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傳國玉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八月初一,北京臨朔宮太和大殿裡,才八歲的楊杲,還有些懵懵懂懂的走向天下至尊的寶座。當他轉身面南的那一刻,殿堂之下,羣臣齊拜,山呼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迴音在大殿上空久久迴盪。

“衆愛卿平身!”從太子變成了天子的楊杲按着先前練習的那樣,雙袖揮起。才八歲的他,在雙袖揮起的那瞬間,他彷彿想起了父皇的樣子。他知道,當坐上這個位置後,那意味着什麼。身爲天子的驕傲沐浴着他,籠罩着他,完完全全包圍了他。

“謝皇上!”跪拜的羣臣齊齊站起。文臣、武將、功勳、謀士……清一色的象徵帝國威嚴的官服官帽。他們站起來,他們是帝國的棟樑,每個人都頂天立地!

居高臨下,看着這滿殿的臣子,楊杲心中也十分激動。正思緒亂飛時,目光突然掃過居於最前面的陳破軍,他突然感到惶恐,一種居高臨下、高處不勝寒的惶恐!年幼卻又十分聰慧的他,終於想起母后在夜深人靜時對他說過的話。哪怕就是成了天子,在面對那人時,也得一切聽他的。想到此處,楊杲一時意味索然,甚至心中忐忑不安,立時拘緊了起來。

皇帝繼位,一般都是前任皇帝臨死之時,諸大臣與皇太子陪在身邊。皇帝一死,各大臣立即拜見新皇帝,也就算是即位。不過新皇必須經過登基大典,纔算是合法的成爲了皇帝。大典一完成,新皇帝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

登基大典是爲新皇帝繼位所舉行的一個重要的宮廷儀式。登基大典會在老皇帝死後一個月之內擇吉日舉行。漢代一般要等一個月左右。唐宋兩代往往是先帝死後第二天就舉行登基儀式,明清兩代往往是半個月左右。漢代和明、清兩代是先繼位再舉行登基大典,而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是繼位和登基大典同時舉行。

不過如今的皇帝楊廣並沒有死,他只是昏迷不醒,且人在太原,也並沒有什麼傳書詔書,及三省六部的宰相大臣們的決議。不過如今已是隋末亂世,強者爲尊。實力爲王。陳克復擁兵幾十萬,據地二十多郡。又身爲皇帝的女婿兼手握重兵的唯一異性王,又是三公之位的司徒,和尚書省之首的尚書令。

陳克復尊太子即位,雖然程序上有些不合規矩,但是畢竟太子是儲君,在皇帝昏迷兩個多月不醒後,他在河北繼位也還是能說的過去的。畢竟此時,就算是反對者,也不可能拿陳破軍怎麼樣。

“朕今日即位。尊父皇爲太上皇。另大赦天下。另外,河北、遼西、遼東、室韋租調二年,自餘給復一年……”

小皇帝坐在那和他幼小的身體有些不相符的龍椅之上,終於又想起了先前排練過的內容。嘴一張。立馬將早已經背熟的話語說了出來。

“加封陳破軍爲陳王,天下兵馬大元帥,大丞相、司徒,掌一切朝政。加九錫、假黃鉞,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賜黃金“皇帝那稚嫩的聲音在大殿之中迴盪。

聽到這些,就站在距離楊杲最近的陳破軍也不由的驚訝了一下。他在先前的演練時,確實讓楊杲背誦了不少東西,其中有不少的加封旨意。不過卻沒有加封他自己的,反正立楊杲也不過是一傀儡皇帝,他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並不着急馬上就加封自己。早晚都是一樣。

可是現在這小皇帝卻突然自作主張的封賞了,而且封賞的內容讓他也是嚇一跳。加封陳王這還算是正常,畢竟他本來也是郡王,再晉一級也不算什麼。可突然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大丞相,這確已經是將朝中所有權利都交給自己了。雖然事實上,就算楊杲不肯將權利交給自己也沒有,這一切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他主動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根本不用想,陳克復已經明白,這肯定是有人在後面教小皇帝。而且只是微微一想,他也明白,這些時間楊杲根本無法接觸到別人,所以這一切最大的可能就是蕭後交給楊杲的。

特別是聽到後面加九錫、假黃鉞,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些後,他更加是確定了這就是蕭後教的。假黃鉞是天子依仗,假黃鉞,就是賜天子的儀仗給領兵出征的大臣爲信物,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權之意。這個南北朝時是比較普遍的,就算隋朝時,一般有威望的大將出徵,也都能得到這個。

