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有罪

御史大夫張儀臣、御史中丞封德彝相伴而來。

三位大監上前迎接。

“張院長、封院長來的早啊。”

封德彝笑道,“我們御史臺乾的都是得罪人的事,每天都睡不好啊,自然就起的早。”

他邊說邊解下身上的披風,自有小宦官上前爲他接過。馮力士眼睛掃了一下,發現他這披風不簡單,用的好像是自流鬼國那邊過來的皮毛製作,全是極上好的料子。

“你們也是爲陛下監察,辛苦了。”

說話間,樞密院的張須陀和副樞密使宋老生與周德威也到了,張須陀老當益壯,雖得皇帝特旨可皇城乘輦,依然是騎馬來的。

他們到來後,翰林院和政事堂的宰輔們也浩浩蕩蕩的到來,二十多人一下子涌進來,盡是紫袍金銙玉帶,好不晃眼。

衆人寒喧,相互見禮。

馮力士笑着請衆人入殿。

殿中,一張巨大的桌子擺在中間,這是一張巨大圓桌。

這與傳統的議事方式完全不同,傳統是皇帝居於首位,下面左右各一列,每人一席。

可是如今宣政殿議事,卻是一張大圓桌。

皇帝依然是在首位,但已經不再是與衆臣們隔的遠遠的,也不再是居高臨下,而是更接近。

“請!”

雖然宣政殿議事改用圓桌,可席次卻絲毫不會含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誰左誰右,誰前誰後,是馬虎不得的。

皇帝位置的左手邊,是政事堂平章事,九位平章事的順序是左右中書侍郎、左右門下侍郎、左右僕射、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侍郎。

三省雖本各有長官,稱尚書令中書令侍中,但朝廷皆不實授,並不真拜。固此,以兩侍郎加平章事銜爲宰相,爲區分主次,故又設左右,左爲長,右爲佐。

皇帝並提升左右中書侍郎、左右門下侍郎和左右僕射,皆爲正二品。而三高官官的尚書令等皆爲從一品。

加平章事銜,皆爲宰相,俱爲正二品。

三師三公爲正一,而三孤爲從一。

皇帝左手是九位政事堂宰相,各按本職排序。

右手則是九位翰林院三殿六閣大學士。

左邊政事堂宰相後面,是御史臺。右邊翰林院大學士後面,是樞密院。

然後在皇帝的對面,是內三省的三監。

二十六位大臣,圍坐一圈。

馮力士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後馬上換上了一副嚴肅認真的面孔,他目光掃過衆人。

“諸位,明個是大年三十,後天就是正旦大朝會,最近朝野對西域戰事議論紛紛,好多人都在評論西域戰事,聖人每天都要看許多關於此的奏章,本來西域之戰是大捷,我大秦威鎮西域,開疆拓土,可一道道彈劾奏章,卻讓聖人心情不太好。西域之戰,當先論功,再論過,總不能將士們在前線流血流汗,結果打了大勝仗,最後還要受處置吧,那豈不寒了將士們的心?”

“還是聖人常說的那句話,天大的事情一起抗!”

馮力士這個殿中監雖只是從三品,可在座的人中,卻沒有一個比他離皇帝更近,因此很多時候,他的話,尤其是在御前會議開始前說的這番話,無疑是大有深意的。

左中書侍郎侯莫陳乂點了點頭,武將出身的他,對於西域之戰是持贊成表揚態度的,哪怕出了屠城殺降這種事情,他也認爲過不掩功。

大學士們互相瞧了瞧,明顯是不太接受馮力士定下的這個調,有人甚至輕笑。

會議還沒開始,可已經有一股子硝煙瀰漫的感覺了,馮力士心裡感嘆,今天這會估計想太平也難。

皇帝還沒到,但茶已經奉上。

茶香嫋嫋,大學士們都只在那喝茶,一句話也不肯多說,擺明了是要等皇帝來了再說。

“皇上駕到!”

