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避暑行宮

從龍門府府城往北八百里,有一個北芒縣,距離三十二峰的北邙山已經不算太遠,故而此處山勢起伏,已然不是平原景象,再加上地處偏僻的緣故,平日裡少有外人前來,不過最近卻是忽然變得熱鬧起來,蓋因“太陰屍”之事,引得各路江湖人士紛紛而至,打破了這裡的寧靜。

此時一名老道人由南向北,從石安縣經弘農縣來到北芒縣,又經由北芒縣進入北邙山的地界。

老道人看上去已經有花甲的年紀,頭髮斑白,一身洗得發白的道袍,腳上是一雙磨損厲害的平頭布鞋,與鶴氅雲履且度牒在身的道人相較,實在是天差地別,不過道人背後還負着一柄銅錢劍,倒是品相極佳,以七七四十九顆銅錢穿成,穿繩是金絲銀線編織而成,錢則是武帝年間的五銖錢。錢經萬人之手流轉於天下之間,故而陽氣最重,越是古錢就越是如此,所以這把銅錢劍是專門用來驅邪除鬼之用,尋常鬼物陰祟之流,只消輕輕打上一下,便立時煙消雲散。

除此之外,老道人還斜挎着個破舊布包,腰間別了一個古舊銅鈴,不過隨着老道人邁步前行,這個銅鈴竟然沒有發出半點聲響,好像是個“啞鈴”。

老人忽然停下腳步,望向遠處的起伏羣山,喃喃道:“《撼龍經》有云:‘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如此重的陰氣,不愧是號稱天下帝陵佔半數的北邙山,只是陰氣中又藏有煞氣,看來太陰屍的傳聞不是空穴來風。”

說話間老人又從布兜中取出一個羅盤,盯着羅盤邊走便看,同時口中還唸唸有詞:“山形在地星在天,星氣下感禍福依。真星頓起真形了,枝葉皆是破祿隨。真星雖雲有三吉,三吉之餘有輔弼。不知三吉不常生,百處觀來無一實。走旗拖尾是真形,若出尊星形變生……”

走了大概一個多時辰,老人猛地停下腳步,此時他已然來到一座不知名荒山的半山腰處,他環顧四周之後,臉上流露出凝重神色,道:“不是屍氣,而是鬼氣,難不成這裡不是太陰屍出世之地,而是另有厲鬼兇物盤踞?”

想到這兒,老道人臉上不由露出無奈之色,“雖說老道是以捉鬼爲生,平日裡也做了些善事,可上次給布政使大人宅邸驅鬼的錢還沒結算,說起來也是氣人,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都是一州藩臺了,還是如此小氣,讓老道白白賠上十幾張符篆,雖說這些符紙都是老道自己寫的,但是黃紙和硃砂也是要花錢的,活該你被織造局的幾個宦官欺凌,怨得了誰?”

老道人就像個市井婦人一般嘮嘮叨叨說着註定無人去聽的話語,繼續往深處行去,兜兜轉轉,又是走出幾十裡的山路。此時老道人已經可以隱隱察覺到風中、腳下土地、甚至是樹木花草中瀰漫而出的淡淡陰氣,但始終無法找到陰氣的來源,而他手中的那塊羅盤則開始時靈時不靈,指針經常會瘋狂旋轉,老道人心知這是來到了陰氣極重之地,又添幾分凝重。

再往前走出大概三裡左右之後,突兀出現一片茂密樹林,在這個深秋時節,這片樹林卻是鬱鬱蔥蔥,比起夏日時的普通樹林還要茂盛許多,枝葉深綠近黑,有些滲人,巨大的樹冠遮蔽了陽光,再加上林中彌散的幽幽霧氣,竟是使得樹林之中漆黑一片,好似深夜一般,一種又似有影影綽綽晃動,讓人心生懼意。

老道人駐足於林外,饒是見慣了各種詭異景象,此時額頭上也微微滲出汗珠,

玄女宗有一句極爲有名的話語,叫做:“少陰入老陰,老陰生少陽,少陽化玉陽,玉陽歸玉陰。”說的是陰陽相生之道,還有那妙真宗的“陽神大法”,歸根究底也是陰極陽生,人體爲陽,魂魄爲陰,魂魄出竅爲陰神,以陰神受至陽至剛的雷劫洗練,如此九重之後,陰極陽生,即是陽神,堪比天上仙人。

同理,陰氣本是至陰之物,草木向陽而生,除去槐、柳等幾種鬼木之外,兩者並不相容,若是陰氣能夠影響草木,使其由陽轉陰,那麼便說明陰氣極爲濃郁,已經開始由陰化陽,其中多半會孕育出了不得的兇厲之物。

