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朝庭。
西苑,又稱會通苑,它是史上最爲華麗的園囿之一;北至邙山,南抵伊闋,周圍二百餘里,據記載,其內造十六院,屈曲周繞龍鱗渠。
因蕭皇后喜愛牡丹的豔麗堂皇,易州專程進貢了二十箱上等的牡丹,皆便植於西苑之中。故而蕭皇后常常流連於西苑,因此洛陽牡丹始名聞天下。
時正春夏之交,牡丹園中,數百株牡丹發蕊齊放,五彩繽紛,蔚爲壯觀,濛濛的細雨撒落在碩大的花瓣之上,更顯的牡丹嬌豔欲滴。
在牡丹園深處的一處涼亭之中,精幹壯碩的楊廣,此刻雙眸愈發幽深,而面色蒼白,其體內的真氣較之當年,更顯渾濁混亂。
他一身常服,眉宇間隱隱有死氣繚繞,在其下手方則矗立着一位青色官袍,頭戴高冠的中年男子。
這男子的身材有些枯瘦,頭髮花白,五官與樣貌都普普通通,規規矩矩下,好似後天雕琢而成,於他那原本平凡的身形中,倒是添一分神秘色彩。
在他的身上,最爲吸引人注意的,則那單薄身形中透露着的無盡落寞,和帶給人的一種難以忘懷的孤獨之感。
除此之外,其一身氣度凝然,更勝那些飽讀詩書的鴻儒。
再兼楊廣與他交流時所站的位置、角度以及神態、語氣,更可知此人的手段之高超,能力之卓越,深得楊廣看重。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
此人姓裴名矩字宏大,乃是楊廣最信賴的臣子之一,曾爲大隋立下過赫赫功勞。
他曾參加大隋一統天下的滅陳之戰,曾以三千士卒對恃嶺南,擊破俚帥王仲宣等……
又曾受隋帝之令,多年經營西域,打擊吐谷渾,並用計分裂突厥,乃是大隋爲數不多的有能之士,也是這一次出兵高句麗的第一個提出者!
隨着第一次和第二次親征高句麗的失敗,大隋朝庭之內再無敢擅言與高向麗開戰之事,然楊廣平定高句麗之心不死,因此在今日下令召裴矩前來商議三徵之事……
按道理來講,如今的大隋內部義軍四起,各大門閥也是蠢蠢欲動,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在這等危急關頭,楊廣絕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耗費國力,只爲爭一口氣。
因此,楊廣的這種想法,是許多忠心於隋朝的文臣武將所質疑和極不贊同的。
對於這些忠心於隋朝的大臣而言,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看,楊廣的此舉非但是大錯特錯,而且有可能一着不慎,便導致江山傾覆!
可在這種情況下,若是站在楊廣的角度來看,他亦有着他難言的苦衷——他不得不去打這一仗!
在這個時代,整個亞洲都是以中原爲核心,歷代王朝都往往自稱天朝上國。
何謂中原?
及中心、平原。
也就是天下的中心,最富饒的土地!
所有人的認知侷限於這個時代,最多也就有着東亞這一區域的模糊形象,突厥、大隋、高句麗、東瀛、土古渾、天竺以及其他一些小國家,加起來就是整個天下。
而在這其中,大隋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霸主,佔據最富饒、最廣袤的土地,是整個已知的國際秩序的領袖,其地位就如同水星的燈塔國一樣是世界的老大、秩序的制定者!
無論什麼時候,有人就有競爭,在這個時侯,隋朝剛剛結束纏綿數百年的分裂,昔日五胡亂華之事,距今並不遙遠。
對於這個龍頭老大的地位和身份,此時的隋朝坐得並不安穩,在這種情況下,爲了保證老大的權益與尊嚴,確保其他人都得在他制定的國際體系下安靜聽話。
——有“天底下”最強大的武力支撐,必不可少!
正所謂亂世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
在楊廣第一次準備親征高句麗之時的局勢,就如水星上伊啦ke之類的國家不服燈塔國的管教,在暗裡動些小手腳,公然質疑他的地位……
對於那個時候龍頭老大之位坐的還不穩的隋朝、楊廣而言,此事他是萬萬不能忍受,更絕不可能後退的。
特別是這小小高句麗,還對隋朝統領“天下”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無論是爲了殺雞儆猴還是穩固地位,高句麗萬萬不能留,即便是留,也必須先正大光明的向楊廣表示臣服……
爲了鞏固地位,表示自己龍頭老大的威嚴,水星上的燈塔國就將伊啦ke打服了,而距那時相隔數千年之久的楊廣,同樣也下定了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高句麗打服!
即便國內局勢再不穩,可爲了自己龍頭老大的地位,天朝上國的身份,甚至於整個華夏大地,楊廣絕不能退!
因此在一徵高句麗之時,楊廣動用了史無前例的整整一百一十三萬大軍——這一百一十三萬大軍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戰士,更多的還是輔助兵和平民。
之所以動用這麼多的士兵,楊廣的本意根本就不是滅了高句麗,而是彰顯武力,讓高句麗不戰而降。
爲此他在各大軍隊中都設立了受降使者,一旦高句麗請降,隋軍就得停止進攻!
