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市航空研究所機場,早晨的陽光中士兵和工人們已經清除了基地那條超長水泥跑道上的碎雪,專用發動機啓動車正在爲一架剛拖出機庫的雙發飛機進行暖車。
這是一架與衆不同的戰鬥機原型機,機身上的編號是02,試驗型號爲伊—20——它特殊,因爲它沒有螺旋槳!
今天是伊—20原型二號機進行第3次試飛,機場上所有人都在有條不紊的忙碌着。在距離飛機20米外,穿着冬季飛行服的設計局首席試飛員伊留申科正在和飛機總設計師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波利卡爾波夫做起飛前的最後交談。
各系統都已經做了最後檢查,負責的技術員們向總設計師報告一切正常——今天的試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爲是伊—20第一次進行滿載荷試飛:前兩次試飛都沒有裝載彈藥的機炮將已經彈藥,而油箱也將滿負荷。
前線打得熱火朝天,這給了設計師與試飛員極大壓力,不能使用和平時期那種一個機型試飛動則兩三年的時間表,需要加快速度!不過波利卡爾波夫和伊留申科等人也不是蠻幹,只是將試飛時間表內所有科目的進行時間間隔進行壓縮——每當白天一個科目結束,基地各部門是24小時連軸轉,一切形式主義都被毫不猶豫的扔掉,只爲新飛機早一天能達到實用階段。
在伊—20武器配置上波利卡爾波夫沒有使用蘇聯空軍已經大量投入使用的任何一種23毫米航炮,而是爲新飛機安裝了三門最新式nr-30航炮,一種威力極其強勁的新式航炮!
nr-30航炮的研製成功對蘇聯航炮研究來說簡直就是項奇蹟,在波利卡爾波夫看來,它至少在20年內不會落伍!
不過跑道上這架伊—20機炮數量不是設計圖上的4門,而是3門,在機頭內呈三角形佈置——減少一門航炮的原因是nr-30航炮其後坐力、彈藥佈置和射速等幾方面綜合考慮之後的最佳設計。
nr-30航炮屬於管退式單管炮。口徑30毫米,炮彈初速780米/秒,射速高達900發/分!它極高地射速保證了足夠的火力密度,爲此航炮設計部門按照高爾基研究所的提議,爲伊—20設計的彈箱是單門航炮120發的大傢伙,以保證其火力持續性。
不過這也導致了必須在原有設計上減少一門航炮:要在伊—20機頭內塞進四門的話就變得極度擁擠,連飛機整體的平衡性也需要再次進行調整,顯然波利卡爾波夫不能接受對原有設計進行大手術的辦法來保證四門航炮地配置。
不過。三門nr-30航炮已經足夠了!
新式航炮最大後座力58.84千牛,彈鏈彈帶供彈,全重66公斤,設計壽命2,000發。目前可用彈種爲殺傷爆破燃燒彈和穿甲燃燒彈。用作靜力試驗的一號機表明伊—20的機體構造能夠承受3門最新型30毫米航炮齊射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與震動,而單位彈藥投射密度足夠它對付任何能在天上飛的目標——根據估計,不管目標是幾發的大型飛機,三門nr-30航炮一個點射就能讓其空中開花!
如果目標是戰鬥機,一發30毫米殺傷爆破燃燒彈就能給其毀滅性打擊!
一架雙座的米格1型戰鬥機這次將作爲觀測機隨同起飛。記錄伊—20的試飛情況。伊留申科將在油料消耗至百分之七十時,於8000米高空進行飛機最大速度測試。在伊留申科返回機場上空時,一架彼-2高速轟炸機將拖曳靶標,伊留申科將對其進行對空射擊。
這是把三個科目地初步試飛一次性進行,所有試飛參與人員對總設計師和首席試飛員同志都是充滿信心的。遠在莫斯科茹科夫的“幽靈”也讓高爾基的團隊增加了信心——伊—20的發動機:動力強勁地dp-1-2發動機只給“幽靈”試驗造成些小麻煩。還沒出現使用壽命期內起火、爆炸這一類無法預料的事故。
上午9點40分,伊留申科進入機艙,在機械師幫助下穿上降落傘揹包——萬一飛機在高速狀態時出現不可逆轉的情況,他得要先把飛機倒過來才能跳傘。不然非常有可能撞上尾翼部分。
就在剛纔,波利卡爾波夫告訴了伊留申科關於將來可能裝備伊—20和“幽靈”的新型逃生座椅地試驗情況,那個項目由波利卡爾波夫負責的設計局的一個下屬研究小組負責:情況很糟糕!
