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

十月洛陽。

豐收過後的洛陽城,一片繁忙熱鬧。

戰爭對於中原的百姓,感覺已經遠去。各地的官府,正在忙着秋糧的入倉。百姓們把地裡收下的糧食,交完地稅糧後,剩下的便也賣給了上門收糧的官倉,沒有打白條,不用自己費力運到郡縣去,上面直接過來收購,稱量過後,直接如數發放錢帛。

錢都是開元通寶,沒有舊錢,絹帛也都是質量很好的,沒有那種劣絹土帛,甚至連一點火耗都沒算到百姓頭上。

百姓們賣糧熱情很高漲,除了留下家裡的種糧和口糧,其餘的便都排隊賣了去。大家的糧食也很乾淨,曬的幹,吹的淨,沒有什麼土灰碎葉。

各鄉的亭長們親自下鄉,帶着聯防隊員們維持秩序。

糧食一村村收過去,收完後,官倉會直接僱傭當地百姓,再把糧運到鄉里,在那裡再統一運到縣裡,一部份糧食歸入縣裡的社倉以及縣官倉後,其餘的再轉運往郡中,那裡有更大的義倉以及官倉還有大轉運倉。

這個時候,也是郡兵鄉勇們出去的時候,道路上,鄉村裡,城池中,到處都是值崗巡邏的郡兵鄉勇,這種時節,誰要是不開眼想要攔路打劫或者是偷盜,那絕對是難逃法網。一經抓捕,必定判長流邊地屯田。

洛陽城,紫微宮。

皇帝自從長安回宮之後,一直在醞釀着一件大事,頻頻召見朝中重臣元老宰輔們,日夜都在商議着這一件大事。

億歲殿中。

府院宰輔,以及三省六九寺五監一臺一院,只要是五品以上實職官員,今天都聽詔前來議事。

“只要是自認爲有應舉的能力,任何人都可以懷牒自投,向所在地的郡縣官府報考,無須像兩漢一樣經過地方官察舉,也不必和魏晉以來那樣經九品中正評定。”

殿上,皇帝提道。

門下侍郎陳叔達立即出言反對。

“臣反對開放給任何人,還是應當加以限制,科舉當只讓士人蔘與。”

軍功起家的中書侍郎侯莫陳乂馬上反對,“陛下要興科舉,是要爲國取士,難道陳侍郎以爲只有士人才有資格?”

皇帝從長安回到洛陽後,所醞釀的大事,便是要開科舉考試,以科舉考試來錄取士人。但皇帝的科舉考試與隋朝時的又不一樣,隋朝時是不定期舉行科舉考試,雖說科目多,但是錄取數量卻極少,隋朝的科舉,其實對於國家取士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幾年取那麼一二十人,對朝廷能有何影響?

羅成決定開科舉考試,根本原因還是感受到了現在朝堂上的力量已經有些偏。雖然他成功的利用自己的軍功集團們,把舊士族舊貴族們給打壓下去了。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軍功貴族們一家獨大,朝野上下遍是他們,這已經是一種危險的苗頭。

爲了能夠平穩,皇帝決定引入科舉制度,但又不是隋朝的科舉,而是要能帶來真正改變的科舉。

三兩年錄那麼一二十個士子有何用,要錄就一年錄他三五百甚至是上千,這才能由下而下全方面的改變,爲大秦創造一個新的官僚階層,以此來平穩軍功貴族集團們。

只不過當皇帝提出這一想法後,這事情就變的不簡單起來。

這幾乎牽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

尤其是對於軍功貴族們,他們身爲貴族,享受有許多特權,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門蔭權,他們的子弟是可以憑他們的官爵,直接出仕的。雖然說也有一些限制,比如官員的品級、爵位等,還有這些貴族子弟也得先從國子監讀書,然後到十七八歲後,國子監畢業再選入內衙親軍中,按各自父祖兄等的品階,或進入親衛府或進入勳衛府或進入翊衛府等。

進入親軍後,雖也直接就有品階,親衛一般直授七品,勳衛八品,翊衛九品,但也得在親軍中熬上多年資歷,表現好,才能經過銓選授放外職,這纔算是真正的進入仕途。

可不管怎麼說,對於貴族們來說,這種門蔭制度都是對他們極爲有利的,除非子弟愚癡,否則哪怕平庸普通,這樣熬資歷,都也能熬出來的。

西魏以來的關隴集團爲何厲害?正是因爲這個制度,這些關隴貴族們,自己爲貴族,將來又把爵位傳襲給子孫,同時,又可能通過門蔭制度,讓家族子弟都能入仕。這樣就保證了,家族世世傳承爵位,代代入朝爲官。

這就是壟斷政治,讓當年的關東士族們都羨慕萬分的。

而如今皇帝要全面推行科舉制度,意思是以後要通過考試來取士,選拔國家官員,這豈不就是在動貴族們的奶酪?

國家的官職就這麼多,一個蘿蔔一個坑,若是讓科舉出身的人佔了,那貴族們能佔的坑就少了。

而不僅是貴族們反對,那些士族官員也一樣反對,官員們反對的理由其實也差不多,因爲按原有制度,五品以上官員子弟也是有門蔭權的。

而士族呢,他們就算不是貴族不是官員,但他們掌握學術之權,朝廷再怎麼樣,也終究得用到他們這些讀書人來治理天下。

正是因此,一個科舉考試的提議,其實已經觸動的是整個貴族官僚階層,再加上士族集團的利益。

本來說,士族是科舉考試的受益者,但他們也跟着反對,緣由就是皇帝決定士族考試不論出身,不管你是士族還是寒門,只要有才學都可能參加考試,考過了都可能錄取。

士族不肯幹了,以前不管哪朝哪代,寒門就是寒門,是始終被士族壓制着的,學術一直就是壟斷在士族手裡,誰當皇帝,你都得用他們士族治理天下。

但現在皇帝要開科舉,不論出身,這意味着,過去被他們死死壓制着的寒門,可能要跳起來了,他們不但是隻能噹噹低層小吏或做做抄書人,或給士族當門客當幕僚當管事了,他們也能成爲國家官員。

一顆石子,打破了一塘死水。

一個科舉制度,朝廷已經討論了兩個多月,還沒出結果。

第966章 近郭樵漁成野市第1422章 講究第644章 兒可汗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405章 背後一刀(感謝1農民伯伯萬賞!)第274章 斬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811章 秦皇揮劍,意在唐王第1337章 江夏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156章 膽大包天第230章 你等着第1255章 狗奴第316章 血戰第212章 黑夫人、白夫人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387章 水師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710章 五鳳第1316章 黃河灘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843章 後宮第424章 羅成遇襲第81章 鄉兵校尉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882章 相對無言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141章 聯姻第1014章 孤注一擲賭國運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98章 非禮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36章 神兵到手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38章 王薄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198章 李密第691章 削藩第217章 釣得美人魚第426章 李密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676章 江都、驍果第1285章 撤退第414章 解甲歸鄉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702章 擁立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314章 還鄉團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869章 義成復辟第656章 李淵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452章 霸王對白虎第1511章 飛地建國第1420章 正統第1309章 則天第1252章 銀堡第759 紅槍會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714章 十二年秋第675章 清除後患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826章 反噬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422章 逼反第978章 終南山中尋神仙第218章 卑鄙無恥之徒第203章 霸王硬上弓第210章 赤發靈官第657章 聯郡自保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1034章 手下敗將的敗將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842章 天家無情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237章 懷才不遇第1392章 三尺白綾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1327章 靖蝗司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499章 天子腳下第644章 兒可汗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707章 節制天下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