭議味道絕第三百四十章 獨自奔襲探太宗第七百八十四章 會心一笑情暗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事畢道謝返長安第八百八十二章   過目不忘百事通第一百一十章 野豬下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無因無果夢難圓第六百八十四章 初至東極江湖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往事浮現非一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遇匪第九百二十章    突來傳聞天荒址第一百七十章 修習輕身訣第三百五十章 九首返觀聞客來第七十章 經脈拓寬第八百四十章   慈愛有加衆人喜第七十八章 劍第三百七十九章 影子離京鍾文守第三百九十二章 陰陽劍法配法訣第六百九十一章 偷藝戰敗疑有毒第七十八章 劍第二百二十一章 哪裡跑!第四百六十七章 宮門大開迎雲羅第六百七十五章 兄弟二人嘆天公第八百七十九章   江湖涌動尋奇藥第七百八十一章 墨幽被驚返墨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聲阿孃道辛酸第七百三十三章 巨響牽動聖上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白疊之事甚其大第五百六十五章 驚現一劍救師傅第三百三十五章 刺史之職暫移交第五百七十八章 妻聞原由釋心結第八十八章 走火入魔?第四百八十一章 掠陣一旁知底細第九百零五章   雲羅見聞雲德死第八百一十四章 頹廢而過遇伍弟第五百六十五章 驚現一劍救師傅第二百六十四章 陳豐之劫第三百六十八章 影子嘴中探先天第四在三十五章 街頭霸王初露角第七百八十六章 驚聞之餘共商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世民被刺第七百九十四章 飯廳話事言大陸第四百五十章 縣公狀告兄妹倆第一百八十六章 道長,你這個豬頭第八百三十五章   初至慈航冷殺奪第四百八十九章 閉府回鄉言辭別第二百一十三章 至京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望山遙道太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孔家勢大將軍出第二百四十四章 約鬥第五百五十一章 終南三門再入京第八百六十三章   其法之難收一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錢的村霸第一百零七章 傳聞 [每天求票票]第八百三十六章   殺意壓制保九兒第九百四十章   無面無相人不留第七十八章 劍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氣所出康帝驚第二十三章 送行第八百四十三章   遠赴南疆尋墨離第一百九十八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六章 返回利州發二火第二百三十二章 刺客第二百五十一章 鍾文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