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半壁江山

真是山中只一曰,世上已千年。

陳克復去了一趟草原,再回到遼東之時,沒想到中原天下已經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他手中拿着那份摺子,卻感覺似有千斤重,心中長中一口氣,他忍不住再一次仔細的閱讀這份情報,並且將其中的一條條紛亂的信息,試圖理出頭緒。

楊廣與始畢可汗雁門大戰,始畢三十萬大軍,最後撤走者不過七萬人馬,傷亡慘重。而楊廣同樣好不到哪去,身爲中原天子,卻被草原胡虜圍在雁門近月。身邊的十五萬精銳禁衛軍,最後死的只剩下了八千。除了十五萬禁衛,還有定襄、馬邑、雁門三郡的三萬隋軍府兵也都陣亡。楊廣折扣了整整十八萬人馬,比始畢的人少死了一點而已,但是天朝皇帝的尊嚴威信卻從此掃地。

始畢率殘部退返雁門,隋朝的勤王大軍也趕到。遼王楊暕擁兵三萬,太原李淵擁河東兵十萬,河北裴仁基統河北兵十萬,關隴長安的衛文升統關中兵六萬,江淮王世充統江淮兵十萬。其餘各地趕到的兵馬加起來還有近十萬之數,隋朝的大半兵馬全都匯聚在了河東。

而如今,楊廣中風癱瘓且昏迷未醒,皇后與太子被突厥人擄走。朝廷隨駕大臣們,與率兵趕到勤王的統兵大帥們,卻並沒有依照楊廣中風前的計劃,出兵草原,救回皇后太子,反而是內部起了爭端。

遼王楊暕得到虞世基及衆多隋駕大臣們支持,一力要求返回洛陽。

而宇文化及、衛文升等關隴貴族出身的大臣,卻一力要求回長安。兩派人馬互不相讓,最後反而是李淵從中插了一腳,讓雙方都同意先返回太原,如今大軍已至太原。雖然衆大臣一致要求那些勤王的兵馬各回地方,但是除了少數一兩支小兵馬原地返回外,太原城如今已經聚集了近五十萬人馬,各派各懷私心。但是隨着楊廣的傷勢越來越重,太原城中,各派已經從暗鬥變成了明爭。

遼王楊暕手中擁兵三萬,又有魚俱羅、吐萬緒、董純等老將支持。隨駕大臣之中,虞世基、裴蘊等楊廣後來的那些新貴,基本上已經倒向了遼王一派。加上還有河北兵的統帥裴仁基,賜姓楊的河北軍副帥義臣,以及禁衛軍中的右翊衛大將軍司馬德堪,驍果軍兼黑衣鐵衛的統領皇族楊武等實力派的支持,如今的遼王已經成了太原城中的最大一派。

而關隴世族們眼下勢力同樣不弱,基本上關隴出身的文武,都屬於這一勢力。其中又以長安留守衛文升,左翊衛大將軍宇文化及爲首。他們手中同樣有兵馬近十萬人。而且這些人的背後,還站着勢力雄厚的關隴世家集團。就連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目前也隱隱有傾向於他們的意思。

除了這洛陽和長安兩派之外,太原城中還有一股力量彷彿是選擇了站在中間,這其中就包括了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江都留守江淮軍統帥王世充。這兩人李淵似乎傾向長安派,王世充似乎傾向洛陽派。但是實際上,兩派如今都在拼命拉攏他們二人,但是到現在爲止,這兩個各統兵十萬的重臣,卻依然還站在牆頭上觀望。

當陳克復看到這裡的時候,也不由的對這太原的局勢感心驚了。如果楊廣這次不死,且能醒來,說不定太原的局勢還能得到控制。但是如果楊廣就這麼死了,這太原估計就得如一個火藥桶一般的爆炸了。只是太原城中,如今聚集了太多的老狐狸,沒有一個簡單的人物,最後誰笑到最後還真是一個未知之數。特別是李淵和王世充,陳克復可是知道原本的歷史中,最後這兩人可都是三分天下時的梟雄。

而隨着天下兵馬紛紛聚集在太原,不肯回到地方。中原局勢也是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首先就是江南防守空虛,先後失去了來護兒與王世充這兩支大軍,在江南會的發動下。整個江淮嶺南江表一帶已經完全叛亂,大隋唯一還保有的力量,也只剩下瞭如今退守到江都的楊善會和楊士弘與陳棱三人的五萬朝廷兵馬。

而在河南,瓦崗軍趁着朝廷大軍都調往河東之際,也是迅速的擊敗了屈突通兄弟的那支五萬人的兵馬,如今大半個河南已經落入了瓦崗軍之手,就連山南之地,也大半落入了瓦崗軍之手。整個河南,也就只剩下了東都洛陽及西面與關隴和河東接壤的那些郡縣。

