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無法無天

百濟道,熊津城。

承宣布政使司衙門簽押房。

左布政使楊溫、右布政使韋挺站着迎接左都督指揮使席君買,右都督指揮使王君廓,還有左提刑按察使岑文本,右提刑按察使宇文士及。

自長孫無忌回朝拜相後,百濟道便取消了宣撫使一職,臨時設置的位於三司使之上的宣撫使撤消,百濟道恢復了三使司各司其職,互不統屬的局面。

不過今天,三使司的六位長官,卻是難得齊聚一起。

六位長官至布政使司衙門聚齊相議,也說明如今的百濟道三司使雖說互不統屬,實際上已經是以承宣布政使司衙門爲首了。

左布政使楊溫字恭仁,是隋朝皇族宗室,觀王楊雄之子,在隋曾任吏部侍郎、河南道大使等職,江都之變後任吏部尚書,歸長安後,做了李淵的宰相黃門侍郎。後歸秦,這些年慢慢的又得到重用。

而韋挺,是關中京兆韋氏家族,他父親是隋民部尚書韋衝。這兩位如今主持百濟道民政、財政、田土、戶籍、錢糧、官員考覈等。

“新羅緊急送來一道急書。”

楊恭仁開門見山,拿出一封書信。

劉仁軌率軍攻入新羅,連戰皆捷,攻破新羅九城。新羅貴族們也是驚懼萬分,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秦軍反應這麼迅速。

他們當然不會知道這是劉仁軌個人決定,還以爲是洛陽那邊如此反應迅速呢,於是連忙向大秦遣使謝罪。

一面派人去洛陽請罪,一面又派人來熊津城,希望大秦能先停止進攻。

“要不是新羅人的這封請罪信,我都還不知道劉仁軌居然已經出兵新羅,還連奪了九城,真是有本事啊。”

楊溫一邊說着一面目光望向兩位負責百濟道軍事的左右都督指揮使。

席君買看過信後,也很意外。

“楊公,此事我也是剛聽說。”

席君買目光轉向王君廓。

“劉仁軌沒有事先通知過我。”王君廓冷聲道。

楊溫不滿的道,“那這就奇了怪了,簡直是有鬼了。他劉仁軌是得天子信任沒錯,是羽林郎出身,簡在帝心,但是他也只是百濟道東明郡的太守而已。他要出兵新羅,不說經過朝廷,起碼也得先經過百濟都督指揮使司吧,你們兩個都督怎麼能說不知情呢?”

“確實不知情!”

席君買和王君廓在百濟多年,可謂是老資歷了,但如今朝廷撤消了宣撫使,三使司格局下,都督指揮使司確實已經不如承宣布政使司了。

“那究竟是劉仁軌膽大妄爲呢,還是你們都督指揮使司玩忽職守瀆職之罪呢?”

負責刑名司法以及擁有監督之權的提刑按察使司的兩位長官,宇文化及和岑文本也是很驚訝。

“楊公,我以爲現在還是先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主,至於追究責任,可以先放一下。”

宇文士及道。

“事情還不夠簡單嗎?”

“可我們也不能聽新羅人一面之辭啊,既然事情是劉仁軌弄出來的,總得先聽聽他的話。再說了,劉仁軌率軍攻入新羅,連破九城,這也未必就是什麼壞事啊,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可以調查,不急於下結論。”

宇文士及與王君廓一樣,都是當初流放到百濟的長流罪官,這些年憑藉着平定百濟之功,一步步又做到了三司長官之位,他自然還是比較向着一起並肩戰鬥過的兩位都督的。

岑文本也是差不多態度。

“這事情還真是奇怪,怎麼劉仁軌突然就出兵新羅?”

“莫非是貪圖軍功?”

“若只是貪功,他憑什麼可以召集東明郡的所有衛府營兵和民兵?大家爲什麼要跟着他一起瘋?”

