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舒爾卡當然能做到,不僅能做到,舒爾卡還十分確定那是正確的。

“如果我們無法改進滑膛炮的話,爲什麼不改進炮彈?”舒爾卡說。

“炮彈?什麼炮彈?”卡拉什尼科夫有些不解。

“滑膛炮的炮彈!”舒爾卡說:“它因爲沒有膛線所以飛行不穩定,我們爲什麼不改進炮彈讓它在空中穩定飛行呢?”

如果又不損失能量又能在空中穩定飛行,那就是結合了滑膛、線膛兩家之長,也就是能打得又準又深。

“可是……我們怎麼才能做到?”卡拉什尼科夫說:“問題就在於它無法穩定飛行!”

“想想迫擊炮!”舒爾卡有意顧左右而言它:“它的炮彈在空中就能較穩定的飛行!”

“你是說爲炮彈加上尾翼?”

“差不多是這樣!”舒爾卡不再廢話了,他從旁邊拿了一塊石頭,一邊在地上畫着一邊說道:“其實我的想法,它應該更像一支箭。你知道的,箭因爲有尾翼所以能在空中穩定飛行。另一方面,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一個箭形炮彈上,它與目標坦克的接觸面積很小,這將會最大程度的增加它的穿深!”

卡拉什尼科夫愣愣的望着舒爾卡,過了好一會兒纔回答道:“你嚇到我了,舒爾卡!這聽起來的確是對的,它的確能成級數的提高穿深,也就是說……即便是用小口徑火炮,我們也能遠距離輕鬆的擊穿上百毫米厚的裝甲。但問題是,我們怎麼才能將這樣一個長杆箭形炮彈發射出去?而且還用現有口徑的火炮!”

“很簡單!”舒爾卡在它旁邊又加上了幾筆:“我們可以爲它裝上了個殼,這個殼不需要裝藥,它只是爲了適配火炮口徑,而且它是兩半的……當炮彈出膛後,這兩半殼就會因爲受到空氣的阻力而自行脫落,中間的箭形炮彈則繼續飛往目標!”

卡拉什尼科夫吃驚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這對他甚至對這個時代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談,但它從理論上來說又的確是可行的,甚至從理論上來說還很簡單,因爲不需要多少知識就能證明它是有效的,只是沒有人想到還能這麼做,沒有人想到,除了舒爾卡。

“有什麼想法嗎?”舒爾卡問。

“我,我不知道,舒爾卡!”卡拉什尼科夫說話都有些結巴了:“我認爲,我認爲應該讓西索伊聽聽你這個想法

!”

西索伊很快就被卡拉什尼科夫叫了過來,只有他一個人,其它人都被西索伊命令遠離這裡直到聽不見任何聲音爲止。

聽完卡拉什尼科夫的解釋,西索伊也是一臉震驚的望着舒爾卡。

“難以置信,舒爾卡同志!”西索伊說:“你的確解決了這個問題!”

“你確定它可行嗎?”舒爾卡這是在明知故問。

“是的,我確定!”西索伊說:“雖然我們無法短時間造出它,研發的過程可能會碰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是……它的確是可行的,如果不可行,那就是我們能力不夠不能將它造出來!”

“那就好!”舒爾卡說。

“聽你的口氣,你似乎早就想到這種炮彈了?”卡拉什尼科夫問。

“可以這麼說!”舒爾卡回答:“有一段時間了,我只是……不確定它是否有用!”

“有用,非常有用!”西索伊說:“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只要生產出這種炮彈,我們甚至連坦克炮都不需要更換,就可以用T34在同等距離上擊穿德國人的新型坦克……我們的火炮是無敵的,舒爾卡,再厚的裝甲都會被這種炮彈擊穿,敵人的裝甲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擺設!”

說着西索伊忍不住抱着舒爾卡哈哈興奮的大笑起來,然後像小孩似的跳了起來,大叫:“我們要改變世界了,德國人要完蛋了!”