就在老道人猶豫的時候,天色驟然一暗,繼而有淅淅瀝瀝的雨點落下,片刻之後,雨點越來越多,雨勢綿綿,雖然不大,但讓山間的陰氣、寒氣重了許多。

老道人如何不知,金木水火土,土爲中庸,木、火屬陽,水、金屬陰,如今下起雨來,可不就是助漲了陰氣麼?再者說了,這場雨也來得蹊蹺,難說沒有什麼古怪。

老道人又是思量片刻之後,自付道:“就算當年的鬼王陵貧道都去過,還怕你這一片小小的‘鬼林’不成?”他一咬牙,徑直往林內走去。

入得林中,因爲樹冠茂密,倒是感受不到雨絲落下,不過迎面而來的就是落葉腐敗之後生出的瘴氣,不過老道人早有準備,閉氣凝神的同時從袖中取出一道“破瘴符”,雙指捻住,唸唸有詞。然後就見這道符篆竟自行燃燒開來,卻又不傷道人的雙指分毫,接着聽得“砰”的一聲悶響,彷彿是拔出酒葫蘆木塞的聲音,周圍的瘴氣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散去。

老道人揮了揮手,散盡兩指間的灰燼,然後沿着林間一條蜿蜒曲折的羊腸小徑,往樹林深處走去。

這條小徑不知何人修建,以青石板鋪就,只是因爲已經太多年沒有人踏足的緣故,路面已經長滿了青苔,走在上面,難免有些打滑。

走了大概百餘步,這條青石小徑戛然而止,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斷頭路,也就是死路。

老道人停下腳步,掃視四周,然後在一片雜草中看到了一塊半掩的破敗石碑。石碑已經有些年頭了,半邊身子被埋在地下,老道人上前撥開雜草,露出一個半字,字跡血紅。

之所以要說是一個半字,因爲有半個字被埋在了泥裡,不過也可以辨認出露在外面的這兩個字是:“避”和“暑”。

連起來便是“避暑”二字。

老道人望着這兩個字,陷入沉思。

當年那位明空女帝,倒是曾經在北邙山一代建造過一座避暑行宮,周圍還有三座道家名觀,分別是:上清宮、中清宮、下清宮,那時候的北邙山還不像今日這般陰氣森森,每逢重陽佳節,上北邙遊覽者絡繹不絕,素有“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遊。”的典故,邙山晚眺更被譽爲八景之一,每當夕陽西下,萬家燈火,如同天上繁星,登阜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

可是在金帳汗國攻陷前朝大晉的半壁河山時,這座行宮連同幾座宮觀就已經毀於戰火,再加上皁閣宗趁勢在北邙山構築大陣,引萬鬼入北邙,蓄養屍兵鬼卒無數,使得好好一座風水寶地的北邙山變爲陰氣重重的陰森鬼域,就更不會有什麼遊人來此,幾座僥倖殘存的宮觀也都陸續荒廢,難不成這裡就是當年的避暑行宮遺址?

想到這兒,老道踏罡步鬥,伸手按住石碑的頂部,運轉氣機往上一提,大喝一聲“起。”

原本寂靜無聲的密林中驟然發出巨大轟隆聲響。

隨着石碑向上緩緩升起,整座密林的霧氣也隨之消散,無數樹木向兩旁退去,顯露出一片連綿殿閣,論規模尤勝親王府邸,只是此時破敗不堪,黑暗死寂,沒有半分人氣。

那座石碑此時已經完全升上地面,上面果然寫着“避暑行宮”四字。

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二十五章 玉虛鬥劍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一百八十三章 各展神通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一百七十章 六個半人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九十三章 龍虎劍訣第二十八章 宮官論道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九十六章 暗流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一百零四章 麻煩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四十一章 南鬥破陣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八章 找出他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棋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尾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道通第二章 太平客棧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九十六章 大祭酒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勢如此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徒家第八十一章 白帝陵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五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二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明六巫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五歸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二百四十八章 殺劫天數第九十六章 話本小說第八十二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切磋較技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一十三章 臘月二十八(上)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七十三章 叔叔嫂嫂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鸞北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雲聚玉虛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夢中第九十二章 七殺弒神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火併用第九十五章 孤身陷陣第一百九十三章 陰火之用第一百九十章 遊俠書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堂主之位第二百八十八章 問訊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二百二十四章 乘船離島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江湖第八章 正一慈航第五十五章 囚禁第二十六章 以一敵衆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七章 名門正派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第二十一章 如此行徑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六十六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雷轟頂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返人間第六十八章 目盲心明第八十七章 伏擊刺殺第五十五章 墓中洞天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姓徐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二十五章 山村鬼症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煙起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二百零八章 秦府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發殺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二十九章 浩浩佛城第六十九章 出掌離合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天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