江南的陳朝佔據了從江凌一直東到大海的整條長江,瓦崗則佔據了河南境內的所有運河段。而河北同樣的不平靜,趁着這機會,孫安祖、竇建德聚衆河北平原郡高雞泊,劉霸道在河北的渤海豆子航,已經據有全郡,所部號阿舅軍,部衆十萬。河北如今三大勢力之一的高士達早年也曾在高雞泊落草,後來被朝廷圍剿,逃往了太行山。這幾年勢力漸漸壯大,如今看到朝廷兵馬都去了河東,也是從太行山殺回了老家,如今他已經佔據了整個河間郡。

河間郡、平原郡、渤海郡,這三郡正居於河北的最南部,平原郡與渤海郡的最南面,則是與山東交界的黃河最東部的一道。而三郡的邊界正是大運河,整個河北的運河,有一近一半是居於三郡的包圍之中。

長江、黃河、運河,大隋最重要的三條運輸命脈已經落在了江南陳朝、河北瓦崗軍、河北的孫安祖、高士達、劉霸道五支人馬的手中。整個大隋的東南、東北,如今除了山東、和河北大部、江南小部份還在隋朝掌控之中,基本上半壁江山已經不保。楊廣最喜歡的江都更是已經徹底的被陳朝包圍,連東都洛陽,如今的南邊,都已經全都是農民軍。

看完了這份中原的情報摺子,陳克復面色十分凝重,又打開了一旁的另一個摺子,這卻是江南的遲來的情報了。如今的江南卻是更加的讓他驚訝,他的舅舅沈法興如今已經佔據了丹陽、餘杭、宣城郡、毗陵、新安郡、鄱陽郡,九江郡七郡。擁兵七萬,坐據江南七郡之地,就連如今的陳朝國都建康城,也是在沈家的直接掌控之中,他們的勢力正在江都城的南面。

而由王家家主王智慧所扶持的義子杜伏威的兵馬,卻也同樣不凡,他們佔據了歷陽、淮南、鍾離、廬江、同安五郡五郡,在江都以西,建康的西面。

李子通的兵馬則是佔據了海陵、吳郡、會稽郡,東陽郡,遂安郡五郡,在江都以東,與沈法興部交界。而陳朝的另一大勢力朱粲則是佔據着山南的夷凌郡、南郡、沔陽郡、江夏郡四郡。

陳朝之中,光是這四家就已經佔據了整個江淮,據地二十一郡之地。除了這二十一郡,南朝如今還佔據了,蘄春郡、弋陽郡、豫章、宜春、臨川、廬凌、南康、建安、永嘉、永安、安陸、竟凌,山南江表十二郡之地。

而當年就是南陳之地的嶺南土族也重歸陳朝旗下,嶺南十三郡一夜之前全都叛隋歸陳。做爲土族所據之地,嶺南人基本上就是土族自治,而其中卻以俚族爲最大,部族十餘萬家。當年俚族中的首領部族冼家的女兒冼英嫁給了還是樑朝官員的高涼太守馮寶。後來冼夫人結識了當時還只是一個都督的南陳開國武皇帝陳霸先,並以嶺南土族之兵,助陳霸先登上南陳帝位。陳霸先也加封了冼夫人爲保護候夫人。

後來馮寶早死,冼夫人成爲俚族的大首領,被人尊稱爲嶺南聖母。隋滅陳時,太夫人起嶺南之兵,欲爲陳朝復仇,結果後來楊堅以他非凡的政治手腕,遣使者示以陳後主降書和她所贈陳後主信物“扶南犀杖”。冼太夫人在確知陳亡後,召集首領數千人“盡曰慟哭”,然後才歸順了隋朝,入隋後加封爲宋康郡夫人,並賜予她嶺南諸州兵馬大權。

冼夫人歷樑、陳、隋八十年,但是卻反而漸漸統合了嶺南諸部,讓冼家成了嶺南的土皇帝。這次陳深復陳朝稱帝,沈法興弄來了當年冼夫人從隋文帝手中收回的那對扶南犀杖中的另一支。得到了嶺南聖母送給陳朝的信物,當代的嶺南俚族的大首領,冼夫人的第四代孫女馮雲,在看到如今隋朝的形勢之後,並沒有多做考慮,就讓嶺南十三郡重新歸入了陳朝之下。

雖然嶺南人的十三郡,大多是土人自治。但是得到了這十三郡之後,陳朝徹底的掌握了整個江南,擁地四十六郡。大隋天下一百九十郡,南陳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奪得了江南的四十六郡,裂土大隋四分之一。

再加上如今河南瓦崗軍佔據的七郡、河北三支農民軍佔據的三郡,遼東陳克復佔據的十五郡,大隋如今已經失雲了七十一郡,只剩下了一百一十九郡。而且如今的山東各郡,已經處於河南瓦崗軍、江南陳朝、河北農民軍的三面包圍之中,遲早將被各方吞併。

江淮江表嶺南河南一失,山東再失,那麼整個河北也將處於三面包圍之中,只剩下了太行的幾條險要通道,與河東相聯。而且失去了江淮河南,黃河、長江、運河又被隔斷,河北雖然眼下暫時沒事,但是河北軍隊的糧草物資卻是再無法從南方遠去。就算朝廷還有物資糧草可運往河北,卻也只能從山東的海上,或者河東走太行山運送了。

前前後後的研究了許久之後,陳克復突然才發現,原本那龐大的大隋朝已經倒下了一半了。

如此前後一想,他也終於明白爲何薛世雄明明有糧,卻還不放過城外的那些糧食,還要在城外搶他的糧食了。一切只因爲薛世雄和李景等河北將領已經知道,他們的物資運送通道已經被截斷,而且眼下的情況,估計一時半分也不會再有人來管他們了。

山東現在自顧不暇,根本不可能還能管的到他們。而河東那一面,就算想運糧,那綿綿的太行羣山橫在那裡,他們就是能運來,又能運多少呢?

