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釋情癡夫婦感恩 伸義討兄弟被戮

詞曰:

有意多緣,豈必盡朱繩牽接。只看那紅拂才高,藥師情熱。司馬臨邛琴媚也,文君志向何真切。乍相逢,眼底識英雄,堪怡悅。

有一種,天緣結。有一種,萍蹤合。嘆芳情未斷,癡魂未絕。不韋西秦曾斬首,牛金東晉亦誅滅。這其間,史冊最分明,何須說?

調寄《滿江紅》

天下治亂嘗相承,久治或可不至於亂,而亂極則必至於復治;雖無間世首出之王者,亦必有撥亂反正之英主,挺生於其間。有英主,即有一二持正不阿之元宰,遇事敢言之侍從,應運而興,足以挽回天意,維持世道,其關係豈淺鮮哉!

今且不說中宗到京,尚在東宮。太后依舊執掌朝政,年齒雖高,淫心愈熾。又以張昌宗爲奉宸令,每內廷曲宴,輒引諸武、二張飲博嘲謔;又多選美少年,爲奉宸內供奉,品其妍媸,日夜戲弄。魏元忠爲相,奏道:“臣承乏宰相,使小人在側,臣之罪也。”元忠秉性忠直,不畏權勢,由是諸武、二張深怨,太后亦不悅元忠。昌宗乃譖元忠私議道:“太后年老,且淫亂如此;不若挾太子爲久長,東宮奮興,則狎邪小人,皆爲避位矣!”太后知之大怒,欲治元忠。昌宗恐怕事不能妥,乃密引鳳閣舍人張說,賂以多金,許以美官,使證元忠。張說思量要推不管,他就變起臉來,不好意思。倘若再尋了別個,在元忠宰相身上,有些不妥。我且許之,且到臨期再商,只得唯唯而別。

太后明日臨朝,諸臣盡退,止留魏元忠與張昌宗廷問。太后道:“張昌宗,你幾時聞得魏元忠私議的?卻與何人說之?”昌宗道:“元忠與鳳閣舍人張說相好,前言是對張說說的,乞陛下召張說問之,便知臣言不謬。”太后即命內監去召張說。是時大臣尚在朝房探聽未歸,聞太后來召,張說知爲元忠事。說將入,吏部尚書宋璟謂說道:“張老先生,名義至重,鬼神難期,不可徇情行止,以求苟免。獲罪流竄,其榮多矣。倘事有不測,璟等叩閽力爭,與子同生死,努力爲之,萬代瞻仰,在此一舉也!”又有左史劉知幾道:“張先生無污青史,爲子孫累。”張說點頭唯唯,遂入內庭。太后問之,張說默然無語。昌宗從旁促使張說言之。張說便道:“臣實不聞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使臣證之耳。”太后怒道:“張說反覆小人,宜一併治之!”於是退朝。

隔了幾日,太后叫張說又問,說對如前。太后大怒,元忠貶高要尉,說流嶺表。昌宗因張說不肯誣證元忠,挾太后之勢,連夜要促他起身。卻說張說有愛妾姓寧,名懷棠,字醒花;生時母夢人授海棠一枝,因而得孕,其諸母戲道:“海棠睡未足耶!”其母道:“名花宜醒不宜睡。”故號醒花。及歸張說,時年十七,姿容豔麗,文才敏捷。張說所有機密事故,俱他掌管。一日有個同年之子,姓賈名全虛,父親賈恪,官拜禮部尚書。全虛年方弱冠,應試來京,特來拜望張說。因見全虛年少多才,留爲書記。凡書札來往,皆彼代筆。住在家中,忽忽過了一夏,秋來風景,甚是可人:殘梧落葉,早桂飄香。全虛偶至園中綠玉亭前閒玩,劈面撞見了醒花。全虛色膽如天,竟上前深深作揖道:“小生蘇州賈全虛,偶爾遊行,失於迴避,望娘子恕罪。”那醒花也不回言,答了一禮,竟望裡邊進去了。醒花心上思想起來:“吾家老爺,只說賈相公文學富贍、家世貴顯,並不提起他丰姿秀雅,性格溫和;看他舉止安靜,決不像個落泊之人,吾今在此,雖然享用,終無出頭之日。”倒有幾分看上他的意思。全虛雖然一見,並不知此是何人,又無從那裡訪問,胸中時刻想念,只索付之無可如何。

