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決勝之機

(感謝15802539588的一萬幣打賞,也感覺投出的三張月票。感謝abccd5432的給力打賞,謝謝!)

“王玄應沒安好心,他想扮豬吃虎,趁火打劫!”議事結束,張仲堅站在洛口倉城門樓上望着王玄應一行人遠去的背影說道。

魯世深大笑,“可惜他們的狐狸尾巴早已經露出來了,之前他藏的很深,可是現在想要再來這招,卻是不可能了。”

“不要小看了王玄應,這傢伙和王世充有的一比,一樣的陰險狡詐。如果說王世充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老狐狸,那麼王玄應就是一條善於隱藏於黑暗之中的毒蛇。雖如現在王玄應還比不上王世充,但假以時日,這傢伙會比王世充更加陰險。”李靖望着王玄應背影的目光中,滿是深思。

天色已然破曉,洛口倉城的護城河面上淡淡的亮光隨着波浪閃爍,在晨光的照耀下,閃耀着點點明光。昨夜的議事一直持續到天亮,面對着被圍困中的李密,和傾國前來增援的江南陳朝大軍,陳、鄭兩家商議了一整夜。

相比於前兩日的消極應戰,一意保存實力之舉,在昨夜的軍議之上,面對當前的局勢,王玄應卻表現出十分積極的一面。他主動提出,由陳克復率河北軍留在洛口徹底圍殲李密兵馬。而他則率江淮軍及洛陽軍即日南下,趕在南陳大軍北上之前,先一步搶佔潁水沿岸重鎮,阻擊南陳軍隊。

“王玄應確實是沒安好心。”陳克復望着左右的將帥們道,“他打的主意其實很明顯,他不過是覺得江淮軍與李密交戰屢戰屢勝,便野心大漲。如今李密敗亡在即。中原再無敵手。沒了李密這個心腹之敵,王玄應一下子又起了爭奪天下的野心罷了。他主動提出南下。目的不過有二。其一。他率軍南下,把李密這頭困獸讓給我們,肯定是有坐山觀虎鬥之意,想讓我們與李密大戰。他坐看我們消耗實力罷了。其二,李密原本是中原霸主。佔據中原十餘郡之地,如今我們搶奪了運河以東六郡,但是其它的六七郡之地現在卻是空虛無比。一兵皆無。此時王玄應南下。不過是想趁機撿這個便宜,準備一舉把這些地盤全吞下肚罷了。”

魯世深巴掌重重的拍大城垛之上,“該死的王家人,最喜歡的就是玩弄這些陰謀詭計。既然他老子當初都已經歸附了我們,如今又豈能容他再獨立山頭?這次我們下了這麼大的本錢,可不能單單隻收拾一個李密。殿下。依我看,我們不如把王玄應這小子召來議事。然後把他們全部扣下。”

李靖在一邊搖了搖頭,“殿下,其實我覺得最好是答應王玄應。南陳舉傾國之兵北上,來者不善。王玄應也是心懷二心,意圖不軌。這兩邊,不論是哪一邊,都只會是我們將來的敵人。既然王玄應急着想搶佔李密的那些地盤,他想趁火打劫,,我們何不來一招隔岸觀火?”

“王玄應的江淮軍加上洛陽兵馬,差不多還有二十萬上下。南陳出兵三十萬,兩邊兵馬倒是都差不多。讓他們兩虎相爭,咱們最後再來一個漁翁得利,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不管是江淮軍還是南陳軍哪個贏了,最後的勝利都屬於咱們。”魯世深對李靖的提議深爲贊同。

陳克復肅立城頭,遠眺着東方的破曉,那一抹朝陽如魚一般的躍了出來,紅日燦爛。清涼的晨風拂過,將他緋紅的大披風吹起獵獵作響,卻依然無法影響到他心頭的一片清明。

這一刻,他的頭腦比任何時刻都要清醒。

許久之後,他迎頭朝陽緩緩的吐出一個字,“不!”

