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番外的番外116 終章 塵歸塵,土歸土
因爲歐洲民粹主義政治強烈的堅持之下,大不列顛和法蘭西終於爲自己犯下的錯誤自食其果,一羣愚蠢的民粹主義政府將西歐的未來葬送在了自己的手中。等到蘇聯的軍隊進入了歐洲之後,白左的聖母,低智商的民粹主義潮流終於見識到了真正的災難。
即便是以民主宣稱的蘇聯,也在政治上採取了集權和共同協商的手段,選票這種東西是不存在,不會因爲民衆的政治街頭戲碼,民衆強烈要求舉行公投,民衆遊行示威而改變一個國家的方針政策,低智商的民粹主義戲碼在蘇維埃面前完全沒戲。如果有誰喊出他們要選票,他們要直接選舉,他們不需要精英代議制,他們要回歸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那麼內務部的士兵將會衝過來將他帶進克格勃,讓磁暴步兵好好的治療一下這個人。直到出來之後開始讚美和歌頌這個國家。
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剩下絕大多數都是盲從的蠢貨。民衆都是愚蠢的。英國,德國和美國已經給出了鮮血淋漓的例子,諸如小布什和川普這種共產主義國際派來的間諜都能坐在美國總統的位置上,可以看出民粹主義潮流已經到了多麼糟糕的地步。
這種思想比納粹更加的可怕,納粹前期的發展好歹爲德國帶來了一定繁榮,而民粹主義除了像病毒一樣摧毀一個歐洲之後,沒有任何的益處。
就算羅曼諾夫不動手,脫離歐盟之後的英國如果再繼續公投下去的話,整個大不列顛將會分裂成好幾個國家,然後不復存在。然後在歐洲大陸上迅速蔓延的宗教主義勢力將會與本土的民粹主義發生衝突,整個歐洲社會陷入動盪的局面,比現在更加嚴重。
(如果毒奶應驗,歡迎大家以後回來挖墳)
硝煙和戰火已經終止,羅曼諾夫總書記也沒有理由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接下來他將軍權和政權逐步轉交給白俄羅斯現任的總統,盧卡申科同志。並且由他繼續帶領共產主義國際聯盟組織前進。
“摧垮了整個歐洲的資本主義制度之後,我已經沒有理由繼續待在這裡了,我相信你能治理好這片戰亂之後的廢墟。”
英國的大本鐘已經沉入了泰晤士河,到處修建的心靈控制塔取代了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成爲歐洲唯一的建築標準。那些原本的極端主義者也放棄了自己心中的信仰,成爲了共產主義的信徒。
洗腦的效果非常不錯,如果尤里不是背叛了蘇維埃,並且逃到月球的話,或許在一切皆結束之後,羅曼諾夫真的會將他提拔爲真理部部長。
“但是美國人呢?”
盧卡申科總統認爲羅曼諾夫總書記給他出了一道難題,雖然紅色的勢力毀了整個歐洲的舊秩序,就連北歐諸如丹麥,瑞典,挪威那些小清新國家也沒有放過。他們所謂的歐洲文化包容性摧垮了社會的根基,國防部長在面對蘇聯大軍壓境時居然沒有任何的方法解決問題,只給出了投降的建議。
“美國人一時半會兒已經造不成威脅了,他們剛剛在波羅北海失去了所有的艦隊力量,現在他們的實力只夠防禦本土,當川普發現核武器已經對我們無效之後,除非對方能研製出大範圍的閃電風暴,然而拿下歐洲已經是我們軍隊的強弩之末,這次的戰爭用光了所有真空內爆彈儲備。統一歐洲,當年拿破崙沒有實現的願望我卻實現了。但是正如你所見到的武力統一,並不等同於能夠治理好這個龐大的聯盟組織。我看重的是你治理國家的能力,而不是摧毀世界的能力。”
說完,羅曼諾夫像是想到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當政權穩定之後記得進行大清洗,以馬卡洛夫爲首的核心集團的瘋子們還想挑動一場世界戰爭,甚至可能會以兵諫的形式將莫斯科拖下水,但是現在我們還沒有做好同一世界的準備。如果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儘早將全部人清洗掉,就像斯大林對待圖哈切夫斯基一樣。”
盧卡申科點點頭,對於羅曼諾夫他是言聽計從,而他一直不知道這個神秘出現的“極端托洛茨基派主義者”爲什麼在革命勝利之後會將政權拱手相讓給自己。
他的身上還有太多太多的謎團,也會隨着這個人永遠的消失在時間歷時的長河之中。
他站在白金漢宮,老佛爺伊麗莎白女王已經從這裡被驅逐出去,然而動員兵搜捕了整個巴黎,也沒有抓住九十多歲的伊麗莎白女王。
“卡斯特羅已經死了,戈地圖也被派去看守列寧墓了,基辛格的壽命也沒有幾年了,老妖婆伊麗莎白已經輸的一塌糊塗,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比賽是我們贏了。”
雖然對女王的逃離有些耿耿於懷,但羅曼諾夫的嘴角還是流露出一個不易察覺的微笑,好歹自己阻止伊麗莎白的續命。
只是微笑,很快的凝固了。
擺放在自己面前的時鐘指針突然停頓,彷彿進入了沒有流逝的永恆,他終於意識到一切都還沒結束,該進行下一場任務了。
偉大的邪惡帝國已經重新建立起來,但是他的獵物還沒有被抓到,不死老妖婆也狡猾地逃脫了手掌心,比賽還在繼續。
無休止的競爭。
羅曼諾夫面前的桌上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只有短短的寫着幾行字。
“時間:19世紀中期,普魯士。”
“任務:終結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從源頭徹底的抹殺伊麗莎白的存在。”
番外完
(響應今年最嚴厲的國家網絡審覈的號召,這本書就到此爲止了,也可以理解爲不算和諧的和諧,反正作者已經被警告的快麻木了。感謝那些一直支持作者的朋友們,最後結尾的彩蛋會成爲作者繼帝國法蘭西之後下下本新書的開頭,當然得等到法蘭西完結之後纔會開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