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河北內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是封建時代,身爲大一統王朝皇帝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可事實上,漢末起,這句話已經漸漸變了味。

特別是自西晉滅亡,中原就陷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之中。分裂,戰亂,混亂的年代,也開始漸漸產生了世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王謝”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指兩個姓氏:王和謝。王家和謝家就是晉朝時世家大族中的集大成者,而其中最爲光輝耀眼的兩個人物王導、謝安,都曾做到了宰相之職,把持朝政幾十年。“王與馬,共天下”,以至於普通老百姓只知道有王謝,而不知道有皇室。可見,世家大族權力之大、勢力之可怕。

世家大族最初往往是起源於“家庭”。一開始的時候,家庭非常小,只有幾個人,但是經過若干代的繁衍生息,這種原本很小的家庭慢慢變的龐大起來,而且聚集在一起居住,形成了一個一個的“族”。此時的“族”,還不能算是世家大族,還僅僅是具有了雛形。

接着,由於戰爭或者其它因素,這個“族”中出現了許多傑出的棟樑之才,進入國家權力層,把持國家重要職位。而這些部分人本着“舉賢不避親”的原則,大力吸收本族之人進入國家政權,長久下來,整個國家政權中就充斥着該族的人。

於是,世家大族就形成了。

特別是在晉末南北朝時代,世家發展越來越強大。如北朝的東西魏、北周、北齊、大隋,南朝的宋齊樑陳,這一個個的王朝,最後幾乎都是倒在了世家中中更強大的門閥手中。當門閥勢力達到頂點無人可制時,往往他們就篡前朝自立。幾百年的南北朝王朝交替莫不如此。

在晉末南北朝時代,在地方上,他們佔有大量田地和奴婢,施行“莊園”制經濟發展方式,而且每個莊園裡都有自己的讀力武裝,少則幾百,多則上萬,成爲名副其實的讀力王國。而莊園主就如同是皇帝,對莊園裡的事務具有絕對的權威。而更狠的是,他們竟然不用交稅,收入完全歸自己所有。

在政治上,這羣人制訂了各色各樣、花樣繁多的有利於自己的政策和法律。最爲臭名昭著的就是“世襲制”。不但爵位世襲,就是軍職,刺史等文武官職也通通都能世襲。

東晉時期,世家大族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出現了傳統四大家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到了南方,則有王、謝、朱、張、顧、陸等大姓。

由於常年戰亂,一部分家族逐漸衰落了,而另一部分家族卻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興盛起來。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方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洗禮,很多世家大族爲避戰亂都跑到了南方,與南方的土著大族融合。就這樣,北方的世家大族勢力逐漸衰落了。而南方要相對和平穩定一些,所以對於世家大族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再加上南朝的幾個政權都對他們特別的優待,因此南方的世家大族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更加興盛。

而且由於這些世家大族都是一個個的讀力王國,和中央政權沒有什麼經濟上的利益往來。所以,他們內心裡面幾乎沒有什麼國家觀念,很少關注國家大事。也正因爲有這種心理,當年隋朝進攻南陳,他們表現冷漠,真正做到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這羣人眼裡,任何政權都是一樣的,都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要能保證自己的政治和經濟特權就行了。

所謂盛極必耍,任何事物都一樣。世家到了隋朝統一了南北之後,也開始不可避免的衰弱。楊堅本身也是門閥出身,篡位建朝。當然對於這些同樣的門閥世家十分警惕,特別是滅了陳朝之後,他第一個對付的就是與隋朝統治集團關隴集團沒什麼關係的江南世家。

楊堅的做法很簡單,先是出臺許多嚴厲政策,將這些高高在上多年的世家逼反了一大半。然後早等候好的軍隊開到南方,凡造反的通通幹掉。一番血腥清洗之後,江南世家死傷無數,老實了。

這個時候,楊堅打完了大棒,又開始給甜棗。對剩餘的世家進行安撫,把本來過於嚴厲的政策,又修改了許多。哪此幾番變動,江南的世家勢力已經被滅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全都老實了。

陳克復最開始知道當年南方造反之事的時候,還是毛喜告訴他的。那時毛喜告訴他,江南世家們造反,是因爲他們心懷故陳,不滿隋朝,於是造反,打算克復陳朝。當時還是少年的陳克復聽完後,還覺得很激動,感覺這些江南世家們真是忠義之臣啊,怪不得都說衣冠南渡,繼承了漢室衣冠呢。

後來他在遼東征戰,又一次接觸到了江南世家。那時他得到的答案是,楊堅因要在江南推行均田制,惹到了世家們的利益,所以世家們才反。而楊堅因輕視了江南世家們的實力,所以纔會弄的江南盡反,損失慘重。那個時候,他覺得原來一向政治手腕無雙的楊廣,與開隋三駕馬車的高穎、李德林,蘇威三名相,原來也有搞砸的時候。

不過當他收復河北大部份地區,並因缺糧,四處謀劃,最後把主意打到了世家身上時,他突然明白。原來他以前所知道的江南叛亂的原因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就是楊堅是個老狐狸,江南的反叛都是他一手導演的。

就如現在一般,坐在殿中,陳克復安靜的聽着調查司對河北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強,大型寺廟道觀的監視報告。聽到李忘生沒有感情的語氣告訴他,如果再不對世家豪強們進行安撫,這些河北的世家豪強、甚至原先的官僚們,就有可能會在近期作亂之時,陳克復非但沒有半點驚訝之色。

