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見李向不談論李建成的事情,也知道現在什麼誠意都沒有表示,人家也不會接受,畢竟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便起身到帳外,把等候在那裡的蔣忠叫了進來。
蔣忠在帳外時與副都統遊進宏交談了幾句,大概瞭解了一下這幾日發生的事情,特別是關於李向的性格問題。遊進宏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說年紀小,但做事卻很有手段等等。
進了帳以後看到李向,蔣忠還是驚訝於李向的年輕,雙膝跪倒說道:“末將鷹耀衛都統蔣忠拜見欽差大人。”
李向看看他,想了想便站起身走過去,親自把蔣忠扶了起來說道:“蔣都統免禮,快起來。”
蔣忠沒想到人家堂堂欽差來扶他一個小小的都統,便忙不迭的站起身說道:“勞煩欽差大人大駕,怎麼敢當。”
李向笑笑說道:“蔣都統就不要叫欽差了,我是都尉使,以後你也是我的手下,我還要靠你們剿賊呢,叫我都尉就好。”
蔣忠點頭答是,便站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辦。
李向叫他坐下說:“這幾日蔣都統都在李公子的軍營裡,過的還好吧。”
蔣忠一愣,以爲李向接下來要問自己爲什麼不回洛陽的事情,沒想到是問這個,結結巴巴的說道:“哦,還好,恩,不錯。”
李向樂着對李世民說道:“沒想到蔣都統這麼一條壯漢,居然膽子這麼小啊。”
李世民也不知道李向這又是要幹嘛,便隨聲符合了幾句。那邊蔣忠早已汗水淋淋的聽着兩人對話,連手該放到哪裡都不知道了。
李向又道:“蔣都統很怕我嗎?”
蔣忠下意識道:“恩,很怕。”忽然發現自己說錯了,立馬搖着手說道:“不對不對,末將不怕,不怕。”
李向看看蔣忠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便說道:“你不要怕,一我不會吃人,二你也沒犯錯,怕我何來?”
蔣忠定定心神說道:“末將不是怕大人,是感覺大人有種威嚴的氣勢,所以末將有些不適。”
李向擺擺手道:“我只對敵人才會下狠手,你不必怕,我叫你來就是問問你,你是準備跟着李公子呢,還是準備回來跟着我呢”
李世民那裡一愣,心想“這個李向怎麼這麼直接就問出來了,我還在這裡坐着呢,況且我辛辛苦苦把他帶到了身邊,就是爲了日後在洛陽城裡有個自己人,你這一說,人家還能留在我這裡嗎?”。
於是李世民趕緊說道:“李大人誤會了,在下當初把蔣都統留在身邊,是因爲他熟悉這一帶地形,對剿滅毋端兒有用,現在毋端兒都跑掉了,蔣都統自然是要回洛陽的。”
“哦”,李向看看李世民,又看着蔣忠說道:“蔣都統也是這個意思?”
蔣忠馬上點點頭,答是。起碼跟着李向是名正言順的國家軍隊的都統,跟着李世民算什麼?一個慰撫使公子的家將?於是蔣忠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李向哈哈一笑說道:“好,蔣都統暫先回去整頓兵馬,待午後與我一同進駐龍門。”
蔣忠領命出了大帳。
李向又看看李世民道:“公子一會兒是隨我到龍門縣呢,還是另有打算?”
李世民現在心情很失落,自從見了李向之後,事事都不如意,毋端兒跑了,李建成的事沒說清楚,連蔣忠又被李向收回去了。
現在待在這裡也沒有什麼用,便說道:“午後我就會去追尋毋端兒的人馬,順道會給父親去一封信,把大人的事情分說清楚,讓父親處理的。”
李向點點頭道:“也好,畢竟陛下把你們派來也是來剿賊的,那我就不送公子了。”
停了一下又說道:“公子代我問唐公好,另外和唐公說一句,我這個人,對事不對人,一碼歸一碼,誰犯的錯我只找誰,與其他人無關。要是唐公日後有什麼差遣的話,還望告知在下一聲。”
李世民聽的李向這麼說,心裡總算好受了些,便說道:“大人的話,在下一定轉達到,大人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也請不要客氣。”
李向抱拳道:“好說好說。”
李世民站起身說道:“在下這就出去整頓兵馬了,午後直接就走了,大人保重!”
李向也站起來說道:“公子一路小心,祝公子早日破賊,咱們改日再見!”
兩人互道珍重後,李世民便出了大帳去整頓自己的兵馬了,李向看着背影對張方洛說道:“此人日後必成大器,我們要多加註意了。”
張方洛也不知道李向如何看出來的,只是重重的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魏徵和長孫無忌兩人日夜不停的加緊趕路,終於在第四日的清晨到達了龍門。他們在路上就打聽到李向已經到了龍門,而且還在龍門駐軍了。
魏徵看着龍門的輪廓說道:“輔機,你說公子爲什麼不在洛陽,要到龍門呢?”