王玄應確實是一個很狡詐的傢伙,陳克復從來就不相信他。對於陳克復來說,那些自己不信任的人,最好是把他們放在眼皮底下能看到的地方。一旦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有時也就意味着失去控制。

江淮軍當初的歸附根本不過是王世充的一個策略罷了,只可惜王世充半道而死。如今雖然換了王玄應當家,但實際上的結果表明,王玄應只是一個比他父親王世充更陰險的傢伙罷了。不管王玄應是想離開而坐觀河北軍與李密拼死決戰,還是他想南下搶佔李密那些空虛的地盤。任何一個,對於陳克復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而至於李靖提出的藉此機會,讓江淮軍與南陳軍互拼一事,陳克復並沒有抱多少希望。李密一死,河北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江淮軍。王玄應這麼聰明的人,又怎麼會看不到這眼前的危險,而爲了那點利益而去和南陳軍死拼呢。王玄應如此急着離開,反而讓陳克復相信,王玄應已經完全明白了江淮軍的處境,所以急着在李密滅亡前和河北軍脫離,以做準備。

儘管陳克復並不想最後與江淮軍翻臉,他提出各種條件,儘可能的收買王家人的忠心。但李靖曾經說過的話很正確,只要李密還活着,魏軍還在,那麼王家依然還會依附於他,爲他出兵戰鬥。但是隻要李密和他的魏國一完,王家絕對會是第一個要跳起來和他作對的。

財富和權利可以收買人,但並不是萬能的。

“殿下打算怎麼做?”郭恪孝恭敬的站在陳克復的身後問道。

朝陽的照耀下,陳克復的身上籠罩了一層金光,看上去是那麼的神聖。

“天下的紛爭太久了,這仗打的越久,不單單百姓受苦,所有的人都一樣的受苦。一直以來,我們步步爲營,養精蓄銳,才走到了今天。我不想再拖下去了,如今我們有了這個實力。現在我們的面前擺着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個真正讓我們奪取天下的大好機會。就在這,我要打一起決戰,一場關係天下未來誰主沉浮的大決戰。”

“決戰?”

“是的。”陳克復前所未所有的堅決,一直以來,除了最初在遼東之時。陳克復用兵向來講究留有餘地,從不會把所有的籌碼押在一場戰事上面,也正因如此,河北軍才屢次取得勝利,最後成了天下最強的一股勢力。但是眼下,整個半壁江山盡在他的眼底,前所未有的決戰機會就在眼前,而且勝算是如此的高,他不可能放棄。

“我不會同意王玄應南下的要求,而且,我會讓他留下,並且讓他把東都軍也都調來。我們先圍着李密,讓南陳的那些傢伙好全力北上。等到他們全軍深入到了這裡,我們就要讓他們再也沒有機會回去。這一場決戰,我們先要收拾南陳,然後收拾李密,再把王玄應給一起收拾了,最後我們再把魏刀兒一起收拾了。諸位,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不是這次機會,我們對付這些傢伙就得一個個城池的打過去,費日持久不說,消耗還會十分的大。但是現在因爲一個李密,所有這些擋在我們一統天下腳步前的石頭,都已經自動跳出了老巢,跑到我們擺下的陣地前了,我們如何能錯過呢?”