而眼下中原的大軍當初西進是容易,可是要再想回河北山東,那可就難了。薛世雄和李景都是爲帥者,當然明白眼前的形勢,如今未雨綢繆,卻也是不得以的計劃。想明白了這些,陳克復不由的在心中沉思,也許薛世雄他們根本就不是來和自己硬拼的,說不定這小子就是想趁着麥子熟了,想來遼東搶上一票。

一想到這裡,陳克復可是有些坐不住了。他當初本以爲,大隋要亂,也不可能那麼快的就亂起來。可哪裡能想到,一次雁門之圍,一個勤王詔書,一下子把天下兵馬調往了河東,弄的半個中原都空虛無比,給了那些野心家們可趁之機。反倒是自己這個雁門大戰的幕後推動者,忙活了大半天,又是出謀,又是帶兵入草原的,搞了這麼久,居然好處都讓別人弄去了。

江南會得了大半個江南,連瓦崗軍都在中原腹地得了七郡之地,如今更是快要兵臨洛陽城下。自己倒好,一點好處沒收到,反而讓薛世雄帶着人衝到了遼東,來搶自己的糧食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陳克復從懷中取出一副地圖,仔細的看了半天。如今的東南東北,大半個中原之地,剩下的也就只有河北和山東這兩個地方了。眼下朝廷那邊還在爭權奪勢,不管太原城中是哪個爭贏了,肯定會馬上調過頭東進掃蕩。現在是最好的搶地盤時機,可千萬不能錯過了。

河北,山東!這可是自己早就內定好了的地盤,無論如何也得趁着這機會,將他們先吞下去再說。

丟下地圖,陳克復舉目望着遠處的軍營,陳克復自言自語的道,“本來還想再等等,不過已經沒時間了,薛大帥,對不住了。”

(未完待續)

第618章 醉翁之意第602章 誰是贏家第839章 北伐未起即夭折 諸兄爭位內鬥起第533章 奪倉搶糧第301章 棄筆從戎第242章 聯盟破裂第180章 契丹騎兵第210章 黃金大炮第97章 糧食糧食第913章 主動出擊第548章 河北內亂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867章 一鼓而下第565章 搶購風潮第659章 反將一軍第281章 君命不受第116章 寶石肩章第938章 破竹第81章 培植勢力第447章 紅色密令第94章 戮力同心第413章 浮木詔書第841章 魯世深破江凌滅董純 沈落雁衆望歸攝政王第107章 以權謀私第327章 三十萬兵第644章 驚其美豔第42章 唐公李淵第139章 金山峽谷第378章 御駕親征第707章 再戰洛口第802章 烽火狼煙第826章 鐵馬冰河,我心常憂第109章 雙生公主第690章 逆戰重圍第621章 八面玲瓏第362章 破軍歸位第146章 倒卷珠簾第486章 登基大典第120章 關門打狗第863章 敗北第887章 強力外援第827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32章 引蛇出動第316章 ‘ 江南會’第285章 遼陽兵變第63章 三個夥長第69章 上中下策第535章 起兵伐唐第792章 資敵第699章 兵無常勢第924章 信標第783章 或斬或貶 恩威並濟第908章 生死時速第50章 一語驚人第358章 流星火雨第915章 我就謀這個反了第76章 晉遼東候第170章 爺孫重逢第836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 梟雄竟被流矢亡第605章 有仇必報第207章 傾國來戰第26章 不能進去第237章 人頭祭旗第118章 戰旗所至第735章 南北交鋒第930章 秦滅第265章 分封齊王第239章 向東向東第113章 嫡系王牌第287章 一舉兩得第760章 死了都要瘋,紅線三封后第627章 滅陳之計第53章 三個要求第337章 反目成仇第107章 以權謀私第803章 突厥人的條件第176章 我有一計第346章 小姑奶奶第500章 鳳翅金鏜第64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508章 暗夜奪城第492章 將計就計第4章 建破軍營第646章 急則生變第43章 全是寶貝第382章 遼東來客第794章 收服河東關隴貴族第768章 不殺汝,箭不拔!第258章 分發女人第812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436章 三帥相逢第315章 三原李靖第569章 攤丁入畝第896章 關河四塞 西塞蕭關第342章 逼上梁山第953章 西進長安(七)第268章 盡誅李氏第741章 背叛第101章 站隊選擇第273章 尉遲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