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弘農蔡王(37更)

上官政哈哈一笑,神色堅毅,大聲道:“好,就按你說的辦。來人。”

帳外跑來了一個小校,向着上官政行了個軍禮:“將軍,何事?”

上官政從大案上拿起一枚令箭,交給那個小校,說道:“你去通知斛斯將軍,就說本將的軍令,要他守好弘農城,不得出城,而本將則要馬上出發,奇襲叛軍的側後,無論勝負,都不允許他出城作戰,明白了嗎?”

那小校應了聲諾,拿起令箭,轉身就出了帳外。許敬宗的臉色微微一變,說道:“上官將軍,斛斯將軍畢竟是衛大帥的人,此事讓這樣一個小兵去,似有不妥,還是您親自走一趟的好。再說了,城中還有蔡王呢。”

上官政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斛斯將軍現在是聽我的命令,是我指揮他,而不是衛大帥指揮,要是本將現在去了城中,那他們又會百般糾纏,要不就是勸本將不要出兵,要不就是想跟着一起去,吵來吵去,反而浪費時間,不如直接讓人傳令好了,反正萬一出事,也如你剛纔所說的那樣,對吧。”

許敬宗給噎得說不出話來,正待再開口,上官政卻走出了大帳,高聲叫道:“來人,擂鼓聚將,讓各軍的子總管們全部來帥帳議事,還有,全軍作好準備,馬上就要出發,快!”

許敬宗看着上官政那得意而狂妄的背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弘農城,郡守府。

這裡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卻是弘農郡的郡治所在,本來這座城池正對着河對面的函谷故關,可是因爲黃河改道,弘農城卻成了鎖住河東的重要要塞了,因此戰略地位急劇上升,也正是因此,先帝楊堅才特意封了宗室諸王中極有才能的蔡王楊智積於此,楊廣上位後。又改封這位遠堂皇叔爲弘農郡守,在這危難之際,這座小小的郡守府,就成了大隋關中的第一道門戶防線。

斛斯萬善的咆哮聲在整個郡守府的大堂裡迴盪着,那個傳令的小兵給吼得不敢擡頭,卻也不敢動,只聽到他那打雷般的聲音在耳邊迴盪道:“什麼?上官政是要做什麼?衛帥幾次三番地嚴令。不許他出戰,他卻執意要出兵。他這是把軍令置於何處?還有,他要出戰,爲什麼自己說走就走,就這麼不待見我斛斯萬善嗎?你給我說清楚了,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

蔡王楊智積,是個年過六旬,鬚髮花白的老者,他的頭髮梳得井井有條,一派逍遙文士的風範。卻是一身的將袍大鎧,坐在堂上的大案之後,他嘆了口氣,說道:“斛斯將軍,稍安勿躁,此人不過是個傳令的軍士,你就是吼破了他的耳朵。也沒有什麼用的。”

斛斯萬善一聽這話,火氣更盛,對着楊智積說道:“是啊,蔡王,你看這上官政,不把我放在眼裡也就罷了。他連您這位宗室親王都不敬,居然就派了這麼小兵來傳令,這還有一點上下尊卑的概念嗎?就是當今的至尊,也得叫您一聲皇叔啊!”

楊智積微微一笑,對着那個傳令小校說道:“好了,你辛苦了,上官將軍的意思。本王已經明白了,你就去回報,說我等從命便是。”

斛斯萬善微微一愣,就在這當口,那個小兵趕緊一行禮,逃也似地跑了下去,斛斯萬善反應過來,想要再去抓他的時候,連人影也不見了,氣得斛斯萬善重重地一跺腳:“唉呀,王爺啊,你怎麼就把他這麼給放了?”

楊智積嘆了口氣:“衛大帥有令,前方諸軍,包括我這弘農城的守軍,都歸上官政所節制,上官政的命令,就是現在最高的軍令,你我無權違抗!”

斛斯萬善心有不甘,嚷道:“可是這軍令,管不了您這個王爺啊。”

楊智積擺了擺手,沉聲道:“這裡沒有什麼王爺,只有大隋的弘農太守楊智積,前線各郡縣的兵力,一應歸上官政所調度,這是軍令上明明白白寫着的,不要說我弘農的郡兵,就是我楊智積,也只能聽這位上官將軍的命令啊。”

斛斯萬善無奈地長出一口氣,恨恨地說道:“也不知道衛大帥是怎麼想的,居然讓上官政做了前線指揮,只怪我斛斯萬善走得早了,要不然,我留在那裡,斷然不至於讓這上官政獨掌大權。”

