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宣政殿

國家崩潰,始於財政。

天下興盛,源自軍隊。

宣政殿中,皇帝向諸位宰輔們提出,自明年始,鹽價要降。“我朝立國之初,鹽每鬥加價百錢,後一直加價到三百,加上鹽民製鹽成本,鹽商販運成本利潤,最後一斗鹽竟至近四百錢。民間百姓,都對朝廷鹽政極爲不滿,私鹽販賣一本萬利,誘使無數人鋌而走險。自明年起,朝廷向鹽民收鹽,每鬥十錢,而加價一百五,鹽商販運售賣,最終百姓購買時,鹽價不得超過二百錢一斗。”

這幾乎是直接腰斬了一半的鹽價,對朝廷來說,原本每鬥鹽是收三百錢,現在只一百五,是實打實的降了一半了。

當即就有宰相叫苦。

“陛下,朝廷剛發行了五千萬貫債券,未來五年內要陸續兌換償還,本息合計五千四五百萬貫啊,全指望着鹽稅呢,這減少一半,那麼以後每年鹽稅可能就不到兩千萬貫,這巨大的窟窿怎麼填?”叫苦的是民部尚書、平章事崔君肅。

“朝廷稅收不能全賴於鹽,一年收幾千萬貫的鹽稅,民部官員自然笑開顏,可百姓卻越來越不滿,開皇之時,一斗鹽不過十錢,而現在卻是近四百錢,近四十倍了。”

“可開皇時的租庸調稅制下,百姓承受的稅賦其實比現在的兩稅高的多啊。”崔君肅辯解道。

“可百姓卻不會那樣想,他們只看到鹽價漲了四十倍。朕也認爲確實高了些,鹽並非什麼珍稀之物,甚至不如糧食還要田地還有農夫,沿海之地皆可曬鹽,連煮海都不需要了,而就算在中原甚至邊疆內地,那也有鹽湖礦鹽等,鹽最大的成本不是製鹽,而是運輸,可通過朝廷的運河、官道,加上設立於各地的鹽倉,朝廷可以統籌調度,然後再分銷給商人販賣,能大大降低路上的運輸成本。”

“可是財政怎麼辦?陛下也常與我等說,國家崩潰,必始於財政之崩潰。若是少了這兩千萬的鹽稅,朝廷從哪裡補這窟窿呢?”崔君肅擔憂的道。

“總是有辦法的,朕近來查閱檔案,發現這兩年茶、酒的稅收大增,另外車船牛馬稅也新增了不少,茶酒非民生必需所品,稅高點無妨,且茶酒等近年大量外銷,產量擴大,增稅不少。”

當然羅成突然要降鹽稅,最大的自信,還是來源於現在外貿打開了,擊敗西突射匱可汗後,幾條西域的絲綢之路都已經打開,同時吐蕃和象雄的稱臣,也讓朝廷開拓了新的商路。

更別說,如今在皇家海商艦隊的帶領下,海上絲綢之路正在構建完成。

交趾港市舶司、南海港市舶司、江都港市舶司、蓬萊港市舶司、天津港市舶司以及旅順港市舶司、平壤港市舶司,這是現在朝廷設立的七大海港市舶司,通過這些市舶海關,大秦的商貨正源源不斷的運往關外、海東以及南海、天竺、波斯等地。

而內陸邊疆,也有邊市。

朝廷對於這些外貿稅是很高的,普通貨物是十抽其一,而一些不涉及民生的商品,往往抽稅是十抽其二,如果是一些純粹的奢侈之物,比如珍珠瑪瑙香料之類的,則是稅三分。

百分之三十的稅。

甚至一些稀缺緊銷的商品,如果是入關,則還可能採用直接博買,就是由官府先買下一定份額的,由朝廷拿去銷售。

另一方面,外貿興盛,不僅僅是市舶關稅能增收,同時也促進了手工作坊等的興盛,朝廷工商稅也大大增加。

“朕算了筆賬,通過市舶海關和邊市再加上新增的工商稅,完全可以把這兩千萬貫缺口填補回來。而且外貿現在形勢很好,陸上與海上絲路暢通,我們的絲綢、瓷器、紙張、茶葉、酒、陶器、樂器等都很受歡迎,甚至還有金銀器、銅器、鐵器,乃至我們的鎧甲武器,都很受歡迎。”

各種高級絲織品,那是最搶手的,這是隻產於中原的寶貝,尤其是以蠶絲織成的各種華麗的錦繡緞綾等等,老外根本想象不出這種華美的東西怎麼來的,所以現在朝廷對於絲綢的出口也有了政策管控,減少了生絲生絹的出口數量,而大大提高絲織成品的出口量。

比起生絲生絹,絲織成品大大提高了附加值,促進了織坊繡紡等工坊的發展,既能多吸引許多年輕的婦人姑娘就業賺錢,也能爲朝廷多增稅。

甚至原本武器鎧甲這一塊,原本是禁止出口的,但現在朝廷也開始放鬆了些條件,開始出售高級的武器鎧甲,從明光鎧甲到橫刀都出口,這些鎧甲武器都不是秦軍制式的,形式用料上完全是外貿款式,倒不是更差,而是更講究更華麗也更貴。

有大臣曾反對出口這些鎧甲武器,但羅成卻認爲朝廷花了極大的成本投入到軍器鎧甲的研究和生產之上,過去這一直是個只投入不收益的坑。

但爲了保證國家軍力,這是必須。

可羅成也認爲,其實改變下思路,讓朝廷的軍器部門生產些外貿裝備出售,甚至建立一些民用的作坊出售,其實也是可以的。

至於說大秦的武器鎧甲到了敵人的手裡,會資敵這些,其實並不用擔憂。

畢竟外貿的目標這麼多,只售高端型爲主,比如那些華麗的明光甲,起碼也是將校級的,隨便一套都十分昂貴,就算藩人也不可能買去裝備到底層士兵。

而一樣武器,如果不能大規模裝備,其實並沒多少意義。

至於說仿造之類的更不用怕了,真要仿,有的是辦法弄到樣品,但其中的技術不是想仿就能仿的,而且還得有一個成本和產量規模的問題,如果他們不能解決這些,僅只是高價仿成了少數的秦軍裝備,那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不如轉變思路,發展軍工外貿,通過秦軍裝備上的性能優勢,大大提高出口價格,大賺一筆,這樣一來,朝廷的軍工部門就能夠有投入有回報,甚至可能實現盈利。

第319章 刺殺第1235章 牛腿稅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1242章 羅克用第1260章 狼妻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385章 孤軍第148章 革職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710章 五鳳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270章 夜第596章 死亡騎士(第八更!)第375章 乙支文德第1117章 罪惡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69章 火併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166章 躍龍門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1526章 太上皇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412章 霸皇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48章 密謀第249章 得遇明主第612章 鳩佔鵲巢第966章 近郭樵漁成野市第206章 家底第42章 秦家第1340章 逼宮第1430章 村上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1481章 異教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272章 追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211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199章 丁憂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724章 弒君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1289章 連升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31章 伏威第1311章 總督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1246章 東屠第1235章 牛腿稅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551章 熬鷹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1289章 連升第263章 先鋒團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1326章 賠本賺吆喝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1060章 八方朝貢開貿易第1354章 戰爭財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517章 嫡庶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1038章 人爲刀俎我魚肉第1363章 獵騎兵第1103章 宣政殿第475章 戰滎陽第229章 鄭觀音第1034章 手下敗將的敗將第941章 王寶槍第518章 納叛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1451章 刺蝟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257章 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