可這個加九錫,卻是十分的不簡單了。

九錫是九種禮器,是天子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勳者的九種器用之物,是最高禮遇的表示。

一曰車馬,指金車大輅,和兵車戎輅;玄牡二駟,即黃馬八匹。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

二曰衣服。指袞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鞋)一雙。能安民者賜之。

三曰樂則。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樂者賜之。

四曰朱戶。指紅漆大門。民衆多者賜之。

五曰納陛。是登殿時特鑿的陛級,使登升者不露身。能進善者賜以納陛。

六曰虎賁。守門之軍虎賁衛士若干人,或謂三百人;也指虎賁衛士所執武器,戟、鎩之類。能退惡者賜虎賁。

七曰宮矢。指特製的紅、黑色的專用弓箭。能徵不義者賜之。

八曰斧鉞。能誅有罪者賜之。

九曰禾巨鬯。指供祭禮用的香酒,以稀見的黑黍和鬱金草釀成。孝道備者賜之。

加九錫之禮,自漢朝時起。本來是表示皇帝對大臣們的巨大榮譽,一般大臣接到這種賞賜都會拒絕。但也有接受者,而且歷史之上。這些接受的人都是十分有名的人。且大都是篡逆之臣。這也使得,加九錫到了後來,就成了篡逆的代名詞。

王莽被漢朝授九錫,後建新朝。曹操被漢朝授九錫,其子曹丕建立曹魏。司馬昭被曹魏授九錫,其子司馬炎建立晉朝。孫權被曹魏授九錫,後建東吳。桓玄被東晉授九錫,後建桓楚國。南朝四朝開國皇帝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都曾從前朝受九錫。然後創立新朝。

陳破軍的祖輩,陳朝的開朝皇帝陳霸先當年也是接受了樑朝的加九錫之禮後,就篡奪了樑國,自立陳朝。

而且陳克復也知道,在歷史之上,後來李淵先是立了代王楊侑爲天子,後來又讓其給自己加九錫,最後建立唐朝。佔據洛陽的王世充也要求隋朝皇泰主楊侗給予九錫成功,後自立國號鄭。

只是沒有想到,如今他倒是頭一個從隋朝加九錫的大臣。這樣一來。無疑等於是向全天下的人宣示,他立了一個傀儡皇帝,自己打算篡位。這突然的變故,讓陳破軍有些惱怒。

他一時也猜不出。這究竟是蕭皇后爲了保住楊杲的性命,而主動表態示好,還是蕭後明知而故意爲之。心中轉了幾圈,總覺得以蕭後這樣的女子又豈會不知道這些,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蕭皇后的故意而爲之了。也許是對他逼迫操縱他們母子命運的不滿,也許還在爲那天晚上之事而心懷怨恨。

但不論如何。這件事情已經讓陳克復十分不滿。按他的意思,他立楊杲爲天子,也是要在其它人之前,先把天子立了出來,如此也能對他收服河北的兵馬,及河北各地的地方官及大族士家有一些幫助。畢竟立了楊杲爲帝,那他打的旗號依然是尊隋。如此一來,也能更好的收攏河北的軍心民心。在局勢未明朗前,他原本是不會做這些什麼加九錫一類的事情的。除了引起一些人的反彈,根本不會有半點作用。

登基大典還在繼續,一道道的儀式,繁複無比。

在大封了陳破軍之後,楊杲後面總算沒再出什麼差錯,一切都是按照先前教的來做。按陳破軍早先的授意,楊杲在尊楊廣爲太上皇之後,又尊蕭後爲皇太后。其餘如哥哥遼王楊暕也加封爲齊王,還有楊昭的幾個兒子,他也都一一加封。就連幾個叔叔的兒子,也一一加封。加封了皇室之後,又將大隋的那些世家門閥中的權臣們一一加封。

王世充被加封爲楚王、尚書右僕射、長安留守。李淵被加封爲唐王,尚書左僕射、江都留守。宇文化及被加封爲許王,太原留守。衛文升加封爲秦國公,洛陽留守。裴仁基加封爲吳國公,丹陽太守。楊義臣加封爲河間王,滎陽太守

