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豪強

羅繼祖現在是南山裡的里正,因此手頭倒也有些職務之便,他任命了老爹爲村正。然後又給羅家六兄弟在南山村每人分了二畝宅園地,這倒也不算是什麼違規之事,畢竟如今羅成他們兄弟都分籍立戶了,每人也可按規定領取一塊宅基地。

只不過規定是規定,實情是實情,好比規定男子成丁授田百畝,中男授一半的均田令,可實際南山村根本沒這麼多地可授。

但既然有職務便利,肯定這方面就要簡單些了。

兄弟六人的宅園地都在一起,一字排開,一人二畝地,這樣前面宅子後面還能帶個園子,一畝屋院一畝菜園剛好。

把宅園地分好後,大哥二哥都迫不急待的開始規劃,準備年後就開始挖牆腳、請人燒瓦伐樹了。

羅家的老宅子是夯土牆、樹皮茅草頂,每年都得翻修一下,但這樣的房屋雨天總是會漏水。

所以新房子大家準備直接蓋瓦,雖然蓋瓦的成本要高的多,但現在羅家好歹也是官宦人家,地主豪強了,這點錢倒也願意出。

羅成對於蓋新房不是很熱衷,他反正現在也不急着成婚,所以宅園地劃下來後也就懶得管,他倒是跟兄弟幾個商議了下明年把老宅子也翻新一下,主要是把屋頂的茅草樹皮換成瓦頂。

夯土牆再弄點黃泥重新糊一遍,再在院裡挖口井。

不止羅家計劃着蓋新房,他的幾個姐夫家也都在計劃蓋新房,大姐夫周德威、二姐夫王子明、三姐夫趙貴、四妹夫周新,如今都在衙門做事,全都有了官階和吏職,手裡也有不少賞錢,都比較寬裕,便想着先起個新宅子。

他們之前還都買了些田地,加之現在有了散官後,鄉里特意給他們破例均了些地,如今每人也都是有百多畝地的人。

蓋宅子買田地,買馬買騾買牛,大家花起賞錢來很痛快,按他們說的,有錢了不就得這樣嗎?

繼祖當里長之後乾的第二件事情,便是再次借職務之便,給羅家把田分滿了。原本羅家只六十畝地,後來羅成擒藍面鬼又分了二十畝,再之後羅成得賞買了不少地。

但官府分給羅家的,總共就八十畝。

可羅家有五丁二中,若按每丁百畝,每中男五十畝的均田令,羅家可分六百畝。於是乎,羅繼祖這次便充分的落實了這條政策,給羅家又分下來五百二十畝地。

反正羅家雖然還有千多畝地,可大家有官階有吏職,已經不在這百畝限額之內了。

這種事情,其實就是有點以權謀私了,但是吧,又不算很過分。畢竟南山裡去年抄掉了王家這個最大的地主後,官上多了不少地,分下去也說的過去。

只是羅繼祖先給羅家分了五百二十畝,然後又給羅三叔等在羅成郡兵營裡的同村每家分了二十畝,這樣一來,倒也不是顯得特別突出。

羅成覺得這樣做有點太那啥了,結果大哥說以前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啊。

一句話把羅成堵住了,覺得這倒也是這個理。當官不爲自己謀半點方便,那誰還那麼熱心的當官做吏呢,畢竟這裡長又沒俸祿,全靠衙門裡的公廨錢拔給些福利。

大哥之前分戶,老爹給了他一百畝地,現在他馬上通過手裡的權力,給自己又弄來八十畝。

老爹乾脆又給了他二十畝,於是乎他現在便有了二百畝地。

雖然新宅子還剛在計劃之中,可那二百畝地老爹已經分好了,繼祖和承宗兄弟倆,便天天要往地裡轉幾圈,雖然現在還是大冬天,地裡一片荒蕪,可兄弟倆看着這地,卻總能笑的合不攏嘴。

