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嚴厲的眼神下,胤禘很快就只能交待了,胤禘小心翼翼地看了康熙一眼才道:“兒子之前聽說郭羅瑪法似乎對茉雅琦他們的婚事有異議,就去拜訪了一下郭羅瑪法家裡,想確認一下真假。”
康熙聞言也明白胤禘的想法,自己能明白吳祿奇瑋等人提出異議是爲了朝政大局着想,可胤禘爲同胞姐妹憂心,未必能理解此事,估計胤禘知道吳祿的態度時,是非常不能理解,才找吳祿要個說法的。
只是康熙也沒明說,免得傷了自己兒子的臉面,繼續問道:“那你說的吳祿說的那個提議是怎麼回事?”
胤禘心裡自然是後悔自己嘴太快說了出來,不過想到原本郭羅瑪法和額孃的打算就是讓郭羅瑪法稟報給自己皇阿瑪的,也就沒隱瞞,道:“郭羅瑪法說,若是讓茉雅琦他們不嫁到蒙古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如今蒙古勢大,若是皇阿瑪反悔很容易造成時局動盪,不過也不是沒有折中的辦法,那就是給茉雅琦他們選蒙古的人做駙馬,但可以讓他們留駐京師,即使蒙古不滿,也是無法說什麼的!”
康熙聞言心裡頓時也是一喜,道:“這個吳祿,既然有這等好辦法,怎麼不早說,還害的你額娘受驚了!”
胤禘心裡吐槽自家阿瑪把黑鍋推給郭羅瑪法的行爲,但面上也不敢說什麼,只附和道:“就是,就是,不過兒子也不知郭羅瑪法有什麼顧慮,等兒子逼問了緊了,才把這個辦法問了出來。”
聽胤禘這麼說,心中高興的康熙也思索起來,但是轉眼一瞧,看見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兒子,康熙絲毫沒有解答胤禘心中疑惑的意思,正在這時,康熙聽見裡邊雲瑤好似醒了,無視胤禘哀怨的表情,直接把他轟了出去,轉身進了雲瑤的寢宮。
看着雲瑤臉色一臉蒼白,看到自己過來還要讓人扶她起來的樣子,讓康熙嚇了一跳,連忙上前止住了雲瑤的動作,關心的道:“瑜兒你身子不便,就不要起來了,朕又不會怪罪於你!”
雲瑤臉上不着一點脂粉,看着臉色並不好,但還是勉強笑了笑,道:“臣妾謝皇上體諒!是臣妾身子不好,讓皇上您擔心了!”
康熙聽雲瑤話裡並不知道自己有孕的事情,忙道:“瑜兒,你可要好好保養身子,免得傷了肚子裡的孩子!”
雲瑤聞言也是大驚,問道:“什麼,臣妾已經有了身孕?可臣妾剛纔還暈倒了,會不會?”
這話一出,康熙連忙安慰道:“瑜兒放心,御醫都說過了,瑜兒你身子素來康健,只要不要勞心傷神,好好保養的話,就不會對子嗣有礙的!”
雲瑤這才鬆了口氣,面帶愧疚地道:“是臣妾太不精心了,這個孩子什麼時候來的,臣妾都不知道,還險些讓這個孩子出了事!”雲瑤是真的不知道,畢竟還不到一個月,也就是御醫醫術精湛才發現的早。
當然按理說雲瑤身懷精神力這種能內視自己身體的大殺器,可這段日子云瑤一直未兩個女兒的事情殫精竭慮,和孃家商量該如何粗促成康熙答應讓茉雅琦他們留駐京師。根本沒注意到自己的身體變化。
而且雲瑤心中是有一些埋怨自己的,若是自己的能力可以遺傳子女,那對兒女而言,纔是最大的好處,所以雲瑤一時也鑽了牛角尖,這段日子動用精神力的次數少之又少。
至於胤禘心裡想的雲瑤的後手是有孕的事情,實際上還真不是,那只是雲瑤不想讓胤禘因此太過擔心,而和康熙起了衝突,影響父子之間的感情。
雲瑤實際上心中並沒有什麼辦法,在此事上,事關朝廷大局,雲瑤並不能撼動朝局,只能依靠康熙心中對自己和茉雅琦他們的寵愛來突破這個死局。所以這陣子云瑤一直有些思慮過甚,導致今日才暈倒了。
