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矢忠貞顏真卿起義 遭妒忌哥舒翰喪師

詞曰:

由來世亂見忠臣,矢志掃妖氛。甚羨一門雙義,笑他諸郡無人。

專征大將,待時而動,可建奇勳。只爲一封丹詔,頓教喪卻三軍。

調寄《朝中措》

從來忠臣義士,當太平之時,人都不見得他的忠義,及禍亂即起,平時居位享祿,作威倚勢,搖脣鼓舌的這一班人,到那時無不從風而靡。只有一二忠義之士,矢丹心,冒白刃,以身殉之,百折不回。而今而後,上自君王,下至臣庶,都聞其名而敬服之,稱歎之不已,以爲此真是有忠肝義膽的人。然要之非忠臣義士之初心也。他的本懷,原只指望君王有道,朝野無虞,明良遇合,身名俱泰,不至有捐軀殉難之事爲妙。若必到時窮世亂,使人共見其忠義,又豈國家之幸哉!至國家既不幸禍患,不得已而命將出師,那大將以一身爲國家安危所繫,自必相度時勢,可進則進,不可進則暫止,其舉動自合機宜。閫以外,當聽將軍制之。奈何惑於權貴疑忌之言,遙度懸揣,生逼他出兵進戰,以致墮敵人之計中,喪師敗績,害他不得爲忠臣義士,真可嘆息痛恨,愴天呼地而不已也!

卻說玄宗天子復召秦國模、秦國楨仍以原官起用,二人入朝面君。謝恩畢後,玄宗溫言撫慰一番,即問二人討賊之策。兄弟二人以次陳言,大約以用兵宜慎,任將直專爲對。正議論間,吏部官啓奏說:“前者睢陽太守員缺,逆賊安祿山乘間僞進其黨張通悟爲睢陽太守,隨被單父尉賈賁率吏民斬擊之,今宜即選新官前去接任。特推朝臣數員,恭候聖旨選用。”秦國模奏道:“睢陽爲江淮之保障,今當賊氛擾亂之後,太守一官,非尋常之人所能勝任,宜勿拘資格擢用。以臣所知,前高要尉許遠,既有志操,更饒才略,堪充此職,伏乞聖裁。”玄宗聽說准奏,即諭吏部以許遠爲睢陽太守。又問:“二卿,亦知今日可稱良將者爲誰人?”秦國楨奏道:“自古云:天下危,注意帥。今陛下所用之將,如封常清、高仙芝之輩,雖亦嫺於軍旅之事,未必便稱良將。昔年翰林學士李白,曾上疏奏待罪邊將郭子儀,足備干城之選,腹心之奇,陛下因特原其所犯之罪,許以立功自效。郭子儀屢立戰功,主帥哥舒翰表薦,已歷官至朔方右廂兵馬使九原太守,此真將才也。李白之言不謬。”玄宗點頭道是,因又問:“哥舒翰將才何如?”秦國模奏道:“哥舒翰素有威名,只嫌用法太峻,不恤士卒。朝廷若專任此,聽其便宜行事,當亦不負所委託。但近聞其抱病不治事。”玄宗道:“彼自能爲我力疾辦事。”遂降旨即升郭子儀爲朔方節度使,又命哥舒翰爲兵馬副元帥。哥舒翰上奏告病,玄宗不準所告,令將兵十萬,防禦安祿山。

那時,安祿山既陷靈昌及陳留,聲勢益張,並攻破滎陽,直逼東京。封常清屯兵武牢以拒之,無奈部下新募的官軍,都是市井白徒,不習戰陣,見賊兵勢猛,先自惶懼。安祿山特以鐵騎衝來,官軍不能抵當,大敗而走。正是:

早知今日取勝難,追悔當初出大言。

當下封常清收合餘衆,再與廝殺,又復大敗,賊兵乘勢奮擊,遂陷東京。河南尹達奚珣,出城投降。獨留守李憕、中丞盧奕、採訪判官蔣清,不肯投降。城破之日,穿朝服坐於堂上,安祿山使人擒至軍前,三人同聲罵賊,一時三人都被殺。封常清收聚敗殘兵馬,西走陝州。時高仙芝屯兵於陝,封常清往見之,涕泣而言道:“在下連日血戰,賊鋒銳不可當。竊計潼關兵少,倘賊衝突入關,則長安危矣!不如引屯陝之兵,先據潼關以拒賊。”高仙芝從其言,即與封常清引兵退守潼關,修完守備。賊兵果然復至,不得入而退,這也算是二人守禦之功了。誰知那監軍宦官邊令誠,常有所幹求於仙芝,不遂其欲,心中懷恨。又怪封常清時時無所饋獻,遂密疏劾奏封常清,以賊搖衆,未見先奔;高仙芝輕棄陝地數千裡,又私減軍糧,以入己囊,大負朝廷委任之意。玄宗聽信其言,勃然震怒,即賜令誠密敕,使即軍中斬此二人。令誠乃佯託他事,請二人面議;二人既至,未及敘禮,邊令誠舉手道:“有聖旨敕賜二位大夫死。”遂喝左右:“代我拿下!”宣敕示之。常清道:“敗軍之將,死罪奚逃。但朝議俱以祿山之衆爲不難殄戮,非確論也。臣死之後,願勿輕視此賊,宜專任良將,多練精兵以圖之。”仙芝道:“吾遇賊而退,罪固當死不辭,謂我私侵軍糧,豈不冤哉!”二人就刑之時,部下士卒,皆大呼稱冤枉,其聲震動天地。後人有詩嘆雲:

宦者監軍軍氣沮,何當輕殺而將軍。此時偏聽猶如此,那得人心肯向君?

二人既死,命哥舒翰統其衆,並番將火拔歸仁部卒,亦屬統轄,號稱二十萬,鎮守潼關。

且說安祿山既陷河南,遣其黨段子光齎李憕、盧奕、蔣清之首,傳示河北,令速納款,傳至平原郡。平原郡的太守,乃臨沂人,姓顏名真卿,字清臣,復聖顏子之後裔,是個忠君愛國的人。他於祿山未反之先,預早知其必反,時值久雨之時,藉此爲由,築城浚濠,簡練丁壯,積貯倉稟,暗作準備。祿山以書生目真卿,不把放在心中。及到反叛之時,河北郡縣俱披靡,只道平原亦必降順,乃檄令真卿,爲本郡兵防守河津。真卿佯受其檄,密遣心腹,懷牒馳赴諸郡,暗約其舉兵討賊,一面召募勇士得萬餘人,涕泣諭以大義,衆皆感憤,願

效死力。那賊黨段子光,冒冒失失的將那三個忠臣的頭來傳示,被真卿拿住縛於城上,腰斬示衆。取三個頭續以蒲身,棺殮葬之,祭哭受吊。於是清池尉賈載、鹽山尉穆寧,聞真卿舉義,乃共殺僞景城太守劉道元,獲其甲仗五十餘船並其首級,送至長史李處。以祿山叛黨嚴莊是景城人,遂收其宗族數十人口,盡行殺戮。將劉道元的首級與甲仗等物,轉送平原太守顏真卿處。饒陽太守盧全誠、河間司法李奐、濟陽太守李隨,都將祿山所署的僞太守長史等官,多皆殺了,各有兵數千,推顏真卿爲盟主。真卿即遣本州司法兵馬使李平齎表文,並僞檄,從間道直入京師,奏聞玄宗。

初祿山作亂時,河北震恐,無一能與之抗者。玄宗聞之,嗟嘆說道:“二十四郡曾無一義士耶!”及李平齎表章至,乃大喜道:“朕不識顏真卿作何狀,乃能如此!”遂即降道御旨,詔加顏真卿河北採訪使,在任即升,仍領平原等處事務,免其來京陛見。後來宋朝忠臣文天祥,過平原有詩云:

平原太守顏真卿,長安天子不知名。一朝漁陽動鼙鼓,大河以北無堅城。君家兄弟奮戈起,二十七郡同連盟。賊聞失色分軍還,不敢長驅入兩京。明皇父子得西狩,由是靈武起義兵。唐家再造李郭力,逆賊牽制公威靈。哀哉常山賊鉤舌,公歸朝廷氣不折。崎嶇坎坷不得去,出入四朝老忠節。當年幸脫安祿山,白首竟陷李希烈。希烈安能遽殺公,宰相盧杞欺日月。亂臣賊子歸何所?茫茫菸草中原土。公視於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那詩中所云“白首竟陷李希烈”,是說顏真卿至德宗時,奸相盧杞忌其忠直,使往宣慰逆賊李希烈,其時竟爲其所害,時年已七十有七矣。此是後話。

