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露一手

“哥,咱們做什麼吃啊?”小妹看着羅鋒提着那袋子白麪,有些擔憂的問。羅家吃白麪的次數可不多,羅家在長白山下,這裡坡地多,向來以種植粟谷爲主,就算輪作種點麥子,一般也都是交田租公糧。

偶爾有點剩餘,也是做麥飯吃,磨成麪粉可是很稀少。

“就做點不託吧。”

羅鋒本來還想包點餃子做點包子的,可是一想沒酵母,雖說沒酵母用老面也可以,或者用酒糟也能發酵,但這鄉下地方,這些一時半會卻是一樣也難找的。

乾脆,就做頓簡單的面片湯好了。

找來一個木盆,倒入大約一斤麪粉,想想可能不夠,家裡一大家子人,這個時代的人可不比後來的人吃的少,副食少油水少導致這個時代的人飯量其實普遍偏大的。

羅鋒乾脆倒了大約半鬥麪粉。隋朝的一升大約只有後世的零點六升,隋五升因此實際上也就是三升,而一升麪粉也就是五百來克,這半鬥麪粉也不算多。

加水和麪,麪粉揉成光亮的麪糰後,他再拿來擀麪杖把面擀成麪餅,越擀越薄,直到比紙厚點兒。

“哥,你面擀的真好,挖河的時候學的嗎?”小妹好奇的問。

“嗯,哥在外面還學了好多本事呢。”

擀好的麪餅切成長長的面片兒,大約一指一寬。

“小妹,家裡的油呢?”

“家裡沒有油了。”小妹答道。

這讓羅鋒意外,沒油平時怎麼做菜吃呢。結果小妹說家裡好久沒吃油了。

“去隔壁借點吧。”羅鋒無奈的叫來小六,“小六,你去隔壁借點油來。”

小妹說做不託不用油也行,不過羅鋒還是決定借點油,有油才更好吃,何況現在手裡有錢了,借點油回頭就能還。

小六動作倒挺麻利,一會功夫就拿了一碗油回來,是豬油。

本來羅鋒還想着是菜油或麻油之類的植物油,結果小六說隔壁家只有這個豬油,“隔壁王莊的王老財家纔有羊油呢,麻油只有山上廟裡大和尚們纔有。”

“豬油也可以的。”

後世人講究健康,於是認爲植物油比動物油吃了更好,而在隋朝其實植物油比較少,雖然也有,但不普遍,時人吃的更多的還是動物油,特別是這個時代的烹飪方式普通以煮燉爲主。

連貴族官員都是吃羊油爲主的時代,百姓能吃上豬油都不錯了。至於麻油,其實也只是一般做煎餅之類的食物時才放,其它時候植物油更多的是用做燈油。

借來了油,羅鋒卻又發現家裡沒有配菜。

最適合搭配面片湯的西紅柿沒有,西葫蘆也沒有,連菠菜都沒。

按歷史記載,此時好像已經有菠菜傳入中國,但這屬於新來的菜種,一般市面上見不到,也就少數的貴族官員的餐桌上纔有,至於西紅柿好像得到明末時纔會從美洲傳入中國。

小六再次出馬,這次從另一位鄰居家借來了一點菘菜。

菘菜也就是白菜,不過品相遠不如後世時的白菜好。

他還從自家菜地裡弄來了一點菜,就一把小蔥,還有一把薤,這菜古詩詞裡常見,他看了兩眼覺得很眼熟,這在後世應當是叫藠頭,像蔥又像蒜。

配菜勉強有了,不過調味料卻又少的可憐。

小妹端出一個小陶罐,黑乎乎的卻很神秘。

結果卻是個小鹽罐,挑出來一點,一顆顆很大顆粒的鹽巴,並不白,黃中帶黑,明顯雜質很多。

可按小妹說的,就是這樣的鹽那也是很貴的。

家裡的鹽都是拿糧食換的,有時去縣裡集市上換,有時則會有人挑鹽下來換糧,一升鹽換十升糧,向來都是這個價格,鹽價是糧價的十倍。

鹽價高,卻還品質很差。

一斤麪粉做成的溼面片大約一斤三四兩,這三斤麪粉倒有四斤左右的面片。

把薰的黑乎乎的陶鍋架到火上。

小妹便開始燒火,她先拿了一把松針放在鍋下,然後拿石鐮打火,引着後,便又開始往上面架小松枝。

沒有煙囪,火燒起來並不容易,多架幾根柴火便看着又要滅掉,於是小妹便拿起根打通關節的細山竹筒吹火,吹的到處是煙,好不容易纔又着了。

陶鍋很厚,加熱也很慢,燒了好一會才感覺到鍋熱,羅鋒便舀了幾勺凍結的豬油下鍋,這豬油品質也不太好,並不是雪白而是泛黃。

不過豬油在鍋中化開後,還是十分的濃香的,小妹邊燒火邊吸鼻子,還說油放太多了。

“多放點油好吃,今天咱們吃頓好的。”

