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烈火焚城

安養縣,原稱樊城縣,北周年間改名爲安養縣,位於襄陽西北,居漢江中游北岸,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

三國時期的猛將關羽就是因爲在樊城久攻不下才被東吳孫權趁機襲取了荊州。而南宋末年驍勇善戰的元軍鐵騎南下攻宋時亦是先拿下了樊城,才迫使襄陽守將呂文煥開城投降,結束了長達六年的襄樊之戰。

瓦崗軍的先鋒秦瓊乃是沙場悍將,深知安養縣的重要性,受命之後,便和自己的義子秦用二人率部日夜兼程,直撲安養縣而來。

官道之上,上萬瓦崗軍士卒井然有序地行走在道路中央,個個精神飽滿,戰意盎然。

爲首大將,頭頂七寶鎏金盔,身着龍鱗黃金甲,外罩一件杏黃袍,腳蹬虎頭戰靴,胯下黃膘透骨馬,手中虎頭蘸金槍,後背兩把黃金鐗,身高八尺,相貌魁梧,面似淡金,眉似八彩,目若朗星,微微有點短鬍鬚,正是瓦崗大將“小孟嘗”秦瓊秦叔寶。

秦瓊身旁這將,身襲一領鎖子黃金甲,胯下一匹閃電黃龍駒,手中兩柄黃銅矮瓜錘,身高九尺,長得虎背熊腰,膀大腰圓。正是秦瓊義子“大錘公子”秦用。

“秦將軍,再走二十里就到安養縣城了!”身邊的偏將小聲提醒道。

“停!”

秦瓊聞言當即揮手示意全軍停止前進,淡淡吩咐道:“斥候小隊前往縣城查看情況!”

噠噠噠~~~

十幾騎斥候得令後迅速縱馬飛奔而出,朝着縣城方向疾馳而去。

“報,秦將軍,安養縣城好像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全城的老百姓似乎都已經撤走了!”

約摸一刻鐘後,這十幾騎斥候便趕了回來,向秦瓊報告了情況。

“空城?”秦瓊還未說話,一旁的秦用已經哈哈大笑地說道:“義父,這定是守將畏懼我們瓦崗軍的威名,不戰而逃了!”

秦瓊極爲不滿地瞪了秦用一眼,“讓你平時多看點兵書,怎麼還是這麼不長進,這守將若是不戰而逃,何必裹挾着全城百姓而逃?這分明是隋軍的堅壁清野之策!”

秦用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嘿嘿一笑,“還是義父高見!”

秦瓊望了秦用兩眼,沒好氣地說道:“那你倒說說,我高明在哪?”

“這個。。。”秦用一時語塞。

“你啊你,讓我說你什麼好!”秦瓊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平時讓你多看點兵書你不聽,整天就知道出去和羅士信切磋武藝。爲父並不是不讓你練武,只是希望你能夠成爲一個帥才而不是將才!”

秦用嘿嘿一笑,“義父,你是知道我的,一看到書我就犯困,實在不是那塊料。再說咱們老秦家將來有懷玉這麼一個帥才就夠了,俺就不搶他的風頭了!”

秦瓊佯做大怒狀,“你還好意思提懷玉,人家一個十三歲的孩子都比你有上進心,你不覺得羞愧也就算了還把他拿出來當擋箭牌,爲父今天真得好好教訓你!”說罷擡手就要拍秦用的後腦勺。

秦用嚇得連忙雙腿一夾馬腹,飛也似地向前逃去,邊跑邊扭頭對着秦瓊說道:“義父您別生氣,孩兒先去城裡看看情況!”

“這小子!”秦瓊無奈地搖了搖頭,回頭大聲下令道:“全軍進城,今日在城內歇息一晚。”

一萬餘瓦崗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安養縣城,因爲城中百姓已經通通逃走,所以瓦崗軍士卒便直接住進了老百姓留下的房子內。

。。。。。。。。。。

夜幕漸漸降臨,雖然瓦崗軍連日來趕路大多疲憊不堪,入住民居之後便早早入睡。但是秦瓊卻不敢放鬆警惕,依舊派出了近百名斥候在城外十里範圍內巡視可疑情況。

。。。。。。。。。。。

噠噠噠~~~

兩騎瓦崗軍斥候正一路向南探索,卻突然聽到一陣戰馬的嘶鳴聲,頓時大吃一驚,慌忙撥馬便逃。

“嗖嗖!”

只見兩道綠光“忽地”掠過了半空,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兩名瓦崗軍斥候,兩名斥候被綠光擊中,身型俱都晃盪了一下,隨即墜馬而亡。

就在二人墜馬的不遠處,楊延昭突然策馬而出,對着身後的一員女將呵呵笑道:“月娥姑娘不愧是將門虎女,一手飛刀讓楊某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位於楊延昭身後的這員女將約摸二十上下,身材勻稱有致,身着一身火紅戰甲,肩披一襲粉袍,座下一匹棗紅馬,手中一杆紅纓槍,正是新文禮之妹新月娥。

雖然是個女性,但新月娥臉上卻看不到一絲女子的柔情,冷冷對着楊延昭說道:“楊將軍,現在不是講閒話的時候,趕緊走吧,免得再來一波斥候!”

