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進軍號

議事大廳之中一片沉靜,雖然剛剛衆人擁戴楚國公主登上了監國攝政王的大位,從此掌握了新立的吳國大權。但是這個吳國新立兩天就已經被北陳殺了皇帝,攻破了新都。如今雖然衆人對新攝政王充滿信心,可是此時心中依然還是免不了忐忑。誰也不知道,這一步邁出,等着他們的是將來的開國元勳,還是未來的斷頭臺。

不過眼下卻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們決斷,一面是吳國西面的屏障江漢危急,急需要救援。一面卻又是千載難逢的北伐好時機,如今北伐萬事俱備,只待東風。不少的將領們都相信,只要按計劃起兵北伐,那麼收復淮南是指日可待之事。甚至北伐軍極有可能一舉將淮北、泗水諸地也一起收復。如果此次成功,收復淮泗,那對於吳國來說將是前所未有的勝利。

是救江漢,還是北伐淮泗?

這個議題實在太過重大,誰也不敢隨便發言。提議不救江漢,那無疑有離間攝政王兄妹骨肉之情的意思,而且誰也不敢保證北伐就能一定成功。如果北伐不成功,又將江漢丟棄,那吳國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提議救江漢,可是大家已經擁戴了公主當攝政王,這已經等於是背叛了沈家兩兄弟。到時救出了沈家兄弟,又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情況呢?

衆將一時沉默,都將目光轉向了上首的沈落雁。

沈落雁卻不說話。反把目光投向了淮南軍元帥杜伏威。

在沈落雁與衆將的目光壓迫之中。杜伏威也只得硬起頭皮道:“殿下,臣以爲救援江漢不妥。江漢先有九江諸地被陳軍所據,我等要援江漢必先攻九江。可今年我軍已經連攻九江兩次,皆未有戰果。更何況,江漢已被魯世深、張仲堅奪去四郡。襄陽、荊州兩重鎮皆被敵所據,唯一剩下一個江夏,孤立無援,也難以堅守。萬一我們救援江漢不急,反有可能錯失北伐大好機會。因此,臣以爲我們當暫時放棄江漢。全力北伐。只要奪下淮泗,就算江漢真的丟了,也是值得的。”

杜伏威的義子王雄誕也大聲支持主帥的話:“殿下,江漢要地皆失。如今江漢不過是一雞肋。更何況,三公子和四公子也不是什麼好人,若不是他們一心爭位,也不會造成如今局面。這等草包,救他何用,救回來到時反又是要和殿下起亂子,不如不救。”

“我不知道,杜元帥與王小將軍目光居然如此短淺!”一側几案之後,擔任着府掾小官的文士李百藥冷聲道。

“李百藥,你什麼意思?大臣議事。哪輪的到你開口?”西門君儀不滿喝道。

李百藥乃是江東有名的學士,不過卻並非江東之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江東各世族易幟,他也被沈法興裹脅成了南陳官員。不過沈法興雖重其才,卻一直只是以小官居之。

“殿下既召我來,我當表明已見。杜大人雖爲元帥,可並非就事事皆對。如果吳王殿下沒出事,那麼北伐之議自然是上策。但今非昨日。如今吳王已逝,江凌又失。江漢諸郡隨時有可能面臨全部丟失的風險,值此之時,諸位放着手中掌握的江漢不顧,卻要卻攻打那還屬於陳軍麾下的淮南。這豈不是笑哉?”

“你個酸腐小吏,也懂得兵法戰略?‘杜伏威冷笑一聲。

“陳大人你繼續說。”沈落雁一語壓制了杜伏威等人。

李百藥揚聲道:“北伐看似前景光明。但那得是在江漢爲我掌握的情況之下。江東雖有大江爲天險,但江漢、淮泗必得其一方可穩固。二者皆得則可爭霸天下。然如今形勢,江漢岌岌可危,淮泗卻還是空中樓閣。雖然江淮兵力多被抽調北上,但我只問一句,面對江都重鎮,有誰能有信心攻下?”

