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瑤聽得五行之金說那賊窩中有她最需要的寶貝,異常激動,急着問他們是什麼寶貝。
“好像叫什麼《靈棋經》吧。”五行之火說道,“我只看到錦盒上面書有這三個字,見他們都不關注我也沒放心上啦。”
“啊,那是黃石公用畢生心血所著的奇書《靈棋經》呀。”碧瑤驚呼道。
“碧瑤,你說的是那個異人,形容古怪,言語顛狂,上披草衣,下系皮裙,蓬頭蹺足,指甲長如利爪,遍身黃毛覆蓋,手執柳枝,狂歌亂舞的黃石公嗎?”小貝驚訝地問道,“這《靈棋經》就是他著的嗎?”
“是呀,後來他將此書傳給了張良。那張良認真研讀此書,後來果真作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軍師。從此他輔助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入咸陽,滅項羽。統一了天下,被封爲留侯。此奇書居然被令狐殺青給盜了,怪不得他能佈置此七絕斷魂奇陣呢。”碧瑤說道。
“如此說來真的是一部奇書呢,如果碧瑤得到了其推算能力將大爲提升吧。”憐生說道。
“金弟弟,你把那賊窩給毀了,那奇書還在裡面嗎?”碧瑤焦急地問道。
“碧瑤姐姐,應該還在裡面的,我鑽進去找找看哦。姐姐不要急。”五行之金說着,化作一支鑽錐又鑽入那洞府之中。
片刻後,那五行之金小屁孩又從那廢墟里鑽出來,手裡捏着兩頁薄帛,興高采烈地交給碧瑤:“瑤姐姐,你看,我翻到了這兩頁,有用嗎?”
碧瑤急忙接過,展開觀看起來,只見第一頁玉帛上書道“造靈棋,用霹靂木或梓木、棗木、檀香木造棋子十二枚,圓形,四枚刻上字,四枚刻中字,四枚刻下字。甲子日刻棋子,甲戌日寫字,甲申日刻字,甲午日填朱,甲辰日入櫃,甲寅日致祭,六戊日不佔。”說的是如何製造靈棋。
她又觀看第二頁玉帛,上面寫的是“默唸‘唵、吽、吽、嚤、呢、噠、哩、吽、吒、敕’三遍,然後將十二棋子擲出,根據所得上中下成卦斷吉凶。”
“金弟弟,你所得的乃《靈棋經》的第一頁和最後一頁。主要是如何製作靈棋和怎樣唸咒,然而最主要的中間部分卻是沒有。”碧瑤非常遺憾地說道。
“碧瑤姐姐,我再進去找找看。”五行之金趕忙說道。
“不用了,能得到這些已經是天之授矣,於我已是獲益匪淺了。凡事滿招損,只有通過自己去探求獲取真知,纔是最寶貴的。”碧瑤感慨地說道。
“是的,碧瑤說得對,只有親力親爲所獲得的纔是最寶貴的。”憐生贊同地說道。然後,他看着碧瑤和小貝高興地問道,“你們兩位趕來此處,是不是有喜訊告訴我呀?”
“尊主——”碧瑤羞紅着臉輕輕地叫道。
“尊主,那天在魔宮分別後,我們各自回到了家族,將我們的事向家庭老祖稟報了。”小貝說道。
“你們家族老祖怎麼說呀?”冰兒見碧瑤和小貝如此說話吞吞吐吐的,焦急地問。
“尊主,兩族老祖都說了,希望尊主能在八月十八到天山天池爲我們作媒證婚。”碧瑤羞答答而又幸福地說道。
“哦,你們來此是請大媒人的呀。”冰兒開心地說道,“那請不請我冰兒姐姐呀?”
“當然請的呀,凡是尊主身上的東西都請的。”小貝憨厚地說道。
“就是呀,主人去了,我們自然會一起去的啦。”兩個上屁孩也嘻笑着說道,“到時我們也可以喝杯喜酒啦。”
“冰兒姐姐,不知這烏龜和狐狸結合會生出什麼樣的怪物呀?”五行之金好奇地問道。
“肯定是狐狸身上加上龜殼,經久耐用啦。”五行之火特發其想地說道。
“這你們就不懂啦,幼稚班的小屁孩,凡已經能幻化成人的一切精靈妖物,不管物種如何,兩者結合後生下來的孩子也是人的形態,只是繼承了父母的種族技能而已。”冰兒說道。
“是呀,冰兒姐姐說得對。”碧瑤說道,“不然我們還不敢結合呢。”
“這樣呀,那冰兒姐姐也可以和主人結合啦。”五行之金興奮地說道,“給我們生個冰人侄女多好呀。”
“你個小屁孩,拿姐姐開玩笑。”冰兒追打着那小屁孩,然後卻是哀嘆着說道,“人妖殊途卻是不能的。我永遠是主人的小跟班哦。”
“好了,別開玩笑啦。此間事已了。今天是六月十六,我們先陪端木前輩到崑山鴨腳浜看望他的孫女端木紅葉吧。”憐生說道,“然後再去天山喝小貝和碧瑤的喜酒啦。”
“主人,有一件事我一直想提醒你,你怎麼也不急的呀?”冰兒突然說道。
“冰兒,是什麼事呀?”憐生問道。
“你還記得當初我們離開黃泥山時春霞贈給你的一冊《真靈法訣》嗎?我想請碧瑤和小貝幫忙,幫你激發靈根。這樣你就可以修煉了。”冰兒說道。
“對呀,那春霞就是這樣被白蛟激發了靈根進行修煉的。”碧瑤頓時接口說道,“尊主,就讓我們幫你激發靈根吧。”
“謝謝你們的提醒,其實我也曾研究過了,我的靈根在我生下來時就已經被什麼東西遮蔽住了,再也激發不了的。當時我娘和爺爺也曾爲我想方設法試過的。”憐生無奈地說道,“而且那本法訣也是損人利已的邪法,我也不會修煉此法訣的。”
“尊主,那《真靈法訣》如何激發靈根進行修煉的?”碧瑤問道。
“是用妖獸之元神可以激發具有地命格以上人之靈根,然後吞噬妖獸元神來培養壯大自己的元神達到境界實力的提升。”冰兒回答道。
“尊主,我們願意用我倆的元神來激發和提升你的靈根境界。”小貝和碧瑤堅毅地說道。
“我已經說過了,一是我的靈根不可能激發的,二是這種歹毒的法訣我也決不會修煉的。”憐生堅決地說道,“好了,此事以後不用再提了。”
聽了憐生的話,衆人的心中對他充滿了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