羅家現在除了羅成,每人名下二百畝地,唯獨羅成,名下總共八百畝永業田,還有二百畝職分田,算是坐實了南山裡第一大地主的身份。

本來他說家裡的地大家平分,但老爹說家裡大部份的錢地都是羅成賺來的,便給他多留了些。

羅成的一千畝地,基本上都是原來王伯當家的地,這些田地都比較肥沃,如今卻全都便宜了羅成了。

他在田邊修了幾間房子,便算是他的田莊莊園,隸屬在他名下的二十五個奴隸都安置在那裡。

羅成對於田地倒沒有那麼大的喜愛,不像父兄他們那般對田地熱愛。

一千畝或一百畝,他還真沒覺得有多大區別,反正他自己也並不會去種地。不過稍瞭解了些隋朝的稅賦制度之後,羅成還是有很大感慨的。

因爲有個官身,他便是不課戶,不管他是有一百畝地還是一千畝地,居然一點租調都不用交,普通百姓人家,按丁納租調,一丁一年田租就得兩石,可羅成有一千畝地,居然一石租都不用交。

他要交的只有義倉糧,這個不管是不是官都得交,每畝二升,一千畝地他得交二十石,另外做爲上上戶,他還得再交五石。

二十五石義倉糧,這就是他所需要交的所有了。

不得不說,還真是特權階層啊。

太不公平了,但做爲享受其中利益即得的那部份人,羅成又覺得這種感覺其實挺不錯的。

一千畝地,其中八百畝是他自己的永業田,二百畝是職分田。永業田全都由自己的奴隸耕種,畝收一石,他一年就能收最少八百石,職分田是收租,畝收六升,二百畝能收二十四石。

算下來,他擁有這些田地,一年能收最少八百石的糧食,數量不少。但若是折算成錢,其實這上千畝的土地收成,又不值幾個錢了。

現如今,一石糧食也不過百來錢,八百石糧食,也不過能賣上百來貫錢而已。

當然,田地年年有產出,就算旱澇也一樣能多少有些收成,這個卻是極穩定的。

關鍵還是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太低了些。

畝產居然一石多點,這都還算比較好的,如果能產兩石,那基本上是種植的小麥或水稻。但種小麥和水稻,卻又對水需要比較大。

有空的話,或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改進一下耕種水平,這年頭土地還停留在輪耕休耕以恢復地力,一人耕種幾十畝地的粗耕階段。要知道,到了明清時代,當時的百姓已經懂得精耕細作,一畝水田能產好三四石糧了。

就算一畝三石,也是比現在翻兩三倍啊。

隨便翻一倍,家裡田地產出收入就能增加一百多貫,這個可就非常可觀了。

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752章 半裝甲騎劉天王第677章 困龍覺醒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361章 昏招迭出第1518章 雙刃劍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186章 前程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1535章 出宮第659章 這樣也行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1272章 沙陀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425章 驍果統領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1361章 封禪第412章 羅成的煩惱(感謝大萌萬勝萬賞!)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1320章 天上掉糧食第892章 請降求和第209章 赤騎(第六更送上!)第84章 殺威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1346章 洗牌第427章 二徵高句麗,必先殺羅成第229章 鄭觀音第504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819章 遷都避秦第750章 白馬之圍第765章 入關第90章 帶兵入城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1480章 調停第1422章 講究第414章 解甲歸鄉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1535章 出宮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1123章 豐歲屯第221章 亂披風錘法第1270章 許秀才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567章 拜封節度使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35章 知世郎現身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77章 羅士信第829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838章 夜擒李世民第828章 龍兄虎弟第1038章 人爲刀俎我魚肉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1474章 金陵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921章 武川一司馬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386章 屠城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第196章 歃血爲盟、義結兄弟第229章 鄭觀音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850章 藩亂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813章 羅成不怕嗎?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703章 鴻門宴第603章 草原屠夫第12章 滿載而歸第407章 班師回朝第362章 攔路虎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356章 王都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10章 上堂領賞第825章 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