江都乃是當年楊廣多次巡視江南之時的行宮所在,經營的極其華麗且堅固。特別是這四五年來,南陳圍攻江都的時間不下千日。可除了使得江都越發的變成了一個戰爭要塞之外,面對這個就隔江與建康都城相望的敵城,南陳卻只能束手無策。這次北伐,最大的障礙無疑就是江都城。

“江都一日不下,那麼我們的北伐就一日難以成功。有江都這樣一個要塞卡在身後,就算我們能攻下淮河南岸諸鎮,也隨時有可能被敵反咬一口。更何況,江漢此時對我們更加重要,丟失江漢,陳軍就可以和九江諸郡聯成一片,到時他們自上游順江而下,我們如何抵擋?而且,吳王新亡,軍心士氣低落。此時殿下上位攝政王,正需要起兵爲吳王復仇,收復失地啊。放任着兩位公子在江漢,這很有可能使得朝廷分裂。”

李百藥語調鏗鏘,態度自信,極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被他的凜然氣勢所折服,滿座將領竟沒有一人開口反駁。

沈落雁聽完這番話,卻是感覺其中的話裡有話。沈落雁得諸將擁護,自立爲攝政王。但是她畢竟是一個女子,女人主政,歷來是被人非議的。沈家只要還有男子在,是沒有人願意看到她這樣做的。而李百藥的那番話,其實就在告訴她,在這樣的時刻,與其去北伐攻打外敵,還不如安內最爲緊要。

攘外必先安內,不能統一內部,平定沈家的分裂,她就不能真正的執掌江南大權。

杜伏威還在那裡爭辨,“話是如此說,可現在是北伐的最好機會,一旦錯過,可就再沒有這樣的好時機了。”

沈落雁緩緩起身。面上滿是肅然。

她沉穩地望着衆人。目光中有着令人信服的力量:“北陳雖然強大,可在塞外,四十萬突厥大軍正在磨刀霍霍,隨時準備南下。陳破軍已經將大量的軍隊抽調北上,其南面並沒有多少兵馬。江凌一戰,魯世深雖奪了我四郡之地,但也已經是強櫓之末。如果不是我沈氏內亂,陳軍根本不會有這個機會。我們手中還有三十五萬大軍,江漢諸城還有十幾萬兵馬。只要我們反擊,江漢必將奪回。諸位。現在陳克復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時間。陳軍再強,也無法幾線同時做戰。只要給他半年時間,陳克復定能解決北方戰事,到時。百萬大軍就能南下。”

“殿下,您的意思是?”

在衆將軍屏住呼吸的注視下,屋子裡靜得連一根針掉下來的聲音也聽得清楚,沈落雁清脆的聲音靜靜地盪漾在室內:“陳克復已經到了極限,就讓我們給他再添加一個稻草,給他致命一擊吧。”

李百藥驚喜道:“殿下準備出兵江漢?”

沈落雁肅立,目中電光展露,猶如風暴即將到來前的霹靂掠過長空:“陳軍已經是強櫓之末,任何一次強力反擊,都有可能讓他緊崩到底的弦崩斷。陳國南部防禦已經十分薄弱。外強中乾。只要我們能打破這層薄薄的殼,我們就能一舉殺入中原,攻破襄陽,踏破洛陽!”

將軍們齊刷刷地起立,一時間,披甲晃動。無論是剛纔贊同還是反對出兵江漢的將領們,此刻他們臉上的決意竟是一般無二:“我們願跟隨殿下,不惜肝腦塗地!”

“將軍們,整理兵馬,調集隊伍。我們即將出發!”

晨光亮起,建康上空迴盪着低沉的號角,那激盪的號角讓人精神一振。

有些外地的商旅們不知所以,本地居民告訴他們:“這是進軍號,公主殿下要出兵了!”

出兵。出兵!目標指向何方?不問而知,北陳!

聞知消息的民衆無不精神大振。雖然他們曾經都是陳家的子民,但時間流逝,南北陳對戰多年,百年們早已經在無數的戰火中受盡傷害。如今的他們,一聽到北陳,一聽到陳克復,無不是將其當作是侵略他們家園的敵人、賊子。恨不得能徹底擊敗陳軍,打過長江去。特別是那大量從山東、淮北、淮南一路逃到江南的那些世族與百姓們來說,無時無刻不在期待着打過長江,重回故土。