“月娥,不得無禮!”一旁的新文禮慌忙呵斥道。

楊延昭慌忙出聲說道:“不,新將軍,是楊某的錯,現在的確不是客套講閒話的時候!”說罷一揮馬鞭朝着縣城方向疾馳而去。

望着楊延昭遠去的背影,新文禮不由得埋怨道:“月娥啊,不是哥哥說你,你也老大不小了,怎麼做事還是這麼沒輕沒重啊!”

新月娥秀眉一皺,小嘴一撅,不滿地說道:“大哥,我又哪不知輕重了?”

新文禮不滿地瞪了她一眼,“楊將軍剛剛只是誇你兩句,你幹嘛做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我跟你說,這楊將軍文韜武略,更有着皇族血統,這可是難得的如意郎君,錯過了這家可就沒下家了!”

“哎呀,大哥,你說什麼呢?”新月娥頓時大羞,不滿地說道:“這件事你就不用替我操心了!”說罷狠狠地抽了胯下棗紅馬兩鞭子,疾馳而去。

望着妹妹遠去的背影,新文禮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丫頭,以後可怎麼辦呢?”

。。。。。。。。。。

安養縣城內,雖然秦瓊下令衆軍警惕,但事實上就連秦瓊自己都認爲,在這附近不可能會有隋軍出現,所以在派出了一些必要的守衛之後便早早地回房進入了夢鄉。

然而到了半夜時分,原本寂靜的安養縣城卻突然沸騰了起來。

無數瓦崗軍士卒衣甲不整地狂奔在大街小巷上,對着四周聲嘶力竭地大吼道:“不好了,走水了,走水了,都別睡了,房子都着了!”

原本熟睡的秦瓊也被這陣嘈雜的呼聲給驚醒,他不加多想,迅速翻身而起,提起放在一旁的祖傳金鐗便衝了出去,放眼望去,卻見整座城池已經變成了一片火海,滾滾濃煙沖天而起。

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五十四章 先來一個下馬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負隅頑抗第十三章 虞允文論勢第八百十二章 新一輪召喚第八百零七章 首戰交鋒第一百五十七章 民族大義第二十一章 龍套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二章 趙匡胤的落幕(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羣英薈萃,猛將齊出第六百四十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二百章 須昌陷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零九章 天寶大將軍之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軍受挫第一百八十六章 凶神衝陣第八百二十章 並不想給你們面子第八百十三章 抗倭名將第四十二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共戴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敢進來嗎第八百零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車輪戰耗死你第五十五章 拳頭硬纔是王道第一百四十章 小將逞威第八十章 隋皇之殤第七百八十章 小將受困第六百章 猛將喋血第二十六章 來波大召喚第四章 任務模式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京淪陷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漠孤狼第一百零六章 顏面掃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到底是誰不放過誰第八百零九章 高句麗之變第二十三章 四面埋伏碎敵膽第四十五章 舉國蒙羞第五百六十三章 嚇壞李元吉了第三十一章 李府密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完顏阿骨打心疼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對決二百零八章 演義中的龍套,歷史上的牛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援軍第一百六十章 竇線孃的請求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氏雙猛第七十章 李世民的應對第十三章 張網以待第五十章 蓋世猛將來襲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句麗和唐軍的命門第六百零二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六十五章 一戰而滅第八百章 落下帷幕的滿清皇室第一百九十九章 恃強鬥狠第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章 忠孝自古難兩全第八十章 決戰開幕第六百四十八章 背嵬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難得好心的系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王鐵槍大戰玄甲驃騎第六十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兄弟鬩牆第七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二百二十二章 最大的功臣第三十一章 李府密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喜一憂第五十四章 梁山猛將首建功第二百三十七章 當朕是宋襄公嗎?第二百三十五章 雙李大戰第四十章 復出,天寶大將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三策齊發第七章 給宇文家挖個坑第六章 大明勇將第十二章 驍果十將第七十九章 大決戰的序幕第七百九十五章 兵仙降世第一百九十章 信念崩塌第十三章 張網以待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承認輸了第八百零六章 陣前招降第十章 宇文家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文靜硬闖江都宮第七十九章 驚鴻刺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莽將捐軀第八百十七章 東萊兵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宗辯戰第八百零九章 高句麗之變第四十二章 地道攻城第兩百章 驕兵悍將第六十三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六百零一章 既能殺敵,亦能損己第一百零四章 巾幗女將第七百九十五章 兵仙降世第八百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匡胤的落幕(四)第八百零四章 決戰到來第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召喚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