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狠人樊子蓋

楊廣的眉頭微微一挑,有些驚訝地說道:“樊子蓋?”

這樊子蓋乃是經歷了北周,楊堅和楊廣的三朝老臣了,他的祖籍是江西廬江,祖父在南樑的時候出任越州刺史,父親樊儒,因爲候景之‘亂’而舉家逃亡北齊,官至仁州刺史。,最新章節訪問:.。樊子蓋也算出身南朝的將‘門’世家,從小不僅跟南朝的文人一樣長於文章作賦,武力上也是弓馬嫺熟,武藝高強。

到樊子蓋成年時,當過北齊的武興王高普的參軍,後來又出任過幾任州太守,以其政績軍功,在北齊官至縣候爵位,算是個中級官員了。

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時,樊子蓋也入周爲官,官至儀同,還曾經在王世充當過刺史的荊州郢州當過刺史。隋滅南陳時,樊子蓋帶兵跟隨楊素這一路,立下戰功,戰後評定,得到上開府的高級軍職,封上蔡縣伯爵,最後又與周法尚一起率兵入嶺南平定叛‘亂’,事後留在嶺南的楯州爲刺史,這一干就是七八年。

一直到楊堅去世後,樊子蓋才被楊廣召△79,www回了京都,在楊廣重用江南世家的這一指導思想下,祖籍江南的樊子蓋也得到了重用,出任涼州刺史,後又轉武威太守,幾年下來在官任上有仁政之名,也因此而加金紫光祿大夫,可謂富貴一時。

大業六年的時候,身爲涼州刺史的樊子蓋入東都見駕,楊廣特意賜已經六十六歲的樊子蓋回故鄉江西廬江一趟,還賜與他舉辦三千人大會的權力,撥出米糧六千石。讓他風光地回鄉掃祖墳。因此樊子蓋感動地痛哭流涕。逢人就表對楊廣的忠心。

上次徵高句麗的時候,樊子蓋從廬州老家趕來,以左武衛將軍的身份領兵,由於他年事已高,長年來又是任地方官而不是軍職,因此在戰爭中作爲第二梯隊,沒有直接投入到主戰場,也難怪楊廣聽到樊子蓋的名字時。有些驚訝。

楊廣想了想,沉聲道:“王愛卿,樊子蓋的忠誠確實沒的說,但是多年來他沒有獨立地當過一方將帥,只怕要他當那東都留守,不太合適吧。再說了,樊子蓋也是出身江南,全無根基的南方官員,關隴世家子們就會聽他的話?”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可能還是看輕了樊子蓋,微臣推舉他不是沒有原因的。樊子蓋家世代爲將,而他本人。在入隋前也是多年帶兵,與北周接戰,可謂深通兵法,楊素活着的時候,與微臣論及天下的將才,就特意提到過樊子蓋,其人‘性’格嚴酷,有大將之威,一生沒有在沙場建功,只是因爲沒有機會罷了,一旦給他掌握大軍的權力,他是會做得很好的。”

說到這裡,王世充勾了勾嘴角:“上回陛下出兵高句麗,各路行軍總管的下營,佈陣的陣圖,我都在事後看了,宇文將軍那路且不必說,在後面的第二‘波’援軍裡,從純軍事角度來說,做得最好的就是樊子蓋與楊義臣這兩位了,日後陛下想要大用將才,也應該從這兩位中多給機會。”

楊廣點了點頭:“那這樣說來,朕也應該讓楊義臣來守東都纔是,畢竟他纔剛過五十,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而且我楊氏兩代皇帝都對他有大恩,他的忠誠,也是不用懷疑的。”

王世充搖了搖頭:“陛下可以把楊義臣放在身邊,讓他衝鋒陷陣,但不應該讓楊義臣留守東都。原因有三,這第一,楊義臣所帶的,多是他從朔州那裡帶回的尉遲部落本部部曲,這些兇悍的鮮卑騎士,一向出鎮塞外,沒有到過繁華的東都,若是讓他們入了關,見識到了漢人世界的美好,難免不生出異心。上回平定楊諒叛‘亂’的時候,朔州鐵騎的戰功卓著,但事後楊義臣縱兵擄掠,幾乎把幷州城的漢王府給搶了個‘精’光,事後被御史彈劾,陛下應該記得吧。”

楊廣冷笑道:“怎麼,楊義臣還管不住他手下的兵,連東都他們都敢搶?”

王世充嘆了口氣:“鮮卑的部落兵,就是靠着擄掠來保證士氣的,微臣不擔心楊義臣個人的忠誠,但他很難禁止手下的這種搶劫行爲,要是在邊地搶搶也就罷了,可東都是朝廷的首都,事關天子顏面,不能由着他‘亂’來。”

楊廣點了點頭:“你說的也有些道理,那第二呢?”

