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敢死隊

雁門。

崞縣。

城外隋軍戰旗飄舞,城上也搖晃起大旗互相呼應。

劉弘基和殷開山興奮的站在城頭上,“勤王軍終於來了,看旗號,是范陽府尹薛世雄大將軍、北平都督孤獨篡、太原府尹楊義臣、河東安撫使李景諸軍到了。”

“起碼有四五人馬。”

嗣業撫着短鬚道,“擂響戰鼓,吹響號角,打開城門,我們出城列陣。”

城外。

突厥人也正在商議對策。

始畢可汗之弟阿史那俟利弗設陰沉着臉,之前他大意敗過一次,後重整兵馬,把周邊之兵也調來,準備再圍崞縣,誰料久圍難下。

這個時候,隋軍援兵卻已經殺到。

崞縣城下,他還有六萬兵馬。

可士氣已經不如早先。

看到幾萬隋軍援兵殺到,突厥人有些軍心動搖。

有人請求不如先撤回雁門城下,與大汗會合。

可俟利弗設卻猶豫不決,兄長給他的任務就是把崞縣拿下,然後扼守此處要道,在可汗攻下雁門之前,擋住南面隋軍勤王兵馬。

現在崞縣還未下,卻損兵折將了幾萬人,這樣回去,如何交差?

“我觀隋軍援軍雖到,可不過四五萬人,尤其是看他們行軍列陣模樣,明顯也是良莠不齊,並非皆爲精銳,不過虛張聲勢也。大家不要驚慌,咱們跟他們打。”

“可崞縣城中還有那陌刀將羅嗣業。”

“羅嗣業已經被我們打的擡不起頭,手中不過萬餘人馬而已,怕啥?”

突厥號角也開始吹響,卻是決定就在崞縣城下一打二。

那邊李景楊義臣薛世雄等見這突厥人居然不跑,倒有些意外。

“看來得有一場硬仗!”

“怕什麼,唯戰爾。”薛世雄絲毫不懼。

面對着六萬之衆的突厥騎兵,李景考慮了自己這幾家兵馬的實力後,與楊薛幾將商議,穩打穩紮,反正已經到了崞縣城下,不用再急了。

“列車陣!”

幾家此時四萬左右兵馬,但是由府兵、郡兵甚至部份鄉勇等組成,來源混雜,在先前忻口一戰,也是元氣大傷。

此時不得不穩妥起見。

諸將以輜重車擋在外面,結成一個個的車陣方城,然後以盾牌手、長矛手列在車後,再後面配以弓箭手。

騎兵卻放在了車陣的中心。

這種打法使得數量稀少的騎兵不會受到衝擊,暫時充當弓箭手使用。而等到頂住突厥人的攻勢後,在反擊的時候,又可以放騎兵出去衝擊追殺。

薛世雄提着馬槊在陣前策馬緩行,身後的親兵一遍遍的高聲宣佈着軍令。

“斬將奪旗,摧鋒陷陣,上賞!”

“破敵所奪物資僕馬等,並給戰士!”

“與敵鬥,旗頭重傷,救得者,重賞!”

……

“敵失主將,隨從皆斬!”

“背軍逃走,斬!”

“行列不齊、旌旗不正,斬!”

“或說道釋,祈禱鬼神,陰陽卜筮,災祥訛言,以動衆心,與其人往還言議,斬之。

無故驚軍,叫呼奔走,謬言煙塵,斬之。

凡言占候,或更相推託,謬說事宜,兼後漏泄者,斬之。”

不戰而降敵,沒其家

凡有私仇,因戰陣報復者,斬之。

佈陣旗亂,吏士驚惶,罪在旗頭,斬之。

陣定或輒進退,或輒先取敵,致亂行者,前後左右所幹之行便斬之。

或有弓弩已注矢而回顧者,或幹行失位者,後行斬,前行不動行,斬幹失之行。

·······

隋軍府兵制度,最重軍紀,古軍法七殺五十四斬,但是隋軍軍府,各種斬殺條例數不勝數。

因此隋朝的府兵一般都是貴族官員地主豪強富農子弟充當,都是健壯勇武者。他們自置軍器,熟練武藝,點選入府之後,一開始學的便是各種軍法軍規,然後便是各種旗號金鼓命令,曉習軍法,知道指揮。