鍋化開熱香後,羅鋒抓起洗好的一把菘菜和薤菜扔進陶鍋中翻炒,斷生後剷出放一邊,然後加入冷水下鍋。

“小妹,三姐和四妹嫁的丈夫怎麼樣?”等水燒開的時候,羅鋒問小妹。

“三姐夫是個獵戶,臉上有個大疤,人家都叫他大疤面,聽說是以前有次打獵的時候被豹子給咬了,因爲有這個大疤一直娶不到好妻。三姐多好啊,嫁給他委屈了。”小妹有些失落的道。

羅鋒也有些明白,在這個講究女子出嫁要嫁妝的時代,沒嫁妝的女子就好比後世的印度姑娘,沒嫁妝就嫁不出去,就算嫁出去了也會受到夫家的白眼爲難,日子很不好過。

那三姐夫若不是有這樣的缺陷,只怕也未必願意娶三姐。

三鬥穀子就把三姐娶走了,真是便宜他了,不過若是三姐夫對三姐好,羅鋒倒也還是能接受的。

“上次三姐回門時,說是夫家對她還不錯的。”

“那就好,四妹呢?過的怎麼樣?”

兩姐妹一前一後,相差只有半個月先後出嫁,三姐嫁了個有疤的獵戶,四妹卻是嫁了個船伕。四妹夫家在長白山的北邊,他是那裡河邊的一個船伕,渡過往行人,有時也打漁。

日子其實也挺辛苦,那四妹夫據說以前娶過媳婦,只是後來沒幾年病死了,如今已經是三十歲年紀,又娶了羅鋒四妹。

這便是填房續絃,那四妹夫家裡還有前妻留下的三個孩子,二男一女,大的都十歲了,過去是當後孃的。

“要是我早點回來就好了。”

小妹擦了擦眼淚,也不知道是煙燻的還是什麼,“五哥你回來了,可是阿耶和大兄二兄三兄四兄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阿耶和大兄去涿郡打造軍械都去了一年多了,還沒消息。”

“應當快了。”羅鋒也只能這樣安慰小妹。

水燒開,羅鋒趕緊把麪條下鍋,麪條煮了一會,看着煮的差不多了,羅鋒把先前斷生的菘菜和薤菜也都放了進去。

攪拌幾下,加鹽調味。

“嗯,不託煮好了,準備吃飯。”

三升的麪粉,擀出了四斤的面片,再加水一煮,頓時滿滿一大陶鍋的面片湯,白白的寬面片兒,配上了翠綠的菘菜,雖然只放了豬油和粗鹽調料,可面上再撒了些蔥花,頓時香氣襲人,又好看又好聞。

真是色香俱佳,小妹看的眼都直了,“想不到五哥這麼會煮湯餅呢!”

第240章 鹽賊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1049章 秦皇殺妖坑術士第1372章 鷹犬第453章 自污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國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439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471章 黎陽亂第614章 驕狂第1474章 金陵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1004章 不勝而勝休妄想第183章 杞人憂天第1484章 駕崩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123章 羅字營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237章 懷才不遇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570章 觀音婢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1382章 摘桃子第136章 王薄的饋贈(十連更!)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129章 論功行賞(第三更!)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1389章 江西第282章 劉黑闥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251章 鯨吞第198章 李密第1311章 總督第272章 追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110章 嗣子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498章 拜帥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1327章 靖蝗司第26章 分地第35章 知世郎現身第1307章 彩禮逼人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910章 背後冷箭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710章 五鳳第459章 釣大魚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第826章 反噬第77章 羅士信第556章 封建府兵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295章 跳反第416章 故人來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69章 絕殺第1000章 三寸舌強百萬師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928章 開國上將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734章 自立第186章 前程第273章 功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842章 天家無情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1114章 右驍衛隊正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1028章 金輅馳過凱旋門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