長孫無忌也是遠遠望着龍門說道:“我想洛陽有些太顯眼了,龍門既離得洛陽近,也不算什麼太重要的城鎮,公子選在這裡應該是深思熟慮過的。”
魏徵看看長孫無忌道:“咱們兩人想到一起了,我感覺公子已經開始蓄勢了。”
長孫無忌點點頭,看看剛剛升起的太陽,說道:“看那輪紅日正在升起,用不了多久就會日上中天了。”
魏徵也擡眼望着太陽說道:“周圍的那些雲彩,怎麼可能擋住它的腳步呢。”
兩人對視一眼,微微一笑,又朝着龍門趕去。
毋端兒從龍門出來後直接就進了孟津周圍的山裡,在裡面躲了三四天,發現沒有追兵趕到,以爲是李向幫他們拖住了,便和幾人說以後要是李向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們的話,一定要不惜一切的去辦,幾人也是點頭稱是。
接下來幾天,這路人馬又陸續的轉移到了臨汾,又休整幾天後,終於回到了他們起家的霍邑。一到霍邑,毋端兒便把這裡的百姓都召集起來宣佈以後霍邑就歸他管了,並且繼續從這些人中招兵。
一時間圍繞着霍邑周圍的幾個縣城出現了新的人潮流動。毋端兒的勢力也由原來的不到兩萬人激增到了三萬五千人。勢力大增的毋端兒,在沒有武士倰的幫助下,連續攻克了周邊多個縣城。
河東震動!
武士倰帶着大鐵鍬和胖子過了洛水到達伊闕後,再沒有走動。打聽到周圍便有好幾支朝廷大軍駐紮,他們也不敢隨意出去,只好在伊闕的山裡安頓下來,每日靠劫掠一些周邊的富商大戶度日。
武士倰還想回去和李建成說一下情況,避免自己的兄弟們被李建成殺害,但終究沒有成行,只好寫信給幾人,說明情況,讓他們各自小心些。
這段時間,武士倰無意中救了一個被官府抓捕的逃犯,此人一身書卷氣,但眉宇間又有一絲剛武,打聽下才知此人也是當時名人。大業九年,楊玄感起兵反隋,此人先上中下三策,沒想到楊玄感採用下策,叛亂不成,此人被官府緝拿,途中逃脫,被武士倰所救。
此人姓李名密(注1),字玄邃,京兆人,是楊玄感叛亂的智囊。家世顯赫,曾祖父爲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祖父爲北周的邢國公,父親爲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一門榮耀。
李密襲爵後,楊廣登基,李密便掛冠而走,閉門讀書,後來與楊玄感相識,引爲知己。造反不成後便逃至伊闕附近。正好遇到武士倰,兩人也是惺惺相惜,便在伊闕住下。根據李密的建議,武士倰這支人馬不斷的壯大。
漸漸地,伊闕當地便出現了一支頭裹紫布的義軍,劫掠過往官軍,分發糧食給貧苦百姓。百姓們便稱他們爲紫巾軍,周圍的官軍也圍剿了幾次,全都大敗而歸。李密也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紫巾軍頭領,武士倰爲軍師。
那日李向追擊鷹騎衛到了山谷口停下時,那支進谷搜索的小隊山賊,因爲走錯了路,鬼使神差的從李世民的關中軍縫隙中跑了出去。接下來幾日這隊人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居然走出河南郡,到達了東郡一帶。
不想在這裡碰到了另一夥兒賊人,雙方一商量,這夥兒毋端兒的手下便加入到了對方夥裡。再一問才知道,這夥兒人便是翟讓(注2)手下的瓦崗軍。於是這個帶領大家出來的小頭目便被幾人推舉出來當了這些人的小首領,此人的名字也被大家記住——侯君集(注3)。
楊廣回到後殿,焦躁不安的又看了一遍信的內容,便把宇文化及和蘇威、虞世南等一干重臣叫了進來,把信給他們看了一遍,問道:“衆位愛卿,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衆人都低着頭,沒有說話,楊廣也沒有追問,只是靜靜的等着。
一會兒納言蘇威說道:“啓稟陛下,老臣認爲,陛下應立即返回東都洛陽,並且派大將率兵前往雁門關駐紮,以防突厥突然入侵。”
李密(住1):字玄邃,隋京兆長安人,隋唐時期的羣雄之一。
翟讓(注2):隋末農民起事中瓦崗軍前期首領,東郡韋城縣人。
侯君集(注3):豳(bīn)州三水人,唐初大將,曾任兵部尚書,檢校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