只是雲瑤發現自己有孕之事,倒也解決了自己目前的處境,不由也是狠狠鬆了口氣。至少雲瑤有把握,康熙就是看在自己懷孕的份上,應該也能同意自己的打算。
只是雲瑤沒有想到,胤禘那張衝動的嘴巴竟然把自己和阿瑪商量的打算告訴了康熙,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胤禘至少還知道瞞着雲瑤在其中起的作用,沒有讓康熙知道這是雲瑤自己的想法。
雲瑤明白,自己和康熙之間的感情是需要維護的,若是自己明明有辦法,偏偏找孃家求助商議,把康熙放在一旁,日後康熙知道了恐怕會對自己產生不滿,覺得自己不信任他。
可雲瑤並不敢孤注一擲,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康熙的身上,所以纔會找吳祿商議此事。甚至把名頭也推給吳祿,畢竟若是吳祿提出這麼一個建議,康熙勢必會認真考慮,不只會受感情因素影響,也會因爲吳祿的表態在這件事上更慎重一些。
雲瑤對兩個女兒雖算不上一視同仁,但都是十分疼愛的,不只是茉雅琦,還有烏希哈,雲瑤並不希望烏希哈獨自遠嫁蒙古,但康熙往日裡對兩姐妹差距較大的疼愛,卻也讓雲瑤憂心這一點。
而且烏希哈生父是恭親王常寧,若是康熙只把自己的親生女兒留在京中,反而只把烏希哈遠嫁,常寧勢必心生芥蒂,這樣一來,不僅雲瑤會和烏希哈之間的母女情分搖搖欲墜,就連常寧也會恨上自己和茉雅琦。
這種場面不是雲瑤想要的,所以雲瑤在和孃家商議時,特意把烏希哈的事情交代過,免得孃家因爲烏希哈不是自己的血脈就疏忽行事,也正是因爲烏希哈的事情,才讓雲瑤的打算麻煩了至少十倍,不過吳祿到底也不是傻子,知道若是自家娘娘將烏希哈拋擲一旁,恐怕得罪的別人不在少數,也就把雲瑤的叮囑放在心上,遲遲沒有準備好該如何向皇上提起。
但到了如今,雲瑤有孕的事情,顯然對雲瑤和吳祿的打算大大地有利,雲瑤心中自然十分高興。
聽康熙問起胤禘說的事情,雲瑤也被嚇了一跳,所幸康熙並未懷疑雲瑤知情,說起這個只是不想讓雲瑤知道了吳祿反對茉雅琦他們遠嫁蒙古的事情而對吳祿心生芥蒂,算得上是十分有心了。
雲瑤雖感動於康熙的用心,但心裡還是有些擔心,就欲說還休的看着康熙。
康熙卻是領會了雲瑤的想法,知道雲瑤心裡對圖海的提議動了心,心中暗歎了一口氣,面上卻沒表現什麼,只是讓雲瑤安心,道:“瑜兒放心,吳祿的提議朕會考慮的,就算吳祿的提議不成,朕也不會讓茉雅琦和烏希哈遠嫁蒙古,畢竟此事是朕先提出來的,朕自然不會出爾反爾,讓兩個女兒受苦的!”
聽了康熙鄭重其事的保證,雲瑤才真的徹底放下了心,感激的看着康熙道:“皇上,是臣妾讓您爲難了!”
康熙自然不會讓雲瑤繼續憂心,道:“沒什麼,朕也是茉雅琦和烏希哈的皇阿瑪!”
等康熙看着雲瑤神態疲累,就沒有繼續打擾的意思,等看着雲瑤睡下,吩咐坤寧宮的人好生伺候皇后,才悄然退下。
等康熙回到乾清宮,康熙才捏了捏眉間,嘆了一口氣,讓人把吳祿找過來。
吳祿剛把太子前腳送走,後腳就聽說了雲瑤暈倒的消息,很是嚇了一跳,不過事情沒過多久,又聽說雲瑤有了身孕,才終於鬆了口氣,繼而欣喜自己的謀算成功的機率大了不少。
正在這個時候,得到宮中傳喚的消息,吳祿心中思考康熙叫他過去的意思,一邊也跟着來到了宮中。
到了康熙面前,吳祿連忙請安道:“奴才叩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康熙也沒多禮,連忙叫起,讓人賜了坐。吳祿推拒了兩次才恭恭敬敬的坐下。
等吳祿落座,康熙纔開口道:“吳祿,朕從太子口中知道了你的想法,你真的覺得這樣對皇后太子有好處嗎?”
