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

城外喊殺震天。

可永平城中的寧純卻一頭霧水。

外面白霧茫茫,他一時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何事。

“難不成賊人內訌?”

寧純與郡丞站在城頭觀望,可什麼也看不清,只聽到那喊殺聲傳來,一開始是城東馮暄的營地喊殺聲四起,緊接着寧道明的營地也傳來廝殺聲,再很快,連城西的談殿營也一樣混亂起來。

“談賊寧賊和馮賊也是各懷鬼胎,向有矛盾,他們狗咬狗我倒是不稀奇,不過這個時候內訌就有些奇怪了。”寧純捏着下巴一時也搞不明白。

倒是郡丞在仔細的聽了許久之後,“莫非是我大秦援軍到了,先是城東馮暄營地最先交戰,可很快就遍及寧道明和談殿營,若是我援軍到,那就應當是從鬱江而來,先在城東附近靠岸,先攻馮暄,然後一路向西。”

“太守,請速發兵出城助戰,內外夾擊!”郡丞叉手請令。

寧純卻有些猶豫不絕。

“城中已經沒多少兵了,萬一?”

“沒有萬一,一萬是朝廷援兵至矣!”

寧純依然猶豫。

郡丞急了,“下官願率五百死士先出城查看,若是援軍至,到時太守再出城來。”

“郡丞何須如此說,你是文官,負責在城中留守,待我率部出城後,你趕緊關上城門,切勿放賊軍進來。”

寧純不想出擊,可想想眼下永平已是矢盡糧絕,還不如冒險出擊。萬一城外沒有援軍,他想着到時自己乾脆就趁亂率部突圍,逃離永平。至於永平城,就交給郡丞好了。

還沒等寧純整軍出城,結果一支隊伍已經來到城下,這讓城上的守軍慌忙敲響警鐘。

郡丞急忙跑來,結果一看打頭的卻是紅旗。

當下讓人停下。

“是援軍,是朝廷的援軍到了。”

寧純這個時候也急忙探頭打量,“李字旗,莫不是衛國公到了。”

還沒等他們多猜,已經有一名騎士縱馬來到城下,高聲喊話,說是廣東左都督指揮使、南海太守加嶺南三道經略使衛國公天策上將軍李公到。

天策上將軍衛國公李,那自然是李靖了。

天策上將軍可是武散階中最高一級,比另一個上將軍柱國上將軍還高一級,四大將軍兩上將軍,朝中得授天策上將軍的可沒幾個。

“果然是衛國公到了,我們得救了,永平保住了。”郡丞喜極而泣。

寧純也是怔怔出神,等城下再次喊話時,他纔回過神來。

“速開城門。”

“不,本官親自爲上將軍開城門迎接。”

“同去。”郡丞立即道。

堅守了兩月有餘的永平城,終於城門大開,但不是叛軍攻破打開,而是援軍到城中開門迎接。

“下官永平太守寧純拜見大帥。”

寧純恨不得跪拜相迎。

李靖下馬扶起寧純,“辛苦寧太守了,是我等來遲了。”

郡丞在旁邊道,“下官永平郡丞鄭元璹拜見李天策,拜見諸位上官。” Wшw★тTk ān★¢ 〇

李靖幾乎沒有認出這位滎陽鄭氏當代家主來,出身五姓,當年楊廣廢五等爵只留公侯,鄭元璹父親鄭譯因爲大隋開國佐命元勳,故追改封譯莘公,以元璹襲。元璹初爲驃騎將軍,後轉武賁郎將,數以軍功進位右光祿大夫,遷右候衛將軍。

這位在隋朝時,那可是相當風光的,大業末出爲文城太守,曾經歸附過王世充和李淵,因爲這段經歷,所以後來歸秦後一時沒得重用。之後又因受到舊貴族謀反案牽連,而被貶官至嶺南,好在因爲宮裡還有位鄭妃是他侄女,能說的上幾句話,因此後來又授他爲永平郡丞,也是有些實權的職位。

當初李靖在隋時,也與元璹同殿爲臣,那時的他多瀟灑啊,可現在這樣子,幾乎認不出來。

“鄭公辛苦了。”

鄭元璹道,“我與寧太守正欲率城中兵馬出擊助陣。”

“城中還有多少兵馬?”