楊智積搖了搖頭:“前線衆將,切忌令出多頭,若是將軍與上官將軍不和,各行其是,只怕會比現在還要麻煩,上官政一介武夫,卻能獲得衛大帥的信任,獨掌前線兵權,這回又突然改變主意,主動出擊,我看背後有人哪。”

斛斯萬善微微一愣,疑道:“有人?蔡王的意思是說他有軍師幫他出主意嗎?孃的,你這樣一說,我倒是想明白了,一定是他身邊那個叫許敬宗的白臉小子,幫他出主意呢。”

楊智積微微一笑:“大抵就是這樣吧。許敬宗之父許善心,素有能名,當年作爲陳國使者,出使我大隋時,正值大軍討伐陳國,他在朝堂之上言辭切切,不畏刀斧,厲責先皇違約出兵之事,那一身的正氣,至今本王還記憶猶新呢。後來這許善心聽說國破,一連絕食了七天,盡到了忠義之後,才入我大隋爲官,先皇曾經說過,此人乃是我等爲官的楷模啊。”

斛斯萬善咬了咬牙:“這麼說來,這許敬宗也不是我關隴子弟了,而不過是個陳國的降臣之子,那他就更沒有資格對我軍中之事指手劃腳了,上官政也是百戰宿將,怎麼會聽這個白麪小子的忽悠,就腦袋一熱,要出兵了呢?!”

楊智積嘆了口氣:“斛斯將軍,許敬宗此人,本王觀察過,他的面相陰險,城府極深,並不是好人,這種人,放在太平年代,也會是個奸臣,與他父親完全是兩種人,也正因此,他纔會察顏觀色,投人所好。”

“上官政莽夫一個,部下卻多是想建功立業的虎狼之徒,所以許敬宗只需要稍加利誘,就可以激得他們出戰,爲了獨佔軍功,現在他們就不讓我們跟進,斛斯將軍,這回你明白了嗎?”

第八百零三章 阿里巴巴的詐降第三百九十章 造龍船的巧匠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涼王李軌第九百六十二章 點將出徵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雙雄出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勿吉酋長第九百二十三章 吐蕃賢者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陰損戰法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夜渡大江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張須陀的佈置第二千六百二十三章 動如雷霆第二百八十八章 鬥毆(一更)有關檀君朝鮮和這三章高句麗的說明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當李世民遇見尉遲恭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神箭手對飈(72更)第二千三百一十二章 果然是你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楊義臣出擊(10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與皇甫績的交易(三)(二更)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暗通反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十一抽殺令(二)第八百六十五章 薛道衡的悲劇第六百五十章 梟雄末路第二千二百三十一章 封倫的委屈第二百六十五章 奪儲之爭第二千五百二十八章 六郎河岸突第二千三百二十六章 王太尉開府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接頭第二千二百章 落魄天子(二更)第二千零一十章 預留退路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楊廣不高興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積善來會第九百五十九章 江都行宮第四百七十四章 疲兵之計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教唆誣告(47更)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城頭死鬥(68更)第一百零七章 可敦的姦情第二千五百四十九章 天命護體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楊家將大集合第三百八十四章 史萬歲悲劇了第七百零三章 蕭樑內訌(二)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備用營地第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二百一十六章 高熲來信第二千五百一十七章 閃電戰與心理戰(3更)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獨斷專行(64更)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你的想法與朕完全一樣第二千零五十章 李密回援寫在上架之前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廟算天下(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臣之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二十軍棍(三更)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洗腦來整(二)第二千五百二十一章 以身作餌第一百二十八章 套話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戰前夜(一更)第五百四十四章 結交來護兒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興淪陷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方密會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 白日宣淫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會如隔世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王伯當的伏擊第九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中接頭第二千六百一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九十三章 金城惡虎(二更)第二千零五十章 夜戰洛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如意算盤(六更)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新的交易第六百五十八章 世充亂入(一)第二百零八章 舌戰來護兒(二)(二更)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邀請赴宴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野心膨脹第一百七十六章 帳中獻策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滿門抄斬(48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協議終成第七十九章 舉報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隋悍將宇文成都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王伯當的伏擊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釋放善意第二千三百八十二章 靈魂拷問(二)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楊廣末路(五更)第九百二十二章 密會裴世矩第九百六十一章 萬里赴戎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可汗折腰(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東萊船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花似玉第六百三十六章 結交世家(二)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晉陽起兵第二千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幷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陽關之下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沈光的海口第二百七十五章 奪儲的選擇第七百一十九章 豬頭斷案第八百三十七章 權力面前無父子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刀劈佛頭第九百九十六章 弓強箭快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船頭論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捨命強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長槊突陣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