那宣旨官捧着整整一大盒的詔書唸了大半天,纔將新皇帝的加封詔書唸完。陳克復十分大方,將整個隋朝如今最有勢力的那些大臣全都加封了一個遍。

特別是那些握有軍權的大臣,不過這詔書中雖然大加封賞,卻也不是那麼簡單。陳克復對李淵等人不但升官,且直接封王。但是卻又給他們調派了新的官職,基本上新官職都不是他們以前的大本營。如李淵封唐王,他經營許久的大本營是河東是太原,可陳克復卻讓皇帝任命他爲江都留守。如今的江都,誰都知道,那裡早被陳朝大軍三面包圍,陷入困境。

而本江淮出身的王世充,封了楚王之後,卻又被封爲長安留守。長安可是關隴世家的老巢,江淮出身的王世充入關內,去了卻是搶佔衛文升和宇文化及的地盤。其餘各大臣也都差不多,丹陽郡如今改成了陳朝的建康郡,陳破軍讓他去做丹陽太守,這豈不是讓他以一人之力,獨自面對江南數十萬大軍。就算他有十萬河北軍,也不可能對付得了陳朝。

這樣的一通加封,明擺着就是不懷好意。如對李閥和裴閥,對他們的加封都是調去江南,如今那裡都是陳朝的領土,又怎麼去的了。而對王世充、宇文化及等人來說,這封賞卻是十分的好,不但封王加官。而且還將太原、長安、洛陽這些好地方都給了他們。他們倒是願意接受。不過如此一來,卻是等於搶奪了其它人的地盤,各方必然矛盾重重。

陳克復倒也沒有想過靠這麼點伎倆就取得什麼效果,他這不過是攪渾水罷了。反正封王也罷,加官也罷,這些不過是張口就來,又不要本錢的買賣,開的全是空頭支票。自己想怎麼開就怎麼開。如果真的能挑撥了各方勢力的關係自然是好,就算不成功也沒什麼。

如果真有人貪圖那些王位官職,接受了楊杲的旨意,那就等於是變相承認了這北京的朝廷。拿一些空頭封賞,如果能換來承認,將來以這大義名份,卻也不會吃虧的。

加封了隋朝那些文武大臣之後,楊杲也開始對遼東軍進行封賞。

這個封賞卻是真心實意的,獲封者全是遼東軍文武,陳克復也是相當不客氣。他早就擬好了一張大名單。基本上也就按着三省六部制度擬的名單。按着那些職位名單,陳克復一個個的將遼東文武安排到了那些位置之上。雖然今天登基的是楊杲,但是這朝廷的官員卻須是自己的。

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只要把皇帝一換。年號一換,不就又是一個新朝代了。所以陳克復對於這份名單十分認真,與遼東的文武大臣們商議許久,按照如今遼東小朝廷的職責官職分佈,將人員全都轉入了北京朝廷之中。對於三省六部,他只做了些許小調整。

雖然之前封賞了不少的朝廷職位給李淵等人。不過陳克復卻不管這些。就算封賞了他們,陳克復依然將那個位置再一次封賞給遼東文武。

封賞過了遼東文武后,陳破軍倒也沒有忘記河北的這些官員。

軍隊投降之後,各部隊打亂拆散,重新混編入遼東軍各支兵馬之中。校尉以上軍官全都調出了軍隊,一部份轉入講武堂學習進修,一部份轉而成爲文職官員。甚至不少直接待職。而那些河北各郡的地方官,反而要比較受陳破軍的歡迎。各郡縣的地方官,除少量無能無才者被清除,大多數官員都是進行降級對調其它地方。而比較有才能者,則會提撥重用。

楊杲坐在龍椅之上,手中握着那枚金鑲玉傳國玉璽,將內侍捧到自己面前的一道道詔書加蓋玉璽。這玉璽,正是自秦時一直流傳到大隋的傳國玉璽。

作爲代代相承的皇帝玉璽,這玉璽也和那龍椅一樣,代表着皇帝的信用,也是王朝正統的象徵。陳克復當初見到這玉璽的時候都是十分驚訝,他都沒有想到,張錦將蕭後與太子劫回來,居然會帶着將玉璽也帶回來了。

雁門之圍時,城中朝不保夕,特別是那日突厥人都搶下了西城門,皇帝也上了城頭。蕭後擔心玉璽有失,就將玉璽親自帶在身邊,哪料到,最後卻被張錦陰差陽錯的帶到了遼東。

蕭後知道陳破軍的意思,知道他最終還是要篡隋自立。爲了兒子的性命着想,蕭後雖然將玉樂璽隱藏的很好,可卻也不敢一直藏着。最後當陳破軍將南陽公主與出雲公主送去相逢時,她也把這傳國玉璽交給了他。

