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面談

其實蘇德兩軍在鐵路橋方向已經打上一陣子了,而且還打得很熱鬧。

甚至集團軍指揮部也就是戈利科夫知道鐵路橋對史達林格勒南部的意義,在臭罵了巴特拉科夫一通後也只能咬牙派出戰機和轟炸機嘗試着對鐵路橋實施轟炸。

蘇聯空軍很少出戰,因爲它很難在德空軍手下討到便宜。

只是鐵路橋對蘇軍來說非同小可,所以只能冒險嘗試。

結果可想而知……德國人是空戰方面的專家,他們好不容易搶到了鐵路橋,當然不會這麼輕易就讓蘇軍炸燬。於是一早就在附近空域佈署了戰機攔截。

以至於蘇軍轟炸機和戰鬥機還沒飛到鐵路橋上空就因爲損失慘重不得不放棄。

所以舒爾卡等人根本就沒看到蘇軍戰機和轟炸機。

再加上舒爾卡人輕言微……他不過只是個上尉,而且還是其它部隊的,巴特拉科夫當然不會也沒必要把戰場情況告知舒爾卡。

於是舒爾卡直到現在才知道相關情況。

“巴特拉科夫同志!”想了想,舒爾卡就說道:“我覺得我們需要見面談談,你沒意見吧?”

“不,當然沒意見!”巴特拉特夫回答:“隨時歡迎你,舒爾卡同志!”

巴特拉科夫少將的態度與之前判若兩人。

其實這並不奇怪,這不只是因爲巴特拉科夫知道舒爾卡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更因爲此時巴特拉科夫已經無法面對這樣的殘局,所以他需要建議需要幫助。

而舒爾卡恰恰有可能會他提供有用的幫助。

雖然此時的巴特拉科夫少將對此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有句話叫“病急亂投醫”,陷入絕望的人會儘力抓住任何一點希望,哪怕它只是一根稻草。

否則,巴特拉科夫少將和他的NKVD第10師就只有死在2號火車站……這是史達林格勒戰役的一個特點,雖然前線是使用白天撤退夜晚反攻的戰術,但有些戰略要點比如2號火車站是無論如何都不允許放棄和撤退的。

同時他們也退無可退,因爲背後就是伏爾加河,往北撤也同樣要面對德軍的打擊和追殺。

也就是說,繼續這樣下去NKVD第10師就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全軍覆沒。

舒爾卡沒花多少工夫就找到了巴特拉科夫的指揮部。

此時巴特拉科夫的指揮部已經換了個位置……這無可厚非,這並不是說“膽小”、“懦弱”之類的,而是指揮部太靠近戰場很容易被敵人一鍋端,失去指揮的部隊就會是一盤沙散無力與敵人對抗。

這一次,當舒爾卡走進指揮部時,警衛以及碰到的參謀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樣了。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等到這時候纔有這表現,舒爾卡早就在史達林格勒名聲在外了,甚至許多人都知道史達林格勒的防禦是按舒爾卡的防禦計劃進行的。

如果早些信任舒爾卡聽他的建議,事情可能也不至於惡化到這地步。

問題在於NKVD部隊是一羣戰鬥經驗不足卻優越感十足的部隊,他們從上到下都不把“其它”部隊放在眼裡並一直把自己當作精銳中的精銳。

造成這種現像的原因,或許與平時其它部隊平時在他們面前總是自矮三分有關。

平時驕橫跋扈慣了,在心理上已經養成高高在上的感覺,很自然的就把這種感覺帶到戰場上。

他們根本不知道以前之所以會有這種“優勢”,完全是因爲他們手裡擁有的權力而不是面對敵人時的戰鬥素質。

也正因爲這種“優越感”,所以他們並不認爲舒爾卡這個“突圍英雄”怎麼樣,他們甚至相信在戰場上他們也能比“突圍英雄”做得更好,就好像敵人也會服從他們的命令似的。

但戰場的現實很快就把他們打回了原形,此時的他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從舒爾卡在糧倉打的防禦戰認識到了彼此之間的差距。

舒爾卡來到巴特拉科夫少將面前時,他正在與幾個參謀討論着什麼,看到了舒爾卡後他交待了參謀幾句打發了他們,就走上前來與舒爾卡面前握了握手,說道:“很高興見到你,舒爾卡同志!”