過了一日,正直張說有事,全虛出去打聽了回家,獨坐書齋。月色如晝,聽見窗外有人嗽聲。全虛出來一看,見一女郎緩步而至,全虛驚問。女郎答道:“吾乃醒娘侍女碧蓮。曩日醒娘亭前一見,偶爾垂情,至今不忘。茲因老爺在寓,即日起行,醒娘欲見郎君一面,特命妾先容。”語未完,只見醒花移步而來,滿身香氣氳氳。全虛迎上一揖道:“綠玉亭前,瞥然相遇,度娘子決不是凡人,所以敢於直通款曲。今幸娘子降臨,天遣奇緣;若是娘子不棄,便好結下百年姻眷了。”那醒花卻也安雅,徐徐的答道:“我在府中一二年,所見往來貴人多矣,未有如君者。君若不以妾爲殘花敗絮,請長侍巾櫛。承此多故之際,如李衛公之挾張出塵,飄然長往,未識君以爲可否?”全虛道:“承娘子謬愛,全虛有何不可;只是年伯面上不好意思。”醒花道:“你我終身大事,那裡顧得,須自爲主張。”碧蓮攜着酒餚,二人對酌。全虛道:“卿字醒花,只恐夜深花睡去奈何?”醒花笑道:“共君今夜不須睡,否則恐全虛此一刻千金也。”相與大笑。碧蓮道:“隔牆有耳,爲今之計,三十六着,走爲上着。”疾忙收拾,連夜逃遁。正是:

婚姻到底皆前定,但得多情自有緣。

早已有人將此事報知張說,張說差人四下緝獲住了,來見張說。張說要把全虛置之死地,全虛厲聲道:“睹色不能禁,亦人之常情。男子漢死何足惜,只是明公如此名望素著,如此爵祿尊榮,今雖暫謫,不久自當遷擢。安知後日寧無復有意外之虞,緩急欲用人乎?何靳一女子而置大丈夫於死地,竊謂明公不取也。且楚莊王不究絕纓之事,袁盎不追竊姬之書生,楊素亦不窮李靖之去向,後來皆獲其報,豈明公因一女子,而欲殺國士乎?”張說奇其語,遂回嗔作喜道:“汝言似亦有理,今以醒花贈汝,並命家人厚具奩資贈之。”全虛也不推辭,攜之而去。太后聞知,以張說能順人情,不獨不究前事,且命以原官兼爲睿宗第三子隆基之傅。這隆基即後來中興之主玄宗皇帝也。但那時節正未得時,太后亦等閒視之。其時太后所寵愛的人,自諸武而外,只有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那安樂公主乃中宗之女,下嫁於太后之侄武崇訓。太后從武氏一脈推愛,故亦愛之。他倚了夫家之勢,又會諂媚太后,得其歡心,因便驕奢淫逸,與太平公主一樣的橫行無忌。

一日,兩個公主同在宮中閒坐,偶見壁上掛着一軸美人鬥百草的畫圖,且是畫得有趣,有《西江月》詞道得

好:

