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

第七百九十五章遼國之變

“院鼓四下,後喚登揭帳。曰:‘惟一醉不起,可爲我叫醒。’

登叫惟一百通,始爲醒狀,乃起,拜辭。後賜金帛一篋,謝恩而出。

其後駕還,雖時召見,不敢入帳。”

耶律洪基一直認爲自己是天下第一英雄,這篇小黃文聲情並茂,深抓細節,讓洪雞變作懶龍,立時認定自己被戴了天字第一號綠帽子。

暴怒,即日族誅張惟一,同時勒令皇后自盡。

耶律浚和公主披髮流涕,乞代母死,辯白冤屈,耶律洪基不聽。

蕭觀音因賦絕命詞,自縊而死。

耶律浚伏地痛哭:“殺吾母者,耶律伊遜也!”

……

十一月,壬午,立陝西蕃丁法。將吐蕃族成年男子納入大宋的管理體制。

陝西涇原路置五將,種詁,蘇烈,王文鬱,範龍山,田守忠。

知制誥鄧潤甫上書:“近者羣臣專尚告訐,此非國家之美。宜登用敦厚之人,以變風俗。”

趙頊嘉許,採納了這條建議。以右諫議大夫宋敏求、知制誥陳襄爲樞密直學士。

陳襄換了個工作崗位後,立即上書,說大宋敦厚的人才多的是,要求趙頊召回司馬光、韓維、呂公著、蘇頌、蘇油、範純仁、蘇軾等三十三人。

且謂:“光、維、公著、頌、油皆股肱心膂之臣,不當久外。”

趙頊留中。

……

十香詞傳到杭州,蘇油一看就笑得不行:“這就是遼國的文化水平?別特麼逗了!蕭皇后的《懷古》什麼級別?‘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鳥入昭陽。’這纔是水準之上。”

“放到大宋士大夫作品裡都是上乘,怎麼可能整出十香詞這種濫俗的東西?這遼主是熊掌吃多了,油蒙心了吧?”

秦觀看着桌上那首詞:“這纔是才女手筆吧?不過《懷古》如真是蕭皇后所作,裡邊的確嵌了趙惟一三字……”

蘇油翻着白眼:“好意思說人家,別以爲我不知道你的詞作裡嵌了很多教坊司很多小妹妹的名字……”

秦觀急了:“我們那是純友誼!”

蘇油點了點桌上蕭觀音的絕命詞:“你這就是雙標,男人跟女人可以純友誼,女人跟男人爲何就不行?”

秦觀:“……”

