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我,楊廣,天之子

皇宮之中。

皇帝今天也是早早就醒來,這一年一度的大朝會十分重要。過去幾年,因爲東征不順,所以這正旦大朝開的也不爽快。

而今年,高句麗降服歸附,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這讓皇帝想起大業五年,那一年他意氣風發,大隋的將士們更是勇猛無比。

天子西巡,天下紛紛的人避其鋒芒,叛服不常的吐谷渾更是被他直接揮兵平滅。

高昌王麴伯雅與伊吾吐屯設等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大臣,紛紛前來朝聖,天下來朝,當是時,我大隋之威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晚?

宴會上,奏九部音樂,燈火光明,場面盛大。他楊廣開拓疆土,安定西域,大呈武威,威震各藩。

可惜這幾年一直不順,幾次徵遼,前後出去百萬大軍,卻都始終未能滅掉高句麗,反而傷筋動骨,引得貴族豪強叛亂,天下蟻民附聚。

好在,去歲羅成終於爲他平滅高句麗。

淵太祚去國號,送嫡長子淵蓋蘇文入京拜見,又送還被俘隋軍將士,還特讓淵蓋蘇文帶來了三百個高句麗美人。

因此,今年的正旦大朝,楊廣有意要搞的隆重盛大一些,重震一下國威君威。

宮人正爲皇帝穿衣,這是今年新制的大禮服,十分的奢華,肩披日月,揹負星辰,穿上這件十二章紋天子禮服,再戴上十二旒冕冠。

十二旒冕冠,配十二章紋天子大裘。

玄衣纁裳,無比威儀。

“陛下今天的氣色真不錯!”蕭後站在一邊誇讚道。

楊廣轉了個圈,“哈哈,朕也覺得心情很好,這幾年,都很憋屈,今年終於能過他順暢年了。”

本來皇帝原打算今年到大興城過年,但是因爲得了遼東平定的消息後,他決定今年就留在洛陽過年。

要在洛陽這座大業朝的新都中,向四方藩邦展示天朝上國之威。

等過完年,可以再去關內,然後夏天時再北上河東晉陽宮避暑,到秋天,再北巡塞外,敲打敲打一下始畢可汗。

“陛下。”

王內侍躬身過來稟報,奏明天津橋前剛剛發生的事情。

聽說羅藝父子跟宇文述父子差點打了起來,皇帝不由的皺起了眉頭。說實話,皇帝確實不太願意看到羅藝家跟宇文述家關係很好,但也沒想到他們水火不容到這個地步。

宇文化及暗殺羅成,羅藝打瞎宇文述,這都成了糊塗帳了。

在女兒南陽公主的一次次求情下,楊廣本來打算這件事情就這樣淡化過去。畢竟宇文述這老狗一把年紀了,這些年來對他確實忠心耿耿,也幫他做了許多事情,功勞還是不小的。

可現在看來,這宇文家和羅家是無法並存啊。

“這個羅藝,也是堂堂宰相了,怎麼就沒有一點宰相的氣度呢?還有羅成,太過咄咄逼人了。”

這時蕭後站在旁邊爲羅家叔侄說了句公道話。

“陛下,刺羅一案,到如今也沒有找到證據可證明跟宇文家沒關係,這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可陛下對宇文家的處置卻並不公允,如今羅家心裡有氣,也是說的過去的。畢竟他被宇文家行刺,差點沒命,可宇文家卻一點事也沒,誰也會有氣的。”

“可難道非要朕殺了宇文述他們才滿意?楊廣問。

蕭後無法回答,按理對宇文述確實得重處,可宇文述也畢竟是兒女親家,尤其還是皇帝潛邸的心腹,讓皇帝處置他,確實也下不去手。

楊廣嘆惜一聲。

“要不,只能讓羅藝或宇文述化外放一個了。”

他想了想,“之前羅藝就幾次上奏自請外放,說一介武夫,無法勝任宰相之位,要不,朕就如了他意,外放他出去?”