這話一出,吳祿就被嚇得趕緊跪在請罪道:“是奴才逾越,還請皇上治罪!”
康熙揮了揮手,讓吳祿起來,還道:“沒什麼,朕知道你疼愛皇后,可你應該明白,你的想法,若是真的付諸實際,雲瑤勢必會讓蒙古心生不滿,這對胤禘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
吳祿見康熙真的沒有怪罪,心裡也鬆了口氣,不過聽到的話,臉上也露出苦笑,道:“皇上,您也知道,說句大不敬的話,奴才疼了娘娘這麼多年,娘娘本身十分聰慧,從不讓奴才爲難,如今娘娘有了難處,奴才不能置之不理,相信皇上您也能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奴才也是您的臣子,必須要顧念大局,奴才只能想出這樣一個折中的法子。”
吳祿心裡明白,皇上對自家女兒的情分真的算是十分不錯了,吳祿雖不明白爲何自家女兒在公主出嫁的事情上不相信皇上,反而讓自己想辦法,但對於自家女兒的懇請,吳祿自然不會置之不理。所以吳祿也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康熙聞言也是愣住了,顯然沒想到吳祿根本沒有考慮這麼多,只是因爲顧念雲瑤這個女兒。但康熙也相信吳祿是真的這麼想的,因爲就是自己,也因爲見到雲瑤爲此而傷神,而衝動的想要不顧一切的把兩個女兒留在京城。
並非是康熙對女兒一點也不看重,只是在康熙看來,女兒嫁到蒙古並非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畢竟他的姐妹姑姑等嫁到蒙古的並不少,也能幫朝廷做下了不少努力,在蒙古那裡過得也不差,畢竟是公主之尊,在康熙眼裡這可謂是一舉兩得。
就是先前在雲瑤面前提起不讓女兒遠嫁蒙古,也是出於朝政上的考慮,想要藉着不嫁公主的事情打壓一番蒙古罷了。
只是如今雲瑤一改原先的想法,一力的讓女兒留在京城,這讓康熙沒有想到,不過見雲瑤爲此如此憂慮,也擔心雲瑤有孕傷神,還是準備隨了雲瑤的意願。
康熙只以爲雲瑤最近是受了懷孕的影響,心思敏感了很多,所以不願讓女兒遠離身邊,不過縱然康熙腦洞開的再大,也絕不會想到雲瑤擔憂的竟然是茉雅琦和烏希哈嫁到蒙古的身體問題。
雲瑤也不覺得自己的擔心是杞人憂天,康熙很是長壽,兒子長成的也都有長壽之象,只有康熙膝下的公主,大都英年早逝,沒有太多長壽的,好似被詛咒了一般。即使茉雅琦他們身子康健,雲瑤也不敢賭那個可能,當然這些雲瑤是不能和康熙說的,康熙也不會知道。
不過既然康熙心裡下了決定,就嘆了口氣對吳祿道:“茉雅琦他們也是朕的女兒,雲瑤不捨他們離開,朕又何嘗捨得?即是如此,朕也就把茉雅琦他們留在京城好了,只是這事還得細細謀劃。”
吳祿聽到康熙同意,心中也是一喜,但是聽到康熙最後半句話,心中也沉重了不少,是啊,這事並不好辦啊!
說起來雲瑤自認提供了一個好辦法給自己阿瑪,但實際上,雲瑤根本不知道,她所謂的這個折中的辦法,反而是對她自己傷害最大的。
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吳祿纔會對此事一再斟酌,吳祿雖不知道雲瑤爲何沒有想到這一點,或者說故意忽略了這一點,但是作爲阿瑪,吳祿自然要爲自己的女兒考慮周全的。
讓吳祿也慶幸的是,眼前的皇上也爲自己女兒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纔會這麼苦心積慮的爲女兒考慮,還找自己過來商議,以圖找到一個萬全之策。
不過萬幸的是,吳祿調查了很多情況,發現雲瑤的這個想法竟然還有很大的實施餘地,甚至計劃的好的話,也能一舉兩得,讓雲瑤和太子也能因此而受益。
只是吳祿的想法需要得到康熙的認同,纔可實施,本來吳祿還擔心康熙會不同意自己的想法,但是見到皇上對皇后情深義重,心中也放下了顧慮,把自己的想法向康熙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