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

皇帝有意對嶺南的土皇帝們動手,其實在年前就已經態度很明顯了。年前,嶺南甯越郡太守寧長真,獻合浦大珠,永熙郡馮暄則進黎布。

但皇帝都沒有接受。

皇帝不接受兩郡進貢,態度很微妙。

本來地方給皇帝進貢方物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這次兩郡進貢珍珠和黎布,卻都不是以往的那種方式,他們用了多年前他們對中央王朝的那種朝貢方式來進貢。

這種朝貢方式,充分的表明了寧長真馮暄他們想要把嶺南與朝廷的關係,回到隋以前。

而那個時候,中原朝廷對這些嶺南地方豪帥們的政策是羈麼制度,就是隻要他們臣服於中央朝廷,納入這個體系版圖之中,那麼他們就完全享受對自己地盤的自治。

官吏由自己任命,軍隊由他們自己徵召和掌握,稅賦也由他們定他們收,他們甚至不給朝廷納稅,只是象徵性的進貢。

這種,便是他們習慣和想要回到的朝廷和嶺南的關係。

寧氏在嶺南西道有數代之久,是世襲的地方首領,擁有數郡之地。而馮暄是馮盎的兄弟,也是寧長真兒媳婦的父親,是兒女親家。

馮暄早年還在隋朝時,就參與過叛亂,後來被他祖母冼夫人給解除兵權,隋末,馮暄又隨冼寶徹割據叛亂,後來冼寶徹被擊敗,他才無奈聽從兄弟馮盎的建議,歸附秦朝。

可如今,卻又跟寧長真打的火熱,圖謀要自治。

此時的嶺南之地,其實很野蠻落後,正是所謂的五嶺之南,人雜夷僚。除了南海郡(廣州),桂林郡和交趾郡這三個沿海港口或入嶺要地,在魏晉以來,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控制嶺南的關鍵要害之地外,其它的郡縣,尤其是山區幾乎沒有控制力,而在嶺南西道之地,控制力更弱。

正因此,長期在此實行羈麼制,這就跟朝廷對於雲貴地區一樣,是沒有什麼實際掌握力的地方。

去年朝廷在西北大戰之時,甯越郡太守寧長真、合浦郡太守寧道明、永平太守寧純還有永熙太守馮暄,還有鬱林郡太守談殿等人就多次密議相商。

都是欲擺脫秦朝對嶺南的進一步控制企圖,想要回到各自爲王的時代。

後來寧純反對起兵叛亂,退出了這個聯盟,而高涼郡的馮盎也根本不願意與他們密謀。

爲了試探朝廷的態度,於是纔有了年前這次的進貢改朝貢。

皇帝直接拒絕了他們的朝貢,消息傳回嶺南,寧長真等便開始加緊密謀,情報傳到洛陽這邊,羅成也是在加緊部署。

不過還沒有等李靖返回嶺南,結果錦衣衛就急奏嶺南反。

合浦郡太守寧道明率先在合浦起兵,緊接着永熙郡太守馮暄也起兵響應,然後在嶺南與馮家齊名的俚僚酋帥談殿也率諸溪峒蠻起兵。

短短時間,兩廣交界之處的甯越、合浦、永熙、永平還有鬱林五郡,大部份城池就淪陷了,許多溪洞的俚人僚人被煽動起來。

皇帝接到急報,不得立即又召見李靖、李襲志和馮盎等人。

“詔授李靖爲廣東道左都督指揮使兼南海郡太守,詔授馮盎爲廣東道右都督指揮使兼高涼郡太守,詔授李襲志爲廣西道左都督指揮使兼桂林郡太守,詔授丘和爲廣南道左都督指揮使兼交趾郡太守。”