沒理由啊。

楊溫則認爲,新羅人的請罪書都到了,劉仁軌若不是有意的,那他也應當早就有報告上來了。

現在城都破了九座,卻沒個理由,這不能原諒。

他們都知道劉仁軌是極得皇帝信任的一個年輕將領,天子門生。

但無論如何,他也沒有理由這樣隱瞞三使司衙門,擅動兵馬。

“立即查一查。”

席君買道,“我去找下錦衣衛、皇城司還有樞密院和兵部在我們百濟的人,問問他們到底是什麼情況。”

第二天一早,六位三司使再次齊聚。

事情已經查的很清楚了。

新羅國王忽然去世,然後內亂,劉仁軌得到消息後馬上出兵,都沒先奏報朝廷,也沒跟三司使打招呼。

“這個劉仁軌,出兵都十天了。”楊溫拍着桌子。

王君廓卻是那副冷麪孔,“事情已經弄清楚了,劉仁軌是以發生叛亂,緊急動員平亂爲由調動兵馬的,這倒不算擅動兵馬。他調兵的時候也馬上寫了報告派人送過來,不過因爲送信人路上生病耽誤了點時間。”

“你意思是劉仁軌一點問題沒有了?”

王君廓很不客氣的頂回去,“有什麼問題?新羅人的行爲難道不是叛亂?劉仁軌做爲邊郡太守,發現叛亂第一時間率兵平亂,難道有錯?他現在十天破了九城,這難道不是大功?”

楊溫很不滿的道,“劉仁軌只是一個太守,新羅是朝廷的藩屬國,不是東明郡下的縣鄉,要平亂,他也得先奏請朝廷。”

“他奏請了,只是送信人路上耽誤了。”

“可他沒等回覆。”

“軍情緊急,平叛如救火,耽誤不得。”

王君廓與楊溫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這時岑文本便過來打圓場,“好了,既然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也就好辦了。劉仁軌呢,確實做事有些不太守規矩,當然,新羅人叛亂也確實是事實。好在劉仁軌出兵新羅,結果還是好的。眼下我看我們要討論的不是劉仁軌出兵的事實,而是新羅人現在已經派人來請罪求和,我們要如何回覆呢?”

王君廓冷聲道,“回覆個屁,他們既然有種叛亂,那就洗乾淨屁股,等着被滅殺吧。”

“這事情還是當由朝廷決斷吧?”岑文本道。

“劉仁軌是邊郡太守,我是邊道都督,遇叛亂,自當平定,何需處處等待朝廷,驚擾聖人?我今日就要以都督指揮使司衙門名義下令,召集百濟衛府營兵和部份民兵,也要殺到新羅去平定叛亂,支援劉仁軌!”

“王都督,你說話可要負責!”楊溫惱怒。

“我當然爲自己說的話負責。”王君廓說完,便甩袖離開了。

“席都督,你身爲左都督,難道不應當攔着王君廓嗎?”楊溫問。

左都督指揮使王君廓笑了笑。

“抱歉,楊公,我認爲王右都督的話並沒有錯,新羅人既然敢叛亂,那我等邊將自然就要鎮壓,我也先告辭了,對了,楊公文筆好,就代我等向朝廷詳細說明下這裡情況好了。”

兩位都督離去,楊溫氣的面色發青。

“這些跋扈的武夫,無法夫天了。”

“楊公,切莫如此說,他們也是根據緊急動員法用兵的,並非無法無天。”宇文士及提醒老朋友楊恭仁。

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846章 頡利突襲第145章 霸王餐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316章 血戰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272章 沙陀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235章 唐國公第720章 悔婚第833章 漢城第181章 劫囚車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1416章 劍出鞘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925章 山頭第1280章 破城第1405章 吳王黨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327章 妒忌第714章 十二年秋第547章 遼東留守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81章 鄉兵校尉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1508章 弒父奪位第345章 孽緣第271章 騎第1335章 馬知縣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453章 自污第1256章 劉文靜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930章 權力的遊戲第6章 賞識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978章 終南山中尋神仙第394章 李玄霸第1488章 先登第1237章 鄉賓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308章 洛漂第1127章 女王第349章 比狠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444章 無間道第1031章 吐蕃公主寧秦騎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560章 辭相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613章 敢死隊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1321章 李縣丞第912章 斬草除根第97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759 紅槍會第197章 龍氣將盡第312章 圖形凌煙閣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0章 逐鹿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442章 黎陽第1498章 夜未央第379章 瘋狂第743章 後果自負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1242章 羅克用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150章 人走茶涼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207章 四猛第459章 釣大魚第1500章 聖眷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72章 縫針術第571章 長孫無忌第8章 章丘小鐵匠第882章 相對無言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232章 靠山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