這一幕只讓另一邊不知所謂的科學家和士兵們莫名其妙的,不過他們看西索伊這樣子,猜也能猜得到肯定是好事。

當天夜裡,西索伊和他的科學家團隊就離開了阿納帕返回斯大林格勒。

跟他們一起走的還有那輛“虎式”坦克的殘骸。

西索伊回去後,會同時進行兩方向的研發……確切的說應該是三個方向。

首先是KV14。

它是必須的,不過做爲一款應急自行火炮,它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所以不是重點。

ωwш▪ тт kΛn▪ ℃o

其次就像卡拉什尼科夫說的,研發一款能與德軍新型坦克對抗的坦克……用傳統模式進行,也就是依舊是堆裝甲、堆火炮。

這原本應該是重點中的重點,因爲只有它生產出來並投入戰場才能真正對抗德軍“虎式”。

但現在卻變成了備選項。

重點當然是舒爾卡提出的新型炮彈。

就像西索伊說的:“舒爾卡同志,其實你們根本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險將敵人的新型坦克繳獲並運到這裡來,因爲它比起你說的炮彈,它根本不值一提!”

這話的確有道理,因爲只要這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研發出來,什麼“虎式”、“豹式”甚至“鼠式”都是浮雲……如果“鼠式”能開上戰場的話。

問題就在於這種炮彈從未有人生產出來過。

研發一款新型裝備存在許多不確定的風險,誰也不知道在研發的過程中會碰到什麼困難或是什麼意外,當然也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研發出來。

於是,第二項也就是傳統研發的坦克也必須同時進行。

事實上,西索伊等人不知道的是,這時期其實只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一個選項。

原因是傳統研發坦克這方向走不通,至少在目前走不通……斯大林坦克直到1943年纔出現是有原因的。

就像之前所說的,傳統研發坦克的方向就是堆裝甲、堆火炮,而堆裝甲、堆火炮的根本,就是要有一款優秀的發動機。

斯大林坦克使用的改進型600馬力V-2JS發動機直到1943年纔出現。

否則,蘇聯不等“虎式”出現,就該往坦克上堆裝甲、堆火炮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 信心第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水上巷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折磨第801章 房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選擇第867章 目的第六百四十八章 混編第三百四十五章 燃燒瓶第三百五十八章 以攻代守第五百六十三章 夜間航空團第七十三章 閃電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飛行團第二百三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三十三章 汽油第六百三十六章 辦法第六十五章 包圍第三百一十二章 機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坦克壕第五百一十二章 狙擊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難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羅科索夫斯基第三百零三章 醫院第三百五十四章 說服第七十三章 基爾波諾斯第三百一十四章 巴祖卡第三十二章 絕望第七百零一章 陽奉陰違第二百三十一章 特維爾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第二百四十三章 橋頭堡第一百七十七章 瓦爾拉莎第六十二章 埋伏第三百六十八章 文件第794章 精度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鄉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發第六百六十章 思想第二十章 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罐頭第五百五十八章 兩棲登陸船第一百零五章 敖德薩第五百二十九章 固定碉堡第828章 準備第五百四十四章 諾言第五百五十六章 封鎖第三百六十八章 文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巷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滑躍第六百一十章 進退兩難第869章 建議第六百五十章 全面反攻第五百七十六章 非正規部隊第857章 黑槍第六百三十五章 準逃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多打少第二百六十七章 圖拉第六百五十三章 田鼠第四百五十三章 訓練第五十三章 會師第二十九章 會師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樓第三百二十八章 “路標”第四百二十二章 玩火第814章 特赦令第五百八十二章 野戰醫院第八十一章 懷疑第847章 輕車簡裝第三百四十三章 穿插第五百一十六章 反斜面第三百七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八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激將法第五十三章 會師第853章 變動第七百四十八章 棋手第五百零六章 撤退第六十一章 木屋僞裝第三百九十七章 訓練第五百九十四章 對比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罪第五百四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861章 整編第一百六十七章 撤退第818章 關鍵第六十九章 計劃第五百五十七章 運輸第三百二十九章 銳氣第三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828章 準備第四百二十四章 對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八章 求證第六百六十四章 陰影第六百七十四章 穿插第三百六十七章 援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迎接第六百四十二章 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