舒爾卡沒跟巴特拉科夫少將廢話,直接問道:“形勢不樂觀,是嗎?將軍同志!”

舒爾卡這話其實是讓巴特拉科夫少將做個選擇,是否讓舒爾卡參與第10師的指揮。

如果是,巴特拉科夫少將就應該順着這話題介紹下戰場形勢。

如果不是,那麼巴特拉科夫就隨便敷洐幾句或是叉開話題。

畢竟第10師的指揮官是他,舒爾卡的確沒有越級、越銜指揮的權力。

不過巴特拉科夫沒有猶豫,他不假思索的就選擇了前者。

“是的,舒爾卡同志!”巴特拉科夫將舒爾卡邀到地圖前,說道:“德國人從正面對我們發起強攻,我們至少有一半的兵力被牽制在正面無法動彈!”

原本是兩個團也就是三分之二的兵力,後來被巴特拉科夫強行調了兩個營增援側翼,其中一個營增援至糧倉。

“但形勢依舊危如壘卵!”巴特拉科夫皺着眉頭說道:“正面我們勉強能擋住德國人的進攻,但是他們卻從側翼沿着察裡察河長驅直入進攻2號火車站側後……你知道的,步兵第42旅在其猛烈的進攻下已經崩潰。鐵路橋的失守又使他們能持續獲得援軍和補給,如果不是你們守住了糧倉讓他們有所顧忌且進攻速度放緩,可能整條防線就此崩潰了!”

舒爾卡明白巴特拉科夫這話的意思。

2號火車站側翼的防線主要是步兵第42旅的河岸防線,步兵第42旅崩潰就意味着2號火車站到處都是缺口。

一旦德軍從這些缺口攻進2號火車站,就會與正面進攻的部隊前後夾擊蘇軍防線,於是蘇軍防線片刻間就會煙散雲散。

德軍之所以沒有這麼做,很可能是因爲他們擔心城內會有一個又一個“糧倉”將其陷入泥潭。

另一個原因,舒爾卡認爲是因爲鐵路橋成功被德軍攻陷,德國人認爲時間在他們一邊,所以不需要急着冒險。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敖德薩第四百三十八章 突擊炮第五百六十五章 補給爭奪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游擊隊第二百六十七章 圖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夜間航空團第四百六十五章 警衛第二百七十三章 轉移第四百二十九章 錫瓦什湖第三百一十六章 試射第817章 監視第五百四十二章 減員第四百六十六章 方向第三百零七章 叛徒第三百一十九章 自負第三百三十二章 近戰第八十二章 套路第七十一章 駕駛第二百五十二章 裝甲列車第四百四十四章 誤會第八十四章 佈雷第四百五十二章 訓練時間第二百三十四章 營救第816章 元帥第六百零二章 反包圍第二百一十七章 掩蓋第六百一十四章 作戰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船隊第819章 勸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上察岑斯基第五百一十二章 狙擊手第七百零八章 把柄第十一章 協同第二百零二章 坦克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如果戰爭明天來臨第二百四十三章 橋頭堡第六百章 火車第五百零五章 增援第四十六章 哥薩克第二百二十二章 羅科索夫斯基第四十四章 羞辱第六百九十八章 踢皮球第七百六十一章 邊緣第五百四十七章 小試身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手槍第四百四十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第五百七十三章 建議第830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第842章 增援第六百九十二章 運氣第七百三十六章 佔領第814章 特赦令第八十九章 坦克肉搏戰第858章 教官第七十四章 通訊第一百六十三章 陷阱第四百九十六章 補給第六百六十八章 偏見第二百七十三章 轉移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第三百一十六章 試射第一百一十八章 T28第八十章 副指導員第四百三十四章 麻煩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官證第858章 教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陷阱第三百七十六章 換裝第八十八章 包圍第七百三十章 情報關於98K與莫辛納甘精度的討論第四百六十三章 哈爾科夫戰役第四百九十一章 滑躍第二百四十一章 裝甲列車第四百五十三章 訓練第807章 防禦第850章 制度第二百七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八十七章 轉變第五百七十五章 相信第二百零八章 馮.博克第一百五十九章 紙牌第六百五十二章 團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九章 協同第四百一十九章 速度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百米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270號命令第二百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莫斯科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份第一百三十四章 車廂第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三百八十七章 克里木方面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虎穴第三十章 超級炮彈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攻第四百一十六章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