而高句麗之中亦有能人,他們的軍隊恰恰利用這處破綻,在情勢不利時候,多次以詐降獲得喘息時機,以至於最後反殺大隋!
總體而言,楊廣此次在政治上是正確的,但在軍事上卻是錯誤的,因此才一把將他拖入泥潭,導致耗盡大隋國力,已至於隋朝之國。
不過,所謂欲戴王冠先承其重,坐了這個位置就必須擔負這個位置的責任。
不光楊廣如此,後來的李世民也是如此,他同樣也是三徵高句麗,也沒有把它打服,然後他兒子上任後繼續,終於在唐高宗手上才徹底收拾了高句麗。
原本的歷史上,自隋朝之初,到唐高宗之時,近百年時間,華夏以滅亡了一個王朝的代價才解決這問題,
徹底確立了自己在這“天底下所有土地之中”天朝上國、龍頭老大的地位,爲未來的天朝上國之身份以及“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外部基礎!
若僅僅站在華夏內部來看,楊廣兩敗之後,朝綱不穩,居然還喪心病狂的去攻打高句麗,這絕對是發了瘋,腦子出了問題!
但站在世界的角度上來看,他以耗盡一個王朝氣數的代價,卻是真正的遏制了一個威脅性極大、正在居於上升期的高句麗的發展,令這個國家雖然三戰三勝,卻也再也不可能威脅到中原。
爲日後徹底瓦解高句麗這一危險奠定了基礎,從而促進了盛唐的出現,足可謂是功在千秋。
只不過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卻是沒有幾個人想得到,一個是因爲他們的身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另一個就是因爲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還只是停留在華夏之地,遠遠沒有想過整個世界,這是眼光與認知的低淺。
楊廣做這決定,本身其實是相當正確的,他的眼界和目光一如從前,從未發生過變化。
這不是他昏庸過頭,而是真正的英明,是其本身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事實上,歷史上任何後來者看似昏庸的決定,如果在當時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大都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而且實際上,這時候隋朝雖然內部不穩,也遠遠未到瓦解的時候,楊廣手裡還有着相當一部分力量,可以保證自己的統治!
只是這一力量後來大多都消耗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以及高門大閥的叛亂和對隋朝積蓄的分刮掠奪。
從大唐雙龍傳以及歷史來看,佛、道、魔、世家大族共同背叛,連戰高句麗的失敗……這是楊廣一開始所沒有想到的,也是其犯的最大錯誤,從而導致他毀了整個隋朝!
特別是在現在,兩戰連敗,國內局勢不穩,“天下”龍頭老大的地位和威勢已經塌了大半,楊廣已經徹底勢成騎虎!
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來看,他也再不能罷手了,否則他以後拿什麼來震懾國內的亂局,心思詭譎的各大勢力?如何整頓國際秩序?
於是最後三戰之下,他雖然打服了高句麗,但也生生耗死了自己!
…………
楊廣和裴矩原本正在思索迅速平定高句麗,再回返過來,掠奪高句麗之一切籍此反哺大隋,鎮壓國內動亂的最佳方法。
可就在某一刻,感知着天地間一股宏大飄渺,如仙如神的氣息,誕生於終南山之後。
這一帝一臣二人,幾乎是同時色變,雙目之中冰冷與無情之色一閃而過,旋即轉身遙望終南山。
不過片刻後,楊廣與裴矩又幾乎是同時回首,望向對方,如此默契,二人一時相顧無言。
不過須臾之後。
裴矩一改面上沉重,反而以鄭重、欣喜的口氣,長身向楊廣長施一禮,溫聲道:
“臣,裴矩在此,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欲徵高句麗,而此刻終南山卻正有天人出世,此可謂大吉之兆矣!”
楊廣聞言不由一怔,但他們君臣二人合作已久,彼此之間極爲了解,再加上他亦是一個極聰慧之人,因此不過轉瞬,他便恍然。
“嘿嘿,想不到青玄那小道士當年還真沒吹牛,不過區區數年,這條路還真被蘇無敵給走通了!
不過,宏大所言正是,天人強者數百年難得一見,此時樓觀道有天人出世,正是我大隋國勢正盛,國運沸騰的徵兆……”
“陛下龍章鳳姿,天日之表,自得天地護佑,您先前還擔心爭伐高句麗之時,傅彩林和佛門、各個世家等勢力的勾結與影響。”
裴矩一臉無害的笑道。
“如今天人強者上映天地大道,下合我大隋之國運出世,定是我朝守護之神,爲了鎮壓着羣魔亂舞的紛爭天下,和四周的對我大隋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而出世,陛下當爲樓觀道賀之!”
楊廣深深的望着裴矩,目中幽暗深邃之色愈發濃重,“不錯,正是如此!如今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種種阻礙,儘可化解,覆滅高句麗之戰,在此一舉!”
“傳旨,朕聞“仙都”終南,有神人出世,手掌神通,爲平亂蕩魔而生,公正無私,至真至聖,利國惠人,多行善舉,
百姓皆知其賢,得其助益,其德行圓滿、功德無量,天下景仰,當爲“隱仙顯化元妙至仁濟世真君”,執掌道佛二門!”
“陛下聖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