春草春來交茂,春閨春興方濃。爭教小婢向園中,偏覓芳菲種種。

各出多般多品,爭看誰異誰同。因何一笑展歡容,鬥着宜男心動。

太平公主看了畫圖,對安樂公主說道:“美人鬥草,春閨韻事。今方二月,百草未備。待春深草茂之時,我和你做個鬥草會,大家賭些什麼如何?”安樂公主欣然應諾。到得三月初旬,正欲預遣宮女們去御苑中採覓各種異草,適上官婉兒來閒話,聞知其事,因說道:“公主若但使人覓草,只怕你會覓,他也會覓,何能取勝?必須覓得一件他人所必無之物方好。”公主道:“你道那一件是他人所無的?”婉兒道:“這倒不必拘定是草不是草,只要與草相類的便了。”公主道:“你且說何物與草相類?”婉兒道:“草爲地之毛,人身有五毛,亦如地之有草,五毛之中須爲貴。吾聞南海祗洹寺塑的維摩詰之像,其須乃晉朝名公謝靈運面上的,此真世間有一無二的東西,得此一物,定可取勝。”安樂公主聞言大喜。原來晉時謝靈運,一代名人,官封康樂郡公,生得一部美髯,不但人人欣羨,自己亦甚愛惜。後因犯罪罹刑,臨死之時,不忍埋沒此須,親自剪付衆人。其時適當南海祗洹寺內裝塑維摩詰像,遺命將此須舍爲維摩詰法像之須。後世因相傳爲此寺中一件勝蹟。那維摩詰是釋迦牟尼佛同時的人,他與文殊菩薩最相善,其往來問答之語,載在內典。今藏經中有維摩詰所說經。此乃西天一個未出家不落髮的居士,所以塑其像者,要用鬚髯。

閒話少說。且說安樂公主聽了上官婉兒之言,立即密遣內侍林茂飛騎往南海祗洹寺,將維摩詰之須剪取一半,以備鬥草之用。林茂即行之後,公主又想:“我若取須之半,倘太平公主知道,也遣人去剪了那一半來,卻不大家扯直了。不如一併剪取,一則鬥草必勝,二則留此一部全須,以爲奇事,卻不甚妙?”遂令遣內侍陽春景,星夜前往。比及到半途,已見林茂轉來了。陽春景一面自去剪取餘須,林茂自將先剪之須,回宮覆命。原來太平公主,正約定這一日與安樂公主,各出珍奇寶玩,在長春宮內滿綠軒中鬥草賭勝,請上官婉兒監局。卻好正值見林茂到了,料道須已取得,心中歡喜。且不說破,便先將各樣異草相比,只見他多的,我也不少;我有的,他也不無,兩家賭個持平。安樂公主道:“地上的草,不如人身上的草。我有一種草,是古人身上遺留下來的,豈非世上無雙之物?”太平公主問是何物。安樂公主道:“是晉人謝靈運之須。”太平公主道:“吾聞謝靈運死時,已將此須舍與祗洹寺裝塑在維摩詰面上了,你何從得之?”安樂公主笑道:“靈運能捨,我能取,今已取得在此了。”便叫林茂快把來看。林茂捧過一個錦囊,於中取出須來,放在桌上,果然好須,卻像在生人頦下剪下來的,極其光潤。

正看間,可煞作怪,忽地軒前起一陣香風,把須兒吹向空中,悠悠揚揚的飄散了。林茂不知高低,趕着風,向空捉搦,指望搶得幾莖。卻被階石絆了一跌,把右臂跌壞,臥地不能起。衆內侍扶之出宮,太平公主道:“佛面上的須,原不該去剪他,今此報應,必是佛心不喜。”上官婉兒聞言,自想:“這件事,是我說起的。”心上好生驚駭不安,默然無語。安樂公主還強爭道:“且莫閒講,鬥草要算我勝了。”太平公主笑道:“莫說須原當不得草,只今須在那裡哩!正好大家不算輸贏罷了。”當時嬉笑宴飲而散。安樂公主雖然未贏,卻也不輸,只可惜須兒被風吹去,不曾留得;還想那一半,即日取到,好留爲珍秘。

又過了好幾日,陽春景方取得餘須回報。原來那陽春景,也於路上跌壞了右臂,故而歸遲。公主既得了須,十分歡喜。正拿在手中細看,卻又作怪,一霎時香風又起,又把須兒吹入空中去了。香風過後,繼以狂風,將庭前樹上開的花卉,盡皆吹落,不留一朵,衆俱大駭。有詞爲證:

靈運面,維摩詰,何妨佛面如人面。此須借作彼須留,怎因嬉戲輕相剪?