上十萬民衆簇擁在街道兩邊觀看大軍出征的盛況,人潮如山如海,歡呼和口號一浪接一浪響起。雖然不少百姓發現,今天的軍隊中的許多旗號有些陌生,甚至各街道上新張貼了許多佈告。有識字的人告訴他們,宮中的皇帝陳深已經被廢除了,現在的國鴞改成了吳國。由吳王第五子三歲的幼子當了新皇帝,而楚國公主則成了監國攝政王。

不過大部份的百姓對於這些變化並沒有怎麼當回事,亂世年代,朝代更替太正常了,就是皇帝那也是輪流做的。江南的百姓哪個不知道這天下早是沈家的天下,大家都知道早晚有一天沈家人得當皇帝。對他們來說,只要不發生兵亂,沒有亂兵搶劫,管他誰當皇帝,管他換什麼國號,通通都和百姓無關。

在夾道的鮮花和綵帶簇擁下,沈落雁麾下各路大軍秩序井然地魚貫出城,步、騎連綿不絕,陣旅整齊,軍容壯觀。

首先出陣是三萬多人的公主近衛騎兵部隊,這是最引人矚目的隊伍。

騎兵們一式裝備着長矛和仿北陳制式馬刀,身披紅色輕甲、紅色的披風,連他們尖頂頭盔頂上的飄帶也是櫻紅色的,迎風招展,三萬大軍看起來就像一朵飄浮在大地上的紅雲,而在這朵龐大的紅雲之上的,是密密麻麻的長矛,是雪亮的馬刀。騎兵們挺胸拔頸,俯瞰四方,傲氣十足。

這是一支有着輝煌戰績和功勳的部隊,他們多次橫空出世,攻城破池。這是一支沈落雁嫡系的嫡系部隊,一支真正完全效忠於沈落雁的百戰精銳。(未完待續。。)

第792章 資敵第897章 西北戰天狼第717章 傾國之戰第666章 關隴二李第658章 楚楚可憐第840章 秋風舞 亂戰起第680章 搶灘登陸第902章 隔岸觀火第118章 戰旗所至第659章 反將一軍第836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 梟雄竟被流矢亡第530章 賣國借兵第705章 三國聯軍第137章 遼東副帥第426章 狼居胥山第217章 金風玉露第688章 好謀無斷第473章 誰爲正妻第471章 引兵入關第725章 五戰五敗第177章 黑水靺鞨第67章 是走是留第602章 誰是贏家第23章 輕薄公子第928章 火燒薛仁杲第111章 意外驚喜第330章 洞房花燭第708章 誰是贏家第449章 暗渡陳倉第401章 千鈞一髮第47章 隱藏身世第607章 夠陰夠狠第472章 威震河北第287章 一舉兩得第460章 梅開二度第764章 神鬼之兵第336章 分兵合擊第443章 不戰而退第435章 重裝重出第539章 借頭一用第202章 破軍掛帥第162章 招攬老兵第874章 攻破十八營 收服猛虎將第695章 暗夜火併第322章 暗流涌動第541章 日搶雁門第239章 向東向東第349章 鳳凰女軍第34章 重裝騎兵第343章 破軍殞命第583章 栽髒嫁禍第230 空城計否第653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43章 全是寶貝第161章 老兵不死第737章 南陳軍的困境第163章 審時度勢第48章 “肉飛仙”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947章 西進長安(一)第76章 晉遼東候第722章 勸進皇位第321章 謀反之罪第226章 驚天噩耗第797章 紅衣大炮第43章 全是寶貝第411章 危如累卵第415章 皇后助戰第363章 幫我問候第805章 前軍覆沒,諸汗舉兵第773章 陌刀一出,誰出爭鋒第67章 是走是留第393章 無間公主第829章 疾風之狼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75章 漢奸國賊第283章 四老柱國第744章 異軍突起第496章 陳氏爲王第434章 幽州雙煞十九章 以牙還牙第463章 搶奪三關第134章 隋朝黃埔第253章 遼河決戰第431章 建康來客第643章 五體投地第667章 還施彼身第159章 智取金山第274章 惡向膽生第13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631章 鹿死誰手第788章 破軍洛陽登極即位,改元大陳神龍元年第208章 雙管其下第651章 圍城伏援第204章 四大巨頭第210章 黃金大炮第844章 三千輕騎夜奪江夏第356章 關公戰秦瓊第684章 江淮重騎第630章 燕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