在殘酷的戰鬥中,哪怕是再強健者,也會恐懼。

而恐懼,往往會崩潰軍陣,導致戰敗。爲了避免,所以就只能依靠嚴酷的軍法來維持秩序。

軍中是不講情理的地方,這裡只講軍規軍紀。

雖然府兵制設立以來,使得府兵成爲一個重要的出身途徑,堪比後世明清之時科舉之途,但想要掙得功名,首先就得能夠在殘酷的戰爭中活下來。

每一隊都有一個軍法官,這個軍法官便是一隊的隊副,戰時手持陌刀站立在全隊的最後面,充當着軍法督戰官,而隊頭站在最前面,充當引戰者。

薛世雄騎着馬緩緩的從陣列前走過。

一個個的隊擺開,幾萬人幾乎排開了數裡之遠,但縱深十分薄。

基本上就是三排車陣的縱深。

一個車陣由幾個隊組成,既有步隊,也有車隊,還有騎隊。

每個隊都有一面隊旗,隊旗由旗手掌握,他就站在隊頭後面,他的左右還各有一個護旗手。旗手是全隊中僅次於隊頭和隊副的士官,選的是最高大勇悍者,而他的兩個護旗手,也都是全隊武藝最出衆者。

旗手不但要保護好旗幟,還要注意觀看中軍和上級的營團,隨時注意上面以旗爲令,變動軍令。

戰爭一開打,尤其是超過百人的戰爭,靠口耳指揮已經不夠了,這個時候只有靠令旗靠鼓樂來指揮。

薛世雄手一指。

立即數名親衛衝進軍陣中,將一名弓手拖了出來。

“弓弩已上搭箭上弦,卻還左右張望,當斬!”

那是個還比較年輕的弓手,他並不是府兵,只是個鄉勇,頭次參加這麼大的會戰,難免不緊張。

薛世雄不理會他的求饒,繼續走下去。

一個看到這邊情況,忍不住跟旁邊夥伴嘀咕的長矛手也被拖了出來。

“臨陣待戰,與左右往還言議,當斬!”

“……當斬!”

“……當斬!”

一圈巡視下來。

仗還沒開打,薛世雄已經從他統領的八千人中,揪出了幾百個倒黴的傢伙,全都是犯了各種各樣的軍規,當斬。

薛世雄讓親兵把這些人全都趕到了陣前。

每人扔給他們一面盾牌一把橫刀。

“陣前違抗軍規,軍律當斬,現在給你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若能陷陣摧鋒,則免死!”

陷陣。

便是指攻入敵軍軍陣之中,這是敢死隊。

若是陷陣破敵,那便是與先登一樣的大功,可免死。

但如果不能陷陣破敵,就算回來了也還是難逃一死。

第199章 丁憂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386章 屠城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367章 減負藏糧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276章 百里奔襲第91章 接管三班第70章 拆夥第125章 士信割耳第1271章 血火第1303章 負重前行第139章 奴隸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141章 聯姻第452章 霸王對白虎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559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328章 危險期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1465章 書同文,語同音第128章 挑戰第877章 天子守國門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025章 突厥遠遁慕容歸第90章 帶兵入城第34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409章 忠武王第263章 先鋒團第70章 拆夥第1414章 鬥殺第1361章 封禪第1393章 清算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70章 拆夥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1082章 日落府兵巡天南第61章 八風第1432章 打他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273章 功第862章 死節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1360章 爭功第23章 狐假虎威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658章 賜國姓第913章 必須死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744章 李淵李密第510章 萬人難敵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428章 死士第1523章 另做打算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297章 國王自刎第613章 敢死隊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463章 兵鎮漠北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1300章 有罪第873章 鎮國神器第1317章 東林黨第1255章 狗奴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378章 一路北逃第262章 認我做義父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1499章 放手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69章 絕殺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