桌上的絕命詞寫得很漂亮。

嗟薄佑兮多幸,羌作儷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分華。

託後鈞兮凝位,忽前星兮啓耀。雖釁累兮黃牀,庶無罪兮宗廟。

欲貫魚兮上進,乘陽德兮天飛。豈禍生兮無朕,蒙穢惡兮宮闈。

將剖心兮自陳,冀回照兮白日。寧庶女兮多慚,遏飛霜兮下擊。

顧子女兮哀頓,對左右兮摧傷。共西曜兮將墮,忽吾去兮椒房。

呼天地兮慘悴,恨今古兮安極。知我生兮必死,又焉爰兮旦夕。

這是唐四郎送來的情報。

如今的大宋西界和海疆,一邊一個唐四郎,幾乎壟斷了整個與西夏和遼國的走私貿易。

海洋是宋人的,張散直接將榷市開到了高麗開京外海的江華島上,同時還在高麗與遼國接壤處外海兩處島嶼,開闢了兩處躉貨基地。

一個島產鹿,叫鹿島;一個島產獐子,叫獐子島。

蘇油曾經讓張散在獐子島外海嘗試飼養扇貝,東珠可是好東西。

張散說不行,獐子島的扇貝有腳,愛跑,我們還是認真幹買**較好。

兩個島上囤放着的,都是走私物品,讓遼國達官貴人們爲之傾倒的那些東西。

錦緞,絲綢,極品刀劍,色彩嬪紛玉瓷,斑斕奪目的黃白銅,晶瑩璀璨的琉璃,還有效力非凡的成藥,滿足遼國文化需要的的書籍佛經……

一本《蘇軾嘉佑七年文集》,價值兩匹好馬。

這兩個島與遼國的走私貿易極度火爆,情報交流也非常密切,島上都是前來冒險的宋人,遼國人,高麗人。

甚至還有女真人,他們突破遼國人的重重封鎖,將大宋人喜歡的人蔘,獸皮,鹿茸,東珠等也送到這裡,然後獲取宋人的鐵鍋,刀具,矛頭,箭鏃……

大遼有識之士,清廉的官員也不是沒有。

曾經有正臣想要對這兩個島的走私活動進行嚴厲打擊,然後在走私商人和遼國官員卑鄙無恥的密切配合下,那個人很快就遭到了來自權臣耶律伊遜的嚴厲打擊。

據說現在正在斡朗改,也就是美麗的貝加爾湖畔,和韃靼人一起放羊呢。

整個遼東半島,從定州到耀州,披着高麗外衣的宋朝商賈,堂而皇之地出入府衙,與大遼官員們,那真是處成了鐵哥們。

大遼朝中的一點點風吹草動,很快就能傳到宋人的耳朵裡。

商賈們也豪爽,回報給得非常豐厚,甚至還在耀州建了一座磁窯,給遼國人燒製瓷器。

遼國和大宋,有很多州名重合,比如耀州。

大宋以生產花胎瓷器著名的耀州,在後世陝西銅川一帶,而遼國的耀州,這是後世的營口。

很是喪心病狂,因爲耀州地屬遼國的遼陽府,背後就是黃龍府。

這處磁窯,距離遼國東京,不過三百里。

秦觀放下詩歌,眼含熱淚:“遼國皇帝不是人……”

蘇油翻着白眼:“別國的皇后你這麼同情幹嘛?顏值就是正義?先坐正自己的屁股好不好?”

晏幾道都有些受不了這說法:“不是,少保你就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嗎?”

“耶律洪基可是個好皇帝。”

見到周圍一羣文人怒目而視,蘇油笑着繼續解釋:“當然,不是對遼國人而言,而是對我們大宋人而言。”

“太子耶律浚已有明君氣象,又纔剛年滿十八,想想他要是成爲大宋今後的對手,該是多麼的可怕?”

“如今卻好了,被權臣搞死了母親,還是遼朝皇帝老兒親旨。對於我大宋來說,還能有比這更美妙的事情嗎?”

說完心痛得眉頭都皺緊了:“唉,可惜事情晚發作了兩月,可惜我朝黃嵬山的那七百里地啊,有心情心痛敵國皇后,先多心痛心痛自己個兒吧……”

報社幾個文人面面相覷,我靠,忘記少保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了。

郟亶拱手:“少保,那我們明白怎麼做了!”

蘇油問道:“怎麼做?”

郟亶說道:“我們發表社論,對那些同情敵國政變的現象予以抨擊,讓大宋人端正自己的立場!”

“錯!”蘇油斷然否定。

“那……”賀鑄說道:“那就揭露遼國的政治黑暗,宣揚其君主昏庸無能。讓大宋人民看到,他國的百姓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雖貴爲太子也受制於奸臣,每日裡擔驚受怕!”

“錯!”蘇油依然否定。

“我們要利用這次事件,找出對大宋有利地方。”晏幾道幽幽地開口:“遼國內亂,就是我大宋的大利,因此我們應當推波助瀾,讓遼國更加的亂!”

到底是宰相的兒子,雖不中也不遠了,蘇油這才點頭:“輿論要對蕭皇后報以極大的同情,將她的文集,諫言,行則進行連載,塑造出一個遼人心目中國母的形象;”

“要讓遼國百姓心懷故主,同情太子;”

“要讓權臣擔驚受怕,舉措張皇。”

“對了,少遊與方回,你們接着創作一場戲劇,就叫《迴心院》,一定要極盡哀婉,替蕭皇后雪冤!”

這不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那一套嗎?那你又說我同情心氾濫不對?秦觀這下又鬧開了。

“事情雖然是一樣的做法,但是根本的目的卻是截然相反。”蘇油也學着晏幾道,幽幽地說道:“我是怕你們入戲太深,自己把自己都哄進去了……”

這回輪到一堆文人翻白眼了。

蘇油不以爲恥:“對了,眼看新年,今年兩浙路成績斐然,這上頭要多多落筆。”

“我不要那些冠冕文章,我要你們下去百姓那裡採訪,記錄他們的生活變化,用一件件有血有肉的事實來打動看報紙的人,明白了嗎?”

衆人點頭,表示這回真懂了。

蘇油笑道:“那就去吧,今年肯定熱鬧,防火宣傳也要重視,一會兒大家都去蔡別駕那裡領一份年貨,算是對各位白衣御史們的犒賞,翻過年,咱們繼續合作。”

衆人連稱不敢,躬身稱謝,這纔去了。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麻魚第四百七十章 生意和神器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開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五百六十六章 頒獎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二百四十六章 懲罰和教育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七百七十一章 船隊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六百零五章 陪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張叔夜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失控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