才喜見,吹不見,不許妖淫女子見。誰將金剪向慈容,剪得須時兩臂斷。

當下安樂公主,驚懼至極,合掌向空懺悔。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聞知,更加駭異。於是三個女子各捐帑千金,給與祗洹寺,增修殿宇,重整金身,不在話下。

且說那時朝中大臣,自狄仁傑死後,只有宋璟極其正直,丰采可畏。太后亦敬禮之,諸武都不敢怠慢他。至於張易之、張昌宗兩個,其畏憚宋璟,與向日畏憚狄仁傑一般。當初狄仁傑存日,適海國進貢一裘,名曰集翠裘,乃集翠鳥身上軟毛做成的,最輕暖鮮麗,是一件奇珍難得之物。張昌宗見而欲之,恃愛乞恩求賜,太后便把來賜與他。昌宗謝了恩,便就御前穿着起來,太后看了笑道:“你着了此裘,越覺嫵媚了。”昌宗欣欣得意。適狄仁傑入宮奏事,太后既準其所奏之事,意欲引仁杰與昌宗親暱,因見幾案之上,有棋局棋子,遂命二人對坐弈棋。二人領旨,彼此坐定。太后道:“棋高者用白棋,昌宗棋頗高。”仁杰起身奏道:“臣自信是精白一心,涅而不淄之人,弈雖小數,願從其類,請用白者。”太后道:“任卿取用可也,但你二人,須各賭一物,今所賭何物?”仁杰道:“請即賭昌宗身所穿之裘。”太后道:“卿以何物爲對?”仁杰道:“臣亦即以身所穿紫袍爲對。”太后笑道:“此集翠裘,價逾千金,卿袍安能與相抵?”仁杰道:“此袍乃大臣朝見奏對之衣;昌宗此裘,乃嬖佞寵幸之服。以袍對裘,臣猶不屑也。”太后聞言,笑而不答,昌宗心赧氣沮,遂累局連北。仁杰即對御褫其裘,披於身上,謝恩而出。至光範門,便脫下來,付家奴服之而歸。太后知之,亦置不問。因此羣小都畏憚他。在廷正人,如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崔元等,又皆仁杰所薦引,與宋璟共矢忠心,誓除逆賊。

一日同中宗南山出獵,張柬之五人隨騎而行。到了山中幽僻之處,五人下馬奏道:“臣等幽懷向欲面奏,因耳目衆多,不敢啓齒。今事勢已迫,不能再隱。臣思陛下年德皆備,太后惑二張言語,貪位不還。近聞二張寵幸太過,太后欲將寶位

讓與六郎,萬一即真,則置陛下於何地?臣等情急,只得奏聞。陛下籌之。”中宗聞言大驚道:“爲今奈何?”柬之道:“直須殺卻張武亂臣,方得陛下復位。”中宗道:“太后尚在,怎生殺得?”柬之道:“臣定計已久,無煩聖慮,但恐驚動聖情,故先與聞。”中宗道:“二張可殺;武氏之族,系我中表之親,望看太后之面留之。”柬之道:“臣兵至宮闈,不遇則已,如或遇着,恐刀劍無情,不能自主。”中宗道:“孤若得位,反周爲唐,當封汝等爲王。”柬之稱謝。遂草草獵畢而回,歸至朝門,各各散去。

中宗回至宮中,恰好武三思那日曉得中宗出獵,正與韋后在宮玩耍,見左右報說王爺回來,三思驚得身子戰慄。韋后道:“不須害怕,我同你在外頭書室裡去打一盤雙陸,他進來看見了,包你不說一聲,還要替我們指點。”三思沒奈何,只得隨韋后出來,坐了對局。中宗走進來,看見笑道:“你兩個好自在,在此打雙陸。”三思忙下來見了。中宗道:“你們可賭什麼?”韋后道:“賭一件玉東西。”中宗坐在旁邊道:“待我點籌,看你們誰贏。”下了兩局,大家一勝一北,第三盤卻是三思輸了。中宗道:“什麼玉東西,拿出來。”三思道:“粗蠢之物,陛下看不得的,改日還要與娘娘復局。天已昏黑,臣要回去了。”中宗道:“今夜且在此用了夜宴,然後回去何妨?”