因爲寧純和陳龍樹兩個酋帥不肯同謀做亂,因此皇帝又下旨,授封寧純爲永平郡太守加廣西道右都督指揮使,授封陳龍樹爲蒼梧郡太守加三品大將軍武階。

“嶺南的形勢比較複雜,漢俚雜處,但不管什麼情況,都堅決不能容忍這些人的叛亂。你們馬上返回嶺南,先率兵收復諸郡的城池,然後再進入雲霧雲開大山圍剿談殿等俚僚,這一次,要徹底的討平這些叛賊。”

匆匆把李靖等人派回去平亂,羅成也不由的頭痛不已。

想要休養生息,想要緩緩勁,可這些人就是不給機會啊。

都是盯着朝廷,一見朝廷元氣大傷,都想趴上來吸幾口血。

不過李靖等南下時,皇帝還是沒有再調拔兵馬給李靖。李靖也說憑嶺南之兵,足以平亂。

而羅成也不想在江南三藩未平之前,千里迢迢的繞圈調兵過去,太麻煩了,耗費太大了。

李靖幾年前猛龍過江,都能平定嶺南,現在有了幾年的經營,相信定能平定叛亂,也許會多花點時間,但羅成也管不了了。反正嶺南那個地方,這幾年就沒有什麼真正的稅賦收上來,靠的也就是南海港和交趾港還有桂林城,這三座控制在手的關港之城的稅賦和海貿易市舶之利。

這次皇帝讓李靖轉任南海太守,親自坐鎮南海郡,也是要保證這座南海沿岸的第一大商港,這可是羅成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剛有點模樣,絕不能讓叛軍給毀了。

至於說信任寧純、馮盎,那也是不得已的情況。

“真是多事之秋啊,就不能給朕三五載的時間嗎?”

又是一夜過去,天剛亮。

“陛下,皇城司提督求見。”

“宣。”

李憲有些匆匆而來。

“陛下,熊出手了,象雄人對吐蕃使館突襲,他們趁着這些天金吾不禁,城坊門夜間也不關閉,街上整夜的花燈和夜市的機會,於凌晨之時突然襲擊使館,幸好我們早有防備。”

“就說結果吧,抓了多少人?”

“總共有一百多個象雄人蔘與襲擊,還有數十個胡人傭兵,另外事後我們還抓捕了幾十個接應掩護的。”

“吐蕃使館裡,吐蕃武士死了三十餘人,傷了二十多個,吐蕃使者噶爾東贊也受了點輕傷,賽瑪噶公主只是受了一點驚嚇,未被傷到。”

“能證明襲擊者就是象雄人嗎,可否能證明他們是李迷夏派來的?”

“陛下,吐蕃人能證明襲擊者中有李迷夏的部下,被俘者中也有人招供是李迷夏派來的。”

羅成點頭。

“很好,我們想要的都有了,現在把騫瑪噶公主接入宮來吧,至於吐蕃和象雄,讓他們狗咬狗撕咬去吧!”

這兩條狗撕起來,也能省他點煩心事,羅成揉捏着太陽穴,最近煩心事太多了,能少一樁也是一樁。

第1416章 劍出鞘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7章 還債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247章 韋忠賢第72章 縫針術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109章 會盟第1356章 利益第838章 夜擒李世民第52章 兄弟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1127章 女王第300章 讒言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345章 孽緣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946章 大非川第1326章 賠本賺吆喝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61章 八風第4章 表哥第231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712章 困獸李淵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174章 威望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84章 殺威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329章 御前會議第471章 黎陽亂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第129章 論功行賞(第三更!)第475章 戰滎陽第511章 混世魔王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374章 薩水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1503章 玩火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70章 拆夥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1242章 羅克用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472章 東都危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541章 密謀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882章 相對無言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925章 山頭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1450章 沃野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401章 鎮北王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1034章 手下敗將的敗將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1433章 便女第455章 爭當主角第1368章 秘密任務第96章 選兵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584章 段姥第185章 秦瓊第1342章 兩手硬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704章 矯詔第174章 威望第486章 摘桃子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325章 堅城第1474章 金陵第214章 驃騎第312章 圖形凌煙閣第1243章 行刺第1340章 逼宮第559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1106章 八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