所云“常山鉤舌”之事,乃顏真卿的族兄顏杲卿,其人之忠義,與真卿無異。當祿山叛亂之時,他爲常山太守,祿山兵至藁城,常山危急,杲卿自度常山兵力不足,一時難以拒守;乃以長史袁履謙計議,姑先往以迎之,以緩其鋒。祿山喜其來迎,賜以紫袍金帶,使仍舊守常山。杲卿遂與履謙密謀起義,恰好真卿遣甥盧逛至常山,與杲卿相約,欲連兵斷祿山的歸路。那時安祿山方僭號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杲卿乃假傳祿山的恩命,召僞井陘守將李欽湊率衆前來,受那登極的犒賞。俟其來至,與之痛飲至醉,縛而斬之,宣諭解散其衆。賊將高邈、何千年,適奉祿山之命,往北方徵兵,路過常山,亦爲杲卿所殺。時部將在祿山手下名張獻誠,正統兵圍困饒陽,杲卿先聲言,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令兵馬使李光弼與武鋒使僕固懷恩,統衆兵卒出井陘來了。獻誠聞之大懼,杲卿乃遣人往說之,使解饒陽之圍,獻誠遂引兵遁去。杲卿令袁履謙入饒陽,慰勞將士,傳檄諸郡,於是河北響應。杲卿以李欽湊的首級與高邈、何千年二人,獻於京師,使其子顏泉明與內邱丞張通幽,齎表文赴京師奏報。那張通幽即張通誤之弟,他恐因其兄降賊,禍及家門,思爲保全之計,知太原尹王承業,與楊國忠有交,欲藉以爲援。乃力勸王承業留住顏泉明,表其奏文,攘其功爲己功。杲卿起義才數日,賊將史思明引兵突至城下,杲卿使人往太原告急,王承業既攘其功,正利於杲卿之死,擁兵不救。杲卿悉力拒戰,糧盡兵疲,城遂陷,爲賊所執,解送祿山軍前。安祿山大喝一聲道:“你何揹我而反!”杲卿瞋目大罵,祿山怒甚,令人割其舌,並袁履謙一同遇害。二人至死,罵不絕口。正是:

通幽顧家不顧國,承業冒功更忌功。坐使忠良被兵刃,空將血淚灑西風。

杲卿盡節而死,卻因王承業掩冒其功,張通幽詭誕其說,楊國忠矇蔽其說,朝廷竟無恤贈之典。直至肅宗乾元年間,顏真卿泣涕訴於肅宗,轉達上皇。那時王承業已爲別事,被罪而死。張通幽尚在,上皇命杖殺之。追贈杲卿爲太子太保,諡曰忠節。其子泉明,爲賊所掠,後於賊中逃脫,求得其父屍,並求得袁履謙之屍,一體棺殮以歸。凡顏氏族人及其父之舊將吏妻子流落者,都出資贖回五十餘家,共三百餘口,人皆稱其高義。此亦是後話。

且說真卿一日聞杲卿之死,大哭大驚,哭是哭其兄,驚的是常山失守,賊據要衝,深爲可慮。忽探馬來報,說郭子儀奉詔進取東京,特薦李光弼爲河東節度使,分兵萬餘,從井陘而來,一路進取。顏真卿喜道:“如此則常山可復矣!”時清河縣吏民,使其邑人李萼至平原,奉粟帛器械,以資軍用,且乞借兵以爲戰守之助。那李萼年方弱冠,器宇軒昂,言詞明快。真卿奇其人,以兵五千借之。李萼因進言說道:“朝廷已遣兵出崞口,賊據險相拒,官軍不得前。公今引兵先擊魏郡,公兵開崞口以引出官軍,團討平汲鄴以北諸郡縣,然後合諸鎮兵,南臨孟津,據守要害,制其北走之路。但須表奏朝廷,堅壁勿戰,不過月餘,賊必有內潰相圖之事矣!”真卿然其說,命參軍李擇交等,將兵會清河、博平,兵屯於堂邑。僞魏郡太守袁知泰率衆來戰,官軍奮力擊之,賊衆潰敗,遂拔魏郡,軍聲大振。北海太守賀蘭進明兵來會屯於平原城之南,真卿待之甚厚,且以堂邑之功讓之。進明居之不疑,竟自具表上奏,真卿亦不以爲怪。又聞李光弼已恢復常山,郭子儀與李光弼合兵一處。賊將史思明來戰,子儀用計,思明露髻跣足,持折槍步行,私自逃去,河北十餘郡皆下。又聞雍邱防禦使