“上次副統帥提過我們要在高速飛機逃生座椅研究上使用火箭技術,靠橡皮筋和壓縮空氣是死衚衕,可現在那幾位同志還短時間內沒辦法拿出可靠的設計。”波利卡爾波夫有點無奈。
“聽說了,讓同志們要抓緊時間補上七號機庫的大窟窿,不然等過兩個月下雨就慘了!呵呵。”伊留申科說的很輕鬆,他的心中幾乎沒考慮過自己的安危。只想着如何儘快完成所有試飛科目。
彈射座椅,一個全新地科目,不過這會蘇聯的研究情況並不怎麼順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參戰各航空大國就開始爲作戰飛機的飛行員配備降落傘。但隨着飛機速度增大,飛行員爬出座艙跳傘日益困難。這會戰鬥機的時速已普遍提高到600公里以上,飛行員跳傘要冒着被強風吹倒或被刮撞到飛機尾翼上的危險。
在超過500公里的時速下,人一出機艙就會被往後吹,撞上尾翼那就是九死一生!
根據情報部門得到的消息。另一邊的德國很早就開始了對能把飛行員彈射出機艙地座椅地研究:在1938年德國曾試驗過橡皮筋動力的彈射座椅。但未達到實用要求。前年春天德國又研製了以壓縮空氣爲動力地彈射座椅,不過性能也似乎還不夠理想。至少戰爭中就沒見過哪個型號的德國飛機裝備有彈射座椅。
去年年初蘇聯也根據情報搞過壓縮空氣彈射座椅的實驗,不過結局是毀滅性的——第一次實驗就來了個“椅毀人亡”,幸好使用的是假人——座椅爆炸了!壓縮空氣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僅座椅四分五裂,假人都給炸成了幾大節!
戰爭開始後,蘇聯空軍的彈射座椅研究不得不暫停了下來,但隨着“幽靈”和伊-20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空軍對於彈射座椅的需求變得非常迫切。副統帥在得知曾經的彈射座椅研究後,直接拍板——使用火箭動力,其它一切免談!
技術員們速度超快,把壓縮空氣換成了自制火箭,不過第一次使用假人的實驗同那次“椅毀人亡”事故也差不多!
他們在機庫裡進行試驗,在地面上接了個牢固的地樁,用一根鋼絲繩連着椅子,免的撞上機庫頂。然後在座椅上綁了個重80公斤的假人,電子點火——隨着電源接通,“嘭“的一聲巨響加上火箭點燃後的煙霧騰騰,場面蔚爲壯觀!最後極短時間內又是一聲什麼東西被撞壞的巨響!
等煙霧漸漸散去,所有人發現座椅竟然不見了!
當時設計局二號試飛員圖科列夫少校就在現場,看到這一幕後愣愣的轉頭對身邊人說:“打死我也不坐這個危險的炸彈!”
座椅不是爆炸,而是飛走了:顯然副統帥指示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至少座椅能飛起來,不過下邊的人把事給辦砸了!那條差不多有小拇指粗細、連在地樁上的鋼絲繩竟然被崩斷,更過分的是高大機庫的鐵皮屋頂給開了天窗——工作人員在離機庫一百多米外的雪地裡找到了那個摔得不成樣子的座椅和上頭的假人!
火箭點燃初始加速度過高,座椅加上假人就像炮彈一樣給“發射”了出去,巨大的動力連鋼絲繩都乾淨利落崩斷,換成人在上邊會怎麼樣呢?!
別想活命!這逃生座椅這會更像斷頭臺,誰敢上去誰玩完!
“那麼猛烈的彈射,要是我在上邊,上半身非得變成壓縮餅乾不可!”圖科列夫對自己說的話波利卡爾波夫聽得明明白白——研究人員急於求成可不行,得要認認真真來,不能把飛行員當火箭彈打!
火箭技術要改進,不能用“火箭炮”標準。“火箭彈研究所的技術力量會給我們提供幫助,但你短時間內還用不上彈射座椅。”
“你的飛機,我信得過。”伊留申科給波利卡爾波夫的回答顯得很乾脆。
儀表盤顯示一切正常,伊留申科打開點火鈕:在兩聲有些沉悶的爆響中,兩臺dp-1-2發動機成功點火。
推上座艙蓋,鬆開剎車,左手手掌緩慢往前推油門推杆。dp-1-2發動機發出劇烈咆哮,跑道的水泥地面都在微微震動!在側後方遠處的人員能看到發動機噴氣口內部短時間內就變成紅色,甚至能看到近乎青色的火焰拖出!
機輪開始轉動,飛機緩慢加速!當伊留申科將兩個油門杆(早期雙發噴氣式飛機的特點之一,不管是轟炸機還是戰鬥機。)推至“起飛”位置時,飛機越跑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