相反的,聽到世家們終於沉不住氣,開始不斷的在串連,密謀之時,他反而露出了一絲微笑。

“殿下,調查司已經掌握了大半分正密謀串連的世家、豪強、及原官員們的名單。另外,河北有不少大寺廟也有些隱隱燥動,目前我們已經派出了大量人手監視他們。我請求出去警察司出動人馬抓捕他們,不然,再等下去,只怕到時亂勢一起,會控制不住。”

調查司的對內監察權很大,所有人都在他們的監察範圍之內,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不過相應的,他們只有監視督察權,卻沒有抓捕、審訊權。不過他們得到了什麼證據,他們也無權抓人,必須上報,最後由警察司根本他們的證據抓捕、審訊。

陳克復搖了搖頭,淡然道,“人手如有不夠,我可以給你手令,讓憲兵司與破軍講武堂的學員中抽調人手給你,增加監察力量。但是沒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動,打草驚蛇。”

李忘生目光中有些疑惑,但依然沒有半分猶豫的點頭:“屬於遵命!”

“好,隨時把監察情況向我彙報既可,去吧。”

“屬下告退!”

等李忘生走後,陳克復嘴角的微笑已經變成了一絲殘酷的冷笑。

這次向世家豪強們平價買糧,不過是一個契機罷了。事實上,自陳克復進入河北之後,他就已經一直在打這些世家豪強們的主意了。遼東是平定了高句麗後由移民與一些原住民組成,這個才只有幾年時間的廣大地方,還沒有世家豪強的出現。所以遼東軍當初對遼東的管理與統治十分順手,但是入了河北之後,他卻敏感的查覺,河北雖然歸順於他,他也調動任何了各地的新官職。但是那些世家豪強,卻十分的強大,隱隱有土皇帝的感覺。

他們兼併土地,擁有大量的田莊,甚至隱匿了大量的佃農。既減少了朝廷稅收,又隱匿了人口,更兼他們有錢有糧有人,更有武器器械,完全就是動亂隱患。

陳克復當然不允許這羣人的存在,可要是強來,卻也不行。思來想去,最後陳克復乾脆藉助這次借糧,準備直接把這些人逼反,到時就和當年楊堅一樣。先逼反,再狠狠的鎮壓。等到把大部份世家豪強消滅之後,再來安撫,如此一來,世家豪強可除,地方可重歸朝廷。

而他,不但可以藉着平亂,師出有名,也能把這些世家豪強的莊園土地奴僕通通收回。甚至最後,地方的百姓還不會有人同情那些世家豪強,站到他們那一邊去。

就如春秋戰國時晉國有位國君對付他弟弟一般,明明恨他弟弟入骨,可卻是從來有求必應,最後把弟弟的慾望養的再難填平,引得他走上謀反之亂,然後國君名正言順,仁至義盡的把他弟弟殺了。還贏得上下稱讚,人人說他仁至義盡。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這就是陳克復的計劃,引蛇出洞,最後再來一招雷霆萬鈞,再最後,扔兩棵甜棗,即剷除了世家豪強,又不失民心,一舉數得。

現在一切都已經準備好,就等着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河北世家豪強們跳起來表演了。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443章 不戰而退第157章 秘密張網第525章 加尊尚父第830章 西風塞馬 兼顧之策第543章 混亂河東第678章 一戰全殲第167章 與虎謀皮第78章 新軍六師第348章 初到瓦崗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244章 一日之糧第72章 二裴挖坑第285章 遼陽兵變第615章 紫微東移第157章 秘密張網第747章 初夏第432章 冊封太子第926章 滅秦第175章 一戰而勝第12章 高齊獻策第509章 秋後清算第662章 夜戰水寨第315章 三原李靖第538章 借刀殺人第731章 待宰羔羊第727章 直取洛陽第947章 西進長安(一)第706章 藏而不露第460章 梅開二度第728章 絕望之戰第949章 西進長安(三)第255章 收編拉攏第748章 失敗者聯盟第626章 共謀李密第285章 遼陽兵變第548章 河北內亂第201章 聖旨到!第791章 宇文成都到了第403章 拜上將軍第775章 集權第324章 兼領突厥第54章 各有心思第588章 汾河夜戰第355章 遼東捷報第206章 統帥七軍第563章 滅此朝食第748章 失敗者聯盟第642章 心灰意冷第476章 綺夢**第596章 落雁表妹第256章 遼東王!第292章 錦衣衛士第328章 誘殺破軍第344章 李閥得利第348章 初到瓦崗第549章 改元共和第625章 死不甘心第703章 亂戰中原第533章 奪倉搶糧第406章 如潮攻勢第410章 大軍在哪第771章 塵埃落定第284章 名將入遼第668章 黃雀在後第235章 隋末梟雄第692章 亂戰迷霧第397章 天亡李二第619章 各懷鬼胎第925章 斷後第421章 殺入城中第733章 送禮送女兒第126章 棄械免死第879章 雙姝第101章 站隊選擇十八章 看望傷兵第283章 四老柱國第25章 衣衫半褪第206章 統帥七軍第226章 驚天噩耗第85章 吐血三升第562章 擋者披靡第607章 夠陰夠狠十四章 小野麗紗第333章 疑兵之計第166章 火中取粟第679章 困獸之鬥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137章 遼東副帥第11章 兵不血刃第176章 我有一計第908章 生死時速第623章 俯首稱臣第73章 借橋過河第782章 殺不殺第668章 黃雀在後第357章 踏破鐵鞋第321章 謀反之罪第80章 新的時代第630章 燕國皇后第936章 三百里奔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