殿門被推開,皇帝身着龍袍進入。

他一邊解下披風,一邊跟衆人打招呼,最後走到上首主位坐下。

“開始吧。”

羅成目光掃過這二十六位御前大臣,笑着道。

殿中剛纔還侍立的內侍宮女等,這刻便全都退出大殿,殿門被關起,千牛衛的御前侍衛執千牛衛站立守衛,任何人不得靠近。

王珪站了起來,他是秘書監,本來只是負責皇家圖書這塊的,但在如今,卻是皇帝重要的私人秘書,御前會議,照例都是由他來主持。

“今天宣政殿議事,先議一下西域戰事,如今戰事已經結束,也該總結一下了。有功的述功,有過的論功,該賞的賞,該升的升,該罰的也罰。今天,都得定下個基調來,這樣兵部吏部那邊也好照章辦事,總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侯莫陳相國,你來先說。”

左中書侍郎、平章事侯莫陳乂便站了起來。

“仰蒼天庇護、仗聖人洪福,此次西域戰事,事起突然,然而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就擊敗了叛亂的龜茲與鼠尼施,未從中原徵召一兵一卒,也未徵召一個民夫,僅僅以安西三郡,和周邊幾郡的兵馬,就成功打贏這仗,確實了得。說實話,剛接到安西情報的時候,我們還擔心這場戰事會不會使得西域動盪,會不會阻塞絲路,會不會導致西域諸國、突厥諸部大叛亂,會不會影響到朝廷休養生息的大決策,擔心會耗費大量錢糧,勞累無數兵將百姓,所幸,擔憂的這一切沒有發生,戰事起的突然,可結束的也迅速,這一切,負責指揮戰局的安西左都督程咬金是有功的。”

侯莫陳一上來就給程咬金摘責,引的翰林院的大學士們不滿,不比政事堂中還會有武人宰相,翰林院裡的三殿六閣大學士,可是清一色的文臣出身,而且多是名士。

他們對程咬金許和尚這種不稟朝廷,擅自開啓邊釁戰爭,甚至直接屠城滅國的行爲非常不滿,認爲武夫跋扈,驕橫不法,早就決定要好好彈劾治他們的罪,以振國法朝綱。

開元殿大學士溫彥博緩緩開口,他說話很慢,可卻有一股內斂的氣勢,雖不是侯莫陳乂的那種外放的氣勢,可依然不弱侯莫陳乂,“聖人,我們翰林院最近也十分關注西域戰事,對於西域之戰的前因後果也是仔細研究,政事堂那邊對這場西域之戰的戰後處置做了票擬,我們看過票擬的處置,有些我們認同,有些我們無法認同,所以我們有些簽字批紅了,有些沒批紅,要退回政事堂重新票擬。”

皇帝坐在那裡,對今日宣政殿議事可能出現的爭議,早有預料,所以此時他絲毫不驚訝翰林院對政事堂票擬的駁回。不過皇帝倒是有些意外,政事堂九位宰相,居然能夠這麼快達成一致,卻是很令人驚訝的。

侯莫陳乂問溫彥博,“請問大學士,哪些又是簽字批紅了,哪些又沒批紅呢?”

溫彥博緩緩道,“程咬金有罪、許和尚有罪、阿史那彌射有罪、阿史那社爾有罪······”

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365章 失守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1503章 玩火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1452章 下馬第97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132章 刺客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57章 重口味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776章 勸進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1430章 村上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205章 魚俱羅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1254章 變形計第1298章 滅國第536章 玄武門兵變第719章 三藩第929章 若爲自由故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1410章 豪華陣容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21章 孃家人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63章 爺爺在此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117章 狗大戶第1535章 出宮第361章 昏招迭出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737章 一日天子第1429章 那津第734章 自立第1001章 党項封建成國丈第1433章 便女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954章 已報生擒吐谷渾第1402章 野豬皮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117章 狗大戶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511章 混世魔王第493章 榮華富貴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1300章 有罪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758章 長孫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825章 唐帝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42章 秦家第300章 讒言第234章 動員第794章 衛所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517章 嫡庶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325章 堅城第904章 遷都第83章 少年軍團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312章 圖形凌煙閣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428章 死士第552章 裁軍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320章 激怒第23章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