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給於步兵的壓迫感是與生俱來的,更不用說面對的克組成的巨大方陣,雖然沒有開動,但已經給人壓倒摧毀一切對手的信心,因爲這是蘇維埃的T
“安德烈同志,所有量產T34部裝備最新式F-34(Model38口徑身管坦克炮,備彈75發,前機槍和並列機槍各爲一挺DT機槍,高射機槍爲最新式的|:大口徑機槍(就是DShK“德什卡”機槍。),7.62米機槍子彈備彈3906發,高射機槍備彈發,所有坦克配備電臺。指揮型坦克因爲增加了一部大功率電臺,主炮彈藥減少爲71發,其它性能和普通型完全一樣。”
馬克薩廖夫自豪的像林俊介紹工廠的傑作。
“很好,很好!”
眼前的這些坦克除了高射機槍還在附近的軍械庫裡沒有安裝外,其它附件全部安裝完畢,包括車後部的“特色”附加郵箱。
“前段時間我可是都聽說了,爲了給它們配上合適的武器,你們可把烏拉爾方面的同志催的雞飛狗跳!”
高爾基和伊熱夫斯克的設計師們爲了設計生產性能可靠的坦克炮和高射機槍沒日沒夜的工作了大半年,林俊視察時已經從那邊的同志那裡清楚的瞭解了那時的狀況,特別是捷格加廖夫的設計團體爲了拿出合適的大口徑機槍,所有人都瘦了一圈。總設計師同志地腦門上地頭髮更是少了一片。
一聽林俊的話。科什金說:“其實不光是我們,列寧格勒方面的同志也是急着要裝備,讓那邊地同志們辛苦了。”
這科什金也變得精明。把責任往列寧格勒一推,但他說的也是實話:基洛夫工廠的總設計師朱佐夫-雅科夫列維奇-科京爲了給自己的重型坦克找能湊合的坦克炮,那是通過他的岳父伏羅希諾夫直接向坦克炮研製單位施加壓力!
按照原定計劃,如果主炮研製速度跟不上總體研製工作,T用L11(Model).2mm加農炮。於在火力要求方面更高,無法用30.5身管的坦克炮湊合。完全是等米下鍋情形,對列寧格勒方面而言更要命的是——重型坦克的研究速度已經遠遠落在T
沒辦法,發動機的主動權在去年年中前一直拽在哈爾科夫手裡,加上這邊科什金的設計團體不要命似的拼命工作,在去年11月完成了所有測試,而T34性能超出了蘇聯高層所有人地想象,而那時奮起直追的科金的樣車纔剛剛下線,如果不是考慮到國防人民委員的因素。有些人都想提議取消重型坦克地研製和生產計劃,全力生產T這所有不利的因素導致去年伏羅希諾夫三天兩頭往高爾基打電話詢問坦克炮地研製進度。
還好,高爾基和伊熱夫斯克方面總算不負衆望。及時的拿出了能用的產品,這才皆大歡喜。
“安德烈同志。我們用現有的反坦克炮做了充分的實驗,除了毫米坦克炮能在較近距離擊穿T34正面裝甲外,45米反坦克炮和西邊國家裝備的37毫米47毫米反坦克炮在甲,而我們的F-34可以在最大交戰距離.u|
“我說馬克薩廖夫同志,那也要打中才行。”林俊可不希望同志們被手中劃時代的裝備衝葷了頭腦。
“安德烈同志,不是瞎說,T341500離上的坦克目標的命中率還是不錯的。”
1500米,那已經超出了30代一般坦克炮的最大交戰距離,在這個距離上那些小口徑反坦克炮基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其實就是到了二戰最激烈的時候,坦克的標準交戰距離還是在米之內,最多的戰鬥就是500左右。今明兩年德軍將會研製裝備他們的50毫米和75毫米反坦克炮,但性能還|軍50毫米反坦克炮在各距離的穿甲能力,但在500米以外T34它應該是免疫的,只有75毫米反坦克炮會對T34成威脅,不過就是到41年,德軍主要裝備的反坦克炮還是37毫米的貨色,只有部分50米,在T34面前它們基本就是廢物。
“只要保證T34通常交戰距離持有絕對優勢就是勝利,我沒指望它能擋得住德國佬的88毫米高炮。”
“我們也知道德軍爲它們的18型高炮研製了穿甲彈,這>格勒同志的設計指標了。”馬克薩廖夫風趣了一把。
現在的T34能完全凌駕於西方任何坦克,等到交戰的那一天一定會讓蘇維埃的對手終身難忘,而且一條生產線就能一個月下線150輛,這是其它國家現在想都不敢想的生產效率,它的製造工藝太容易了。
“T34衝數量淹了你!”
“我們原有的BT-7生產線怎麼樣了?”