三思同中宗到內書房裡,只見燈燭輝煌,宴已齊備,二人坐了。三思道:“我們怎麼樣吃酒?”中宗想道:“我且卜一卦,看外廷之事如何?”便道:“擲個狀元罷!”三思道:“狀元雖好,只是兩個人有何意味?”中宗道:“你與我總是親戚,我請娘娘與上官昭儀出來,四人共擲,豈不有趣。”三思見說,心中大喜,道:“妙。”中宗吩咐左右。只見韋后與上官昭儀,俱素淨打扮,另有一種嫋娜韻致。大家坐了擲起,不多幾擲,中宗就是一個幺渾純,三人鼓掌笑道:“妙呀!狀元還是殿下佔着。”中宗道:“好便好,只是幺色;若是純六,再無人奪去。”三思道:“說甚話來,一是數之始,絕妙的了,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快奉一巨觴與殿下。”中宗飲幹,三人又擲。上官昭儀擲了四個四,說道:“好了,我是榜眼。”韋后道:“不要管榜眼探花,也該吃一杯;等我擲六個四出來,連殿下都扯下來。”兩個在那裡擲,中宗心上想:“此時初更時分,怎麼還不見動靜。若是他們做不來,不如且放三思回家去,我今叫人去打聽一回。”就叫婉兒道:“你看他兩個再擲,有了探花,我就要考了。我去一回就來。”

三思見中宗去了,把椅子移近了韋后,名雖擲色,免不得捏手捏腳。昭儀知趣,笑道:“娘娘,妾去看看王爺來。”韋后恨不得昭儀起身去了。韋后連侍女們也都遣開,正待與三思做些勾當,只見昭儀嚷將進來道:“娘娘不好了!”二人聽見,忙走開坐了,問道:“有什麼不好?”話未說完,只見中宗已在面前叫道:“武大哥,我叫婉兒陪你,暫且後邊閣中坐一會兒。”三思道:“此時爲甚人聲鼎沸?”中宗便把張柬之等五人,要斬絕張、武二氏,我再三勸他,不要加害於你,二張想已誅矣!三思聽見,忙雙膝跪下道:“萬歲爺救臣之命!”只見身上戰慄不已。韋后道:“皇爺留你在此,自有主意,何必驚懼?”說時只見許多宮奴,跑進來稟道:“衆臣在外,請皇爺出去。”中宗忙叫婉兒,推三思到閣中去了,即便來到外面。

原來張柬之等統兵已到中宮,恰好二張正與武后酣寢,躲避不及,被軍士們一刀一個,雙雙殺了。太后大驚,柬之等請太后即日遷入上陽宮,取了璽綬,來見中宗奏道:“太后已遷,玉璽已在此,衆臣都在殿上,請陛下速登寶位。”中宗升殿,柬之等先獻上璽綬,又將張昌宗、張易之首級呈驗,然後各官朝賀,復國號曰唐。仍立韋后爲皇后,封后父元貞爲上洛王,母楊氏爲榮國夫人。張柬之等五人,俱封爲王。柬之道:“武三思一門,必欲如二張之罪誅之。前蒙陛下吩咐,只得姑免,今若仍居王位,臣等實難與爲僚。”中宗聽了,不得已削三思王位爲司空。衆人謝恩出朝。洛州長史薛季昶對五王說道:“二兇雖除,產、祿猶存,去草不除根,終當復生。”五王道:“大事已定,彼猶幾肉耳,何復能爲?”季昶嘆道:“三思不死,我輩不知死所矣!”中宗改元神龍,尊武后號曰則天大聖皇帝,封弟旦爲湘王,大赦天下,萬民歡悅。