“城中能戰者尚有三千餘衆。”

“還有三千多兵馬?”李襲志倒有些意外,他是從隋朝時就擔任桂林的郡丞,在嶺南也是多年,聽說城中居然還有三千多兵有些意外。

“不是三千兵,是三千能拿的動刀槍者,青壯軍民一起三千。”

聽到這個數字,李襲志沉默了。

李靖道,“堅守兩月有餘,抵抗數萬叛軍圍城,你們辛苦了,這場戰鬥就不勞你們了,就由我們來吧。”

“李天策帶了多少兵馬來?”

“一萬二千。”

“只一萬二千?”寧純大爲意外。

“雖只一萬二,但俱爲虎賁,其中還有陛下特調來的羽林郎和羽林騎,並有三千皇家商船隊義勇護衛。”

一萬五千人,三家叛軍則有六七萬人。不過李靖依然很自信,這是一場突襲,現在官軍已經完全佔據了戰場主動權,叛軍其實已經崩潰了,所以接下來的戰爭,已經無關乎雙方有多少人。

只是追擊和殲滅戰。

賊軍一旦潰敗了,那他們不可能還能再翻盤,他們面對的可是大秦的戰兵,不是嶺南的這些土兵。

鄭元璹欣喜萬分,“有李天策這話,我信,下官這就安排人爲來援將士們準備早飯。”

李靖笑道,“我們的船隊就在城東不遠,船上還攜帶了不少糧草肉蔬,我派人去傳令,讓他們搬到城裡來,早飯燉肉粥吃。”

“我這就帶人去取。”鄭郡丞高興道。

寧純總擔心城外戰場,可看李靖卻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根本沒有半點擔心。衆人入城,李靖的帥旗也樹在了永平城頭上。

只有馮盎一直臉色不太好看。

馮暄是他兄長,雖說他們兄弟關係向來不太好,本來馮暄是馮家繼承人,後因當初馮暄統兵討王仲宣叛亂時按兵不動,被冼老夫人廢了繼承人資格,讓馮盎接位。此後兄弟倆就沒好過了,一晃都二三十年了,兄弟倆依然不是對付。

可再不對付,好歹也是親兄弟啊。

現在聽說馮暄被羽林郎劉仁軌斬殺,他心裡萬分複雜。

朝陽終於穿破晨霧,灑下萬道金光。

戰事也差不多結束了。

三個叛軍大營皆潰。

一萬五千秦軍,硬生生的把六七萬叛軍打的落花流水,四散而逃。

第614章 驕狂第1258章 大司馬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356章 王都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871章 受降城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第790章 長安第1358章 秋狩第232章 靠山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357章 恩蔭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68章 僱傭兵第494章 新舊貴族第56章 捷報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167章 根據地第416章 故人來第357章 肉食者鄙第747章 青島第72章 縫針術第296章 逃兵第28章 軟硬兼施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756章 忠臣和貴族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536章 玄武門兵變第929章 若爲自由故第23章 狐假虎威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98章 非禮第804章 洛口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350章 假降真受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426章 李密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287章 家書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1242章 羅克用第805章 洛陽第754章 奉正朔第1501章 長卿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558章 朝天子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7章 美人贈金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1474章 金陵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569章 封疆大吏第1433章 便女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239章 阿舅賊第275章 來遲一步第1500章 聖眷第21章 孃家人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1120章 倭寇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220章 火攻(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66章 一羣莽夫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645章 一夜暴富第60章 狗急跳牆第1323章 巡撫第495章 臉面第828章 龍兄虎弟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34章 自立第52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