張巡與賊連戰,屢敗賊衆。正歡喜間,忽聞朝廷上有詔,催促副元帥哥舒翰出戰。

原來哥舒翰屯軍潼關,爲長安屏障之計,按兵不動,待時而進。河源軍副使王思禮乘間進言曰:“今天下以楊國忠召亂,莫不切齒,公當上表,請斬楊國忠之頭,以謝天下,則人心皆快,各效死力矣!”哥舒翰搖頭不應。王思禮又道:“若是上表,未必便如所請,僕願以三十騎,劫取楊國忠至潼關斬之。”哥舒翰愕然道:“若如此,真是哥舒翰反,不是安祿山反了。此言何可出諸君口?”思禮乃不敢復言。那邊楊國忠也有人對他說:“朝廷重兵,盡在哥舒翰掌握之中;倘假人言爲口實,如拔旗西指,爲不利於公,將若之何?”國忠聽說乃大懼,方尋思無計,忽人報賊將崔乾情在陝,兵不滿四千,羸弱不堪,甚屬無備。國忠即奏啓玄宗,遣使催哥舒翰進兵恢復陝洛。哥舒翰飛章奏言道:“安祿山習於用兵,豈真無備。今特示弱者,誘我出兵耳!我兵若輕出敵,正墮他的詭計。且賊遠來,利在速戰,我兵據險,利於堅守。況賊殘虐,失衆民心,勢已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而自戢。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徵兵,尚多未集,請姑待之。”郭子儀、李光弼亦上言:“請引兵北攻范陽,覆其巢穴,擒賊黨之妻孥爲質,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兵,惟宜固守,不可輕出。”顏真卿亦上言:“潼關險要之地,屏障長安,固守爲尚。賊羸師以誘我,幸勿爲閒言所惑。”奏章紛紛而上,無奈國忠疑忌特深,只力持進戰之說。玄宗信其言,連遣中使,往來不絕的催出戰,且降手敕切責雲:

卿擁重兵,不乘賊無備,急圖恢復要地,而欲待賊自潰,按兵不戰,坐失事機,卿之心計,朕所未解。倘曠日持久,使無備者轉爲有備,我軍遷延,或無成功之績,國法具在,朕自不敢徇也。

哥舒翰見聖旨降下,嚴厲切責,勢不能止,撫膺慟哭一回,遂整飭隊伍,引兵出關。與崔乾佑之兵,遇於靈寶西原。賊兵據險以待,南向阻山,北向阻河,中向隘道,七十餘里。王思禮等將兵五萬俱前,副將龐忠等引兵十萬繼進。哥舒翰自引兵三萬,登河南高阜,揚旗擂鼓,以助其勢。崔乾佑所率不過萬人,部伍不整,官軍望見,都皆笑之。誰知他已先伏精兵於險要之處,未及交兵,佯爲偃旗曳戈,好像要逃遁的一般。官軍懈不爲備,方觀望間,只聽連聲炮響,一齊伏兵多起。賊衆乘高拋下木石,官軍被擊死者甚多。隘道之中,人馬受束,槍桿俱不施用。哥舒翰以氈車數十乘爲前驅,欲藉以爲衝突。崔乾佑卻以草車數十乘,塞於氈車之前,縱炎燒焚。恰值那時東風暴發,火趁風威,風因火勢,煙焰沸騰,官軍不能開目,妄自相殺。只道賊兵在煙焰中,一齊把箭射將去,及知箭盡,方知無賊。乾佑遣將,率精騎數萬,從山南轉出官軍之後,首尾夾攻,官軍駭亂,大敗而奔,或棄甲鼠匿,而逃入山谷;或拋槍奔走,或誤入河中,溺死者不計其數。後軍見前軍如此敗走,亦皆自潰,河北軍望見,也都逃奔,一時兩岸官軍俱空。這一場好廝殺,但見:

初焉誘敵,作爲散散疏疏;乍爾交鋒,故作荒荒縮縮。一霎時後兵擁至,轉瞬間伏兵齊起。炮響連天,鼓聲動地。相逢狹路,用不着大劍長槍;獨佔高岡,亂拋下木頭石塊。風能助火,頓教雙目被煙迷;箭未傷人,卻笑一時都射盡。眼見全軍既覆,足令大將獲擒。

官軍既敗,哥舒翰獨與麾下百餘騎,自首陽山渡河,向西入關,餘衆奔至關外。時已昏夜,關前原有三個極闊極深的大坑塹,以防賊人衝突的。那時敗兵逃歸,爭先入關,慌亂裡黑暗中,不覺連人帶馬,多被跌入坑塹內。須臾之間,坑塹填滿,後來者踐之而過,如履平地。二十萬人馬出戰,敗後得歸者,八千餘人。崔乾佑乘勝攻破潼關。哥舒翰退至關西驛中,揭榜收合敗卒,欲圖再戰。部下番將火拔歸仁心欲降賊,及聲言賊兵將至,促哥舒翰出驛上馬。火拔歸仁言道:“主帥以二十萬衆,一戰而盡,有何顏復見天子?況又權相所疑忌,獨不見高仙芝、封常清之事乎?即請東行,以圖自全之策。”哥舒翰道:“吾身爲大將,豈肯降賊。”便欲下馬。歸仁叱部卒,系哥舒翰兩足於馬腹,不由分說,加鞭而行,諸將有不從者,都被纏縛。遇賊將田乾真,引兵來接應,遂將哥舒翰等執送祿山軍前。祿山本與哥舒翰不睦的,那時卻不記舊怨,用言勸他降順。哥舒翰只得降了,火拔歸仁自誇其功,大言於衆,以爲哥舒翰之降,我之力也。祿山聞之大怒道:“歸仁背朝廷,逼主帥,不忠不義!”命即斬其首以示衆。當年安祿山奏請用番將守邊,後來反叛,多得番將之力;火拔歸仁自誇是番將,故敢大言誇功,亦不想竟爲祿山所殺。正是:

反賊亦難容反賊,小人枉自爲小人。

哥舒翰既降賊,祿山命爲司空,逼令作書,招李光弼等來降。光弼等皆復書切責之。祿山知其無效,乃囚之於後院中。後人有詩嘆雲:

哥舒本名將,喪師非其罪。權奸能制命,大帥如傀儡。

戰所不宜戰,我心先自餒。辱身更辱國,千載有餘悔。

這一場喪師,非同小可。此信報到京師,吃驚不小。正是:

將軍失利邊疆上,天子驚心宮禁中。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

第九十四回 安祿山屠腸殞命 南霽雲齧指乞師第六十四回 小秦王宮門掛帶 宇文妃龍案解詩第八十四回 幻作戲屏上嬋娟 小遊仙空中音樂第六十七回 女貞庵妃主焚修 雷塘墓夫婦殉節第九十一回 延秋門君臣奔竄 馬嵬驛兄妹伏誅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第九十六回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復兩京廣平王奏績第六十四回 小秦王宮門掛帶 宇文妃龍案解詩第十一回 冒風雪樊建威訪朋 乞靈丹單雄信生女第九十八回 遺錦襪老嫗獲錢 聽雨鈴樂工度曲第二十六回 竇小姐易服走他鄉 許太監空身入虎穴第九十七回 達奚女鍾情續舊好 採蘋妃全軀返故宮第五回 秦叔寶途次救唐公 竇夫人寺中生世子第四十五回 平原縣秦叔寶逃生 大海寺唐萬仞徇義第三十二回 狄去邪入深穴 皇甫君擊大鼠第五十一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計龍飛第二回 楊廣施讒謀易位 獨孤逞妒殺宮妃第四十四回 寧夫人路途脫陷 羅士信黑夜報仇第三十九回 陳隋兩主說幽情 張尹二妃重貶謫第三十六回 觀文殿虞世南草詔 愛蓮亭袁寶兒輕生第九十回 矢忠貞顏真卿起義 遭妒忌哥舒翰喪師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第五十七回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第五十八回 竇建德谷口被擒 徐懋功草廬訂約第五十四回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爲友捐軀第三十八回 楊義臣出師破賊 王伯當施計全交第五十九回 狠英雄犴牢聚首 奇女子鳳閣沾恩第三十一回 薛冶兒舞劍分歡 衆夫人題詩邀寵第九十七回 達奚女鍾情續舊好 採蘋妃全軀返故宮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復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第二十九回 隋煬帝兩院觀花 衆夫人同舟遊海第四十一回 李玄邃窮途定偶 秦叔寶脫陷榮歸第七十一回 武才人蓄髮還宮 秦郡君建坊邀寵第四十五回 平原縣秦叔寶逃生 大海寺唐萬仞徇義第九十二回 留靈武儲君即位 陷長安逆賊肆兇第八十八回 安祿山范陽造反 封常清東京募兵第九回 入酒肆莫逢舊識人 還飯錢徑取回鄉路第九十三回 凝碧池雷海青殉節 普施寺王摩詰吟詩第四十九回 舟中歌詞句敵國暫許君臣 馬上締姻緣吳越反成秦晉第七十二回 張昌宗行儺幸太后 馮懷義建節撫碩貞第八十六回 長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樓通宵歡宴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慟成喪禮 唐秦王親唁服軍心第二十二回 馳令箭雄信傳名 屈官刑叔寶受責第九十二回 留靈武儲君即位 陷長安逆賊肆兇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復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第六回 五花陣柴嗣昌山寺定姻 一蹇囊秦叔寶窮途落魄第三回 逞雄心李靖訴西嶽 造讖語張衡危李淵第八十四回 幻作戲屏上嬋娟 小遊仙空中音樂第四十七回 看瓊花樂盡隋終 殉死節香銷烈見第五十四回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爲友捐軀第七十八回 慈上皇難庇惡公主 生張說不及死姚崇第二十七回 窮土木煬帝逞豪華 思淨身王義得佳偶第一回 隋主起兵伐陳 晉王樹功奪嫡第十七回 齊國遠漫興立球場 柴郡馬挾伴遊燈市第二十八回 衆嬌娃剪綵爲花 侯妃子題詩自縊第六回 五花陣柴嗣昌山寺定姻 一蹇囊秦叔寶窮途落魄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第九十九回 赦反側君念臣恩 了前緣人同花謝第四十三回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慟成喪禮 唐秦王親唁服軍心第一回 隋主起兵伐陳 晉王樹功奪嫡第七十二回 張昌宗行儺幸太后 馮懷義建節撫碩貞第四十回 汴堤上綠柳御題賜姓 龍舟內線仙豔色沾恩第六十六回 丹霄宮嬪妃交譖 玄武門兄弟相殘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復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寧夫人惑計走他鄉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復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慟成喪禮 唐秦王親唁服軍心第五十七回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第三十七回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寧夫人惑計走他鄉第四十四回 寧夫人路途脫陷 羅士信黑夜報仇第八回 三義坊當鐗受腌臢 二賢莊賣馬識豪傑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第四十三回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第二十六回 竇小姐易服走他鄉 許太監空身入虎穴第四十六回 殺翟讓李密負友 亂宮妃唐公起兵第三十回 賭新歌寶兒博寵 觀圖畫蕭後思遊第九回 入酒肆莫逢舊識人 還飯錢徑取回鄉路第五十七回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復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第九十三回 凝碧池雷海青殉節 普施寺王摩詰吟詩第二十九回 隋煬帝兩院觀花 衆夫人同舟遊海第一回 隋主起兵伐陳 晉王樹功奪嫡第七十六回 結綵樓嬪御評詩 遊燈市帝后行樂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第二回 楊廣施讒謀易位 獨孤逞妒殺宮妃第四十五回 平原縣秦叔寶逃生 大海寺唐萬仞徇義第六十二回 衆嬌娃全名全美 各公卿宜室宜家第五十三回 夢周公王世充絕魏 棄徐勣李玄邃歸唐第十三回 張公謹仗義全朋友 秦叔寶帶罪見姑娘第七回 蔡太守隨時行賞罰 王小二轉面起炎涼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第四十一回 李玄邃窮途定偶 秦叔寶脫陷榮歸第五十四回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爲友捐軀第三十七回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第三十二回 狄去邪入深穴 皇甫君擊大鼠第二十八回 衆嬌娃剪綵爲花 侯妃子題詩自縊第八十回 安祿山入宮見妃子 高力士沿街覓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