李密、王玄應、南陳、魏刀兒,這是河北軍目前最直接面對的四個強敵,也是天下間有名的四支勢力。如果陳克復能借着這個機會,把這四支勢力的有生力量殲滅在河南,那麼這四支本來就不怎麼穩固的勢力必然崩潰,會被河北軍一口吃下。而一旦吃下這四家的地盤,那統一天下,就是真正的指日可待,再無阻礙了。

“王玄應那小崽子會順從嗎?”魯世深有些疑惑的問道。

陳克復微微冷笑一聲,“所以我們不讓他南下,我會派江淮軍去打李密,如果他肯,那麼他就會和李密兩敗俱傷,到時我們可以在南陳趕到之前,把他們一起先收拾了。而如果王玄應不肯,那我們就先滅了他,然後再滅李密和南陳。在河北軍的強勢面前,王玄應沒有機會可以選擇。”

江淮軍還有八萬兵馬左右,而陳克復現在手上有兵馬十三萬,而且隨時可以調來更多兵馬。江淮軍要想反抗,只會是第一個先倒下的。

陳克復腦中浮現出王玄應的那副儒雅的樣子,嘴角微微笑了笑。不論王玄應如何的狡詐,但一力降十會,在河北軍絕對的力量之下,他再多的陰謀詭計也只會顯得蒼白無力。謀略是決勝的關健因素,但卻不能代表着真正勝利的結果。

王世充和王玄應父子都是很聰明的人,只可惜他們一開始就沒有選好創業的基業。中原雖好,可如果沒有邊角上強力的後方基業,一切都不過是場虛幻。王世充和李密,都是這個時代的梟雄,任何一個都不比陳克復差,只可惜兩強都同時爭奪中原。

兩虎相爭,勝利不會屬於其中的任何一個。

目光越過洛水河,一直延伸向了遠方,那裡是東都洛陽城,天下的中心,也是他已經預定好的新朝國都!

第570章 封建邊疆第682章 無敵方陣第2章 眼球效應第233章 烈火焚城第382章 遼東來客第306章 連拜五相第66章 鳴金收兵第728章 絕望之戰第666章 關隴二李第652章 勝者爲王第355章 遼東捷報第753章 四面出擊第465章 利益之婚第926章 滅秦第818章 燒糧第192章 合縱之術第600章 一盤死棋第500章 鳳翅金鏜第919章 城彼朔方第476章 綺夢**第85章 吐血三升第837章 單雄信晉升元帥 沈落雁監國領事第450章 少將羅成第610章 連環雙計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667章 還施彼身第783章 或斬或貶 恩威並濟440章 苦短第177章 黑水靺鞨第817章 殺神第256章 遼東王!第953章 西進長安(七)第800章 雁門第166章 火中取粟第630章 燕國皇后第108章 殺一儆百第128章 集體羣毆第276章 八國混戰第104章 十府空缺第813章 不戰則已,戰必勝之!第499章 惡夢連連第744章 異軍突起第929章 西北射天狼第831章 陳克復微服私訪 小李廣箭挑天子第504章 納投名狀第225章 飛鷹密信第932章 引蛇出動第797章 紅衣大炮第479章 楊廣醒了第631章 鹿死誰手第44章 李氏兄妹第197章 小童養媳第140章 十面埋伏第94章 戮力同心第881間盟中之盟第794章 收服河東關隴貴族第25章 衣衫半褪第811章 亮劍第876章 平定江東第901章 不堪一擊?第203章 權利分屬第900章 戰場上的第三方第49章 平輩論交第457章 雌雄難辨第587章 宇文成都第258章 分發女人第241章 元帥對決第928章 火燒薛仁杲第514章 竇入牛口第275章 狗急跳牆第586章 大風起兮第654章 御駕南征第706章 藏而不露第51章 沙場點兵第393章 無間公主十四章 小野麗紗第82章 重裝步兵第380章 玄甲軍團第123章 陌刀初陣第679章 困獸之鬥十六章 收穫巨豐第468章 幽州羅藝第305章 御駕親征第255章 收編拉攏第153章 隋軍俘虜?第757章 一日九捷第21章 世家門閥第320章 圖窮匕現第488章 長孫王妃第193章 契丹王位第578章 亂世女傑第795章 移天下富戶入京,遷四方百姓就邊第130章 就地免職第424章 始畢已死第923章 鉤鑲第954章 終之章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286 收買軍心第467章 血濺金鑾第878章 七國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