太后被柬之等遷到上陽宮去,思想前事,如同一夢,時常流淚,患病起來,日加沉重。三思心上不好意思,只得進宮去問候,見太后睡臥,顏色黃瘦,不勝駭嘆道:“臣因多故,不便時常進宮,不意聖容消瘦如此。”便把手來着體撫摩。太后對三思道:“我的兒呀,你許久不進來,可知我病已入膏肓,只在旦夕要長別了,不知我宗族可能保全否?”三思道:“不必陛下憂煩,聖上已面許生全武氏,尊體還當着意調攝,自然痊癒。”三思又訴張柬之等兇惡,所以不能時進宮來,說罷大哭。太后嘆一聲道:“兒呀,近聞得韋后與你私通,甚是歡愛,你去訴與他知,叫他設計,除此五惡,我屬可高枕矣。”三思點首,太后道:“你去請皇上來,我有話吩咐他。”三思出去,與中宗說知;中宗忙到上陽宮,太后叮嚀了一回。過了兩日,太后駕崩,中宗頒詔天下,整治喪禮不題。

且說三思門下,兵部尚書宗楚客、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僕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御史姚紹之,爲之耳目,是爲五狗;與韋后、婉兒日夜譖柬之等五王不已。三思陰令人疏皇后穢行,榜於天津橋,請加廢黜。中宗知之,不勝大怒,命監察御史姚紹之,窮究其事。紹之奏言敬暉等五王使人爲之,雖曰廢后,實謀大逆,請族誅張柬之等,以雪皇后之憤。中宗命法司結其罪案,將柬之等五名流邊遠各州。三思又遣人矯制於途中殺之。三思方得放心,於是權傾天下,誰不懼着他。中宗也沒了主意,每事反去問他,亦聽其節制。況韋后一心愛他,常對他說道:“我欲如你姑娘,自得登臨寶位,方遂我心。”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