蕭皇后一聽,不由的苦笑。

“陛下,本來這種軍國大事,不該臣妾一個婦人來說話,但是陛下有沒有想過,這犯錯無理的是宇文述,如今陛下讓宇文述恢復官爵復出,卻要讓羅藝外放,這在外人看會怎麼想?讓羅藝和羅成他們怎麼想?這豈不是變成了無錯者受罰?”

“羅藝也不是沒錯,他當着朕的面毆打宰相,還打爆了宇文述的一隻眼睛,這可是大罪。”

蕭後不再說話。

楊廣踱着步。

“不過說的也是,若讓羅藝放外流宇文述在朝,確實也不好看。要不,乾脆兩人都一起外放,也算是各打五十大板。”

不過如何安排這兩位宰相外放,卻又是個讓人頭痛的事情。

“算了,還是等朝會之後再議吧。”

今日的正旦大朝確實隆重,可以說是自大業五年以來,最盛大的一次,甚至比起大業五年那一次,還要隆重盛大。

東西突厥的可汗,西域四十餘國的君主,甚至還有東北各部的酋長等,以及南疆的許多酋長首領,看着這些服飾各異,膚色長相也各不相同的人,如今匯聚一堂。

全都向他朝拜叩首。

楊廣坐在那高高的玉墀龍椅之上,笑的十分開懷。

這,纔是他楊廣所追求的。

萬國來朝,四方來賀。

天下以大隋爲中心。

四方所有的國家、部落,都將奉大隋爲宗主國,他楊廣,既是大隋天子,也是整個天下的天子。

不管你是橫行漠北草原的突厥鐵騎,還是奔也於南蠻密林裡的獠人狼兵,又或者是在那北國漁獵的野豬皮戰士,那都將臣服在他的面前。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賓,

莫非王臣。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漢土,俱是臣妾。

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我,楊廣,父天母地,爲天之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

“萬歲!”

“萬萬歲!”

不僅是大隋的百官,就是那些藩邦外臣,也全都用着各種各樣怪異的腔調,一起齊呼着皇帝萬歲。

羅成也站在這些山呼的百官和番使之中,不過他的位置很靠前。

皇帝因羅成平滅高句麗之功,特旨賜羅成站在了武班最前面,一個二十二歲的年輕將軍,脫去了紫袍,穿上了皇帝親賜的金甲。

金甲御劍,傲立在所有十二衛四府的武將之前。

殿中不論是東突厥的始畢可汗,還是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又或者是高昌王、契丹汗等,無不對這員年輕的將軍側目。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年輕將軍,但他們早就無數次聽過這位的傳說。

這是大隋第一絕世猛將,白虎殺神戰神人屠忠武王大將軍羅成。

據說天下沒有羅成攻不破的城池,沒有羅成擊不潰的軍隊,而且,至今都沒有人能夠擊敗過羅成一次。

這個人,是大隋朝的掣天巨柱。

連始畢可汗都在心裡暗暗提醒自己。

羅成在,不敢動,動,滅國矣。

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695章 暗夜兵變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481章 楚帝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789章 偏師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466章 逃出五指山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401章 水陸會師第1509章 夜宴宋王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17章 還債第1526章 太上皇第189章 秘笈(謝青翼追光打賞盟主!)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1410章 豪華陣容第1499章 放手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782章 新朝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826章 反噬第349章 比狠第720章 悔婚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1346章 洗牌第476章 隋二世而亡第759 紅槍會第1232章 君子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36章 神兵到手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1347章 八百標兵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614章 驕狂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159章 將軍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76章 捕頭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468章 旅順太守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1396章 不虧第244章 卸甲風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390章 絕戶計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386章 屠城第1289章 連升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1255章 狗奴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300章 讒言第901章 皇太子第570章 觀音婢第1392章 三尺白綾第310章 玄菟軍亞將第441章 彈劾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57章 重口味第782章 新朝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1349章 衡山湘水第825章 唐帝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1025章 突厥遠遁慕容歸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122章 敲打第331章 老狗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1420章 正統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582章 長樂王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1446章 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