王世充正‘色’道:“這第二嘛,楊義臣所部,都是以騎兵爲主,打野戰厲害,守城不行,而東都的優勢在於城堅池深,糧草充足,讓楊義臣放棄堅城,去與可能的賊軍野戰決勝負,一旦失敗,可能連守衛洛陽的兵力都不足了,這樣太危險,還請陛下三思。”

楊廣輕輕地“唔”了一聲:“王愛卿,你的想法與朕完全一樣,就這兩條了嗎?”

王世充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正‘色’道:“還有第三條,就是楊義臣與楊玄感的關係,當年楊義臣是跟隨楊素多年,南征北戰,平定楊諒時,楊玄感曾經親自帶驍果鐵騎馳援朔州,與楊義臣會合,在作戰中還曾經親自出陣,斬殺叛軍勇將王拔,爲楊義臣之前死在王拔手下的堂弟楊思章報仇,雖然楊義臣本人忠於陛下,但是他要是真在戰場上碰到楊玄感,他的部屬們會不會全力死打,就很難說了。”

楊廣的眉頭一皺:“還有這檔子事?哼,那看來楊義臣是不能重用了,更不能讓他鎮守東都,去面對可能的楊玄感了。可是樊子蓋手下沒有自己的親信部隊,他就能守好東都了嗎?”

王世充微微一笑:“東都城外,有十幾萬番上的‘精’兵,他們的戰力不用懷疑,都是各地府兵中的‘精’銳,只要有良將指揮,是足以擋住強大的敵軍的,樊子蓋雖然沒有指揮過大將,但是我相信他深通古之兵法,也一定會學楊素那樣斬將立威的,不說一定能消滅叛軍,起碼憑着東都的城防,牢牢守住是不成問題的。再說了,還有微臣在那樊子蓋的身邊,若事情不對,微臣還會當軍師提點他一二呢。”;

第四十四章 兄弟重逢第九十七章 混黑幫的官-二代第二千四百八十章 李建成的大坑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攻心之計第五十二章 人妻的秘密第二千三百五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爭功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勸進第七百七十一章 日出之國的國書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陰雄見駕第五百零一章 尉遲女事件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兄弟失和(51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血戰東衡州 (一)(三更)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之死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誘敵痛擊第五百六十七章 楊玄感闖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利誘染干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醉酒題反詩第二千零九十章 李密炫馬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杜斷專行(28更)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屈突通的反常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青奴出陣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讓石頭飛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指點(一)第二十章 王世積的盤算第二千二百九十二章 雙雄再會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吃人魔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起兵的疑慮第六百零三章 閃擊蒲州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直入虎穴第六十三章 一無所有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軍神的師弟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趁機出城(五更)第二千六百一十六章 竇夏出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八百八十六章 吐蕃的野望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河間府的陷落第八百四十七章 重返東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以子換侄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擂鼓聚官第五百五十八章 魏徵薦英傑(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鐵騎突擊(20更)第1495章 舉座皆醉我獨醒(50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竇抗的選擇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奸似忠第一百三十七章 極樂山莊第二千零三章 絕望的嘗試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快速反應第二千五百零三章 莽撞的嘗試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飛石天襲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慶功之宴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重裝步兵出動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楊廣還都第九章 府兵制度第七百一十四章 夜探沈府第一百零九章 忽悠麥鐵杖第二千三百零七章 李密裸奔第二千二百四十章 前軍崩潰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惡虎的軍師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越獄第二千零一十二章 變糧大法第八十五章 無恩不報第七百二十四章 黑袍陰謀家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勇敢者的測試(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恐嚇戰術(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寧州再叛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火馬倒衝!第五百九十七章 手刃楊勇(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故地重遊(一更)第五百七十七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千里奔襲(36更)第九十七章 混黑幫的官-二代第二千五百六十章 玄甲破陣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醇酒入口,美娘在懷第二千二百三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正確方式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死戰不退第二百九十五章 兇殘悍婦第三百一十四章 忽悠(二)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額滴神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國冼夫人(二)(二更)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收買(39更)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奇襲饒陽(27更)第二千二百一十九章 涇州孤忠(一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舉報李景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李唐平叛第二千二百五十一章 天下無敵第七百七十八章 衝動的結果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兩害相衡取其輕第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收服猛將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素的盤算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一百一十一章 滿嘴忽悠第九十七章 混黑幫的官-二代第七百八十九章 河湟之旅第二千五百二十七章 伏殺連環第七百七十七章 宣華獻身第二千三百三十五章 龜縮大法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生鐵交易的誘惑第二千零四章 政治經濟學第一千五百章 獨立城頭(55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