能意外得到這傳國玉璽,陳克復自然是十分高興。不說有了這傳國玉璽,楊杲登基即位更顯得正統,就是他將來得天下稱帝,這玉璽也是十分需要的。

歷史上,玉璽幾得幾失。

隋末時,玉璽也是由蕭後藏在身上,最後讓她一直帶到了突厥草原。也正因爲此,李唐得了天下之下,一直沒有傳國玉璽。這讓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十分遺憾,幸好後來唐朝和突厥大戰,李世民大敗突厥,接回了蕭皇后。

回到中原後,蕭後也就將玉璽帶回獻給了李世民,從此後李唐纔有了傳國玉璽。

王朝一統之時,有沒有玉璽倒是並不太重要。可是在隋朝末年之時,對於混亂的天下來說,這玉璽卻是十分重要。有了太子楊杲,有了傳國玉璽,北京朝廷的正統性就大大提升。

而有了正統性,雖然不能命令李淵、王世充等人聽令。但是對於陳克復來說,在接下來面對那些新投降的河北軍,以及那些佔領地的河北地方官府百姓,甚至士族大家,都是十分重要。

甚至看着這玉璽,看着一身冕服的楊杲,陳克復已經打算,讓這小皇帝直接傳詔河北各郡,讓他們馬上歸入北京朝廷。他就不相信,如今楊廣遠在河東昏迷不醒,江南半壁江山已失,面對着北方大軍壓境的遼東大軍。在如今有了楊杲這新皇帝,有了這蓋有傳國玉璽的詔書,他們這些河北地方官,難道還會看不明形勢?

現在北京朝廷給他們一個機會,相信這些人知道該如何選擇。而且陳克復也沒有期待河北那九郡望風歸降,哪怕是有一小部份人心動,那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第201章 聖旨到!第286 收買軍心第651章 圍城伏援第166章 火中取粟第888章 宇文成都的嘆息第635章 虯髯力諫第518章 天下七分第197章 小童養媳第250章 救或不救第40章 何去何從第515章 剎那崩潰第178章 懷璧其罪第678章 一戰全殲第232章 郎妝決意第703章 亂戰中原第26章 不能進去第145章 破釜沉舟第491章 河北蘇烈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357章 踏破鐵鞋第208章 雙管其下第552章 得民之心第255章 收編拉攏第455章 詐取軍都第472章 威震河北第62章 驍果叔寶第13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27章 三十萬兵第48章 “肉飛仙”第531章 非常之時第727章 直取洛陽第869章 誰能擋我第221章 功高震主第477章 蕭後逆推第768章 不殺汝,箭不拔!第146章 倒卷珠簾第582章 風波詭譎第633章 箭在弦上第646章 急則生變第888章 宇文成都的嘆息第51章 沙場點兵第398章 龍戰於野第179章 強捋虎鬚第480章 皇帝敕令第282章 目無朝廷第12章 高齊獻策第47章 隱藏身世第134章 隋朝黃埔第242章 聯盟破裂第428章 援兵已至第344章 李閥得利第192章 合縱之術第705章 三國聯軍第714章 一路向西第503章 大軍南征第286 收買軍心第63章 三個夥長第717章 傾國之戰第639章 棄暗投明第943章 渭水之戰(三)第811章 亮劍第827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371章 檢閱三軍 誓師西征第918章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第363章 幫我問候第584章 木馬屠城第890章 先發制人第733章 送禮送女兒第158章 膝行而降第725章 五戰五敗第383章 滅隋三策第917章 共浴第840章 秋風舞 亂戰起第10章 一戰而下第426章 狼居胥山第252章 名將殞落第177章 黑水靺鞨第170章 爺孫重逢第124章 誰與爭鋒第668章 黃雀在後第368章 但求同死第136章 會獵遼使第563章 滅此朝食第86章 緊急軍情第53章 三個要求第668章 黃雀在後第129章 怒極而笑第628章 意外盟友第452章 居庸要塞第341章 意外援兵第696章 李密真好第442章 一時名將第940章 勢不可擋第126章 棄械免死第152章 就你也配第912章 王仁恭請戰第677章 火龍出水第80章 新的時代第329章 明月出雲第399章 薛家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