第二十五回 李玄邃關節全知己 柴嗣昌請託浼贓官第四十七回 看瓊花樂盡隋終 殉死節香銷烈見第七十五回 釋情癡夫婦感恩 伸義討兄弟被戮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第二十一回 借酒肆初結金蘭 通姓名自顯豪傑第四十三回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第五十三回 夢周公王世充絕魏 棄徐勣李玄邃歸唐第三十二回 狄去邪入深穴 皇甫君擊大鼠第一回 隋主起兵伐陳 晉王樹功奪嫡第十五回 秦叔寶歸家侍母 齊國遠截路迎朋第六十二回 衆嬌娃全名全美 各公卿宜室宜家第三十七回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第七十九回 江采蘋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第六十一回 花又蘭忍愛守身 竇線娘飛章弄美第二回 楊廣施讒謀易位 獨孤逞妒殺宮妃第六十八回 成後志怨女出宮 證前盟陰司定案第二十六回 竇小姐易服走他鄉 許太監空身入虎穴第七十八回 慈上皇難庇惡公主 生張說不及死姚崇第四十四回 寧夫人路途脫陷 羅士信黑夜報仇第三回 逞雄心李靖訴西嶽 造讖語張衡危李淵第六十六回 丹霄宮嬪妃交譖 玄武門兄弟相殘第一回 隋主起兵伐陳 晉王樹功奪嫡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第三十八回 楊義臣出師破賊 王伯當施計全交第九十四回 安祿山屠腸殞命 南霽雲齧指乞師第七十九回 江采蘋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第七十三回 安金藏剖腹鳴冤 駱賓王草檄討罪第五回 秦叔寶途次救唐公 竇夫人寺中生世子第六十五回 趙王雄踞龍虎關 周喜霸佔鴛鴦鎮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慟成喪禮 唐秦王親唁服軍心第六十回 出囹圄英雄慘戮 走天涯淑女傳書第八十九回 唐明皇夢中見鬼 雷萬春都下尋兄第四十回 汴堤上綠柳御題賜姓 龍舟內線仙豔色沾恩第二十一回 借酒肆初結金蘭 通姓名自顯豪傑第十五回 秦叔寶歸家侍母 齊國遠截路迎朋第八十六回 長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樓通宵歡宴第四十三回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第四十七回 看瓊花樂盡隋終 殉死節香銷烈見第八十八回 安祿山范陽造反 封常清東京募兵第五十三回 夢周公王世充絕魏 棄徐勣李玄邃歸唐第八十一回 縱嬖寵洗兒賜錢 惑君王對使剪髮第三十七回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第四十九回 舟中歌詞句敵國暫許君臣 馬上締姻緣吳越反成秦晉第九十九回 赦反側君念臣恩 了前緣人同花謝第九十六回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復兩京廣平王奏績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第五十八回 竇建德谷口被擒 徐懋功草廬訂約第七十八回 慈上皇難庇惡公主 生張說不及死姚崇第十八回 王婉兒觀燈起釁 宇文子貪色亡身第二十八回 衆嬌娃剪綵爲花 侯妃子題詩自縊第九十六回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復兩京廣平王奏績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第十五回 秦叔寶歸家侍母 齊國遠截路迎朋第三十七回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第四十三回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第四十八回 遺巧計一良友歸唐 破花容四夫人守志第五十四回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爲友捐軀第二十五回 李玄邃關節全知己 柴嗣昌請託浼贓官第三回 逞雄心李靖訴西嶽 造讖語張衡危李淵第二回 楊廣施讒謀易位 獨孤逞妒殺宮妃第三十三回 睢陽界觸忌被斥 齊州城卜居迎養第六十四回 小秦王宮門掛帶 宇文妃龍案解詩第五十八回 竇建德谷口被擒 徐懋功草廬訂約第九十六回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復兩京廣平王奏績第二十九回 隋煬帝兩院觀花 衆夫人同舟遊海第七十六回 結綵樓嬪御評詩 遊燈市帝后行樂第七十九回 江采蘋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第六十五回 趙王雄踞龍虎關 周喜霸佔鴛鴦鎮第三十九回 陳隋兩主說幽情 張尹二妃重貶謫第十九回 恣蒸淫賜盒結同心 逞弒逆扶王升御座第五十七回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第七十七回 鴆昏主竟同兒戲 斬逆後大快人心第二十九回 隋煬帝兩院觀花 衆夫人同舟遊海第三回 逞雄心李靖訴西嶽 造讖語張衡危李淵第九十二回 留靈武儲君即位 陷長安逆賊肆兇第八十回 安祿山入宮見妃子 高力士沿街覓狀元第六十六回 丹霄宮嬪妃交譖 玄武門兄弟相殘第四十六回 殺翟讓李密負友 亂宮妃唐公起兵第十回 東嶽廟英雄染痾 二賢莊知己談心第五十七回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第五十七回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第三十七回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第三十八回 楊義臣出師破賊 王伯當施計全交第九十回 矢忠貞顏真卿起義 遭妒忌哥舒翰喪師第十四回 勇秦瓊舞鐗服三軍 賢柳氏收金獲一報第四十七回 看瓊花樂盡隋終 殉死節香銷烈見第三十回 賭新歌寶兒博寵 觀圖畫蕭後思遊第五十四回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爲友捐軀第七十四回 改國號女主稱尊 闖賓筵小人懷肉第六十五回 趙王雄踞龍虎關 周喜霸佔鴛鴦鎮第十回 東嶽廟英雄染痾 二賢莊知己談心第八十六回 長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樓通宵歡宴第四十四回 寧夫人路途脫陷 羅士信黑夜報仇第七十三回 安金藏剖腹鳴冤 駱賓王草檄討罪第九十九回 赦反側君念臣恩 了前緣人同花謝第六十七回 女貞庵妃主焚修 雷塘墓夫婦殉節第二十六回 竇小姐易服走他鄉 許太監空身入虎穴第七十三回 安金藏剖腹鳴冤 駱賓王草檄討罪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寧夫人惑計走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