“生產數量已經下降到原來的百分之二十,到今年年中將全部停產,將所有力量集中到T34生產上。我們已經囤積了足夠的原料,但如果按照現有的配給量,就是第二條生產線啓動,到年底時我們只能保證每月200250的產量。
廠長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現在的生產數量是基於去年開始的原料囤積,而和平時期供給給哈爾科夫共產國際機車廠地原料無法餵飽兩條全力開動地生產線。
“我回去爭取配額,你們先做好準備。到時候有你們忙的。”
歷史上~
.括T34-76型,光T34-85的產量就超過一萬八力可不擔心過剩。只怕原料不足。
交談了一會,一羣人走進坦克羣,林俊看到第一排地坦克上有很多在炮塔上書寫了一些口號,最多的就是:爲了蘇維埃!爲了列寧同志!一類,還有些坦克上用油漆寫着蘇聯領導人和著名人物的名字——這就是蘇維埃坦克特色。
“蘇聯英雄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號!”林俊睜大雙眼,看着眼前這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坦克發呆。
“我說同志們。怎麼把我的名字也刷上了?!”
剛纔已經看到了“斯大林號”,“加裡寧號”,“伏羅希諾夫號”-,
“安德烈同志,您當然有這個資格,您可是我們蘇維埃唯一一名兩次蘇聯英雄,將來駕駛這輛坦克的坦克手一定會爲自己能駕駛以您地名字命名的坦克而自豪!”
同志們的“奉承”話讓林俊的臉有些發熱,這感覺真是怪怪。以前在閱兵式時也見過書寫有各種口號和人名的坦克。航空兵裡也有爲飛機書寫人名與口號的習慣,但看到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坦克還是一下子實在有些難以接受。
—
其實林俊是不習慣這個慣例而已,其實現在的蘇聯已經有些城市地街道和學校、集體農莊用它的名字命名,只不過這些情況他沒去關心。因爲當時他不是在西班牙就是在中國,不知道而已。
這時身後的人羣中出現了四名身穿坦克手製服的人。林俊一眼就認出這些同志都是去年自己地坦克駕駛“教官”。
“安德烈同志,請您上車。”馬克薩廖夫遞給林俊一身坦克兵服。
換了制服的林俊鑽到了炮長地位置,現在他已經不是去年剛來時的菜鳥,一會功夫就熟悉了T34長的操作程序,只不過T34的內部空間只比BT-7好>
隆隆開動的T34不輸於BT快速坦克的速度和>..備號靶標,500距離連射三發穿甲彈,和去年一樣又是發發命中,而後來的兩發高爆榴彈採用的也是直接瞄準射擊,將一個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
滿是硝煙的戰鬥室裡充斥着發射藥的味道,一邊的風扇快速的排除有害氣體,沒有炮管抽氣裝置就是這樣的戰鬥環境。T34保證最基本的戰鬥性能的同時,放棄了一切不必要的裝備,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沒有炮塔吊籃(現代坦克戰鬥室裡的人都是處於吊籃內,座位會隨着炮塔轉動而轉動,以保證任何時候人都面對炮口指向位置。),只要炮塔一轉動,裡面的三個人都得跟着轉圈——西方的有些人就是用這點來取笑T34,說裡面>:|
沒有炮塔吊籃就意味着坦克乘員更需要行動一致,不然容易出危險,被轉動的內部鋼鐵構建打到可不是好玩的,但——“坦克又不是高級轎車,多轉幾圈就轉幾圈,能打垮敵人才是硬道理!”不設計吊籃就能節約生產工時,這非常重要。
鑽出“安德烈號”的林俊站在炮塔上俯視人羣發表一通即興演講:“同志們,這就是我們的T34:4英勇的蘇維埃坦克手將用它去贏得戰爭!”
、、、、、、、
回到183廠區已經是晚餐時分,沒有去年來時的事故打擾,加上新式坦克的研製成功,同志們的情緒是高漲的。林俊心情更好,這T是自己花了大力氣保駕護航才生產出來的。
但林俊還沒有被新式坦克的成功研製和投產衝昏頭腦,最好的坦克也需要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率,而且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已經擺在眼前:如何做到保密,以防西邊的對手不瞭解這種劃時代的裝備。
歷史上德軍直到蘇德戰爭開始後才知道蘇聯有T34KB坦克,纔出現“T34衝擊”.u|.的存在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能出現在任何閱兵式上,配備部隊後要做最高級別的保密,在大戰爆發前就是參加戰鬥也要保證沒有一輛T34入敵手!”想想容易做到難,有件事現在還讓林俊感覺一絲黑色般的幽默:“肅反”也有它的好處,至少那些有通敵嫌疑的人不是槍斃就是被排除出重要崗位,事實上“肅反”最大的作用就是摧毀了所有敵對勢利潛伏在蘇聯內部的情報網,但蘇維埃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
林俊的參合讓肅反規模減小不少,但那些真正的間諜是第一批被逮捕槍斃的,蘇維埃已經沒有敵人的情報網:任何事都是有兩面性的,沒想到“肅反”也有他的好處!
餐後會議廠長反應了一個問題,一個很快就會出現而且很難解決的問題:“現在伊熱夫斯克提供的“德什卡”機槍能裝備所有的T34們瞭解它的產量很難上去,等列寧格勒方面的重型坦克投產後,我們就沒有足夠數量的大口徑機槍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德什卡”機槍還要提供給紅海軍和步兵部隊,加上兩種新式坦克將瓜分餘下的指標,哈爾科夫和列寧格勒誰都沒有足夠的數量,更不用說“德什卡”機槍本身雖然性能出色,但它還是結構稍顯複雜,產量不會太多。
“要是以後大口徑機槍數量不足,那就用DT機槍裝備一部分坦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有高射機槍總比沒有好,還好DT機槍產量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